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事迹材料 > 2022优秀党员村支书事迹材料范文(精选9篇)

2022优秀党员村支书事迹材料范文(精选9篇)

时间:2022-07-26 10:29:26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优秀党员村支书事迹材料范文大约有9篇左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2022优秀党员村支书事迹材料范文

  刘力佳,男,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赵县谢庄镇田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田庄村位于赵县东北部,耕地5144亩,人口5776人,中共党员154名。上届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61。8岁,20XX年换届面临大换血。河北中煌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力佳同志怀着为民服务的热情,主动请缨,迎难而上,全票当选新一届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带领新一届“两委”干部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契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20XX年田庄村先后荣获“省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市级综合服务站”“20XX年度诚信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抓党建、带队伍,促经济发展

  田庄村现有“两委”干部7名,平均年龄38岁,都是首次任职的新干部。上任初始,刘力佳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带领“两委”班子迅速进入角色,用工作成绩回馈群众认可。

  为此,他先后组织“两委”干部学习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省市县等重要会议精神16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规定“两委”成员分工,定期召开“两委”会议,严格执行党内生活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等工作原则,积极推动各项工作。20XX年12月17日市政协副主席刘玉渭同志和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涛同志在田庄村进行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极大提升了“两委”干部的政治素养,也进一步激发了村“两委”为民服务的热情。

  立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他积极争取资源支持,与平安产险河北分公司设立党建共建点,成为河北省首个“乡村文明100行动”落地项目,获得的3万元物资用于村级组织场所提升。此外,他还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实践路径,深入走访企业,通过积极跑办,与赵县成吉食品有限公司联营,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7。2万元。

  转作风、办实事,树务实形象

  南北走向的定魏线贯穿整个田庄村,两侧占道经营问题由来已久且愈发严重,直接影响了村民出行安全。他上任以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集思广益,发挥“两会一团”作用,分包商户沟通协调,经过不懈努力,取缔占道经营商户32户,打通了定魏线过村段栓塞,保障了群众出行安全。

  上任以来,他坚持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全力推动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硬化街道10350,铺设便道砖13280,安装路灯130盏,清理村内垃圾305立方,美化墙体324,拆除路边旱厕7个,清除断壁残垣、私搭乱建13处,建成小游园1个,彻底改变了田庄村出门两脚泥、回家一身土的现象,生活环境得到优化提升,村民幸福感不断增强。

  在务实担当的工作作风感召下,他带领村“两委”干部肯吃苦、能战斗、出实绩,党支部公信力不断增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村风村貌焕然一新。党员群众服务家乡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党员闫兴利捐赠办公家具一套,村民郭伟捐赠绿植,村民王卫标捐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石一块,春节期间村民义务组织田庄武术战鼓等文艺活动3次,疫情发生以来,田庄村党员干部群众捐资捐款捐物价值累计3万余元。

  作为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他心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讲真话、办实事,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田庄村落地生根。

  篇二:2022优秀党员村支书事迹材料范文

  日前,吴桥县桑园镇西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孙红旗,获得“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称号。

  “我们要从服务大局出发,立足村子的实际,理清发展思路,推进西街村发展再上新台阶。”当前,全市正在开展“两转两促三思考”思想大讨论实干大行动,孙红旗也没有闲着,他组织村“两委”成员,找差距、寻思路、谋发展。

  出生于1958年的孙红旗,是一名退役军人,连任村党支部书记6届。他情牵乡亲、心系发展,把“村官”这个小岗位看作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和谐的大舞台。在孙红旗的带领下,西街村立足便利的交通和区位优势,成立企业办公室,孙红旗亲自为来村办企业的汽修厂等企业跑办注册手续、跑销路,扶持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发展。目前,全村有副食批发、服装加工等商户28家,集体经济收入在吴桥县名列前茅。20XX年,通过合理调配资源,充分利用土地租赁,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多万元。

