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摘抄网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下册科学小实验作文大约有13篇左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上飞蛋
谢志贤
星期六,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小实验——水上“飞”蛋。我觉得很有趣,便拿出材料做了起来。
我先把一个鸡蛋放进水杯里,鸡蛋瞬间就沉到了杯底。我又拿了一勺盐倒入杯中,用筷子不停地搅拌,一粒粒盐像满天飞舞的细沙,又像亮晶晶的宝石,形成一个“龙卷风”把鸡蛋围在当中。我再往水杯里加一勺盐,用筷子搅拌后鸡蛋就像站在月球上,一点一点地向上浮。我把最后一点盐倒入杯中,再用筷子使劲地搅拌,只听杯子里发出“哗啦啦”的声音,鸡蛋从走路变成了坐火箭。它冲出了水面,又慢慢地收住了脚步停在一边。鸡蛋在水面上方像一艘正在靠岸的潜水艇。
通过上网查询相关资料,我明白了鸡蛋为什么会浮起来?因为密度差的原因,鸡蛋放在水杯里一般是沉于杯底的,这是因为鸡蛋的密度比水略大。当盐水比重大于鸡蛋比重时,鸡蛋就会浮出水面。
科学真奇特,我爱科学!
王书昕
上个星期二的科学课,我们做了有趣的科学实验。
老师让我们带一块面包,几个熟土豆,和一小块硬币那么大的猪肉。
老师首先让我们拿出面包,滴一滴碘酒,发现面包变成了蓝色。接着我们偷偷尝了一块土豆,哇——好好吃!好香!好了好了不吃了,说正事,做实验。再滴一滴碘酒,哇——土豆也变成了蓝色,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土豆和面包中含有淀粉。
最后,就是压轴大戏了——煮肉。首先用火点燃酒精灯,放上石棉网和三角架,再说上装有水和肉的烧杯,开始烧了。一分钟后,我们把肉夹起来看一看,肉变白了一点儿。三分钟后,再把肉夹起来看一看,肉变得好香。再放下去煮。五分钟后,水变沸腾了,我们把它夹了出来,好香呀!我撕了一小块尝了一下,好嫩呀,没想到一小块肉这么好吃!
这几个实验非常有趣,对吗?
我在科学书里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小实验,名字叫影子的秘密。我非常好奇,很想知道影子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
周末做完作业后,我迫不及待就做这个实验,想一探究竟。实验前,我先找来材料:白色挡板,手电筒和几个形状不一的立方体积木。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实验马上开始了。
第一步:我要观察,改变光的照射角度,影子会有什么变化呢?我将立方体放在白色挡板上,用手电筒从左侧射向积木。我发现影子落在积木的右侧,而且影子很长。我把电筒从左侧慢慢往上移动时,发现影子在慢慢变短。当手电筒移到积木的正上方,影子落在积木的正下方挡板处,而且这时的影子是最短的。我继续把手电筒往积木的右侧慢慢移动,发现影子又开始慢慢变长了。当手电筒移到积木右侧水平位置时,影子落在积木的左侧,这时的影子又恢复到最长的状态。哈哈,影子能被我控制了,真有趣!
第二步:我要测试的是影子如何变大变小。我把挡板挂在墙上,手电筒放在墙对面的架子上,光照射向墙面。我拿起积木在手电筒和墙面之间前后移动。我发现积木离光源越远,投射在墙上挡板的影子就越小;反之,积木离光源越近,投射在墙上挡板的影子就越大。影子真是一个善变的小家伙啊!
最后一步:我想知道影子形状是如何变化的,手影游戏和皮影戏又是如何做到的。我把手中原先的正方体积木放下,换上一个长方体的积木,竖着拿,墙上挡板的影子就从一个正方形变成一个竖着的长方形了;然后我又把长方体积木横着拿,墙上的影子又变成一个横着的长方形。于是我发现:改变物体的摆放方式,可以改变影子的形状。手影游戏和皮影戏的原理也就呼之欲出了——表演者通过变化手势造型和变换道具,墙上就会出现千变万化的神奇影像,再配上声效,画面就更加栩栩如生了。
通过这个实验,我明白了改变物品的摆放,能让影子的大小、长短和形状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个结论也为我们解开了许多谜团,比如日食、月食和日晷的原理,手影游戏,幻灯片和皮影戏的呈现等等。科学实验就像一把开启知识智慧的大门的钥匙,我们要善于观察,勇于探索,才能离科学真相越来越近。
陈凯洋
我做过一个“空气与水”的小实验,是什么魔力使空气与水产生物理反应呢?让我们来实验中探寻答案吧!
