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事迹材料 > 拥政爱民个人事迹材料(精选7篇)

拥政爱民个人事迹材料(精选7篇)

时间:2022-09-16 07:59:47

  以下是摘抄网小编整理的拥政爱民个人事迹材料大约有7篇左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拥政爱民个人事迹材料

  邵xx,男,汉族,1973年10月出生,1991年12月入伍,xx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xx总队xx州支队政治委员,上校警衔。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7次,被武警部队评为基层干部标兵,2014年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2次在武警部队群众工作和拥政爱民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长期以来,他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带领官兵重点帮扶xx市xx镇xx村脱贫致富,使该村人均年收入由过去不足3000元提高到现在的万余元,支队先后帮扶的青龙村、堡上村、牛膀子村,特别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考察调研过的并嘎村等村寨都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驻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近年来,所在支队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全国“定点扶贫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武警部队“拥政爱民先进单位”、全省“拥政爱民模范单位”等。2016年3月,反映支队精准扶贫经验成果的全军首部纪录片《xx村人的心愿》,在军委政治工作部电视宣传艺术中心审片时受到表扬,于“两会”期间在央视7频道播出,并荣获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电影节宣教类一等奖,受到扶贫部门的重视和关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扭住关键帮根本。xx村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地处偏远,信息闭塞,村支两委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缺乏信心,有想法、没办法,想致富、没出路。邵xx认为,只有把党中央、中央军委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关于精准扶贫的系列指示精神纳入部队教育内容,纳入扶贫干部培训体系,纳入每次脱贫攻坚实际行动,才能让每名官兵切实对脱贫攻坚任务认识有高度、理解有深度、落实有力度。注重加强舆论宣传、政策解读,凡重要会议召开和重大政策出台,他都及时带领宣传小分队走村入户广泛深入宣传,形式多样地开展创新理论下基层、惠民政策进村寨、科普知识入农户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他把增强农村基层组织自身“造血”功能、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选派优秀干部到xx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与村支两委共商党建之策、共谋发展思路、共抓致富产业。按照“扶出一个好班子、好思路、好机制、好作风”要求持续帮建,规范党支部工作流程,先后投入40余万元,为xx村建立党建、科教活动室,购置电脑、投影仪、办公桌椅等办公设备,完善村委办公室,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定期与地方农业专家组成科教宣传小组,在村民中开展科学种养技术普及宣讲,发放科学种养书籍15000余册,不断增强少数民族群众依靠科技发家致富的实际本领,先后培育出党员致富能手和农业技术骨干30多名,有效带动贫困群众致富。突出发挥退伍军人的优势,搞好有针对性的扶持,帮助技术培训、协调资金、产品宣传,着力培养带富能人,动员4名复退军人党员回村创业,退伍老兵郭秀德担任村干部后发挥作用明显。鼓励村支书郭成林家人贷款买中巴车跑运输,开阔致富思路,拓展发家门路,给广大村民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引进项目办实事。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与村支两委和有关专家会商论证,因地制宜引进产业项目。根据当地的土质条件和气候特点,积极协调xx村与xx省民营龙头企业“老干妈”公司合作发展辣椒种植基地,建立直供合作关系。起初老百姓走不出传统农业的定式思维,他就带领官兵和村民参与指导育苗、栽种、采收全过程,当年辣椒喜获丰收,增加了收入,得到老百姓的高度认同。通过多方努力,逐步形成了万亩优质桃园、千亩辣椒基地、百亩林下养殖的产业格局,公司+农户的模式运作顺畅,规模生产、订单农业的路子越走越宽。充分利用当地植被覆盖率高和规模种植桃树、向日葵等资源,帮助引进养土蜂和本地优质山羊养殖项目,经济效益逐年递增。特别是去年针对xx村艳红桃大丰收一度滞销的实际,与镇、村干部一起研究对策,积极协调当地媒体宣传和商标注册,通过电商平台、设计包装、定点销售、直供部队等手段,变被动为主动,不仅增加了产品附加值、还摘掉了“空壳村”帽子,实现了300多万元的产值。为帮助xx村建成绿色生态、文明卫生、幸福和谐的新农村,积极协调将xx村纳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去年争取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9个、扶贫资金210万元,全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建成了村级文化广场,把闲置房屋资源改造成集乒乓球室、台球室、棋牌室和卡拉OK室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场所,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农村喝酒赌博等陋习得到很好的转变。主动与省教育厅汇报协调,去年争取xx中学运动场建设项目资150万元、佳克小学教学楼项目资金95万元,运动场项目已升级改造为塑胶场地、教学楼项目正在筹建中;支队从有限的家底中筹措匹配近50万元,对佳克小学篮球场、田径场和校园道路进行了改造,配备了电教设备,改善了学生食宿条件,绿化美化了校园。

