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精选18篇)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精选18篇)

时间:2022-07-25 11:49:43编辑:傅莹

  下面是摘抄网小编整理的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约1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一: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在不知不觉中,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了。三月三是我们壮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杀鸡杀鸭、蒸糯米饭、煮彩蛋。

  三月三前夕,外婆就把刚采来的红蓝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第二天清晨6点,外公外婆早早就起来了。外婆先用芭蕉叶包好竹筐的内部,然后再把浸泡好的五色糯米放进竹筐里。接着,外婆又用一片芭蕉叶遮好竹筐的顶部,再把竹筐放在灶上蒸。1个小时后,我们也起来了,这时,香喷喷的五色糯米饭也已经蒸好了!我们一个个拿着碗,争先恐后地拿糯米饭。我要了五种颜色的糯米饭,弟弟妹妹们呢,则是只拿自己喜欢的颜色的糯米饭。过了一会儿,我们就把碗里的糯米饭都吃完了,我吃得最快,虽然我要了五种颜色的糯米饭,但我每一种只要了一点儿,五种糯米饭凑起来也只有一个糯米饭团的大小。

  就在我们吃糯米饭的时候,外公和外婆就已经杀好鸡、切好肉了。半小时后,我们整理好物品后,就上山扫墓了。当我们到达墓地时,眼前却是一堆又尖又长,又密又多的杂草。我的大舅、二舅、三舅都拿起铲子和镰刀除草,过了一会儿,草就被清理干净了。紧接着,外公把吃的东西都摆在墓前,然后,拿出纸钱分给我们,让我们用小石头把纸钱压住。压完纸钱后,三舅就把一大把香点燃,然后给我们每人3根香去拜坟。最后,外婆又让我们吃鸡蛋,别的地区都是吃彩蛋,我们却是鸡蛋。

  我想:人们为什么要做各种颜色的糯米饭,肯定是它预示着人们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含义吧!鸡蛋呢,也许是祝愿我们小孩赶快长大,健康成长吧。

  篇二: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年蒸

  过年的时候,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在我们常州,进了腊月门,喝过腊八粥,家家户户就要准备“年蒸”啦!年前蒸好包子一类的点心,存放至节日期间享用,这就是“年蒸”。

  过年前几天,外婆开始制作包子馅,一般会做豆沙馅、萝卜丝馅。外婆用铁锅熬煮豆沙的时候,豆沙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冒泡,有时还会有那么几滴从锅里“激动”地跳出来,飞溅在墙上,留下若干个暗红色的斑点。豆沙不停地在锅里翻滚,变得越来越浓稠,香味也随之发散开来。外婆一关火,我就迫不及待地用筷子蘸了一点,用嘴使劲吹一吹,放进嘴里一抿,真甜呀,一直甜到心里。外婆笑着拍拍我的头,说:“真是个小馋猫,也不怕被烫到。”外婆还做了萝卜丝馅,里面加了猪肉,开洋,黑木耳,光听听就让人垂涎欲滴。

  我和妈妈各捧着一盆馅来到包子店,这里的师傅会帮我们加工包子。只见他们熟练地包包子,蒸包子,蒸汽从蒸笼里逐渐上升,周围白茫茫雾气腾腾的一片。包子出笼了,师傅打开蒸笼,空气中顿时弥漫着热气和包子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包子,虽然烫得我只能两手交替地拿着,却也总舍不得放下。咬上一口,豆沙清甜细腻,流淌到嘴中,真是太美味了,比超市里的冷冻包子好吃多了!一个下肚,我还没吃饱,就用可怜兮兮的眼神望着妈妈,妈妈一边把包子放进竹匾,一边又递了一个包子给我,说:“别着急,慢点吃。”我答应了一声,喜滋滋地品尝起来。吃完两个包子,我心满意足地和妈妈抬着竹匾回家了……

  在家乡的长辈们看来,只有自己亲手做的包子才有家的味道,才有年味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年蒸”,吃得放心。“年蒸”它代表着新年讨个好彩头,寓意着生活蒸蒸日上,表达了人们对来年幸福生活的美好企盼。