实验开始了,首先把材料准备齐全,俗话说的好: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我拿来了一个脸盆,两个装有纸团的玻璃杯,一桶水,材料准备妥当了。首先往脸盆里面倒水,把装有纸团的杯子放入盆子里,马上就见到纸团被水浸湿了,这个现象不难理解,接着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我拿起另一个装有纸团的杯子,直接倒扣入脸盆里面,紧紧地摁住,你会发现杯子里的纸团完全不会被水浸到。实验成功了。
这个简单的实验,其实蕴含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因为倒扣着的杯子里面装满了空气,水分无法进入,这就是空气占了水的空间。怎么样?这个实验的魔力是不是非常有趣呢!
做小实验,不仅能锻炼到动手能力,还能开阔思维,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的物理现象,让我爱上科学!
倒立行走的火苗
最近,我对爆炸实验室里的科学小实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天,我正在看着爆炸实验室里的科学试验,突然,一个新颖而又有趣的题目闯入了我的眼球——爆炸实验室之倒立行走的火苗。我见过倒立行走的小丑,见过倒立行走的猴子,可从没见过这倒立行走的火苗。这时,我这充满好奇的小脑瓜又开始奇思妙想了:这是什么火苗呀,怎么会倒立行走?倒过来的火苗不会烧到手吗?这是真的吗?这火苗成精了吧——这个实验我做定了!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链接,准备一探究竟。我先翻到材料区,可我的下巴却惊的掉到了地上,我连忙扶起下巴,看着这“琳琅满目”的材料:有相机底座,有灯座,有调焦筒,还有成像屏……简直“数不胜数”,更是“闻所未闻”。
怎么办?我脑袋一转,一个小灯泡在我的脑海里亮了起来——找我那足智多谋的爸爸呀!我一溜烟跑到客厅,找到了爸爸,踮起脚尖把手机举到他面前:“爸爸,这个实验的材料咱家到底有没有啊!”
爸爸扶了扶眼镜,不慌不忙地接过手机,看了看,耸了耸肩:“莫有啊!”
我顿时傻了眼,心想:难道这个实验我真的就做不成了吗?
“不就是小孔成像吗?”这时,我那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爸爸突然开了口,“还要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你看,这完全可以用到我‘多年珍藏的方法’——替代!”
什么是替代呀?我的眼珠子在眼眶里滴溜溜地转来转去,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疑惑的目光投向了爸爸。爸爸似乎是一位心理学家,看透了我的心思:“你看,这些相机底座、灯座、调焦筒、镜头座、放大镜就可以换成一张纸!还有这个,成像屏和凸透镜片就相当于在这上扎一个小孔。”“原来如此!那我们赶快开始做吧!”我嘻嘻地笑着。我正要去准备材料,爸爸突然拦住我,说:“不是不做,是时机未到!”
我听了,有点着急了:“你就别卖关子了,什么时机未到!明明是你不想做!”
“这个实验要到了晚上才能做,现在天太亮了!”爸爸似乎也无可奈何,摇了摇头,耸了耸肩。
我熬呀熬,等呀等,盼月亮,盼星星,终于盼到了晚上。我把提前准备的材料拿了出来——一张完好无损的A4纸,一根细细的针,一根蜡烛(在实验时请家长帮忙在纸上扎小洞,免让同学受伤,注意安全!)。接下来,我开始了实验的第一步——在纸上扎孔。我左手拿纸,右手握针准备扎孔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困惑了我——到底该扎多大的孔呢?于是,我跑到爸爸身边,故弄玄虚地说:“爸爸,我来考考你,小孔成像的孔要扎多大呢?”其实我心里却是这样的:嘻嘻,我用这招已经让爸爸上了很多当,可以说是屡试不爽。
“凡事都要自己尝试,多试几个,肯定能成功……”
“好吧……”我撇了撇嘴,接着又准备了两张纸。我在纸上分别钻上了不同大小的窟窿:最小的有针孔那么大,最大的有一元硬币大小。
第二步是验证小孔成像。我先点燃蜡烛,拿出有硬币孔的纸,放在墙壁面前,关上灯,接着调整蜡烛的位置,透过纸孔的墙壁上出现了亮光,看来这次小孔成像失败了。我又转念一想:无妨无妨,还有两张没有试呢!