  孙红旗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2006年,孙红旗积极筹集资金230万元,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支持120多万元,促成了吴桥县运河小学的建成使用,解决了大第九村、小第九村等周边10个村学生上学难的问题。20XX年,吴桥县政府大力实施“杂技兴县”战略,为配合打通衡山道,西街村需要迁坟300多座。在孙红旗的带领下,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挨家挨户做群众思想教育工作,2个多月的时间,顺利完成了392座坟的迁建任务,为吴桥县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

  十几年来,孙红旗累计筹措资金620多万元,安装路灯120余盏、硬化道路6800多米、铺设排水管道7200多米,改善了群众的出行和排水条件,街容街貌焕然一新。同时,每年“七一”等重要节日,孙红旗都要为困难党员、军烈属等发放大米、油、面等物资,为他们送去党的温暖。每年老人节,村里都为全村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慰问金。

  篇三:2022优秀党员村支书事迹材料范文

  吕君启,中共党员,台前县打渔陈镇吕堌堆村支部书记。2008年3月被评为“台前县2008年度农村致富能手”;20XX年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20XX年4月荣获“濮阳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XX年4月荣获“河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XX年6月荣获市级“优秀共产党员”该同志通过外出打工,通过拼搏努力在社会逐步站稳了脚跟。积累一定财富后,他认为有义务带领全村群众致富,于是毅然回到了家乡。近年来,吕堌堆村党支部在吕君启的带领下,按照“抓班子、带队伍、建机制、兴产业、促和谐”的工作目标要求,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全村经集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万元。

  一、建好党支部战斗堡垒强队伍

  吕堌堆村党支部在吕君启同志的带领下,从严出发,从实际出发,始终把加强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积极争取项目完善村级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村级活动阵地的主作用,打造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村级班子队伍。目前村内财务、村务、党务公开透明,消除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近年来,吕堌堆村未发生一起不稳定事件。

  二、营造乡村振兴建设的浓厚氛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吕堌堆村党支部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发展村内产业,光伏基地下苗圃种植项目,能带动吕堌堆村众脱贫致富,并增加吕堌堆村集体经济收入,集中力量办大事。针对村民活动缺少场地的实际,村党支部承诺不向群众分摊一分钱,通过积极争取项目,改善群众办事、培训、活动场所。建成了村务活动中心,配套建成了党员活动室、群众工作室、图书室、阅览室、劳动力技能培训室、远程教育培训中心,配备了桌椅、电视、音响、影碟机,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培训,及时为群众借阅科技资料,满足群众的学习需求,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活动。

  三、建好阵地带领群众发展致富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近两年来,引进光伏发电厂,占地170亩地,总投资4500万,油厂,玻璃厂,卫生纸厂,花圈厂,五个企业单位,打机井18眼,为村60岁老人发放电锅80个,安装路灯30余盏,安装广场监控设备,为困难家庭申请玉米种300斤,花费16000元建立广场雕塑,完成街道绿化4000余米,埋设排水管道500米,新建村500道路。吕堌堆村党支部在吕君启同志的带领下能够扎实开展党的各项工作,党群关系密切,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上级认可、群众满意。

  篇四:2022优秀党员村支书事迹材料范文

  盛夏时节,走进胥各庄镇岭子上村,放眼望去,村里的屋舍鳞次栉比,街道干净整洁,处处绿植鲜花点缀,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的美丽画卷,正和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铺展开来。这一切改变的背后,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张久增的全心付出。

  张久增深知,要当好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光凭个人理想、热情和力量远远不够,必须要团结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面对繁杂的农村基层工作,他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琢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协调解决。首先从为民排忧解难入手,将群众最关心、诉求最多的问题拿到村党支部会议中开展讨论,并最终拿出解决方案,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张久增带领支部成员以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效为突破口,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建设,大力开展“五星助振兴”行动,创建党建领航星、发展进位星、扶贫济困星、生态环境星、文明和谐星,党员包街联户。高质量打造了占地4000平方米有浓厚红色氛围的党建主题公园。公园设置了“红色记忆”“红色精神”“红色榜样”三大板块,村民可沿着休闲步道,一步一景,感受一路的“红色文化”。公园内设清风亭和同心亭,四季有绿、三季有花,昔日的荒地变成了一处集休闲、娱乐、健身、游玩、学习于一体的红色阵地,老牌党建示范点焕发了新活力。为大幅提升村容环境和为民服务职能,他联合村“两委”成员大力实施增绿计划和“为民办实事”工程,经多方筹资打造了占地17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和110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绕“讲、评、帮、乐、建”五种路径,构建新型乡风文明体系,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岭子上村有许多住房年久失修,了解情况后,张久增联合驻村工作队成员挨家挨户走访抗震房屋需加固住户,并且每天坚守在第一线,顶着炎炎烈日巡查房屋加固情况,让岭子上村72户老房、危房“重塑筋骨”。入村的主路坑洼不平,雨天路面泥泞,给村民出行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张久增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早出晚归监督修路工程,历时两个月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极大地提升了岭子上村的乡村环境和村民的幸福感。

