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摘抄 > 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心得体会(精选8篇)

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心得体会(精选8篇)

时间:2022-11-26 11:36:37编辑:傅莹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以下简称“《论述摘编》”,深刻理解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通过学习,有以下体会:

  一是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通过学习让文明知道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简单的说,每个家庭好,到全国的所有家庭好,国家才能好,反之,国家好、国家强,全国的所有家庭,每个家庭才能好。

  所以,做好家庭工作非常重要,家是最小国,我们如何将家这个小国建设好,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的家风,以小家庭的和谐共建大社会的和谐。国是千万家组成,我们将每个小国建设好了,自然国家就好了,就强大了。反之,国家是第一位的,没有国就没有家,我们要把党和国家确定的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要有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高尚的家国情怀。

  二是要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要从小抓起,首先要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观念从小传递给孩子,帮助他们形成美好的心灵。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那样,“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因此,家长应该担负起教育后代的责任。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青少年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于他们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

  三是注重家风建设。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的好,社会风气才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有许多论述,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在“树立良好家风方面”具有“独特作用”,领导干部的家风“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等。

  在一个家庭里面,只要家庭成员能够长期按照家训、家规、家教发语行事,那么,久而久之,这个家庭就会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家风”。这样的家风既“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它用之于家庭,不仅使其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得以顺利地成长,而且也使家庭之中的孩子在长大之后能够顺利地“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把家风建设作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要学习焦裕禄同志生活简朴、勤俭办事,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严于利己、洁身自好,体现出他对从严治党的自觉性。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向焦裕禄同志看齐,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以老一辈革命家作为我们的榜样,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把党风廉政和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的同志。

  四是家风与社会密切关系。要把家风建设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大力倡导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习近平明确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以此唤起人们对于家风的记忆与温暖。因为,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作风上不检点、不正派,在道德情操上打开了缺口,出现了滑坡”,那就很难“对社会风气起到正面引导和促进作用”。“如果你在家教育儿子,就是在教育公民了,如果你在家培养女儿,那就是在培养整个民族。”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兴衰,一个社会的和谐,在家庭家教家风美德建设中发挥作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学习习近平这些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的论述,得到深刻的体会,家风教育对国家和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是个大课堂,社会就是教科书,这就是唯有“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整个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也唯有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好,千千万万个家庭才能“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篇二: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在全国出版发行,让我想起了自己很喜欢的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的话:“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这段话就形象地表达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作为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可谓无形又深远。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有许多论述,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在“树立良好家风方面”具有“独特作用”,领导干部的家风“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等。学习这些论述,对于科学把握和有力推进党关于党风政风民风根本性好转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我们在“大秦之水”的工作中也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一、百年党史,红色家风,光照后人,激励后辈

  回顾我们党百年历史,我们无不叹服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对待亲情,毛泽东一直倡导“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周恩来夫妇没有给亲属留下一砖一瓦、一线一物,却留下了淡泊名利、自立自强的“十条家规”。刘少奇坚持“不要因为是我的孩子,就迁就他们”。陈云教导孩子,“千万不可以革命功臣的子弟自居”。彭德怀对待亲友,奉行“近水楼台不得月”……这样的家风,全党为之敬仰,百姓为之钦佩。

  我们党一步步发展壮大,优良家风也在传承中光大。在党的历史上,很多先进模范人物创造了清正廉洁的家风。有人曾追问:“‘焦门家风’为何历久弥新?”那是因为焦裕禄以勤政廉政的一生,传递给孩子们三个核心理念:付出才能有收获、孩子要比学习和艰苦朴素、懂得平等的真正含义。这些理念,看似朴素,却意味深长。谷文昌坚持“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给子女留下两袖清风。杨善洲坚持权为民所用,他说“我手中是有权力,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从未为子女谋私利。廖俊波坚持一尘不染,他多次对妻子说,“清清白白做人,就可以安安稳稳睡觉”……如此家风,光照后人,激励后辈。