我又拿出中等孔的纸,重复一遍上面的步骤,墙壁上出现了微弱的光芒,有点模糊、看不清,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又失败了,只剩最后一次机会了,成败就此一举!
我拿出有针孔的纸,再次小心翼翼地将火苗放在纸后面,“哇!”奇迹突然发生了:墙上真的出现了倒着的火苗。刚才我的叫声惊动了火苗,火苗不由自主地跳动起来,墙上的火苗就像舞姬一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可不就是倒立行走的火苗?
爸爸让我移动纸和蜡烛的位置,我又发现了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远,倒立的火苗越来越大。
实验验证“倒立行走的火苗”是真的,可火苗为什么会倒立呢,我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带着疑问,我翻到原理部分,找到了答案: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烛焰上部发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墙壁的下部,烛焰下部发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墙壁的上部,所以就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爸爸接着跟我讲,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照相机、影子的形成、汽车远灯的光等都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做科学实验既能考验、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还能从中学习到许多科学知识,真是两全其美!
“今天我们来做一次实验,”陈老师满脸是笑,从一个方盒子拿出电池、一根电线和一个小灯泡,“让小灯泡闪闪发亮!”
同学们拿出一堆材料,那一个个小灯泡仿佛是好奇心很大的小孩伸出头来探望,一节节七号电池像一个个直立的小柱子在问我们大自然的秘密。
“我们的电池是直流电,可以用来做实验,”老师把一根细长细长外面是红色的电线一端放在一节七号电池上,举着缓缓移动,“我们把电线的一端放电池的十号,记好是加号而不是减号。”
我和同桌目不转睛地做了起来。我拿着电池,同桌拿着电线。很快,同学们都做完了,又一次把目光聚在陈老师身上。
他仿佛是知心的人,立刻表扬道:‘同学们的动作很快,但也要注意危险,不能把电线两端放在电池的十号和一号上,如果十号和一号都是电线的一端就会产生危险,电池很热,最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所以以后大家要小心再小心。”
“一个同学拿小电池放在电池的一号上,另一个同学把放在十号的电线的另一端放在小电池上圆圆的地方。一定要听懂。”
同学们开始动手做啦。我把小电池和电池横卧,一节紧紧扣着另一节。同桌拿着电线缠紧小灯泡,慢慢移动电线的两端,离十号和一号近了,更近了。我们俩目不转睛看着。
突然,电灯仿佛着火了似的亮了!灯光非常柔和,又十分温润。
看着我俩的作品,心里像抱了只小兔子似的,开心极了!
实验,让我知道,只要细心观察,就会从大自然中发现秘密和快乐。
隔空也能灭火?不可能吧?是不是吹灭的?然而,科学的力量,总能让不可能变成可能。隔空灭火也不再是想象,这一次实验,老师就让我们大饱眼福。
老师首先摆上了实验器材:一个烧杯,一瓶小苏打、一瓶柠檬酸、“火源”蜡烛、一个装了水的杯子。刚刚把这些器材放在桌上,大家就开始议论纷纷,开始猜起实验的结果来。老师给蜡烛点上火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操作起来,我们分成了两组。首先把两勺小苏打和两小勺柠檬酸混合并搅拌,我们的“操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拿起勺子开始舀,生怕有半点误差,我们也睁大眼睛,仔仔细细地盯着。等操作完,老师再次神秘地说:“接下来我们在杯中加入小半杯水,然后迅速倾斜杯子并靠近火源。第一组首先实验,只见他往杯中倒水后,缓缓靠近火源,火苗颤抖了一下并冒出一缕黑烟,但是火苗并没有熄灭,第一组的实验以失败告终。我不由得紧张起来;第一组实验失败了,我们也有可能失败,实验成功只能靠我们组了。我们组开始了,颤抖的手拿起了杯子,火苗开始颤抖,似乎有些害怕,我们整个组都屏住呼吸,把水倒进了杯子里,气泡瞬间开始冒出来,就像汽水一样,同时又有一股异味。组员立刻把杯子靠向火苗,刚才嚣张一时的火苗,在气泡猛烈的攻势下,火苗剧烈挣扎了一下,冒出一缕浓烟,就熄灭了!我心里不由得一阵欢呼,与此同时,我想:是什么让火苗如此不堪一击,而且能对火苗隔空”攻击“?当老师问起,一位同学提到二氧化碳,我心中的问题立刻迎刃而解,当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会变成二氧化碳,当把杯里的二氧化碳倒向火源,火源会因被阻断氧气而熄灭,这真是神奇呀!