  聚焦难题解民忧。始终把民生问题作为头等大事,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xx村坐落在xx市xx镇西北部的大山深处,周围群山怀抱、山高坡陡,每逢村民外出赶集、看病,来回要翻山越岭走上一天坑坑洼洼的泥泞山路,要想把农产品运出去成本很高,出门难成为致富的“拦路虎”。邵xx多方联系,与交通部门反复论证,采取协调项目资金、争取总队支持、自筹启动经费、官兵投工投劳的办法,打通通往山外的通村路、产业所需的组干线、便于作业的机耕道,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修路累计近20公里。今年,又协调水毁公路维修经费15万元,并带领支队官兵与村民一起奋战在施工现场,为艳红桃上市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xx村山脚下有一条黄泥河,但因距村寨有300多米的垂直高度和蜿蜒曲折的10多里山路,村民只能靠人扛马驮下山运水,来回要花2个多小时,支队先期协调投入90余万元建成了一级引水提灌站,解决了200来户村民的饮水和少量土地的灌溉问题。为彻底解决xx村的吃水用水难题,时任总队政治部秘群处处长的他,经常跑省水利厅,协调二期引水提灌建设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500万元的建设资金如期落地,建成后彻底解决了xx村及周边5个村民组和佳克中学共5000多人饮水和万亩经果林灌溉难题,用老百姓的话说正是因为有了水才有了后来的农业产业项目,提灌工程建成通水那一天全村男女老少像过年一样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他组织xx村的精准扶贫户为支队各单位供应肉、禽、蛋、蔬菜,探索扶贫脱贫的新模式,点对点施策,利用逢年过节看望慰问等时机回访,真正做到帮一户一户致富。捐资助学是支队始终没有间断的传统,专门建立“武警公益基金”,支队本级和所属中队在全州七县一市都有资助对象。家住xx镇xx村的陈红,父亲智障,母亲走失,姐姐患心脏病去世,全家仅靠年迈的爷爷领取低保艰难度日,面临辍学。他得知情况后立即到她家中走访,列为资助对象,负责她的一切学习和生活费用,直到读完大学,走上工作岗位,并对她家进行定点帮扶,既解决了个人读书问题又解决了家庭实际困难,力求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积极协调省卫生厅帮扶镇养老院和村卫生室,提高村镇级医疗水平,努力使村民就医更有保障。定期组织医疗小分队深入村寨和卧床不起的村民家中送医送药,同时搞好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在广泛宣传、分段负责、专人管理的基础上,筹集资金修建农村垃圾处理站,致力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较好的改善了农村卫生状况。针对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较多的实际,反复与电信公司沟通协调,连通了网络专线,筹建亲情聊天室,较好地解决了在外打工家庭与家里联系困难的问题。如今的xx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靠天吃饭的传统农耕模式逐渐向科技农业转变,昔日低矮潮湿的土屋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宽敞明亮的楼房,7个村民组都实现了水泥路到家、自来水入户,家家户户用上了冰箱、彩电、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等家电,部分村民还购买了农用车、摩托车和小轿车。

  篇二:拥政爱民个人事迹材料

  徐xx,2013年毕业于xx大学机械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现任武警xx支队政治工作处干事。2013年9月入伍,先后被武警xx市支队评为优秀士兵、学习成才好战士、执勤标兵和作风纪律先进个人,曾参与新疆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庆典安保任务、受邀观礼“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阅兵庆典。徐xx家族是xx老区有名的“军人之家”,家族三代先后13人参军,人人入党、个个立功,其祖父徐xx、母亲龚xx都曾被评为“全国拥军模范”。徐家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国拥军家庭”、“军人世家”、全国“情系国防好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