  篇三: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清明前后,我们家乡人在吃食方面上有个习惯——做艾粑。

  我们家的人又开始做艾粑了。首先,我们要找到良好的艾叶,春天,尤其是清明节至端午节,艾叶又鲜又嫩,是最佳的食用时间;然后,我们把艾叶切碎,放入开水中煮烂,之后,我们把足够的糯米粉放在一个大盆里,妈妈说:“放糯米粉时一定要注意,要把糯米粉堆成一座‘火山’,然后把煮烂的艾叶放入‘火山口’中。”放入艾叶后,我们加上水和糖,便开始搓揉。谁知,妈妈来了一句:“馨乔,要不你来试试?”我本就想做,既然妈妈说了,我便拉起袖子开始揉捏糯米团,可现实和想象是两码事,我一搓,那糯米团便粘到手上,妈妈说:“搓糯米团时要注意,要把糯米粉抹到手上后再搓,才不会粘手。”我斗信半疑地试了一下,真不粘手了,很快,一个大糯米团被我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搓出来了,妈妈说:“做的不错。”我不敢得意,忙问妈妈:“接下来该怎么做?”

  “你看好了”。妈妈熟练地拿了少许糯米团,搓成了一个碗的形状,在里面放上准备好的材料,然后一捏,封口再压扁,一个艾粑便做出来了,我不由地惊叹一声,然后又有模有样地照着妈妈的方法去做。20分钟过后,艾粑终于完全成形了,又过了30分钟,艾粑便出炉了,我一看,可真漂亮啊,一个个都是翠绿的,而且闻起来,还有艾叶淡淡的清香,我忍不住地拿起一个,“啊,烫。”我手中的艾粑闻声飞起,好在我身手敏捷,接住了它。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我把艾粑吹了吹后,咬了一口“啊,可真是太好吃了。”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说:“那当然,而且艾叶还有祛风除湿的作用。”我尝着自己动手的成果,得意洋洋地笑着。

  到现在,提起艾粑,我还忍不住回味它那香甜可口的味道。

  篇四: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我的家乡在山西,在这里有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十分有趣。

  就拿端午节来说吧,在这一天里,人们会吃粽子,喝雄黄酒,戴花绳。而这些习俗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小时候一次戴花绳的有趣经历了。

  那是在我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次端午节,妈妈从街上买回许多五颜六色的花绳。花绳,又叫五彩丝,也叫五色丝,是由五种颜色的细绳编成的,很漂亮。妈妈在我的手腕与脚腕上戴上花绳。许久后,我心生疑问,便对妈妈说:“妈妈,在端午节这天为什么要带这种花绳呢?”妈妈对我说:“古时候,这种绳子是由五种颜色的细绳编成的,并不像现在这么多颜色。而这五种颜色也代表着五行,据说可以避邪。”那时我不懂,又问:“妈妈,邪代表什么呀?”妈妈又说:“就是不好、不正义的东西,你长大就明白了呀!”“哦,原来是这样……”

  端午节后的一天,下雨了,妈妈便把我的花绳丢在水泊之中了。我又不懂了:“那么漂亮的花绳为什么要丢在脏水里呀!”妈妈说:“顺着水流走,代表着烦恼与忧愁都漂走了。”“那我一定会很开心了。”“哈哈……那只是一个说法而已。”“啊?好吧!”

  后来我们还吃了粽子,粽子里放着江米和红枣,还有花生米。吃的时候放点儿糖,甜丝丝的,可美味了。那种味道令人留恋,让人怀念。后来我才得知端午节是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中华民族风俗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不一样的,、特殊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把这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篇五: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按照我们鄂尔多斯的习俗,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八就开始了。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粥是用来祭祖祭神的,用各种干果熬成的粥。

  过了腊八不久后便是除夕了。除夕是春节里最热闹的,我们的除夕是大有讲究的,中午要吃吃顿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在下午,家家开始备年菜,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一整天炮声不断,到了夜里,炮声更是响亮,每一家都灯火通明。都吃着八大碗,到了晚上8点,春晚也开始了,这段时间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度过过了12点就要下锅煮饺子了。小孩子们站到锅旁,看着锅里的饺子,口水都流下来了。大家嘴里塞满饺子,只为吃得一枚硬币,让下一年好运不断。