  疫情防控期间,张久增明确提出,在做好常态化防疫工作的基础上,要重点关注弱势群体,解决好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老党员董长友因为自家种的蔬菜没有了销路非常着急,张久增得知消息后,自己出资买下了全部近五千斤蔬菜,并无偿分发给了全体村民,既解决了菜农卖菜的问题又方便了村民。

  张久增的真心实意换来了村民的一致点赞,他的先进事迹也被国家和省、市级媒体多次报道。

  篇五:2022优秀党员村支书事迹材料范文

  “机器响,机器响,马达转,马达转,炉窑火红乌金闪,集体那个富了,不忘做呀做贡献……”。7月15日,记者伴着村歌《请到俺奎三来看看》走进了淄川区昆仑镇奎三村。

  奎三村距离淄川区政府十三公里,作为曾经的市级经济百强村,历来以经济强村和新农村建设闻名。

  奎三村从村歌开始,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唱出了乡村经济。三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村歌一经唱响,便赢得了奎三村人的共鸣,村民们唱着自己的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问起这自豪从何而来,村民们有着这样的共识:“多亏了能干的孙启锋书记。”

  今年63岁的孙启锋,1976年高中毕业回村工作,1988年任奎三村村委会主任,1996年任村党委书记至今。40多年来,他以拼搏实干的精神,带领着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硬是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变成了“全国文明村”。他本人先后获得淄川区十佳优秀村居书记,淄博市“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淄博市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转型突围,探索村庄致富路

  改革开放前,奎三村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土地贫瘠,村民生活困苦,加之位于老工业矿区,地下水碱性强,无法灌溉农田,全村人的吃饭都成了问题。

  得益于资源优势,改革开放后,奎三村响应国家发展经济“有水快流”的方针,在集体经济乏力的实际情况下,村“两委”鼓励支持村民集资开采地下煤炭资源。村里的新煤井很快建成投产并实现盈利。

  “当时村里靠着挖煤和卖煤,穷山沟变成了‘金窝窝’。”孙启锋表示,这样单一靠挖煤谋发展的方式,曾让奎三村名噪一时。截止1989年,村集体利润年收入近900万元。

  靠煤井使集体有了钱后,除了正常的提高村民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外,奎三村并没有把全部资产分净吃光。孙启锋始终认为资源是有限的,国家也不可能让这种状况发展下去。

  基于这样的认识,孙启锋带着村“两委”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后,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他最终提出“由地下到地上”的转型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地下资源优势创造的经济价值,新上地面项目,为全村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面对不理解的村党员干部和村民,孙启锋与他们讲道理摆事实,最后统一了意见。

  思路有了,孙启锋带领着村“两委”和村民们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在他的推动下,几年间,淄博福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淄博奎星陶瓷材料公司等多个大型企业在奎三村相继落地。全村形成了以包装印刷、石油机械等多个产业门类的经济发展格局,创造年产值上亿元。

  产业转型升级成功,奎三村的经济发展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民主评议,村里事村民说了算

  创业容易守业难。孙启锋深知奎三村走的是集体发展的路子,搞集体经济就不能有私心、谋私利,必须要有一套制度来管人管物,这样才能取得村民的信任,赢得民心。

  为此,他从抓班子入手,制定了“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制度”,对村“两委”和村企业管理人员的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细分量化,每季度组织村民对照相关工作进行无记名的方式打分评议。