  二、家风影响社会、塑造党风

  家风是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源头。积小流而成江河,积家风而成社风。家风正不正,不仅关系家族荣辱兴衰、家庭幸福与否,还直接关系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良好家风的培育,不仅能熏陶自身及家庭成员的思想、行为方式,还能带动他人养成良好品质,从而使文明的社会风尚源远流长。反之,家风不正,很容易造成老人赡养无着、子女教育缺失、亲人情感淡漠等家庭问题,还会对社会风尚、社会文明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安定;只有家庭幸福,社会才会祥和;只有家庭文明,社会才会和谐。

  家风是塑造党风的重要切口。党员干部的家风影响党风,特别是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其家风家教不仅关系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而且关系一个地方、一个领域、一个单位的党风,是当地政治生态的晴雨表。综观已查处的大案要案,很多腐败分子的违纪违法行为中,往往有“家族腐败”因素。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迫切需要把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作为重要切入口,从源头上正家风促党风,以良好家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三、家风无声,化“和美”、“规矩”、“力量”

  每当读起“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家风故事,无不为古人家风所感动,感佩家风里诠释的品德品质,感喟家风家训中对后代的警醒和鞭策。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年少时,捧读那些流传已久的故事,总感觉家风是名门显贵之家特有的精神符号。随着年龄增长,在回望时方醒悟,原来,家风在自己的生活中,以一种不经意、不张扬、不显眼的方式,默默地陪伴着自己的成长路。那些藏在父母言传身教中的言行,以及形成的“不成文的规矩”、为人处世的准则和要求,正是我们寻常百姓的家风,在潜移默化指引着我们前行。

  家风无声化“和美”,滋润我们和善待人、美美与共。罗曼罗兰曾说,“只要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老一辈每天都充满生活的激情,充满对改变生活的追求,充满着乐观向上的精神。善待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些做法,也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为人处事的一部分。这些待人之道,也在我的生活中延续,并成为与世界、与社会美美与共的秘诀。

  家风无声化“规矩”,老一辈约束我们严于律己、清白做人。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我们,借别人的东西不但要还,还要记得别人的好;教育我们不要惹是生非,不能倚强凌弱,更不能做偷鸡摸狗、违法犯罪和违背公秩良俗之事。点点滴滴的教诲中,是父母立下的做人规矩、成事规范,是指引我们成长成人的“指针”。

  家风无声化“力量”,激励我们增长才干、担当前行。小时候,特别喜欢听大人讲故事,记忆最深的就是古人捉萤火虫当“灯”读书的故事,以及把头发绑在梁上读书的故事。父母在我们成长路上,用自己理解的道理,引导我们不断学习,用厚实的担当扛起促进我们成长成人的重担。这些于无声处的引导、于无声处展示出来的力量,教育、激励我们不断奋力前行。

  “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家风是一个家的一种道德标准,就如同粮食一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成分。家风,是一句话中蕴藏的道理;家风,是一件事中潜藏的规范;家风,是时时处处自身言行中展示的形象;家风,是一生一世传承和守望的精神,是激励我们成长的力量。家风,就是父母的谆谆告诫,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风看似朴质,看似简略,不高深、不精美,但却受用,却能滋润我们心田,让我们感受到无限的力量,激励我们去开拓自己人生蓝海,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篇三: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立德树人崇德向善

  近日,深圳市女企业家协会党支部书记王国凤学习了《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习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刻把握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丰富内涵和目标任务,进而推动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提供了根本遵循。

  立德树人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任何时候、任何家庭都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家庭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

  言传身教扎根

  一个和谐文明的家庭离不开父母的共同营造,其中品德教育尤为重要。我曾做过多年的慈善公益工作,助人的过程以付出为乐,感谢有机会训练利他之心,以公心夯实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承担付出中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有一天,八岁的女儿用乐高积木摆了一间办公室,布置有序且有一个乐高奖杯,女儿说这是给妈妈做的一个助人工作室,并给妈妈颁一个爱心奖杯。这件事再次提醒自己,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先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教育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言传身教,任重道远,让良善文明的种子在内心扎根。