  熬了一夜岁。人人早早的起床开始笼火,人们穿的厚厚地开,看太阳的初生象征着新一天的到来。爸爸带着我和妹妹放炮,爸爸说是在催太阳快点出来。等到太阳在半山腰时,熊熊燃烧的大火与太阳融为一体。

  过了初一我们就要过初七了,也就是小年,小年这一天是家家团聚的日子。人们都回家乡看望老辈人吃团圆饭。

  过了初七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这天可热闹了,大街上都是人,人山人海,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彩灯高照,鞭炮齐鸣,我们最喜欢的元宵节。需要走九曲黄河阵,还要给神仙磕头,你有几岁,就磕几个头,磕的越响越好,为的是乞求平安。

  过了元宵节就是2月2了,俗话说的好,2月二龙抬头,没错,这一天就是要理发。为的是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时候春节才算正式结束了大人们该上班的上班,小孩子们该学习的学习。

  篇六: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吴祯

  自古至今,一直流传着一个古老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凶恶残暴之际也会吞食村民,闹得人心惶惶,一次偶然的机会,人们发现它似乎害怕红色,人们喜出望外,于是到了大年初一——年兽出没之时,家家户户点起红灯,穿起红衣,守岁,后来也渐渐有了放鞭炮的习俗,这便是春节的来源。

  说到春节的习俗,其中最让我开心的便是春节时包的饺子,一个个小巧玲珑。但要吃到饺子,自然得自己做了,我不是做饺子的行家,我妈妈可精通十八般菜肴,每当她(包出)一个个令人馋涎欲滴的饺子时,我都忍不住直流口水,哥哥擀面的技术恐怕算的上是“江湖第一人”,左手(拿)面,右手拿擀面杖,就这么擀了几下,一个又圆又大的饺子皮便已做好了,我也尝试过擀面,可惜(擀)出来的面饼没形状,又厚又重,可说是千姿百态啊。

  接着便是下饺子了,想着煮完了饺子就可以品尝那美味可口的饺子,我的眼睛恐怕也要变成饺子了。下饺子也是需要“武功”的,我功力尚浅,无法无法做到似爸爸那般炉火纯青,也在不断进步,爸爸常夸我很有天赋。

  下完了饺子,到了我擅长的领域了,那便是品饺子,我可说是饺子美食家,对饺子的好坏一吃便知,妈妈包的饺子格外好吃,先把饺子加成两半,饺子刚出锅会烫,为了不烫伤口腔,我通常吹一吹再吃,只觉那饺子的又鲜有香,只吃的我魂飞天外,如痴如醉。品完饺子,便开始大快朵颐,吃的好不痛快,恐怕一顿也得吃了有20个朝上了,才肯罢休。

  我家乡的习俗实在太多了,但最令我欢喜的便是吃饺子了,在吃过成千上万外面别人包的饺子后,我还是觉得只有家的味道才是真正好吃的。

  篇七: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王琪元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辽宁省葫芦岛市,这里属于东北地区,在这里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风俗。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端午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而延续下来的。

  在我的家乡每年到端午节这天,我们要带五彩线、要去山上采艾草戴在耳朵上,说是驱灾辟邪的,还要包粽子吃。当然我最喜欢的就是吃家粽子了,美食从来不会辜负一个小胖子。在端午节前两天姥姥就会把粽叶买回来,用清水煮好,然后准备包粽子的食材:江米、大黄米、红豆、红枣。到了初五这天,姥姥就开始包粽子了。姥姥先四片粽叶,用左手捏住叶子的一头,用右手用三个手指捏住叶子的另一头轻轻的往里一卷,卷成一个圆锥形状,然后就往里面放准备好的江米、红枣等,然后就用线绳绕上几圈,一捆,一个有模一样的四角“粽宝宝”就诞生了。不一会,一排排的“粽宝宝”就整整齐齐的站在桌子上了。我看着姥姥轻松地把粽子包好,不禁跃跃欲试,也拿起粽叶学着姥姥的样子把几片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把食村放进去,正要拿线绳捆绑时,结果“唰”的一声,来了个“天女散花”,米洒了一地。我心里想:”原来包粽子并不是那么简单啊!”最后在姥姥的帮助下,我终于成功了,虽然我的“粽宝宝”没姥姥的好看,但我还是很开心的。

