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摘抄网小编整理的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作文1000字约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它的题目让我觉得书中内容应该只写一个普通的卖血故事,但当我读完后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书中所描绘的是中国文革时期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绝境时,为求继续生存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主人公许三观为渡过难关,用卖血的方式开始了对人生漫长的救赎,许三观忍受着,几乎被生活抽干最后一滴血。
小说中既夹杂着荒谬的情节也有人性的光辉。如每次卖血前都要喝足八碗水,这样身上的血就会多起来;在乡下娶亲卖过血的男人才能娶到女人……这是那令人忍俊不禁却又带有讽刺意味的幽默诙谐。又如人只有被逼上绝路了,才会有办法,没上绝路以前,不是没想到办法就是想到了也不知道该不该去;爱不是我多有钱,多么成功,而是我把一切给你,关键时刻替你遮风挡雨。这是小说中作者笔下的人性。
小说围绕许三观卖血的经历,展开许三观生活中的琐事。第一次卖血是为了娶亲,第二次卖血是为了偿还医药费。自然灾害的那一年,为了让三个儿子与许玉兰吃上面条再次卖血;有一次最荒谬,是为了给相好林芬芳送东西;二乐在乡下插队,为了讨好二队长,好让他能调回城市,许三观又卖了两次血请二乐的队长吃饭,给他送礼;为救患了肝炎的一乐,连命都不要,隔三差五就卖一次血,在松林差点卖死。经历这些卖血经历,作者笔下的许三观人物形象越发丰满,有血有肉,向读者展现出了一个作为男人,作为丈夫,作为一家之主所要担负的沉重的责任,为儿子的牺牲,为家做一次次的牺牲,用整个生命热爱这个家。在如今现在这个幸福安康的和谐社会中,卖血,似乎离我们很远。
小说向我们披露了文革时期,人们面对坎坷时,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卖血。最后,许三观以前的卖血友,阿方败掉了,根龙卖死了,相比之下许三观一家不得不说他们是幸运的。当生活不再错乱,儿子们安家立业过着平稳安定的生活时,不再需要许三观卖血,他的血没有资格被需要的时候,他这样想:“40年来今天他的血第一次卖不出去了,以前每次家里有灾祸他都是靠卖血度过去的,以后他的血没人要了家里再有灾祸怎么办。”于是,满头白发的许三观嚎啕大哭,这真的很可怜。他老了,老到血都已经没用了。
余华在韩文版自序中这样子评价许三观:有这样一个人,他不知道有个外国人叫亚里士多德,也不认识玫瑰,他知道的事情少,认识的人也不多,他只有在自然生活的小城里行走才不会迷路。当然,和其他人一样,他也有一个家庭,有妻子和儿子,又和其他人一样。
在别人面前显得有些自卑,而在自己的妻儿面前则是信心十足,许三观经常在家里骂骂咧咧,当他的生活极其糟糕时,因为别人可生活同样糟糕,他也会心满意足,他不在乎生活的好坏,但是他不能容忍别人和他不一样。这个人的名字很可能叫许三观。
“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要温一温”初读完这本书,耳边总是回响着这声音。
许三观,一个生活在南方地区的工厂送茧工,在我眼中他的一生艰难而又“狗血”,却又十分真实。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上山下乡等等,经历了妻子的背叛、家人的分合矛盾、生死的离别。他的一生无论或顺或逆,都以卖血渡过了一个个难关,以透支生命与力气的方式,为了活着而活着。
十二次卖血,一次为了娶妻,八次为了孩子,一次为全家,一次为私情,未卖成的最后一次是为自己。重复的十二次卖血贯穿了全文。文章写初次卖血时,许三观拼命喝水,想稀释身体中的血液,卖完血后又颇有仪式感的吃猪肝喝黄酒,为了“补血”,这几个镜头,不仅令人耻笑于他们的蒙寐无知。随着故事的发展,不难发现,许三观其实在不停地在不平等的生活中追求着“平等”。事实上,在当时的社会,只有苦难的人民是平等的,除了李血头这类人物:全城的人脸上的肉都少了,只有李血头脸上的肉和之前一样多;全城人都苦着脸,只有李血头脸上笑嘻嘻的。