  “评议分数低于90分的村‘两委’和村企业管理人员,只给予发放基本工资,并责令在村代表大会作出深刻检查。”孙启锋表示,村干部和村企业管理人员主要的任务还是为村民服务、为村级建设发展服务,如果不认真接受党员和村民监督,就容易出问题,村干部和企业管理层做的好不好,村民打分评议说了算。

  如今,在奎三村,村官要看村民“脸色”行事。政绩不佳,亮相很尴尬。

  “村民给我们打分我们都愿意,提提意见,想想下季度怎么干,挺好。”奎三村党委副书记孙丰光表示,有了这个“打分”制度,我们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只有你真心对村民好,大家才会说你好。

  有规矩,成方圆。正因如此,奎三村至今保持着村民没有发生一起集体越级上访事件的记录。

  心系民生,打造奎三幸福图景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算富,只有群众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我才能心满意足。”孙启锋经常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如今的奎三村,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将军楼,一幅幅寓意含深的墙画,省级规范化幼儿园、实验小学、文化活动广场……处处彰显着奎三人的幸福生活和精神风貌。

  这些变化无不倾注着孙启锋的心血和汗水。

  自1996年开始,村集体先后补贴3000余万元,新建二层别墅楼52户、多层住宅楼15栋,实行水、电、暖、通讯、有线电视等设施的统一配置。

  20XX年,投资200余万元,对村内全省第一家农民公园进行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铺设大理石地面、粉刷墙面、张贴宣传标语。

  近几年,村里先后投资50万元建起3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投资600余万元,高标准建起了省级规范化幼儿园、实验小学;对考入大学的学生实行每次1000元的助学补助,对全村的道路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对全村200多名55岁以上的老人给予每月50至100元的生活补助;70岁以上的老人给予200至300元的生日礼金。

  “我们村庄现在建设得跟城里一样,住着舒坦,生活幸福,男孩子找媳妇也容易,这可多亏了孙书记。”谈起村庄的变化,正在农民公园内聊天拉呱的孙大娘竖起大拇指说道。

  孙启锋不仅专注村庄的建设发展,对社会公益事业,更是不遗余力,亲力亲为。

  20XX年,村民常瑞芝因不慎摔伤造成腿部骨折、大脑损伤,他的家属是先天性腿部残疾,上初中的儿子患有肾病靠透析维持生命。突发的摔伤,让这个原本就负债累累的家庭雪上加霜。这时,身为村党委书记的孙启锋站了出来,除了捐款2000元外,还帮助他家里办理了低保和大病医疗救助,安排其妻子在村里的机械厂上班挣工资补贴家用。

  此外,孙启锋每年都组织村“两委”班子到镇上的敬老院进行走访慰问,还在希望工程中资助了山区的两个孩子,同时还资助了广西的一位少数民族女孩上了大学。多年来无论是在赈灾捐款,还是在各项慈善活动中,总也少不了他的身影,先后捐款捐物10万余元。

  小爱延伸到大爱,他有着更高的追求、更高的境界。

  如今,63岁的孙启锋依然青春不老,工作在基层第一线。回忆起自己40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他说:“作为一名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能一直在一线为群众干实事、做好事,我觉得很幸福!”

  篇六:2022优秀党员村支书事迹材料范文

  玉康坎,是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混镇曼扫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自参加工作以来,无论处在什么岗位,都能得到丈夫和家庭的支持。工作中主动担当,敢于作为,为曼扫村的经济社会建设奔跑在前,亲力亲为,充分彰显了一名基层村干部,特别是一名女村干部的巾帼风采。