  这个端午节我过得很有意义,也很充实,因为我又学会一个样新本领。

  当我们全家人高高兴兴的坐在一起品尝美味的粽子的香甜美味时,也想起了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我想这位先人的精神将激励着我砥砺前行,他的诗篇也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篇八: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我的家乡在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风俗,其中最让我印象深的还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在这个振奋人心的日子里,我和妈妈一大早就起来包粽子,我是第一次包粽子,所以妈妈先给我示范了一次:先把粽叶裹成“粽行”,再往里倒糯米,然后把口子封上,最后对着粽子使劲一按,把粽子裹地严严实实得,我挺高兴的,心想:“这单,看我的!”我飞一般做了起来,可是,就在最一步时,却出了差错,我用力一按,粽叶直被我弄破了,我真大眼睛看着糯米纷纷“溜”出来……

  一直到了中午,我才勉强了十五个,我们把粽子放进了袋子里,吃了中,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赛龙舟。

  我们一家进入了比现场,周围简直就是人的海洋,我紧张起来,谨慎地走进船里,我立刻变得摇摇晃晃了,失去了重心,我颤抖着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比赛开始了,船身开始剧烈摇晃起来,我赶紧抓住扶手,两眼紧闭,随着船的加速,一股风声传入了我的耳朵我心想:“完了,完了,要掉下去了!”

  时间慢慢过去我胆子放大了些,紧张害怕化为乌有,我激动的睁开眼睛,看着正在努力摇摆的父亲,和被船卷起的“巨浪”,我张开双手一边感受清风一边为家人加油打气:“加油努力,加……”

  终点就在前方,终点后面不出所料有个用来投粽子的圆圈,家人们使出最后的力气冲过终点,我也兴奋的拿起一个大大的肉粽,咬着牙,鼓足劲,往圆圈里一扔,正中圆心!“耶!”

  端午节的夜晚,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吃剩下的粽子,一边吃一边回味着赛龙舟的那些事。

  篇九: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我的家乡蚌埠,虽地处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但生活的人群仍以皖北人居多,因此家乡过年的习俗还是北方的气息更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咱们中国最隆重,最温馨的节日春节是让人十分期待的,在我的记忆当中,有几件事必不可少。

  年夜饭。必须是重头戏一家老小会集聚一堂在外地的亲朋好友,也会不约而同的往家奔,要的,就这顿年夜大餐,团圆饭。以往都是主妇们一头扎进厨房,为大家送上一桌满汉全席来感激长辈,犒劳老公,奖励小孩鸡鸭鱼肉缺一不可整条鱼表示有头有尾,年年有余芹菜表示勤勤俭俭,肉圆表示团团圆圆蛋饺则表示元宝发财等等。举不胜举美不胜收而现在人们的观念,已在转变,进酒店吃一顿团圆饭也比比皆是但是,但是我还是更怀念在家里一家人围着桌子一起团聚吃饭,玩耍似乎年味更浓,更温馨。

  守岁。年夜饭过后大家能够自由安排活动喝茶,嗑瓜子,陪长辈聊天,看春晚联欢晚会,看书,下棋…只要开心,干什么都行?我们几个孩子在长辈之间来来往往穿梭不停比谁能扛得住,因为最趣味的是守岁,守的越久越大红包就越大。我每年都信誓旦旦,每每又是最早昏昏入睡。

  拜年。忙碌了一年的大人们,只有在那几天售后异常清闲,每一天悠哉悠哉走街串巷,探亲访友见面就说过年好三句话不离一起喝两杯小的时候我最喜欢跟着跑,因为我人小辈分也小,大人总免不了给我压岁钱回家拆包数钱是最欢乐的事情。