  立德向善深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父母正确的方向引领和以身作则。一个家庭拥有怎样的家教家风,也会带给孩子相应的成长土壤,父母的德行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指明灯。“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从小事做起,从易事做起,比如用餐时座位有主次排序,先请长辈动筷,培养孩子敬上之礼,明晰敬上是道;德为本,知感恩,提醒自己以正确的知见和方式、方法培养孩子,使孩子“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走好人生每一步,在立德向善中深耕,让善心善念善行的种子在德土中茁壮成长。

  家庭文明传递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讲话时强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我在家庭教育践行中不忘初心,组织开展家庭教育主题公益活动,与家长们在集思广益中探讨,不断回到家庭教育的根本、家庭教育的关键、家庭教育的起点,家庭文明建设从自我改变和成长做起,一家文明,千家有望,万户有光,让和谐文明家庭的建设成为这座文明城市的一张无声名片,有温暖,有力量,有希望。

  作为一名党员,结合工作实际,勉励自己做好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员”,当好人民群众的“联络员”,为群众办实事;营造优良的党风,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为推动社会新文明发展付出一份自己的心力。

  篇四: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20年12月28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说明、答问等60多篇重要文献,分7个专题,共计107段论述。这些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充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摘编》多次强调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优良家风,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忠报国、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予以高度肯定。《摘编》提及的家风故事,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家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

  纵观《摘编》,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科学地回答了正确看待和处理家与国、家与人、家与社会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释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基础性地位。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一个家庭能否做到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其关键性的因素就是这个家庭里面的家风相传问题。

  在家风的传承问题上,家训、家规和家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教的作用更不可替代。这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那样,“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因此,家长应该担负起教育后代的责任。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他还以个人为例来说明家教对于自己成长的影响。在他看来,在一个家庭或者家族里面,只要家庭成员或者家族成员能够长期按照家训、家规、家教发语行事,那么,久而久之,这个家庭或者家族就会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家风”。这样的家风既“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它用之于家庭,不仅使其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得以顺利地成长,而且也使家庭之中的孩子在长大之后能够顺利地“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在11部门近日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给予了更明确的家庭教育指导,逐步形成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育人机制,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推动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应积极传播正能量的家风家教建设理念,并找到与之相融合的场景,进行宣传,同时积极进入到千家万户中,探寻他们家庭的风气,教育理念,对于不良的风气,给予指正,对于优良的风气,积极宣传和发扬,传播我们这个时代普通人家的家风建设。

  篇五: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的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我深切感受到总书记对每一个家庭的殷切希望,良好的社会风气养成需要从家庭教育入手,从家风教育入手,从小入手,到大的传承,进而引领社会的走向。

  注重家风传承,展现家国情怀。近年来,在习总书记的引领下,身边的很多家庭已经加入了弘扬家风的社会浪潮中。现在我们开展家风教育建设,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年轻员工走上歪路、邪路、人生中不正确的道路,家庭成员也可以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总书记在书中讲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从周总理反对浪费、繁华,不搞特殊的家风,到现在千家万户约束自家成员的家风家训,无一不体现出上一辈老人对下一辈以及下下一辈年轻人的言传身教,他们用自身的行动影响着下一代年轻人树立良好的行为准则,也影响着新一代年轻力量对家国情怀的重视。

  如何弘扬好的家风,可以从媒介的角度入手。部门内部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优良家风、和谐夫妻、相夫教子、孝敬老人的宣传引导,利用媒体手段、广泛宣传等方式带动更多员工和他们的家庭参与其中。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其实更加需要融入创新的元素在家风引入和传承上,例如开展一些优良家风典型家庭,邀请一些拥有优良家风的家庭代表分享心得,让他们讲出自己家风背后的故事,从而引发全体员工共鸣,让更多良好的家风带动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生活风气,引领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走上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何弘扬优良的家风,要从党员干部着手。党员干部起到一定的带头和引导作用,要积极将支队干部工作中廉洁奉公、反对享乐之风等工作理念融入到部门的家风建设之中,筑牢家风门槛,树立标杆,从自身做起,带动良好家风,带动良好的八小时以外风气

