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摘抄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风俗大约有7篇左右,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在中国各地,处处都有不同的风俗,也便有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说法。这次我要介绍的是关于潮汕的习俗——出花园。
潮汕人认为,儿童15岁之前都是无忧无虑地活在受公婆神守护着的花园里慢慢长大,当儿童15岁那年的七月初七这天,就要举行出“花园仪”式,让儿童感谢公婆神叫“出花园”,并长大为人。
早上,把象征吉祥的十二种花泡入浴桶来给出花园者洗浴,刮脸挽面去除胎毛,换上新衣和红木屐,就去拜公婆神了。
拜完公婆神,开始吃盛大的早餐,盛大在哪儿?早餐要凑齐足足八人;更要准备足足八道或十二道菜品,而且要当出花园者尝过一样后,别人才可品尝,这对儿童来说是多大的特权啊,多大的责任啊。
早餐和中午的菜品都有各自的寓意,如咬住朝向自己的鸡头,寓意独占鳌头;吃一碗猪内脏的杂烩汤,寓意换肠肚;蟹寓意拜蟹手足样样会……这样的菜还有很多,其中都包含了长辈对即将成人的孩子的期盼。无论过去或现在;无论国内或国外;无论十五或十八,在这一刻,既是成长的证明,也是磨练的开端,继续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那一碗碗美味的腊八粥,预示着新年的到来。
自古以来,买年货就是年前的“必备节目”。临近春节,店铺热闹,超市热闹,连集市都展示出特别的年味。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看,那一排排红灯笼映出团圆的模样;听,叮叮当当的风铃随风飘荡;闻,水仙花的清香使人陶醉。那行云流水的对联字幅和惟妙惟肖的窗花,无时不在告诉我们春节即将到来,真是要多热闹有多热闹。
年越来越近,家里的客人也越来越多。除夕这天,家家户户将各色美食端上餐桌,无论相聚多么遥远,家人都必须赶来大聚一场。家里团团圆圆,一家人吃着年夜饭,观看者精彩的春节晚会,小孩子则在院子里放鞭炮,其乐融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兴致勃勃玩着鞭炮,看着一个个冲向云霄的窜天猴,听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何尝不是一种乐趣。
“3,2,1!”那时震撼人心的倒计时,当“0”喊出时,全城就像苏醒似的,噼里啪啦的声音传遍全城,我激动地点燃烟火,一枚枚如火箭般的烟火点燃了,在空中绽放,红的,绿的,黄的,那绚丽的烟火就像在预示着新的一年,充满着无限美好的希望。
春节当天,正如同老舍先生写到的,全城都在休息。家中老老小小全部出动,挨家挨户磕头拜年,小朋友的手里拿着满满的压岁钱,脸上笑开了花。
看完美丽的花灯,猜完一个又一个谜语,年就在欢笑中过完了。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家乡又回到了往日的平静。
年年春风依旧,一年又一年,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俗话说得好:“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中元节,俗称鬼节,是我们家乡特别重视的节日之一,也是我记忆最深刻的家乡传统节日。咱们湖南人过鬼节的热情丝毫不比春节要逊色多少,甚至还犹有过之。在鬼节的众多习俗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要数烧纸钱了吧……
今天外婆家里,忙得像一锅煮沸的滚粥,有一大堆稀奇古怪的箱子被运进运出。看到这一场景,我不禁大感好奇,迫不及待地想看看箱子里到底是什么。
妈妈告诉我距离开始活动还有约三个小时。看似短暂的三个小时却犹如三日似的,那耀目的金阳怎么迟迟还不移动呢?
终于,漫长的三个小时可算是过去了,我们经过了漫长的路程,来到了一片空旷的草地。我同时也注意到,草地还有几处埋着古老的墓碑。那些奇怪的箱子终于被撕开了,我立时惊奇万分、面容呆滞、眼露恐惧之色。那些箱子不管大小,里面都装着各色各样的冥币!
大家从箱子里取出了不同的冥币,把它们分种类和样式聚集在一起,并在冥币上洒满了犹如恶灵般的灰黑色灵粉(火药),洒满火药的冥币散发出了阵阵刺鼻的气味。准备工作做好了之后,大人们就开始堆冥币了:首先,大人们先把最大型号的冥币按照多边形结构向上堆积,其次才是小的。不一会儿,高大的冥币塔都快有两个我那么高了。那冥币塔给我带来了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慑力。接下来就是等待吉时的过程,不管是大人们,还是孩子们,都仰望着高大的冥币塔,等待着吉时的到来。当吉时到来时,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凝重了起来,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缓步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拿出了火把,小心翼翼地点燃了冥币塔,然后快步跑回了人群当中。随着熊熊火焰慢慢上升,人们面对着壮观冥币塔的默哀也渐渐进入了尾声。漆黑的灰烬无声地掉落,这不仅寓意着送祖上天,也同样寄托着后辈对祖先财源富足的美好愿望!