  每当我满满的回忆起过年时候家里人真实的喜悦,一起快递吃饭玩耍的温馨我希望可以再一次感受家乡的风俗,可以再一次感受家乡的风俗。再看颜色,我们节日欢乐的笑容。

  篇十: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年一度的春节又要到了,到处都充满了喜庆的气氛。提起过年,就不得不谈谈我家乡——东北的新年了。

  东北,特别是农村,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已经有了过年的感觉了。腊月二十四扫房,腊月二十九之前大采购,蒸枣馒头和鱼馒头,为新年做好准备。

  大年三十儿一大早,家家户户就贴好对联和福字,门前挂上红灯笼。出门在外的人也都会在三十儿前赶回家,在新年这一天,一家人一定要团团圆圆才好。

  北方人过年有吃饺子的习惯,在大年三十儿守岁的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包饺子。用来包饺子的面不能全都用光,要剩点,说这样是年年有余粮。包饺子也不能干巴巴的包,要在饺子里加点料。通常都会在饺子里放几枚硬币,预示着有钱。说是能吃到加“料”的饺子会好运连连,小孩子们也会为了吃到“好运”而多吃几个饺子,或者是动点儿心眼儿,包饺子时,偷摸在饺子上做个记号,然后在吃饺子时仔细观察,看看哪只饺子肚子里暗藏乾坤。

  早在三十儿前,每家每户就买好了大堆大堆的鞭炮,到了除夕夜,吃饺子前先点上一挂长长的小鞭,伴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十二点的钟声,新年就到来了。

  到了初一,就要到亲戚朋友家去拜年,孩子们穿上里外都是口袋的新衣服去拜年,回来的时候,每个口袋都是鼓鼓囊囊的,脸上美滋滋的——既得了压岁钱,又得了一大堆的糖果。

  从大年三十儿到正月十五,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十五元宵节,吃汤圆、赏灯,再热闹一回,春节就算过完了,十五之后,大人都回到工作岗位,孩子们则在意犹未尽中盼望着下一个新年的到来。

  篇十一: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我有一个可爱的想家,那里有许多美景,傍晚的晚霞最美的,下的雪最纯洁,农民栽的稻子是最灿烂的。这么美好的故乡也有它的习惯,也有它的习俗。

  特别是春节的时候,一早上家家户户都起床刷牙、洗脸、叠被子把首先做的事情做好!接着再去准备早饭。一般来说春节的早饭和平常一样,不需要很丰盛。对了,早上,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这是我们家乡习俗之一。吃饭之前还要放鞭炮这也是我们家乡春节习俗。

  中午做的菜要很丰富,几乎所有人家的菜都有共同的一种菜,那便是鱼。因为人们知道“年年有鱼”嘛。每年春节都要有鱼,所以少于也成为家乡春节的一种习俗。无论哪一顿饭之前都要放鞭炮。每家都是伴随着鞭炮声全家人一起和睦地吃饭。其实纯洁的这一天,全世界都应该在这一天办大喜吧,这应该不算进去的。

  晚上,对于每一户家庭来说是最开心而又幸福的时刻,因为在晚上全家人都要吃水饺,而且水饺里面还包钱,这也是家乡春节习俗。而且听家人说,如果,孩子吃到钱便会学习好;如果大人就是正在工作的人吃到钱,就会发财有很多钱;如果老人吃到钱,就会使他们延长年寿。家乡的春节习俗好有趣呀。吃完饭后还要放烟花,这也是家乡春节习俗。全家人都仰望天空看那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烟花,好开心、好幸福、好浪漫。另外,家乡春节还有一个习俗——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我也要到了好多钱,真高兴家乡有这么多的春节习俗。

  算一算,家乡有哪些习俗:放鞭炮、吃水饺、贴对联、放烟花、烧鱼、给压岁钱。哇、这么多的家乡春节习俗,好爱我的家乡,好喜欢在家乡过春节呀!

