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摘抄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苏州园林作文800字大约有3篇左右,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苏州的园林大大小小有一百多处,它们的建筑类型都十分多样:厅,堂,轩,馆,楼,阁,榭,舫,亭,廊……每一处园林都会选择不同的建筑来进行搭配。但苏州园林的建筑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对建筑的布局都十分的讲究。与古代皇宫的对称布局不同,苏州园林的布局从来不对称,左边怎么样,右边就一定不会还是这个样。这种布局虽不让人觉得很辉煌,但却体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自然之美。
在色彩方面,苏州园林更是与皇家建筑十分与众不同。古代的那些皇家园林,无一不是大量使用彩绘装饰建筑,营造出金碧辉煌的感觉。而苏州园林的建筑却极少使用彩绘。相反,它的梁和柱子通常漆不刺眼的棕黑色广漆,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而墙壁则刷成白色。这些灰色调的色彩与错落有致的草木相映衬,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走进园林里,我们沿着走廊一路观赏美景。此时,我们必会注意到那些花墙与廊子上砖砌的镂空图案。这些图案有的刻着自然界的草木,有的刻着花果,有的刻着一条鱼或者几粒圆钱寓意吉祥如意,有的则只是条纹组成的一个图案,但却也十分精致。一边赏玩着园内美景,一边欣赏这些画作,你可以获得一种独特的美的享受。再往里走一走,你会发现苏州园林里的墙壁和廊子看似互相隔着、界着,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走上楼阁,你会发现,其实苏州园林的建筑中处处都有着对称美。那些建筑上的门和窗,无一不是四扇,八扇,十二扇组合而成,十分对称。同时,这些门窗虽然色彩单一,但细节上却别具匠心,真可谓是一种高度的图案美。打开窗,所有美景尽收窗框之中,仿佛形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看到它,你必然会得到一种“如在画图中”的美感。
走出门,你也许会忽略那些园林中的角落。事实上,那里也有许多的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白色墙壁太过单调,会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让你在极小的范围内,也同样能得到美的享受。
在苏州的园林之中,无论在哪个点上,眼前都会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自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建造,到清末苏州有园林数百处,但现在只剩下了几十处。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在世界园林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普通人对于“美”的定义有很多,但其中大致都有一点:“对称工整”。但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们巧妙地避开了这一点,他们宁愿舍弃对称美也要努力使参观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废寝忘食地设计、建造,只希望参观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力求将这些做到极致。
这些设计者们同样讲究色彩的布设。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不论是梁、柱子还是门窗的栏杆都会刷上一层棕黑色的漆。墙壁要求白色,屋瓦和檐漏一律使用淡灰色,这些颜色与遍地的草木的绿色搭配着,不由得引起人们一种安静闲适的舒畅之感。这样的设计精妙之处在于当花开之时,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苏州园林的门窗也堪称一绝。门窗的图案设计与雕镂琢磨都是工艺美术中的上品,它们尽量精细而决不庸俗,简朴而别具匠心,独树一帜。这样的门窗招引来不少的摄影爱好者,他们仔细斟酌着光和影,拍出美丽的、称心满意的照片。打开门窗,如果你能看见一片白色的、毫无遮挡的墙壁,那只能说明这座园林的设计师不够好。一般园林的设计师见开窗正对着白色的墙壁,觉得太单调了,会补上几竿竹子或数棵芭蕉。
旅游者自然不会无视那些花墙和走廊。这些墙和走廊在整个园林中产生了众多的层次关系,层次越多,景致越深。但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走廊的两边无所依靠,可谓是“隔而不隔,界却未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园林还会加装几面大镜子,它们通过不断的反射几乎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即使是不起眼的角落,设计师们也没有放过。他们独具匠心,处处注意着图画美,尽全力的使单调变为多彩。阶梯旁种植着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与蔷薇、木香。这样做能促使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园林乃至世界范围园林中的突出代表。不同于北方皇家园林的雄伟辉煌,不同于西方园林的整齐划一,它自成体系,优雅别致,幽静安宁。个人认为它既是一副世俗画,又是古老中华文明中的文化万里长卷。
有志趣,有时间,愿意去探讨苏州园林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倾洒精力的更是屈指可数。对于苏州园林,大有必要发扬它的美,让世人所知,流传下来的不只是建筑古迹,更是对美的追求和时代的踪迹。
初次认识这本书是今年暑假到苏州旅行时,园林里人头攒动,初来乍到又不能认识它的独特与魅力,一晃而过,囫囵吞枣,常是不知甚解。母亲第二天给我一本书,就是金学智的《苏州园林》,刚开始读,如看充斥着难解古文的论文,不看几行便眼花缭乱,然而母亲要求我看完这本书,我还是带过几页,稍有印象。
果然,第二天一到园林就能体会到书中所说的,在苏州园林中没有过多的对称,反而是随意,而之中又有精心设计。如拙政园水体广大,最适合在水边布置舫舟一类的建筑。“香洲”就是拙政园中的一大经典,它探头在湖面,周围三面环水,布满垂柳,几群淘气的荷花在水中央,香洲以古朴、幽静的形象展现在人们眼中。藏匿于郁绿之间。
用作者的话说,这就是“集萃型”。别人家里的舫基本如一条小廊,而看洲是廊与屋的结合,舫后的二层小屋侧对湖面,郁林中又有一份韵味,不只是单一的舫了,精雕细琢的木制花窗嵌在舫边,鹅颈椅独具特色,从对岸望去,一片诗情画意,“四停九似”,书中详尽地描绘了看洲的特点。
越读这本《苏州园林》,似乎陷得越深,我不再带着任务地读书,而是发自内心地要了解关于苏州园林的一切。每天晚上一翻开被手反复抚摸折皱的书页,就联想起早上参观的园林,心中回顾园林与书中的异同之处,根据书本对比各个园林的特点,更能得出内涵深刻的结论,了解苏州园林的精华。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草木易为春。”在苏州的四天旅程中,我近距离地感受了苏州文化瑰宝的一点一滴,得益于《苏州园林》一书给我的启迪。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一文中说道:“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应该错过。”曲径幽深,苏州园林要我们一步步探索经典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