  2013年,徐xx入伍前期,母亲被查出罹患脑癌,徐xx与母亲签订了一份催人泪下的“生死协议”。在这份协议上,徐xx要求母亲珍惜生命,继续与病魔作斗争,保护好身体;母亲要求儿子在部队努力工作,献身强军梦,争当优秀士兵。两人按下手印后,徐xx带着这份特殊的协议入伍来到武警洪湖市中队。服役期间,他多次帮助部队战士解决思想困惑,以其母亲5年抗癌经历鼓励身边的战友战胜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

  2020年疫情爆发期间,休假在家的徐xx,得知xx市各地区医用物质短缺,他与父亲第一时间自发为xx人民捐款捐物。他们还多方联系爱心人士为xx市8家医院、18个乡镇和13个社区捐赠了医疗口罩9740个、防护服391件、防护面罩400套、84消毒液18。4吨等价值121余万元的物资。此外,他们还联系相关人员40余天无偿为两所医院100余名抗战老兵和困难群众供应新鲜瓜果蔬菜4万斤,与部分社区、单位建立点对点帮扶关系。徐xx与父亲共收到了34份捐赠证明和感谢信,受到了湖北省人大、xx市委相关领导的好评和高度赞扬,爱心事迹被《xx日报》《鄂东晚报》《湖北日报》《中国双拥》《新华社》《国防时空》等13家新闻及网络媒体报道。

  据了解,徐xx多次为地方困难群众捐款捐物,2018年被全国公益网评为年度先进个人。

  篇三:拥政爱民个人事迹材料

  “作为一名人民子弟兵,心里要装着党和政府,脑子里要时刻记着人民群众。”这是xx军分区xxxx部队xx分队指导员李xx谨记在心的话。

  自9年前入伍、2年前驻守xx以来,李xx始终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奉献进取。先后被xx省军区表彰为“金牌教员”,被xx军分区表彰为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连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优等指挥军官。今年,他又被表彰为“全国拥政爱民模范”。

  心中装着百姓疾苦

  xx连队营区东侧的森林防火站管理员是林xx老夫妇,他们总是逢人就夸赞“解放军比自己的亲人还亲”。去年冬天船舶停航,林xx夫妇失去了补给,生活非常不方便。李xx得知后,立刻邀请他们到连队就餐,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为解决夫妇俩的吃水问题,李xx和战士们经常帮他们挑水,还打算近期帮助他们安装自来水,使两位老人非常感动。

  此外,李xx还率连队为岛上留守孤寡老人送米、送菜;安排军医义务巡诊、为村民查体送药;定期开展学雷锋活动,帮助村里清理垃圾、打扫卫生,整治村容村貌;与驻地多家单位结对共建,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营造了和谐融洽的军民关系。

  李xx常说:“军民关系无小事。作为人民子弟兵,我们要时刻将百姓放在心上,在他们有危难的时候,必须冲在第一线。”

  今年1月的一天,战士们吃晚饭时突然接到救援电话。原来,xx东村渔民任先生没有把渔船锚好,渔船被海浪掀翻,倒扣在海水里,面临即将报废的危险。李xx了解情况后对他说:“老任,你别着急,我们这里立刻安排。”放下电话,他立即组织20多名战士赶赴事发地。他不顾海水冰冷刺骨,带领战士们跳进水中,在水中待了1个多小时,硬生生把渔船从海里抬了出来。事后,任先生紧紧握住李xx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xx后山养殖场宋先生的船在码头沉没,李xx和战士们想尽办法帮其将沉船打捞上岸,避免了近5万元的财产损失。个体商店陈先生的货船遇风浪无法靠岸,随时可能翻船。紧急时刻,连队官兵及时赶到,帮助陈先生抢运物资,挽救其财产损失近20万元。