  篇十二: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卞伊雯

  我的家乡在上海,虽然它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但仍不乏延续着很多传统的习俗。就拿“年菜”来说吧。

  年菜,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才吃得到的菜。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因为它的食材有多珍贵,而是在于它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它通常需要8种不同的素菜混合而成。每年春节,上海人的家里都会准备这道菜。

  小时候的我非常讨厌吃年菜,因为都是用素菜做成的,有的是洗净晒干的,有的是切丝冷藏的,还有的是搅碎后浸泡料酒的,一点儿都不美味。可大人们却对“年菜”情有独钟。有一次,我终于忍不住问妈妈:“妈妈,你明明不喜欢吃素菜,为什么过年期间,每顿饭都要吃上几口呢?”妈妈笑着说:“秘密。”

  秘密?这不仅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开始在百度上搜索答案,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出人意料的是,百度上只有年菜的制作方法,并没有“年菜的由来”。于是,我便开始留意大人们在制作年菜过程中说的话,企图寻找蛛丝马迹。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我发现妈妈和外婆在厨房里聊得都是一些平日里的家常,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又不死心的继续观察。突然我发现,只要是准备年菜的时候,一家人的沟通就会变得特别的多。妈妈和外婆一起准备各式各样的材料,爸爸会帮忙去菜场买菜,就连外公也会掌勺露一手,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啊,原来这就是“年菜”的秘密!它之所以会成为一种习俗被延续至今,就是因为这道菜需要全家人一起帮忙才能完成。8种菜汇聚成一道菜,不仅象征着我们的日子丰衣足食,更寓意着家人的团结与和睦。

  我爱家乡的习俗,饭桌上那一盘年菜的香味,浸润心田。

  篇十三: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封顶习俗

  叶锦华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的老家坐落于闽北建瓯市东峰镇,依山傍水,绿树环绕。我的家乡有一个很有趣的习俗———抢封顶馒头。每当有人家新房封顶,房子的主人便从房顶上扔下包子、蛋黄派、硬币之类的东西来庆祝,据说抢到的人会好运不断,同时也会给主人带来好福气。

  一天我妈妈告诉我,姨姨家新房要盖好了,要在后天封顶。我听后兴奋不已,第一时间把这好消息传递给班上的同学们。这天我早早地起床,穿上我的“战斗装”和妈妈出门了。一到她家,还没站稳,便发现门口有周良、李媛媛、邱山……渐渐地人越来越多,他们的手上都拿着厚实的塑料袋,大大的脸盆,宽宽的簸箕……一个个蓄势待发,像是要将所有的好运都捡回家。

  在持续不断的鞭炮声中从楼顶上扑簌簌的落下几个包子,人群顿时沸腾起来,向着包子的方向移动。不一会儿,越来越多的点心和硬币扔下来,我为了捡点心,可算是拼尽了全力,拿着塑料袋满场跑。这时我看见了一个肉包,我正奋力地向它冲去,到了他的面前我正准备伸手去捡,谁知旁边突然跑出了一个小孩,我们俩同时按住了这个肉包,“算了吧,让给小朋友!”我心想,随后就把手拿开了,继续去寻找其他“猎物”。

  在阵阵欢笑声中,在热烈的祝福中,封顶仪式结束了。我看了看手里的战果—一个蛋黄派三枚、五角硬币、两个肉包,我觉得心里美滋滋的。大家都心满意足的走了,我也打开肉包的袋子,满怀欣喜的吃了起来。

  这封顶真是农家的一道风景线,人们同喜同乐,农村人民的朴实与善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祝愿这个传统习俗让小山村永远吉星高照、福地吉祥!