  相互支持,共建美丽曼扫

  结婚11年来,夫妻在工作中互勉共进,在生活中相互照顾。在丈夫的全力支持下,玉康坎扛起村“一肩挑”的责任,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促发展,不忘初心、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工作期间,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全力抓好党的建设。玉康坎深知围绕中心抓实党建的重要性,积极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规范“三会一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度重视组织战斗力,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放在支部,加强村“两委”成员包组制度,除了督促小组完成各项工作外,还负责指导和参与各支部的党建工作,开展“三会一课”等一系列活动,同时加强对各支部的检查和指导,特别是曼召党支部作为州级达标创建示范点的建设,玉康坎专门兼任曼召支部副书记,指导和协助曼召支部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支部党建指导员的作用。在她的带领下,曼扫村15个党支部的党建工作有了明显提升,15个党支部于20XX年已全部完成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目标任务。抓实党员发展工作,确保党员发展质量,是基层党的书记的重要工作,两年来,坚持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把教育关、培养关、入口关,确保党员发展质量。注重在大学生和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曼扫村党总支下设15个支部,现共有正式党员126名,预备党员4名,其中女性党员35名,少数民族党员122名,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8名。玉康坎带领曼扫村党总支以支部规范化建设为契机,筹措资金完善了15个党支部的基层活动场所“十有”标准建设,各项制度的落实也取得到了明显的成效。为弘扬岩嫩精神,进一步打造完善曼列“岩嫩”党性教育基地,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先后投入近200万元资金,对村内道路、农户庭院、水沟等进行改造,致力于将曼列党性教育基地建设成为全镇、全县、乃至全州干部教育培训的现场教学示范点。20XX年曼列村党支部、曼召村党支部被评为“西双版纳州基层党建示范点”。

  夫妻恩爱,共建和谐家庭

  和众多幸福的家庭一样,玉康坎也拥有一个幸福温暖的三口之家,丈夫龙天军,在家务农。儿子龙先煜,今年11岁就读于勐混镇中心小学。

  作为妻子,玉康坎关心爱戴丈夫,对丈夫体贴,对于生活中的摩擦,特别是因小孩、家务、农活等琐碎问题,每次都会冷静下来,换位思考,把矛盾消除于萌芽状态,努力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丈夫也常从妻子的角度出发,考虑妻子工作责任重、压力大,主动承担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从不会让妻子为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考虑妻子工作比较繁忙,主动帮助妻子做好各项事务“记录员”。考虑妻子常早出晚归,不能回家按时吃饭,生怕妻子因吃冷饭伤胃,常将饭菜留于锅内保温,做好妻子的坚强后盾。

  作为母亲,用亲身示范及口头相传向儿子讲授在家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家训。虽然儿子才上四年级,但是家庭教育方法却是严中有爱的,从不娇惯孩子,以实际行动教育孩子从小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孩子在学校尊敬师长,在同学中间也有很好的人缘,同学们都喜欢和他一起玩,今年的“六一”期间儿子被学校评为“优秀少先队员”。孩子在家里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玉康坎始终相信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会具有诚实、谦虚、勤劳、勇敢、朴素、有礼的良好品德。在外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礼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注重自身修养,以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文明、团结的大家庭。

  作为女儿,每逢过年过节,都会与丈夫、儿子带上老人喜欢吃的食材,回去看望老人。为老人准备一桌可口美食,与老人促膝长谈,享受一家团聚的乐趣,孝敬双方父母,了解和尊重父母的感情、爱好,关心老人的身心健康是做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丈夫经常带着岳父、岳母和孩子出去散散心,让老人能够安享晚年。

  玉康坎还是一名村医,她最喜欢别人叫她“摩雅”(医生),她觉得能帮助身边的人减少痛苦是一辈子最开心的事。一天夜里,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上门来找她,说他的老伴身体不舒服,她马上带上常用的医务包就去了。体温38。5摄氏度,进行相应处理后心里还是不放心,一直陪伴病人直到温度正常才踏着晨露回家,此时丈夫已为她准备了一碗热腾腾的米线,她心里满是愧疚,但作为一名村医她必须在病人需要时第一时间赶到救治。她常说:“虽然病人是我救的,可也是我丈夫救的,没有丈夫的支持,自己力不从心。”