  李xx常常对战士们说:“穿上这身军装,我们代表的是解放军,但要明白我们从老百姓中来,我们的根是老百姓。”他教育战士们要牢记群众纪律,对百姓付出要不讲成本,不求回报。对百姓需求要有求必应,随叫随到。

  军爱民,民拥军,官兵的真情付出换来了群众的热心回报。前几天,一位战士在训练中突然中暑晕倒。情况紧急,李xx想到了养殖场韩先生的快艇。韩先生接到消息后,立刻将快艇开到码头,只用5分钟时间就把中暑的战士送到了市区一家医院,顺利接受治疗。“部队战士帮了我不少忙,他们有需要,我怎能不伸出援助之手?”韩先生的一句话让李xx内心充满感动,也使他更清醒地认识到军人的责任和担当。

  拥政爱民思想

  融入官兵血脉

  作为一名驻岛部队的指导员,李xx重视对战士的思想教育引领。每周四是连队的“教育日”,他给战士们讲拥政爱民的故事,每周五给战士们上党课,让他们时刻铭记党和人民,知道肩上担负着保家卫国的责任,认清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性。

  “历史昭示后人,耻辱让人警醒。xx战略位置重要,素有‘东隅屏藩’‘不沉的战舰’之称。它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古战场,也是北洋水师惨败覆没的耻辱地。历代官兵都把守护海岛当作神圣使命。现在,我们是驻岛官兵的一分子,保家卫国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李xx说。他还把老一辈军民双拥共建的故事写入连史、融入日常教育,利用新兵下连、新毕业学员报到、重大节庆活动等时机,从拥军船、拥军路、拥军井讲起,教育引导战士牢固树立“军民关系无小事”思想,铭记“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

  2015年,为加强综合战备,提高军警民联防联管联控能力,李xx带领连队主动与xx管委、边防派出所、海事局等单位沟通协调,深化联防机制,通过信息互通、情报共享、联防联建,进一步强化海上敌情预警能力,走出了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合力共建的军地融合发展新路子。

  同时,李xx还率领战士当起国防教育的普及者。他所在连队定期组织军营开放日活动,把游客请到连队,体验军营生活,宣传国防知识。近年来,先后组织了迪尚集团、威高集团等驻地大型企业到连队过军事日;邀请西河北村、田村等村支部党员到连队过党日、上党课。根据驻地需要,先后担负xx大学(xx)、xx职业学院、鲸园小学等学校以及xx管委会所属单位的军训任务,通过与学生、职工互动交流,宣传国防知识、增强群众国防观念。

  在获得“全国拥政爱民模范”荣誉后,李xx深知这是对自己以往工作的肯定,同时更是对自己未来的鞭策与激励。“胸膛里永远有激情,肩膀上永远有责任。”李xx望着连队门前的“红心向阳树”,说出了自己内心的誓言。

  篇四:拥政爱民个人事迹材料

  万xx同志系国防大学政治学院xx校区政治工作处正营职干事,长期从事“双拥”工作。多年来,该同志始终牢记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为主旨,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军队优势,勇于担当作为,在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服务驻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新时代军人本色。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在矢志保持军人忠诚本色上永不放松。心中有魂,脚下生根。万xx同志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终身学习课题,认真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一次次党内重大教育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进一步增强了使命在肩、奋发进取的强烈责任感,把讲政治落实到具体工作实践中去,为积极投身“双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发挥国防大学特色优势,在服务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上主动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双拥”工作实践中,万xx同志充分依托和发展国防大学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把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推动党的理论进基层。积极组织力量到驻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及社区,广泛开展理论宣讲、培训讲座和授课辅导。组织研究生学员在夏家庄社区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社区”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的阐释进行宣讲,深受驻地群众欢迎。积极联络邀请xx校区知名专家教授参加延安精神宣讲活动,近年来先后圆满完成了xx省委、xx市委市政府、延安干部学院省部级干部培训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延长石油集团等70余家单位的理论宣讲工作,累计受众5万余人次,多次被《xx新闻联播》《今日点击》《xx日报》、央广网、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报道,引发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三、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役,在助力群众脱贫致富上贡献力量。坚决落实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努力在xx同步够格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担当有为。xx校区是为xx省“两联一包”扶贫单位,定点帮扶xx市xx县xx镇xx村,万xx作为扶贫工作联络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时刻心系困难群众,全力帮扶困难群众,积极筹划、具体承办了一系列帮扶措施。在他的积极努力下,近年来,xx校区先后筹集资金近百万元用于扶贫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修建乡村公路800米、拦河堤坝400米、户户通道路8000余米、桥梁4座;为村民修建水冲式卫生间、购买鸡苗、种植猪苓等中药材;帮助贫困户销售土特产20余万元;每年扶贫日、春节等组织慰问困难群众,赢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赞誉。经过努力,xx村贫困户从2014年的64户189人减少到当前建档立卡的3户3人,贫困发生率由39。62%降至0。63%,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基本形成了出门水泥路、过河必有桥,以红瓦白墙为基调,院落整齐的新农村风貌。依托扶贫社发展“四养一林”特色产业,村民得到具体实惠,每户至少有1至2项长效产业,贫困群众收入逐年增多,抗风险能力增强,脱贫致富信心倍增。