火能烧毁一切,却没想到,可怕的火却能被小小的二氧化碳打败!科学真是神奇呀!
310班鲁雨松
去年暑假,学校组织夏令营我报了科学小实验班。老师教了我们很多有用的科学知识,我最喜欢的是过滤这个小实验,我觉得这个小实验很有趣!老师说过滤是一种生存技能。如果当你在野外迷路了又口渴了,你可以拿自己的衣服来过滤带泥的水,来净化水源。
在实验室老师准备了过滤纸和一些泥水等,先把过滤纸放在漏斗上面,再把泥水倒在漏斗里面,等到三十分钟左右就可以过滤一瓶干净的水了。果然不一会儿清澈的水就哗哗的流到水瓶里了,同学们都非常的高兴!我问老师可不可以喝,老师说:“现在虽然看起来没那么脏,但是还要过滤两三遍,烧开了才能喝,因为里面还有细菌和病毒不能过滤”。看来我们真的要努力学习各种知识,不然我们怎么生病都不知道!
科学小实验真是太神奇了,不但很好玩,而且还可以启发我们的智慧,更增加我们对科学了解的渴望!
纸片托水
周宸雨
今天,彩虹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有趣的作业“纸片托水”,我听完后觉得很奇怪,一张薄薄的纸片怎么能托起一杯水呢?我带着这个疑问回了家。
到家了,我赶紧拿出一个小杯子、一张卡纸,打开水龙头装满水,然后再将那张卡纸放在小杯子上用力一摁。我紧闭双眼,此刻我的内心如同过山车达到顶端一般,我小心翼翼地左手拿着杯子,右手摁着卡纸,生怕水流出来实验失败。最后,我慢慢地慢慢地把杯子倒了过来,我的手一点一点的放开,直到全部放开了才忐忑不安地睁开了眼睛,成功了!我心中的石头这才落了下来,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我走动了几步,摇了摇杯子,可是水杯和纸还是纹丝不动,一点点动静都没有,太棒了!
你们知道原理吗?原来是因为水杯的水向下倒,空气跑到了上面,杯口没了空气,小杯子里就和卡纸形成真空状,紧紧地贴在了一起,这真是个有趣的小实验呀!
朋友们你们喜欢做实验吗?我今天就要做一个小实验。
我们做实验要准备的材料有水瓶、硬币、盘子、滴管。材料准备好了,我可以做实验了。
实验要开始了。做实验很有趣,却又担心做失败,实在让我既高兴,又紧张。不过我也要去做。谁让我是个爱科学的孩子呢?
我先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瓶口,这样可以让瓶口湿润。之后再把硬币放在瓶口上。放好后,再用滴管把硬币的边沿用水润湿。我又把双手搓热,一共大约搓了一百多下,手摸在我胳膊上,热热的。我用双手握住瓶子,我这是在给瓶子保温呢!瓶子渐渐变热了,看来我搓了这么久,没有白费力气,可是,这真的能让硬币唱歌吗?
我把水瓶放在了一个装满热水的盘子里。咦,硬币稳稳地蹲在瓶口上,没有动静也没有唱歌,实验失败了?那我们只能再来一次了,我又重复之前的步骤。到了最后一步了,我把水瓶放在了装满热水的盘子中,又用热水往瓶子周围倒。只见硬币在瓶口上连续抖动,起来像跳舞,还发出“叮叮叮”的歌声呢。这一次成功了!
那么硬币怎么会唱歌跳舞呢?原来,手掌以及温水接触到的瓶身后,瓶内空气受热膨胀。膨胀的热空气往上升,于是将瓶口的硬币往上推。
这个实验无论缺哪一个要点都不会成功。只有我们认真观察生活,好好学习,就会有新的发现。让我们要做一个爱科学的小朋友吧!