随着轻烟缓缓上升,仿佛撑开了一片空间,祖先随着它安详地去了……
我国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春节也是大家最熟悉并且最喜爱的一个传统节日。
传说从前有个怪物叫“年”。它喜欢吃人,有一天,它又去吃人的时候反而被人吓住了,匆忙逃了回去。人们便把这一天叫作”过年”。
快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春联,又称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的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也增加了春节喜庆的气氛。
紧接着,就到大年三十晚上了,也叫除夕夜。这一晚上,大家也忙得不亦乐乎了,一家人动手做了一桌菜,有糖醋里脊,四喜丸子,清蒸鱼等许多好吃的。爸爸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四喜丸子,口水已经流了“三千尺”那么多。妈妈打趣地对爸爸说:”你的眼睛都快长到丸子上了!”爸爸听完,便用手擦了一下口水对妈妈笑了笑。
要说最热闹的,莫过于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了。人们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新衣服,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同族挨家挨户拜年,有的是朋友相约去拜年,还有的是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崇。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否更加喜爱春节了呢?
每逢元宵节,恰好明月当空,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被照得火炽而美丽,无论是淘气的小孩子,还是年纪大的老人,谁不是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热闹繁华的画面。
在灯会上,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举着各种各样的花灯,在人海中钻来钻去欢呼雀跃,大人们也放下繁忙的工作,拉上亲朋好友来到广场赏花灯。
广场上,一幅幅灯展都光彩照人,令人陶醉。一抬头看各式各样的花灯像是无数颗星星一样,照耀了整个灯会,到处绚丽多彩,光彩闪烁。他们有的一律是玻璃晶莹剔透,有的清一色是荷花灯,五彩缤纷,有的全是沙灯,半遮半掩,有的通通是元宝灯,灿烂辉煌,有的都是虎灯,气势磅礴,不仅样式上各种各样,连上面的图案都丰富多彩。
元宵灯会真是热闹非凡,那么花灯的来历是怎样的呢?
听说花灯起源于汉武帝,每年正月十五日在皇宫设坛祭祀当时最尊贵的太阳神,由于彻夜举行,所以在夜晚里点灯照明。当然,也有一种说法,在佛教从印度传来中国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所以,每到正月十五日,到处灯火通明,不管是谁,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
天空上也飘着灯,那是有人放孔明灯,许多人许下美好的愿望,随着孔明灯冉冉升起,我的心也随之颤抖,那一盏盏灯载着真挚的情感,暖暖的祝福飞向远方…
人们的欢笑声久久回荡在广场的上方…它们或许是同孔明灯漂浮在空中,飞向远方…这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情意浓。世间有那么多情感,或许都藏在花灯里吧!
我们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在过年时都有着不同的习俗,正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这也是我们最喜欢的日子——过年。
在过年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碌。有的大扫除,象征着除旧迎新;贴春联,表达着对美好未来的寄托;还有最重要的包饺子,寓意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这一提到饺子,单看它那白纸般的颜色,犹如弯月的形状,就像想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我的弟弟森儿可是个小能手,每年过年包饺子时,他都会和妈妈一起,可他哪是包饺子的小能手啊!只见他他拿着白面,一会儿捏成小兔子,一会儿捏成小猴子……把家里的大人弄得哭笑不得。
不久后,饺子就跌进锅中,那清水煮得很浑浊,饺子比下锅前大了一倍哩!锅中的一切对森儿来说都是神奇的,这可是他第一次看到锅里的饺子呢!
“饺子出锅啦”!
森儿拿起筷子尝了一口,露出开心的笑容,接着他又吃了两个,三个,四个……这是他第一次吃的这么快。
晚饭桌边靠在爸爸肩上的森儿,肚子已成面面小鼓,等他刚准备进屋时,妈妈说:“哎呀,放在锅里的鱼忘了拿了”要知道,鱼可是森儿最喜欢吃的菜,这让大家都大笑起来了!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有盛行;在北宋焚香拜月说心愿求月神保平安;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月圆之意;明清以来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灯谜、吃月饼、燃灯、玩兔儿斧、祭月等等。”
如今又迎来一个中秋节。夜幕还没拉下来我们已经坐在阳台上等着月亮升起……
那晚的月亮可真圆啊,就像一轮金黄明亮的大圆盘,从东方冉冉升起。把皎洁的月光毫不吝啬的洒向大地,它看上去离我们那么的近,仿佛伸手就能够得到。我们欣赏着这美丽的月亮,妈妈给我们端来了月饼,金黄金黄的,就像天上的月亮,我的目光一刻也不敢离开天空生怕一会儿的功夫,明亮的月亮就会溜走了。大家都拿了月饼,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香甜可口,大家吃的津津有味,赞叹不已。
我一边吃着手里的月饼一边听老人们讲那流传千古的故事:“在元朝的时候那,为了反抗元朝廷的暴政,朱元璋带着我们汉族人奋起抵抗,大家相约在八月十五这天起义可又怕让朝廷知道,就把消息写在纸条上,放进饼里,以送饼的名义,偷偷把消息传递出去。最后起义终于成功,为了纪念,之后每年的八月十五,人们都会吃月饼,这样,就出现了中秋节。现在也演变成了人们一家人团圆的节日,每年的这天,在外面忙碌的人,无论身在何处,离家多远,都会千里迢迢赶回家中,跟家人团聚,感受家的温暖和温馨。
中秋圆月伴着阵阵清幽的桂香被我铭刻在脑海中,无法忘却。
以上是摘抄网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风俗精选7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