  四、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在创新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中尽职尽责。围绕“发展地方生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增强军民凝聚力”的目标,万xx同志积极吸收借鉴“双拥”工作经验,创新“双拥”工作思路方法。每年春节前夕,都会主动了解驻地社区困难群众情况,积极组织为贫困户送去米、面、油等慰问物品。每年“3。5学雷锋”日,都会组织法律、心理等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在省体育场、夏家庄社区、光荣社区等地开展“心理、法律咨询便民服务活动”,分发心理常识、法律常识宣传单,为驻地居民答疑解惑。普及国防知识,每年组织人员赴高新第一中学初中部、高新第一小学、大学南路小学、小雁塔小学等驻地学校进行国防知识教育。协助建立应急处突机制,成立应急救援小组,枕戈待旦随时应对担抗洪、抗旱、抗雪、防风、防沙、灭火等抢险救灾任务,2018年5月8日,xx朱雀热力公司烟囱突发火灾事故,第一时间组织成立应急分队,紧急疏散内部人员,密切关注火势发展,时刻做救援准备。当晚,按照事故现场附近300米以内所有单位、人员撤离的要求,他连夜组织所属人员撤离营区,确保安全稳定。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万xx同志牢固树立“军地一盘棋”的思想,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参与驻地疫情防控工作,与街办、社区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建立起顺畅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扎实做好防疫知识宣传、人员疫情排查、隔离区域警戒等,严密构建起军地联防联控的稳固防线。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人。万xx同志将再接再厉,以更高热情、更多精力、更强责任投身“双拥”工作,巩固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为“使人民与军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时代军人的应有贡献。

  篇五:拥政爱民个人事迹材料

  谢xx,1966年6月15日出生,xx省xx市xx县xx镇xx村人,1987年11月入伍,1990年6月入党,2017年12月1日退休,2020年7月,担任军休所党支部委员。谢xx入伍后长期从事国防工程施工,担负通信线路抢修维护等工作,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嘉奖3次,优秀士兵3次,先后被授予“优秀士兵”、“优秀共青团员”、“通信专业技术能手”、“机电整修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被国家人事部、民政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授予“全国拥政爱民模范”荣誉称号。

  坚守哨所彰显军人本色

  1987年11月,谢xx从xx市xx县应征入伍,在xx军区第二通信总站服役。1991年12月,由于部队工作需要,调入第二炮兵xx基地,1995年11月,谢xx被任命为xxx部队12号哨所所长,主要任务是对辖区国防通信电缆线路进行巡视和维护。谢xx奉命来到哨所驻地后,妻子鲁xx不放心丈夫,舍弃了在老家开办的刺绣厂,追随丈夫来到大山深处,成为这个哨所不穿军装的“兵”。

