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摘抄网小编整理的新课标心得体会初中英语约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4月27日,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梅德明教授在线上为我们开展了题为《依据新课标,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建设新发展》的新课标解读培训活动。梅教授的报告由八个部分组成:绘制义务教育新蓝图、正确认识英语课程的性质、以核心素养统领课程建设、以分级体系构建课程结构、以主题引领组织教学内容、以学习活动改进教学方式、以促学促教引导教学评价、以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
梅教授在报告中提到,新课程标准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体现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铸魂工程,要应对当今世界复杂局面的挑战、应对疫情防控暴露出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要服务国家义务教育发展战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梅教授指出,新课标标准为学校育人画像、为教师教学架桥、为学生成长导航。教师要处理好通适性与差异性的关系、经典性与时代性的关系、全面性与个性化的关系、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梅教授还提出要坚持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前后左右的衔接贯通,尤其是小升初衔接、初高中衔接,学科间横向配合也很重要,注重学科之间知识内容的相互呼应,有效配合,防止简单交叉重复,形成各学科协同育人格局。
梅教授图文并茂为我们介绍了中国学生如何发展“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人要有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要有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要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梅教授强调了开设英语课程的必要性,提出并回答了“英语是什么”、“英语课程是什么”、“英语课程能做什么”这三个问题。他还建议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英语的一些曲折变化特征,包括所有格、复数、动词现在时第三人人称单数、过去时、-ing形式、过去分词、比较级、最高级,以及名词和动词相当数量的不规则变化,还应该关注造成英语学习困难的其他一些语言现象,如冠词、介词、动词短语、词语搭配等。
梅教授指出,英语学科是由四方面构成的核心素养体系,包括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核心素养诸要素之间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新课程标准按照英语能力发展进阶,建立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九年义务教育英语分级体系:一至二年级为预备级、三年级起始至九年级为一至三级。分级体系体现了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初中英语与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机衔接、体现了语言学习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特点,确保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学校和教师应按照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及相应等级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梅教授提到,课程内容要以主题为引领,整合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诸要素,使英语学习成为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形成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
梅教授还提出,一堂好课应当有学生快乐的声音、有教师激励的声音;一堂好课应该有学生积极的参与、有教师科学的引导;学生不是带着空脑袋来装知识,等待教师满堂灌;不能把教室演绎成教师的独角戏台,也不能把课堂视为学生的念经庙堂。一堂好的活动型英语课应该是课堂有温度、教师有激情、教学有活力、学生有声音、学习有成效。梅教授认为,教师要精心设计项目化、任务型、活动式的作业,作业也要有基础性、探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师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逐步建立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素养导向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最后,梅教授建议教师们要重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英语课程教育学方式的变革,鼓励教师合理利用、创新使用数字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主动用好互联网资源和数字化教学平台,充分利用互联互通的全球化时代提供的教育信息化手段和数字资源化。梅教授指出,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
新课程标准颁布,梅教授的报告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解答了我心中很多的疑惑,对我们义务教育阶段一线教师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性。教学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感谢工作室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期待下一次研修。
掌握新时代下的语言技能恰逢其时。
今天在湖南省初中英语葛敏名师工作室的组织下,听取了一堂值得学习的阅读课。授课老师是来自长郡月亮岛吴志芳老师。这堂课是有关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的阅读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黑板上极具仙气的图画板书,这带有仙气的板书正是今天的主题——中秋节,由此看出老师对主题的聚焦。之后,吴老师又用一曲英文版的《水调歌头》作为导入,让本节课的主题直入人心。听完吴老师的课,我最大的收获是吴老师的巧设提问。虽然我平时上阅读课也有设问,但所提问题比较单一,缺乏深度。而吴老师所提的几个问题如:DoyouthinkChang’edidtherightthingbytakingthemagicmedicineall?Andwhy?WhatdoyouthinkofChang’e?WhydoChinesepeoplecelebratetheMid-AutumnFestival?What’sthetruemeaningoftheMid-AutumnFestival?这些问题具有开放性,思辨性,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表达出对这个故事的理解。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批判性思维。通过阅读和回答问题,再让学生自己写作,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知识迁移,真正做到了学中用,用中学的理念。本节课虽然比较平静,但我觉得这正是阅读与写作该有的状态。感谢吴老师的精彩分享。
感谢葛敏名师工作室提供的学习机会,今天有幸参加了长沙市初中英语研讨会,线上聆听了长郡月亮岛学校吴志芳老师的初三英语读写课。吴老师面带微笑,亲切大方,整节课如和风细雨般,娓娓道来,围绕着中国传统节日TheMid-AutumnFestival,道出了中秋节的故事,道出了中秋节的活动,也道出了中秋节的深情。
这节课让我印象深刻、获益匪浅的几个地方如下:
1、整节课以中秋节为主题,以《明月几时有》英文歌曲听唱导入,引出本课话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板书清晰精美,重点突出,像一幅漂亮的中国画。
2、学生阅读环节,进度进展得很缓慢,以至于让听课者产生一种略显拖沓的感觉。其实这正是本节课最重要且关键的环节——通过阅读为学生写作搭建脚手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输出,吴老师在核对问题答案的时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句型和表达方式来替换简单的答案,既培养了答题技巧,也为写作句型多样化做足了准备,巧妙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脚手架搭好了,写作输出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3、巧妙设问,提出了几个与文本相关的问题,如Doyou作文吧thinkChang’edidtherightthingbytakingthemagicmedicineall?Andwhy?学生通过讨论,进行了深度思考,这样的设问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又提出了问题WhydoChinesepeoplecelebratetheMid-AutumnFestival?WhatisthetruemeaningoftheMid-AutumnFestival?引导学生思考探讨了中秋节的内涵和真谛,学生因此深切地感受到了在中国传统节日里家人团圆的重要性。
4、在写作环节,学生写完作文后,进行同伴互评,由同学自己指出值得借鉴学习之处和不足之处,教师再补充相关指导和建议,这样可以使学生印象更为深刻,优化了学习效果,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
5、课的最后,吴老师提出了对孩子们的几点期待,希望学生们能Learnforeignlanguageswell;TellChinesestories;SpreadChineseculture,这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与家国情怀,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上是摘抄网小编精心帮大家整理的新课标心得体会初中英语精选3篇,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