虽然李血头是一个医生,却也显露出丑恶的嘴脸,压制着当地的老百姓,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他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甚至有点斤斤计较,粗俗无比,吃不得半点亏的人,在他知道自己白白替他人养了九年的儿子时,毅然决然的对一乐不管不顾,放任自流。“饭可以给一乐吃,但卖血的钱买的面条则不行”,但他也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免不了对这个养了九年没有犯过错的孩子心软,以至于一乐只为认他为父亲。在最后一乐病重于上海时,许三观一路上在不同的地方卖血,卖掉了力气,甚至差点卖掉自己的生命。漫漫路途中,他渐渐地发现自己老了,一口盐,一碗水,一颗爱子之心,令人热泪盈眶。他很普通,却又在他的普通的灵魂中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故事的高潮是许三观在饥荒时用嘴给一家人“炒菜”的桥段,这一段令人感到既好笑又心酸。“先把四片肉放在水里煮一会儿就行了,不能煮老了……红烧肉就煮成了”。最后他给自己又做了一道菜爆炒猪肝。“今天是我生日,都来尝一尝我炒的爆炒猪肝吧!”说完许三观开始哈哈大笑。这笑声笑出了无尽的乐观、坚强,笑出了心酸,笑出了对苦难的斗争。这些苦难往往是真实的,残酷的,是常人无法逾越的大山,但在顽强意志面前它是可攀越的。这段描写中苦中带甜:生活虽然苦,但是亲情却很丰富,苦难是暂时的,而温情却永远长存。
令人最心酸的桥段是在许三观的晚年时,想再吃一次猪肝,可他没有钱,就想着为自己卖一次血。当他在李血头口中得知他的血只能卖给刷油漆的时,他哭了。整篇故事中许三观哭的桥段少之又少。或许他以为自己的生命到达了尽头,没办法再承受任何打击,没办法在解决生活中的拮据;或许他是因为自己一生都在为家庭而卖血,想为自己真正活一次,却发现再也没有机会了。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所拥有的优缺点也存在于各种人的身上,他的一生艰苦而又丰富,他的故事充满着心酸、眼泪、温情与欢笑,一生都为了一个完整的家庭而付出。他的那种乐观坚强,面对琐碎的生活,即生命的意义。
余华用最简单质朴的文笔将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刻画的栩栩如生。他的声音就好像是从心底里没绕一点弯路,无比率直。余华老师曾坦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看完《许三观卖血记》可以很清楚并且十分肯定地说,他做到了,真的做到了。他的文字总是这样,狠狠地抓着每个人的心,同时也给人一些感动,赋予每个人情感和温度,悲恸而不绝望。
小说围绕着卖血的经历,展开许三观生活中的琐事,体现出一个男人应该承担的某些责任,或许这也是人生中的一种无奈。许三观一共卖了十次血,第十一次的时候李老头不在了,新来的血头说他身上的死血比活血多,不要他的血了。
一、为女人卖血
在许三观爷爷的村子里,每个人都深信男人卖血意味着身子骨结实,而从来没有卖过血的人甚至都娶不到女人。人身上的血就像井里的水,源源不断。
受到周边言论的驱使,许三观产生了兴趣和好奇,为了证明自己身子骨结实、强壮,他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卖血。
同行的还有根龙和阿方,那也是许三观平生第一次知道卖血前要喝足水,卖血后要给自己一点补偿,吃一盘炒猪肝,喝二两黄酒,黄酒要温一温。
许三观并不缺钱,但是知道平日在工厂里挣的是汗钱,这次挣的是血钱,钱要花在刀刃上。
偶然的机会,许三观看到了油条西施许玉兰,被其所吸引。许三观用卖血换来的钱请许玉兰大吃了一餐,并凭借着自己“殷实”的家底和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许玉兰的爹,从何小勇手里抢到了许玉兰。
第二次为女人卖血,是为了林芬芳。林芬芳摔断了腿,忍住疼痛同许三观发生了关系。完事之后,许三观觉得应该“感激”林芬芳,想要给林芬芳一些补偿。
许三观又一次卖血,拎了一堆补品送到林芬芳家里。谁曾想,被林芬芳的男人发现,揭露丑事,成了许玉兰嘲笑他的把柄及握在手里的“资本”。
为女人卖血,一次为了男人的“荣誉”,一次成了男人的“耻辱”。它们吸噬着许三观的精气和精力,稍有不慎,就会“败掉”一生。
二、为儿子卖血
与许玉兰结婚后,许三观拥有了三个儿子:一乐,二乐,三乐。三个儿子里,许三观最喜欢一乐。但所有的人都说一乐是何小勇的儿子,这顶绿帽子,许三观是摘不掉了。但偏偏许三观为一乐做得最多。