  谢xx夫妇一直在哨所驻守了八年,他们每次巡线都要跨越12个村庄、10余座大山,有时还会碰到毒蜂、毒蛇和野猪等各种野生动物的袭击。在这八年期间,谢xx夫妇在这条生死巡逻线上总行程达20余万公里,经历过7次生死考验,留下了21道伤疤,他们所担负的通信保障和80公里电缆线路的维护任务无一差错。“哨所时刻离不开人,驻守期间,我们没带女儿去过一次动物园、游乐场,没有下山给她买过一件礼物。”谈及这些,望着早已长大成人的女儿,谢xx仍是感慨万分,“但我们不后悔,为了确保部队通讯畅通,为了守护国家安全,我们这点牺牲不算什么。”正是这份初心和坚守,谢xx夫妻哨所连续3年被评为“红旗哨所”和“模范夫妻哨所”。

  全心投入助力乡村振兴

  一把铁锹,一把镐,满是炽热与坚守。夫妻俩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让山沟里处处萌发新绿,哨所换了新颜。谢xx来到哨所驻地后,看到驻地环境和老百姓的生活现状,深受触动,于是和妻子商量,夫妻二人每天执行完任务后,就到哨所驻地村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夫妻二人一拍即合,他们每天完成巡视维护任务后,就利用空余时间想办法出点子,帮助老百姓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他们在哨所办起了文化夜校、资助贫困学生、赡养孤寡老人,帮助当地村民学习农业技术,还与驻地村村委积极沟通,开展结对子传帮带,让村民从物质经济上慢慢好起来。在谢xx夫妻的帮助下,哨所驻地村一天一改善,每月有变化,一年大变样。在哨所的八年间,夫妻二人宛如不知疲倦的马达,一直奔波在线路巡视线、文化夜校和村里大大小小的企业之间。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哨所驻地所在村的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前列,谢xx夫妻的事迹也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谢xx也先后荣立了二等功和三等功,2003年被国家民政部、人事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无私奉献传承革命荣光

  三十年军旅恍惚一瞬,2017年12月1日,组织上批准谢xx光荣退休,来到xx省xx市xx县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来到军休所他本可以颐养天年,但他不服老,又将部队那股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了xx县军休所,反哺家乡人民。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国,他主动请缨、不畏严寒,为军休所家属院义务站岗值勤,积极学习防疫知识,为社区群众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讲,捐赠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为保障军休老干部们的生命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2021年是人口普查年,他又主动和工作人员一起入户普查登记,圆满高效完成了人口普查工作;每年在退役士兵返乡报到的重要时节,他都主动来到局里,帮助登记退伍士兵信息,向前来咨询的群众耐心解答政策疑问,把军人的一腔热血投入到为退役军人服务工作中去,受到了领导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回报家乡化为社会春雨

  谢xx回到家乡以后,积极参与地方拥军优属活动,主动请缨担任xx关心下一代五老志愿者,为学生们讲述革命老前辈的英雄故事,教育下一代儿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xx精神。2020年4月,谢xx加入xx兵妈妈拥军协会,并担任副会长,两年来,他先后组织慰问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老复员退役军人200余人次,送达喜报、走访慰问部队官兵80余人次,组织策划各类拥军活动20余次。谢xx还在其所居住的卧龙山小区担任业委会委员,积极配合社区工作,参与小区卫生监督管理、疫情值班消杀,帮助困难群众、化解群众纠纷。集中供暖是卧龙山小区的老大难问题,好几年都没能圆满解决,谢xx上任后,挨家挨户征求意见,耐心细致做群众思想工作,有的一户要跑上三四趟,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小区的集中供暖问题最终圆满解决。供暖接通后,小区里几个年纪大的老人,见到谢xx便亲切地说:“今年的暖冬是你送的,没有您的操心费力,我们这个冬天就在家里挨冻了”。从此谢xx得到了小区群众的支持与爱戴,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老兵伯伯”。

  xx精神xx兵,伟大的xx精神激励着谢xx,他像一面旗帜,飘动在xx这片红色热土;像一股春雨,滋润着家乡的大地;他无怨无悔、默默奉献,耕耘着心中的那片革命净土。

  篇六:拥政爱民个人事迹材料

  入伍十九年,xx支队和平路中队执勤中队长助理李xx同志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4次,嘉奖6次,连续3年被总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部消防局授予“全国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可在诸多荣誉中,他最喜欢的还是那个被驻地群众自发叫响的“拥政爱民标兵”。