  中华民族历来重情重义,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优秀的家风就像是一个家庭中的传家宝,需要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共同传承,在传承的过程中,更需要的是家庭成员世世代代的严格遵守和维护,最终让良好的家风成为每个家庭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良好的家庭风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也更能体现出一个单位的正气。因此需要我们从细小入手,从点滴入手,以身作则,带头引领建立优良的家风,传承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公司为家庭做出更大贡献。

  篇六: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有许多重要论述。他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确,好的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关乎国风国运,唯有以好家风正行、肃纪、善行,滋养为民、担当、廉政的大情怀,才能在以小我成就大我中凝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家风涉及的范围和内容较为广泛,如家中长辈任劳任怨的付出与爱、勤俭节约、勤劳勇敢、帮贫扶困的善举、廉、孝、德、诚信、仁义和厚道等等,今天我想用几个身边人发生的身边事浅谈一下对家风的理解和感受。

  一、乐于奉献,以实际行动给子女做好榜样。

  今年七一前夕,我们几个正在搬运桌凳准备布置开大会的现场,这时来了一男一女两位矿里的内退员工,他们二话不说,就加入了干活的行列,完了,连支矿泉水都没喝就不见了人影,我好奇地问了一下身边的老同志,刚刚帮忙的人是谁呀?他们告诉我,这是赖观云的儿子和儿媳妇。噢,赖观云,那个70多岁了仍工作在为民服务工作队伍中的片长,那个连续几年被评为我们单位优秀共产党员的老同志。记得去年刚把老干楼那个办事点撤销时,走路都有点气喘吁吁的赖观云每周往返市区到二公里二三次,帮助市区片行动不便的老人报销药费及发放慰问品,我跟他说,您年纪大了,不用跑那么勤,打电话告诉办公室工作人员,让他们代办就好了。他腼腆地说:“能为退休员工做点什么,过得很充实,整个人很有劲!”言传不如身教!赖观云用实际行动给家属子女留下了“真诚为民,乐于奉献”的家风!他这份坚持和付出,感染着周围的人,当然受益最深的还是他的子孙们,家风是最有价值的“传家宝”,他的子孙为人善良厚道、热心助人,而且都非常孝顺,让我们看到了优良品质代代传的可喜局面。

  二、忠诚厚道,以实干担当滋养爱企情怀。

  在凡口,人人都知道“老黄牛”罗彩威有一个工作习惯,那就是每天上班会提前半个小时到单位,这个习惯伴随了他几十年,在生产单位工作时先到调度室了解生产安全状况,以便及时解决问题或调整当日生产安排,早到必是有理由的。可调离到了后勤服务的离退办了,这个习惯仍没变,他每天几乎都是最早到单位上班的,法定节日也会抽时间到社区看看,只要退休员工和矿山需要他,查工资、问补助、填表格、办退休、找复印、处理维稳问题,无论多小的事,他总是有求必应,身体力行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家风。更难得的是,据说他刚来退休办做一把手时,这里没有请清洁工,各自搞各自的卫生,他来了以后,并没有只扫门前雪,而是为办公室义务做了一年多的清洁工,厕所、办公室、会议室处处留下了他干活的身影……

  忠厚的人不善张扬,把人做在心里,而不是做在嘴上;忠厚的人就是心地单纯,化复杂的人生为简单的处事;就是心存感恩,少长刺,多栽花,虽然低调,但能像雁阵那样,把大大的人字写在天上,无论身处何处都能问心无愧。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能够做一个明白的人,做一个快乐的人,做一个忠厚的人,也算是一种大境界了。近朱者赤,如今,受他影响多年的刘志伟同志,也从他手里接过了这个“好习惯”的接力棒,好作风得到了传承与延续。