  篇十四: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说起苏州的节日,除了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最热闹的就属于元宵节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吴中风俗,尤竞上元。”元宵节是苏州人尤为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想体验“原汁原味”的苏式元宵灯会到山塘街是个不错的选择。

  山塘街的元宵灯会十分热闹,整条街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山塘街的民居都挂上了灯笼,给山塘街的夜色增添了几分亮色。民居旁边的石路上挤满了人,一排排各式各样的花灯,有纱灯、宫灯、纸灯、走马灯……五颜六色,装饰精美,让人赏心悦目。河面上也很热闹,一艘艘小船来来往往,船上也挂着红色的灯笼,尤为喜庆。两岸的倒映在水面,使得整条河都亮堂起来了。横跨这河面的一座座桥,桥上人来人往,尤显得这个节日的热闹。

  山塘街元宵灯会的活动丰富多彩,在元宵夜,苏州妇女早有“走三桥”的习俗。她们一般会挑名字吉祥的桥来走,如寿星桥、吉利桥、太平桥……我走过了纹祥精致的寿星桥,饱经风霜的吉利桥,后又走上了太平桥,望着远处,心里也祝愿一切都平平安安的。走完三桥,我来到一处摆放很多花灯的地方,正看着一个走马灯,灯的四面画着山塘街的水墨画,画的很好,就像把这里的景色全搬进这幅画里。灯的下面还挂这个一个纸条,上面下着一个灯谜“社会在发展(打一个《水浒传》里的人名)”我立马想到了,是“九纹龙”史进,就这样边走边看边猜谜,乐在其中。

  月亮升空,犹如白玉盘。这时,远处烟花四起,在上空绽放,绚烂多姿,美极了。看着此情此景,心中喜悦。

  元宵节不仅营造了团圆喜庆的氛围,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篇十五: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在我们家乡,每到腊八,家家都会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这样的一甜一辣,无时无刻都飘散在大街小巷之中,久而久之,也就构成了腊八节独特的风味。

  腊八粥,顾名思义,就是腊八节熬的粥。但它和一般的粥可不一样。一提起腊八粥,谁不是不知不觉中口水就已经从嘴角流出来了呢?谁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喝呢?今年过节,妈妈从橱柜中取出大包小包许多种食材。有红豆、绿豆、莲子、红枣、板栗、花生、桂圆、糯米等。将他们哗啦啦一股脑倒入锅中,加水熬制。熬好后倒入碗中。深红色的粥里面漂浮着豆子和枣,糯米已经在制作的过程中被融化掉了,基本看不出他的形状了。但他却将粥变得又黏又稠,简直可以拉丝。他那顺滑的口感和甜蜜的味道,各种豆子的层次分明,粥的绵软细腻,让这种粥的口味尤为独特,让人对它格外喜爱。喝完一小碗,人们都还没过瘾,将空碗端到厨房:“再来一碗!”

  腊八蒜,是将陈醋倒入一个玻璃容器中,在醋中放入蒜瓣,在拧上玻璃容器的盖子将其密封起来。到了年底,将容器的盖子拧开,一股酸酸的辣味扑面而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醋已经有了蒜的辣味,而蒜则是吸收了陈醋的精华,已经中心泛绿,有了翡翠之色,口味也更好了一些。这样的醋配上这样的蒜,让人过年就着饺子吃时能够胃口大开,品尝着这人间美味,在美味中度过一个快乐的春节。

  腊八节,不论与家乡相隔多远,一碗腊八粥,它的甜甜糯糯,寓意着“绵绵爱意与关怀,浓浓情谊与祝福”。不论身在何处,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就能让我们心连在一起,不再分离。

  篇十六: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掸尘

  陆梓涵

  你知道吗?中国江苏有个地方叫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区有个平凡的小镇叫石港,那儿就是我的家乡!

  石港镇上的人都喜欢着慢节奏的生活。春节临近,充满着欢快年味的空气中也夹杂着一丝紧张的气息。对呀,有太多的事在等着做呢!灌得香肠、蒸糕、蒸馒头、掸尘……这些都是我们这儿过年必做的习俗,而让我最爱的还得是那个“手艺活儿”——掸尘。

  掸尘的日子也是小有讲究的,必须是在腊月二十四之后才行。在那天,爷爷会去后院用斧子利落地砍下一根粗细、长短合适的竹子,拉到门前,削平整,再把早在河滩边割的芦苇叶和竹竿用布条绑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形状似大扫帚的掸尘工具也类似于城里的超大鸡毛掸。