  军民共建的排头兵

  “什么是人民子弟兵,在人民群众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就是子弟兵。”这是李xx同志对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解。

  每年,他都会专门为驻地学校、社区开展消防安全讲座和基础训练,增强与驻地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在一次组织中队与驻地学校开展警民共建活动中,李xx听说有两位小学生因家长下岗交不起学费,他便主动承担起这两名孩子就学期间的一切学习费用;他把荣获一等功所得的5000元奖金全部捐给“希望工程”,以救助更多的特困儿童;只要群众有困难求助中队,他都会安排带领战士们热情接待,倾力解决;每逢周末假日,他都要带领战士组成的义务宣传队深入到驻地和群众中开展消防知识和逃生自救知识宣传,和辖区单位及群众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和互动关系,群众们亲切地称他们为驻地的“守护神”、“平安神”。

  灭火救援的尖刀兵

  在中队李xx是出了名的训练尖子,他业务过硬,熟练掌握300多种各类灭火救援器材装备的使用,先后参与处置新疆呼图壁石油管线火灾扑救、“5。13”空难救援、“5。18”红二电火灾扑救、“5。8”仓库火灾扑救、“11。24”吐乌特大交通事故救援、“1。2”德汇火灾、“7。5”事件等火灾救援。针对近年来高层建设火灾不断增多、扑救难度极大的特点,李xx同志总结自己多年来的实战经验,立足于现有装备条件,围绕火灾侦察、人员物资疏散、灭火救人、火场供水等各个环节,科学编制教案供官兵学习训练。

  入伍19年,李xx同志先后参加各类灭火救援2200余起,每一次都是冲在最前面的,很多驻地群众都心疼这个不要命的“尖刀兵”,但每每谈起那个危难时刻冲锋在前的身影,群众心里的安全感就会油然而生。

  训练场上的李xx是敢打敢拼的拼命三郎,场外却是位善于开动脑筋、刻苦钻研业务的“有心人”。中队里配备的上百种特种器材装备的理化特性、性能参数、适应条件和操作方法都了然于心,如数家珍。上级领导在视察中队时,对他的业务素质和装备器材熟悉程度给予了充分肯定。

  爱民为民的先遣兵

  多年来李xx同志始终视群众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对驻地群众捧出了一腔胜似亲人般的赤子情怀。

  群众利益无小事,点点滴滴总关情。李xx同志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作为执勤中队长助理的他经常带领中队官兵,照顾孤寡老人。营区附近有位孤寡老人藏凤贤今年90岁了,无依无靠,2000年以来李xx同志开始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义务,为买粮、买菜、换液化气罐、清扫院子,驻地的百姓们都说老人有个当消防兵的好孙子。近年来,老人身体每况愈下,患有高血压、肺心病、心脏病等。2009年2月老奶奶高血压、心脏病发作。李xx同志把老人送到医院,照完透视和心电图后,医生摇了摇头:“别住院了,能吃点啥就吃点啥吧!”听医生这么说,敏感的老人始终沉默不语。李xx同志生怕老人出事,索性搬到藏奶奶家里,整整一夜,他没有合眼,不停地伸手去摸老人的体温和鼻息,生怕万一夜里有个三长两短没人知道。做饭、洗碗,给老人洗手、洗脚,买药、煎药、陪老人聊天,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照料,老人的病奇迹般地好转了。事后,藏凤贤老人眼含泪水说:“我不怕死,按理说我早应该没命了,是消防战士让我又活了下来”。老人逢人便说:“小李孙子对我这么好!我都要死的人了,他都不害怕。就是亲生儿女,有几个能这样?”李xx同志让一位孤寡老人真正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亲人般的温暖。

  “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对李xx同志来说,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发自内心,见诸行动的铮铮誓言。没有上成大学的李xx同志,深知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少年儿童,他们就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而现在却还有一些可爱的孩子们在濒临失学的边缘上挣扎……于是便有了资助失学儿童的爱心行动,在他的倡导下,中队团支部主动联系xx市团委,每年5000元资助了2名失学儿童。今年5月,当他得知和平南路社区有2个孩子考上大学,因为贫困上不起时,他还发动天山大队全体官兵与区团委共同设立了“爱心助学奖学金”,大队官兵每年集资20000元资助烈士家乡失学孩子,今年使2名大学生重返校园。