  三、乐善好施,以扶贫济困彰显大爱风范。

  有一对老夫妻,每次他们两口子来退管办坐,我总是会笑大姐:“您这衣服该有二十年了吧?”李大哥忙抢话:“我这身行装也二十几年了。”“我们不赶时髦的,能穿就行。”大姐一脸笑意淡淡地回答。我在心里感叹:“这真是有这称还必须要配这样的砣才行呀!”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对简朴的夫妇,三十几年来,在平凡的人生中书写着一篇篇感人至深的人间大爱。自1975年首次献血以来,他先后40多次参与无偿献血,累计献血量达15000毫升,用自己的血液挽救了无数人生命;他靠两口子不高的工资收入先后为30多名失学儿童及多地的受灾群众捐款捐物近20万元;他以己范人,带动妻儿老小安于简朴,甘于清贫,满足于吃饱穿暖,不攀比不羡慕,倡导乐善好施,扶贫济困,以已之力帮助更多更困难的人分担忧愁,减轻痛苦!

  在反腐倡廉的道路上,公而忘私、乐善好施是我们扛起廉洁之责的动力和榜样!李世希是我们矿里的退休员工,是韶关市首届道德模范,是韶关市无偿献血形象大使!他家这样的家风,感动了大众,影响了后人。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良好的家风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细胞和基础。培植健康、正派、清廉、向上向善的家风,既关系到每个党员干部的家庭幸福,也关系到社会大风气的形成,从严治家,你我有责,让我们共筑良好家风,同守和谐和睦、互助友爱、勤俭清廉的良好社会风气!

  篇七: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树德立人”强调了品德的作用,德为先,而后立人。《礼记·大学》告诉我们:“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充分显示了“小家”与“大家”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不仅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彰显了将家风家教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内容。

  有首歌这样唱道“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当国家危亡,母送儿,妻送郎,是那么多小家的牺牲和奉献才换来了大家的幸福安康,才避免了更多小家的毁灭;现在和平年代,国是家的支撑者和守护者,国家正日益强大,坚定的守护着万万家庭的美满幸福。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风气,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精神力量,是社会风气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中的传承。中国历史上,“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留钱财给子孙,不如留下智慧与德行”。家风是家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日常生活准则、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下一代。树立良好的家风,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发挥榜样力量。

  在大家日益关注心理教育开始就不断在强调原生家庭的影响。托尔斯泰说“幸福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想幸福的家庭之所以是相似的,是因为家风家教,家庭教育是个人的道德品行的重要体现也会终其一生,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他提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启程中,也是陕西交控集团改革重组踏上新征程的一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读党史经典,回顾党的百年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既要传承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立德树人的严正家规,也要继承共产党人红色记忆里艰苦奋斗的红色基因,展现百年风华下的红色家风。更要充分挖掘向上向好向善的内生力量,讲好中华文化与良好家风的中国故事,发挥榜样力量,建设新时代家风文化,通过筑牢“小家”防线,树立价值典范和行为标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篇八: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廉洁齐家,党员干部须以身作则,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一代代共产党人秉承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的优良传统,为党员干部树立起了价值典范和行为标杆。毛泽东同志就教导子女要坚持原则、不搞特殊化。他曾说:“靠毛泽东不行,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努力、去奋斗。”周恩来同志为家人定下“不许请客送礼”等“十条家规”,告诫进京做事的亲属“完全做一个普通人”。焦裕禄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看“白戏”。谷文昌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让女儿做临时工。老一辈革命家们都是身体力行、一丝不苟,值得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和借鉴。

  “身教重于言教。”领导干部在家庭教育中,更要多一分克勤克俭、崇俭抑奢的主动,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建设优良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廉洁自律、作风过硬的党员干部的港湾,成为廉政肃风的重要阵地,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上面这些就是摘抄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心得体会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