漂浮硬币
邱皓然
周末,我在书上看到了一篇漂浮硬币的小实验,需要准备一个杯子、水、硬币。
我先打开水龙头往杯子里装满水,又拿了一个一元硬币,轻轻地,轻轻地,把它放在水面上,结果它“扑通”一声,就沉到了水底。接着,我又拿了一个五角钱硬币,可想而知它的结果跟一元钱硬币的后果一样沉到了水底下。连续两次失败,我不禁怀疑起来,硬币到底能不能浮在水面上呢?是不是要再轻一点呢?我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拿着一分钱硬币,小心翼翼地把它放上去。硬币一角刚接触水面,我的心不觉紧张起来,千万不要沉下去。我屏住呼吸,把硬币慢慢放下去,就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慢慢地,最后全部落在了水面上!耶!终于成功了,我的心中有说不完的快乐!
我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硬币能在水面上呢?”爸爸说:“水面上有张力,再加上一分硬币又很轻,所以一分钱硬币可以浮在水面上”。我终于知道了硬币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今天来到了作文班,我拿起老师发的学习材料一看,作文题目是《做了一次小实验》。我眉头一皱,放下手中的材料,开始抱怨:我滴妈呀,都写过了一次了,还写呀!我能不能不写了吗?我要回家!
老师笑了:“一会儿做些小实验,你就有可写的内容啦!上次不是没做实验,让你们自己写的吗?这次写的时候一定会比上次轻松。”
老师拿来一个大玻璃杯,往里倒了一些纯净水,然后又拿来一个鸡蛋,问我们:“如果把鸡蛋放入水中,鸡蛋可以浮起来吗?”
大家齐声喊道:“不能!”
老师把鸡蛋往杯子里轻轻一放,只见那鸡蛋一下子就沉入了水中,直至杯底。
老师说:“还没完事呢,一会儿会有惊喜出现。”
这时,老师也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一袋食盐,把袋子撕开一个小口,往杯子里倒了一些食盐。一开始还能看到杯子里颗粒状的食盐在水中上下漂浮着。过了一会儿,食盐融化了,看不见了,但是水有点变得浑浊。
突然,奇迹出现了,本来沉在杯底的鸡蛋,却慢慢地漂浮起来,最后有一大块露在水面,停止在杯口的位置。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
老师说:“这是密度关系,因为水的密度比鸡蛋小,所以鸡蛋沉了下去;加盐之后,水的密度增加了,比鸡蛋的密度大,所以鸡蛋就浮起来了。”
世界上竟然这么奇妙,有着无数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安义三小三(7)班刘若欣
人们都说:“水火不能相容”,可蜡烛却能在水中燃烧,你相信吗?
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做一个即科学又有趣的实验——“水中燃蜡烛”,来验证一下刚才那句话到底是真还是假。
首先,准备一个小水缸、一根蜡烛、一碗清水、一个点火器和一个小玻璃杯等实验器材。接下来,先把清水倒入小水缸中,再用点火器将蜡烛点燃,然后再把装有蜡烛的小玻璃杯轻轻地放在水面上,谁知,我刚要把杯子放上去,手在这时却不小心地抖了一下,因为没有放稳,蜡烛上的火苗一碰到水就立刻熄灭了,第一次实验——宣告失败。
第二次实验开始,我再次将蜡烛点燃,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把被子放在水面上,生怕它又有什么闪失,还好,杯子放稳了,蜡烛也在正常燃烧,但因为水没有没过蜡烛,这次实验也算是失败了。经过前两次失败的教训,我静下心来,认真总结了刚才失败的原因,并进行细致的调整;我先将蜡烛点燃,然后再用小玻璃杯盖上,底部不完全盖死,之后倒入清水,待水没过杯子里蜡烛的高度后,小玻璃杯稳稳地浮了起来,有了玻璃杯罩的“保护”,蜡烛上的火苗燃烧得特别带劲。这也预示着我最后一次的实验成功了!
平复了激动的心情之后,我突然想起妈妈对我说的话:“孩子,不论做什么事,耐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那样,你才能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谢谢妈妈,正是因为您的教导,我才能细心地发现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通过验证,我得出一个结论:“水火不能相容”这句话有点以偏概全,在特定的条件下,水和火可以和睦相处,相安无事。这次的实验非常好玩,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还能让人懂得很多的人生道理。
同学们,你们在家有做过其它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吗?有没有发现什么道理呢?如果有,记得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