  篇七:2022优秀党员村支书事迹材料范文

  素有“山东屋脊”之称的沂源,不仅平均海拔全省最高,更有一个让城里和农村人皆向往的村庄——沂源县历山街道南麻一村。

  现在,南麻一村不仅家家户户住上了现代化住宅楼,户均两套住房,社会保障全覆盖,更有成和商厦、梵尔特商务大厦、17层怡居苑高层住宅区等一座座商住地标建筑,提升着沂源三产的新高度,引领着新时尚。这些,让村民实现了出行购物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同时,也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安上了“加速器”。

  村里发展到现在,离不开村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祝焕法。

  2002年以来,他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充分发挥村庄优势,积极融入县城发展,大力发展商贸经营,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上任之初的216万元跃升至20XX年的4700余万元,拥有固定资产20亿,人均纯收入达2。68万元。

  两委班子考核会议,基层堡垒建设的“领头雁”

  俗话说:大干部、小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才是好干部;大支部、小支部,实现村强民富的才是好支部。祝焕法始终把村班子建设放在工作首位,工作中积极倡树讲政治、识大体,讲团结、聚合力,讲规范、树形象的良好风气。祝焕法重视党建工作,在每个主题党日,他都要组织党员学习模范先进事迹,观看优秀模范宣传学习视频,带领党员去县委党校和朱彦夫事迹纪念馆学习,并组织党员干部定期参加志愿活动,如组织党员干部清明节前往烈士陵园扫墓等。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成员互相支持,拧成一股绳,一心促经济发展,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调纠纷、办实事、谋福利。

  沂源县历山街道东北麻村与南麻一村毗邻,区位优势相近,但是村居发展却差距很大,南麻一村固定资产20亿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4700余万元,而东北麻村才刚刚摘掉“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联村共建”为东北麻村敲开了振兴的大门。历山街道党工委借助县委组织部启动第四批第一书记派驻工作契机,创新提出南麻一村和东北麻村实行“联村共建”的模式,20XX年,祝焕法到东北麻村担任第一书记。“咱们东北麻村有着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之前由于种种原因没把握住发展机遇,现在县里派南麻一村党委书记祝焕法同志来帮助指导工作,我从心里感到振奋。”东北麻村党支部书记岳峰在党员大会上表示。

  在“联村共建”前,东北麻村有三座住宅楼,因为债务纠纷的关系,好多年都没有盖起来,祝焕法来到后,为这三座楼找到新投资商,重新启动,现在一号、二号楼已经建设封顶,三号楼也开始建设,这三座楼预计可以为村里带来1800万收入。而村里的商业沿街同样也因为与施工方存在争议,竣工后一直没有启用,祝焕法到来后,将商业沿街收回村里,重新招商,现在商业沿街已经出租出去,每年租金可以带来130万的收入。祝焕法还帮助东北麻村以城中村改造为重点,提前完成了村集体经济增收目标。

  鲁村镇的丁崔岭村是南麻一村的“帮带村”,为了帮助丁崔岭村完成3万元的增收任务,南麻一村从丁崔岭村村民手中购买小米,发给自己村的村民。为了长期让丁崔岭村有固定收入,南麻一村目前还正在与丁崔岭村进行商谈,计划帮助丁崔岭村完成30亩的土地流转,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开展主题教育,强村富民的“引路人”

  随着国家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许多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村庄,土地被征用或出售后,当时红火了一阵子,之后便没有了发展后劲,而南麻一村现代服务业却高歌猛进,集体经济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这其中的原因在哪呢?作为城中“第一村”的南麻一村区位优势明显,祝焕法深刻吸取有的城中村把土地征用补偿金分光或盲目投资的教训,转变观念,放眼长远,集中资金办大事,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由此增加集体、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祝焕法担任书记以来,村民的待遇有了明显的改善。在以前,村子里的村民都是喝自来水,现在村子里建起了自己的纯净水厂,只要是户口在本村的村民,村子里都会给他们发放由村里自己印制的纯净水票,每个村民每月3张,每半年发放一次,保障了村民们的饮水安全。