  所谓掸尘,其实是不光把家中打扫干净,除旧布新。其意义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做好了工具,爷爷将它转手交给等候已久的奶奶。奶奶走到屋里,两手持着竹竿尾部,那竹竿便在她的手中挥动起来,远远的望去像一个活泼的小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向人们展示着稚嫩的舞姿。奶奶在屋里转来转去打扫着,看似小小的掸尘其实还算是个体力活哦,爷爷还不时在旁边帮忙接递着。不经意间原本灰蒙蒙的屋顶一下子如同一片刚经过雨水洗礼的绿叶,一尘不染,光洁如新,使大家抬起头时,忍不住多看上几眼。

  我站在门前,望了望隔壁的王大爷正和老伴儿在掸尘,准备迎接着他们的孩子回家过年呢。屋前杨奶奶的儿子也正在帮她掸尘,一家人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掸尘,不光是过年的习俗,更是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篇十七: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人们会在这一天用包粽子和赛龙舟来纪念他。

  端午节前夕,妈妈就开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了。妈妈把买来的粽叶先用水洗干净,再用热水浸泡,使它更有韧性而不易开裂。接着把糯米洗净泡水再沥干。然后就开始准备食材。包粽子的食材有很多,如:香菇、虾米、鸭蛋黄、花生仁、腊肠、猪肉、板栗……(这些东西都是以我们的喜好来准备的。)东西都备齐后,就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先把粽叶拿在手里围起来,放入糯米,然后再把食材一样样的放入,再将它包成上宽下尖的近似锥形的形状,最后再用棉纱绳绑紧。就这样,一个个肚子撑得鼓鼓的粽子结成一捆一捆(每捆大约8个或12个)放入了高压锅中来煮,一般水开后还要再继续煮一个钟头左右,让糯米更加有黏性,吃起来口感更好。

  端午节除了包完粽子、吃粽子还有赛龙舟活动。每年端午节这一天,人们纷纷涌到溪边看赛龙舟。赛龙舟的场面十分热闹,到处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随着口哨声一响,所有观众好像炸开了锅一样,疯狂地呐喊,为自己的家人朋友加油。划船的人则随着鼓点使劲向前划,一个个汗流浃背,两臂青筋暴起,好像有使不完的劲一样……

  妈妈告诉我:“包粽子和赛龙舟并不是普通的节目,而是人们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下的习俗”。

  朋友们,端午节的习俗是不是既有趣而又有意义呢?!

  篇十八: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我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而我的家乡新兴就有一种特别的习俗——走大王,当地也称做“游神”。这是我们家乡一种家喻户晓的元宵节常见活动。

  走大王是在正月举行的,在那天家家户户无论男女老少,都得回村里参加活动,那场面可盛大,可热闹了!

  听奶奶说,走大王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雅岗村建设初期,有位老人说仙人报梦给他,说是今年村里会大丰收,于是次日老人便与其他村民用泥做出仙人的模样,围着全村走,以表感谢之意。结果那年村民就果真有了好收成,之后便将这习俗沿用至今;二是有一年山洪暴发,一间寺庙里的“大王”被水冲走了,顺着水流一路冲到雅岗村的“下水尾”才停下来。恰巧这时候雨水突然就停了,之后人们就把“大王”搬到村里的“胜塘坊”,而后人们把将“大王”搬回庙的日子定为“走大王”,每年这个时候抬着“大王”,给人们供奉朝拜,祈求来年顺风顺水。

  走大王当天,以雅岗村为例,那天可谓是人山人海,强壮的男青年们都会争相去抬大王。之所以大多是青壮年去抬,是因为青壮年是村里的主要劳动力,也是朝气蓬勃的象征,也因为走的路程大约有十公里远,整个过程需要绕村两周半。在走大王的途中,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阵容庞大。来到最后一站——六祖中心小学,操场上的场面十分壮观,总人数高达万人,大家都举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万事如意”等等有关美好祝愿的旗帜,体现了村民们的团结和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活动结束后,就是村民们共同饮宴的时间了。

  其实无论走大王的起源是哪种说法,那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向往,都是要我们去继承,去传承,去弘扬的,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把优良传统习俗发扬光大!

  上面就是摘抄网小编特意收集整理的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精选1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