第一次是一乐把方铁匠儿子的头砸裂了。为了赔偿,方铁匠搬空了许三观家的里里外外。几经周折,看着家里空荡荡,许三观没办法,只想起卖血的门路可以赎回家里的七七八八。
第二次是一乐被分到乡下插队半年后回家,看着瘦骨嶙峋的儿子,送儿子之际,许三观去卖血换钱,不忍儿子在乡下受苦受罪。
第三次是为了二乐能早日返城,请他的生产队队长吃饭。许三观只能卖血钱去换烟酒肉,队长被哄高兴了,二乐才有机会。这一次,也是看得最糟心的一次,卖血事小,喝酒却差点要了许三观的命。
第四次是一乐患了严重的肝炎,必须送到上海去医治。这也是许三观这一生卖血最频繁的日子。为了一乐的医药费,许三观一路卖血卖到上海,一度几乎卖掉了自己的命。能够活着,全靠信念。
余华如此重笔写许三观为一乐卖血,一乐不是亲生的,许三观却频频为这个“儿子”卖血,不惜卖命,更突出了在那个年代,人性依旧善良,亲情依旧至上。
三、为生活卖血
和我们的祖辈父辈一样,许三观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生活在集体经济,吃大锅饭的年代里,所有的人都指着奔来了幸福的生活,却被这“幸福”狠狠地扇了一记耳光。
屋漏偏逢连夜雨。大锅被砸,遇上荒年。许玉兰从牙缝里省出来的粮食,只够挨过三分之二的时间。吃野菜,喝稀粥,说话轻声细语,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
为了让家人吃上一碗面,一顿好饭菜,卖血是许三观想到的唯一良方。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吸噬了太多人的精气,让人萎靡绝望。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打压,有些人挺过来了,可是很多人没有。余华笔下的许三观挨过了。
终于盼来了好时光。而此时的许三观已经老了,可他还想再去卖一次血。他想到每一次遇上灾祸,都是卖血换钱挺过那段最艰难的日子。但这一次,许三观的血卖不出去了。他老了。可是啊,许玉兰懂他。当许三观点完三盘炒猪肝,耳边就会想起那句:“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要温一温。”
余华笔下的故事,实实在在,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看完这本书,仿佛是随着许三观一起走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真的挺不过去了,但是不行啊,人生只能向前,牙龈发酸的那种感觉就对了。
在悲剧的故事里,依然让人看到人性的光辉。让许三观蒙羞的许玉兰,不是亲生的一乐,给许三观戴绿帽子的何小勇,还有李血头,根龙,阿方,林芬芳,他们构成了许三观悲伤沉重的一生,却也让许三观这一生充满温情。
最真实的情感,最无私的奉献,也有难以理解的举动,这些都组成了一个丰满完整的人。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抽刃向更弱者。
——题记
无助感是什么?无助感就是在那种情况下,哪怕是你恨的人,你也会放下成见,向他寻求帮助,敏感地感知他的心情,就像抓住生命中的最后一根稻草。
许三观,一个正值壮年的青年人,若不是社会环境所迫,生存所迫,谁会希望出卖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去换钱,“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要温一温。”这是许三观每次卖完血后的第一顿,卖完血后他为妻儿做过红烧肉,但最能让他感到满足的食物就是炒猪肝和黄酒,渐渐地我认为炒猪肝和黄酒在许三观的心里,这已经不仅仅是卖完血后补血的食物,而是在当时社会的短暂歇息和满足,那是他自己对身体的补偿,对心灵的慰藉,我想就算是到晚年,许三观每次看到胜利饭店可能都会想这那一盘炒猪肝和二两黄酒。如果许三观现在还在的话,可能以前是为了卖血才吃的炒猪肝和黄酒,现在是为了吃炒猪肝和黄酒才卖血。
在当时的环境,许三观家里有三个孩子和两个大人,本就难以生存,在其中三个孩子里,有一个孩子并不是许三观的孩子,他本可以将他抛弃,提高他们家的生活质量,可他并没有,他选择牺牲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去养活全家人。哪怕距离看完这本书已经过去了两年,我还是能记得当时文化大革命时期,许三观的妻子许玉兰被游行批判,然后要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央被群众批判,许三观每天给她送饭,有一次饭上面没有菜更不要说肉,许玉兰还以为许三观变得和其他人一样不相信她,周遭的人看到也有一些指责许三观,然后许三观凑到许玉兰耳边说红烧肉在饭的下面,偷偷吃。这个小片段给当时的我深刻的印象,许三观并不像当时的其他人一样变得麻木,像行尸走肉一般,在当时那个时代,本应每个人都要有的优良品质都显得格外珍贵。