  为了招大商、高质量招商,祝焕法亲自到各地考察、洽谈,有时为一个项目落地,来回几十趟地跑。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银座商城、信誉楼、成和商厦、乐万家购物广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齐鲁证券、瑞祥建材商场、大观园、喜运来、梵尔特健身中心等近20家实力强、质量高、效益好的商企进驻,增强了南麻一村的持续发展后劲。

  走访群众了解情况,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祝焕法时刻把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危冷暖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南麻一村以前道路多为土路,遇到下雨下雪时,在村中本就不宽阔的胡同中,行人出行很不方便,此外由于村民当时环保意识并不强,使用后的生活污水直接与雨水一起倒在了土路上,让村中的道路环境更加恶化。祝焕法上任后,便马上开始主持村中的修路工作,同时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加强环保意识,他带领大家将村中心街全部硬化,同时改善排水渠道,用水泥做成排污水渠,连接到城市的排污渠道中。现在村中的大街小巷硬化率达到了100%,极大改善了村民出行和村容村貌。

  同时,他还把群众的小事、家常事,作为工作的头等大事,不断加大村民生活保障力度,南麻一村集体出资30余万元,为全体居民报销了城镇医疗保险;为女50周岁、男55周岁以上的村民每人每月发放700元生活补助费,春节发放粮油;投资建设了50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配有健身、娱乐、学习等各种设施,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南麻一村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敬老模范村、省级文明村等30余项荣誉称号。祝焕法同志曾先后被表彰为“山东省劳动模范”“淄博市优秀共产党员”“淄博市新农村建设模范带头人”“全市社区建设先进个人”等20余项荣誉称号,所在家庭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篇八:2022优秀党员村支书事迹材料范文

  蒋马良,男,1978年11月出生,200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定海区白泉镇金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自20XX年11月担任村书记以来,蒋马良秉持“一心为民”情怀,始终把村民的幸福作为奋斗目标,把金山村当家一样经营,带领村民们共同打造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新金山。金山村从原先“身处东岙底、脚踏烂泥地”的穷山村,变成资产上亿的真正“金山”村,是浙江省“百家小康示范村”。

  村级安置小区的先行者

  “来来来,帮我看看这房间装修后桌子放哪里合适吗?”走进金山二期移民安置小区“鑫山家园”,村民蒋亚风拉着蒋马良参观正在装修中的新房。尽管还在装修,蒋亚风一天要过来好几趟,一想到不久后能住进这套110平方米的新房子,她就管不住自己的手,不断地擦拭着房子里刚安装好的玻璃。蒋马良介绍,该安置小区始建于20XX年,共有公寓300余套,并配备了240停车位,去年开始交房,与周边的商品房相比,这里的均价少了一大截。“对我们来说,买到就是赚到,多亏了村里的好政策。”蒋亚风说。

  近年来,随着金山村宅基地扩建、拆建需求增多,蒋马良和村委会班子成员经过科学研判,以深化“土地集约节约、村里集中建造”的新模式,探索推行村级移民安置小区建设。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全程做到了阳光透明,如今300余户村民如期获得高质量新房。

  集体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20XX年,金山村在全区首推股权分红制,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的收益量化,量化到股东、量化到人,此举使农村集体资产在阳光下运行,村民利益以股权的形式得到有效保护,让大家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成果。在此期间,蒋马良还引导村民以购买厂房、出租店面等形式,带动周边商业,进一步探索集体经济的多元发展。“在对外公开招租中,原则上以本村村民为主,鼓励村民再就业,尽可能盘活资产增强村集体收入,实现双赢。”蒋马良说,几年间,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这剂“良药”有了明显效果。

  位于白泉镇电厂路的龙峰宾馆就是在这期间开办起来的。村民蒋军民等人租下店面开办宾馆后,随着周边建材、灯具等店铺陆续开设,电厂路一带变得越来越热闹,宾馆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之前在普陀山工作,不怎么回村。后来村里鼓励我们回来创业,村民租金也有优惠,各行各业渐渐带动起来后,我们的生意慢慢好起来了。”蒋军民说。

