以下是摘抄网小编整理的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作文800字大约有2篇左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抬头看看电视,大阅兵马上就要开始了,但还有时间。于是我又低下头来,做《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报告。
忽然想起我曾经读《红星照耀中国》不过是当成任务,看大段大段的论述时觉得枯燥,但在看到彭德怀吃瓜不如作者,作者和博古用火柴梗做赌注打牌,毛泽东说爱吃辣椒的都是革命者这些细节时又不免一笑,觉得这些开国元勋也有这样可爱的一面。
抬头再看电视,电视上,湛蓝的天空上,十余架飞机排成70,隆隆地飞过,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痕迹。
突然想起七十年前的那场阅兵,周总理说,“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我从来没有像此刻这样这么想要穿越,想要告诉周总理,如今我们有飞不完的大飞机了,想要告诉先烈们,如今山河无恙,国富民强。
上一次想要穿越似乎是在上次看《红星照耀中国》时。
我看到,林祖涵先生身上的制服已经褪色,眼镜腿架断了,用绳子系在耳朵上,却笑着统计政府收支数据;我看到,徐特立先生白发苍苍,面对扫盲教育中面对的众多困难,只得从头开始,却说至于将来,他只需要时间。我想告诉他们,现在中国已经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国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看着手上的《红星照耀中国》,我似乎明白了,它的为人称颂,是因为它展现了那个时代,老一辈革命家对于现在的不懈耕耘,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红星照耀中国》让我们看到,革命先辈们舍弃自身利益,只为人民能够更加幸福的精神,看到他们对于革命的乐观。
抬头再看电视,电视上,伴随着仿佛夹带着嘹亮军号和战车轰鸣的《钢铁洪流进行曲》,鲜红的战旗在空中飘飞,身着军装的战士们站得笔直,手扶战旗,眼神坚毅。
我像是在哪里见过这样的眼神。
是在《红星照耀中国》里。
邓发“锐利的眼睛紧紧盯着我”;毛泽东“双眼炯炯有神”;周恩来“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们的眼神和电视上的战士们,如出一辙。他们的眼里有光,心中有党,眼神展现出他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我或许明白了,《红星照耀中国》之所以闻名遐迩,是因为它展现出了革命先辈们对党的信仰和赤诚。
《红星照耀中国》就是这样,每一次看,都会有新的感动。
此时此刻,面对眼前的阅兵和手中的《红星》,我想我会说:这盛世,如您所愿!
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知识的海洋里,读书是我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
记得在我初一寒假时,我第一次捧起了《朝花夕拾》这本驰名天下的著作。这本书薄薄的,字数不多,略翻一下目录总共只有十篇文章。我本以为区区几篇散文顶多两天就能看完,却没想到两天时间我竟只读完了两篇。一方面是因为鲁迅的文风含蓄而深刻,语句简练,难以理解;另一方面是鲁迅所写的话题对于心智不够成熟的我来说枯燥无味,极少细描,多为议论,勾不起我的阅读兴趣。初读《狗猫鼠》一文,我只读出了作者的表意——他仇猫,猫奉承狗,猫抓了他的隐鼠。多么普通的常理啊!我不禁对这本书的价值产生了疑惑。
终于耐下性子读完了一遍后,疑惑的我问爸爸:“鲁迅写《朝花夕拾》到底想表达什么呢?”爸爸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让我去想孔子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说鲁迅的文章很深奥,你只有细细地读,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
听取了爸爸的建议,了解了其写作背景后,我用心地开始第二遍、第三遍地读起了这本书。我一字一句地细读、批画、梳理每段之间的关系,仔细揣摩作者写作时的心境,终于我看懂了。原来“猫”比喻的是那些欺软怕硬、一副媚态的小人,“狗”比喻那些多管闲事,对小人袖手旁观的势利的人,而“鼠”则比喻的是遭受压迫欺凌的广大群众。作者看似仇猫,实际仇的是那些欺压人民的“正人君子”。
还有《二十四孝图》中郭巨和老莱违背伦理的孝顺,鲁迅对阿长、对百草园的怀念,对草菅人命,医死父亲的庸医的批判,与对毫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的尊敬……习惯了鲁迅沉实稳重的语言风格后,理解他的文章变得轻松了许多。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朝花夕拾》中温情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我不禁在心中对鲁迅这位以笔为武器的革命战士肃然起敬。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无论是一本含蓄的散文集,还是一本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书,抑或是一本深奥的百科全书,都需要我们通过反复地阅读,用心思考,一字一句地推敲去理解作者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