  患有气管炎、心脏病、高血压等症状的塔吉古力。买买提老人,是一名孤身老人,并患有视力残疾,李xx同志积极了解该老人的状况,得知属于特困居民后,李xx同志便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义务,嘘寒问暖,对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每当塔吉古力老人见到李xx后,“好儿子,好儿子”就不间断的从她的口中说出,老人对“消防好儿子”的亲切关怀和照顾总是无以言表。这些年,每逢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李xx同志还会为驻地附近的贫困家庭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十几年如一日,不曾间断,大家都说他是爱民为民的先遣兵。

  社会对他的认可,组织对他的褒扬,让他备感欣慰的同时,更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我一定会牢记军人的职责,永远把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李xx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就是这样一个在惊心动魄的灭火救援战斗中用生命书写壮丽人生的人。

  篇七:拥政爱民个人事迹材料

  丁xx,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5月出生,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xxxx部队呼吸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丁xx同志1983年11月入伍,1987年9月入党,专业技术6级,文职3级。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嘉奖5次,被集团军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被xxx市表彰为“十佳”医生,带头研发的阻塞性肺疾病药物和运动疗法获xxx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8月,被中国医学会表彰为“优秀医师”,被推荐为中宣部表彰“最美抗疫人物”候选人。2020年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授予“全国拥政爱民模范”称号。

  肩扛使命,勇挑重担,任务面前做表率。先后参加“98张北抗震救灾”、“03抗击非典”、“09国庆阅兵”及全军和战区级联合军演等重大活动中医疗保障任务,3次深入体系部队参与热射病救治。2003年,在抗击“非典”疫情中,作为专家组骨干成员,带领全科人员冲在一线,接诊了xxx市首例“非典”患者,连续战斗3个月,取得了最后胜利,获得驻地政府高度评价。2018年11月28日,xxx市突发震惊全国的特大爆燃事故,丁xx积极参与重症伤病员的紧急抢救,连续十几个昼夜吃住在病区,从死神手中抢救患者,许多患者出院后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心系人民,倾注真情,服务病患当模范。入伍以来,丁xx始终战斗在临床一线,从事医疗救治工作,经他手治愈的患者成千上万。这么多年,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患者,丁xx都能真诚接诊、真心救治、真情关心。许多患者来医院都希望能让丁xx救治,他们都说“丁主任从来不嫌我们烦,问什么都非常耐心,看到他,我们心里就踏实了!”很多时候,除了必需的医疗救治外,为了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配合治疗,丁xx还经常和患者谈心、聊天,帮他们订饭、协调矛盾,往往病人出院后,就和丁xx成为了朋友。丁xx也经常说,“驻地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老百姓就是我的衣食父母,能帮他们减轻病魔的折磨,我自己也很高兴和自豪!”

  胸怀祖国,无惧生死,老兵逆行践初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作为医院呼吸领域的专家,丁xx又主动请缨,担任了xxx市专家组成员和医院专家组组长,积极组建发热门诊,先后会诊发热病人100余人。接到支援武汉医疗队组建消息后,丁xx又第一个向医院请战,克服自己身体和家里的各种困难,瞒着家里78岁高龄的老母亲和因病行动不便的岳父岳母,随队出征。到达武汉后,担任所在医院感染5科主任,带领全体医疗队员昼夜奋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病区准备工作,收治确诊患者当日创造了单日收治最高纪录。为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亲自体验鼻拭子采集,改进的鼻拭子采集方法得到了军事科学院专家组的肯定,并在医院推广。在武汉期间,丁xx带领全科人员视使命如生命,视病人如亲人,再苦不言苦,再累不喊累,迎难而上、向死而生,共接诊患者106人,其中危重症患者28人,高标准完成各项救治任务,圆满实现了“医疗救治零差错、安全管理零事故、收治患者零投诉、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上面的这些是摘抄网小编专门整理的拥政爱民个人事迹材料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