  基层特色党建的领头雁

  打造物质富裕的同时,金山村不忘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金山村特有的舞龙民俗是一块金字招牌。近年来,蒋马良用心打造“龙的传人”唤醒工程特色党建,焕发了基层党建新动力。龙文化特色党建公园、3D乡愁墙、“龙腾金山”陈列室……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实施为乡村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我们还成立了金山村‘龙的传人’特色党支部,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该党支部党员蒋重阳说,随着舞龙民俗文化的传承,如今的金山村变得更加团结,也为村民自治汇聚了更多基层力量。

  龙舞得好不好,关键在龙头。随着金山村的全面发展,蒋马良为民谋福祉的脚步不曾停歇,他也将继续立足群众期盼,用心绘出金山村更美好的生活画卷。“我生在这里,心在这里,也一直把村当家一样经营。”蒋马良说,作为一名党员,在党建引领下,他将继续探索乡村振兴新路程,为打造物质富有、精神富有的新金山努力奋斗。

  篇九:2022优秀党员村支书事迹材料范文

  戴智平“新时代赣鄱先锋”戴智平,1984年7月出生,20XX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XX年他加入到村“两委”的队伍中,一干就是十年。该同志现任林泉乡大溪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当兵就要当人民的子弟兵,做书记就要做一心为民的好书记”,这就是他朴素无华的信念和追求。

  “抓学习”强化思想教育

  该同志担任林泉乡大溪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严格落实农村基层党建“三化”建设要求,标准化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利用闲置村小建设大溪畈村党群服务中心,配套建有幸福食堂、农家书屋、党建文化宣传栏等,着力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村文化广播站的建设,阵地功能进一步完善。村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务村务公开等制度,开展“我为村级集体经济出一份力”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夯实了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抓发展”做强集体经济

  上图:向参观领导介绍菌菇;左下:包装秀珍菇;右下:螺丝椒过秤送货

  为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拓发展思路,近三年来,戴智平带领村“两委”干部外出考察学习20余次,在全村范围内开展可利用、可发展资源摸底,整合优势,积极争取扶贫产业项目。

  现如今,大溪畈村形成了洞霄农作物种植基地和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双擎驱动发展模式,农作物基地投入40余万元,种植的西瓜、辣椒等成了市场的抢手货。农作物种植基地建成后第一批是种植西瓜,8月的天气,室外温度接近40度,大棚内更是酷暑难耐,戴智平和村干部们一干就是大半天,汗水浸湿了衣背,他却从来不在意。戴智平笑着说:“10月中旬我们还要种植反季节辣椒、大蒜、芹菜等蔬菜,在春节期间上市,预计收入6万元,只要我们带头把这个蔬菜大棚搞好了,群众才会对我们有信心,产业才能有奔头,有希望。”投入300余万元建设食用菌种植产业园,20XX年度被评为九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20XX年全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6万余元,预估20XX年可达35。5万元,2022年将突破50万元。

  “抓民生”做好百姓服务

  聚焦民生事业发展、巩固基础组织与村民心连心的服务。大溪畈五组90岁老兵刘道良和老伴每每提到戴智平总是感慨地说:“戴书记是咱们的好书记,他就像我们亲儿子一样。”

  危改期间,戴智平为老人家争取了3万元的改造资金。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材料成本,从最开始参与拆除旧房,到平整地基,采购砖、沙、水泥等材料,戴智平都亲力亲为。他经常是忙完村里的事,还牵挂着老刘家房子建得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新问题。戴智平的爱人总是“抱怨”道:“自己家做房子也不见他这么上心。”

  大溪畈村“幸福灶”

  一双脚步丈量民生,风里来雨里去,哪家有什么困难,只要招呼一声,戴智平总能及时出现。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大溪畈村16个村民小组于20XX年全部完成新农村建设、16个小组全部通水泥路,完成了大溪畈村河道清淤和2组、12组的危桥改造,固定了8名贫困户在村集体的大棚和食用菌基地务工,增加了贫困户的经济收入,20XX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119人,实现全面脱贫。戴智平用忘我的工作精神诠释着一名退伍军人的赤子之心,用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着一位共产党员的无悔人生!

  今天上面这些是摘抄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2022优秀党员村支书事迹材料范文精选9篇,方便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