在写这篇读后感时,我总会将许三观和富贵进行对比,余华笔下的另一本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姊妹文《活着》,我会想,同是余华笔下的人物,在同样的时代,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为什么富贵的结局是跟一头老牛过完自己的后半辈子,而许三观阖家团圆,幸福美满,许三观的儿子同样的善良,为了救助那位“权利”的孕妇,医生不管不顾拼命抽血,将一位儿童活生生抽血抽死,而许三观的儿子虽然身体虚弱无力,但没有死,渐渐地我知道了答案,许三观这个人身上没有恶习,唯一一次喝多是为了二乐的未来,只有“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要温一温”贯穿全文,而富贵不一样,他身上诸多恶习,吃喝嫖赌,这也为结局的不同做了铺垫。
在许三观卖血记这本书的前序中说道,这是一本关于平等的书,许三观一生都在追求平等,却发现人并不是生来平等,最后那句“这就叫屌毛出得比眉毛短,长得倒是比眉毛长”便是他经历这么多后感悟的不平等,饱含了心酸,无奈和悲凉,但他依旧善良。
不平等,人一生中最大的不平等就是智力上的不平等,有先天的,后天的,他天生比你聪明,他天生比你更专注,人一生有很多不平等,我们总是要学会接纳,接纳这些不平等,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生活总要继续,我们依然要活着,只要你不放弃,走慢一点点也没关系
我们都是寻常的普通人,但我想试一下,普通人怀着梦想是什么样子?
“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给我温一温”。
许三观跌跌撞撞地从医院里走出来,刚卖完血的他似乎比进去前瘦弱了一圈。他像往常一样,凭些许疲乏的意识支配着无力的身体踏入饭店……刺冷的寒风,不见天空有一处开了眼,墙角的疏疏野草被风吹得疯狂,陈旧的窗户也吱呀吱呀地呻吟着。
我将书本挪了挪,阳光如流水般,透过稠密的树枝倾泻到书上。我想,这天气或许能给他带来一些温暖。
“许三观又在卖血了”。
“嗯……嗯,太苦了,哎……”
我抚摸着被阳光照耀过的地方,心头暖暖的,正如那个卖血的许三观。
许三观性格中充满着缺点,但是瑕不掩瑜,他身上闪耀着伟大的人性的光芒。
一乐不是他的亲生骨肉——这个秘密在一乐九岁时被挖掘出来,当时许三观是多么绝望和痛苦,尽管一乐是他最爱的孩子。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许三观慢慢认清现实。一次卖血后,他们一家人去面馆吃面条,唯独留下一乐一个人在家啃玉米,导致一乐离家出走去寻找亲生父亲,许三观由不在乎到在意到着急,最后,他寻回一乐,带着他吃了一碗最美味的面条。
文革那几年,许玉兰被批斗,在自己的儿子都不愿意去送饭时,许三观告诉妻子:还有我在你身边,并偷偷在白米饭里藏上红烧肉……
许三观是生活在旧时代的小人物,苦难不能使他低头,贫穷亦带不走他的善良。
我想起来了我年龄七十有余的爷爷——另一个许三观。
爷爷木匠出身,一生都被困在这个小山角落里。可是他爱这个家,爱得深沉。
一层连房子都称不上的黄泥屋,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地面,被老鼠咬坏的木门。几盏煤油灯在黑暗中跃动,烛火映衬在姥姥的脸上。
“远儿,你已经十七岁了!”
“是的,母亲。”
“家里越来越困难了,弟弟……弟弟还要上学……”
“父母身体不行了……”姥姥的眼睛低垂,像是对爷爷,也像是对自己说。
“妈,别说了!我懂了!”
后来二爷爷前程似锦,而爷爷却一辈子被困在这个小山村,但他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爷爷总是沉默的,他不擅长表达。但他却愿意用行动去证明他对家、对妻子和儿女的爱。
夏天一年比一年炎热,奶奶受不住空调的冷气,甘愿住在老房子的一个小房间里。有一天,爷爷很早就骑着他的“小绵羊”出门,再见到他时,一把小风扇悄然被安放在奶奶的床头上。老夫老妻间偶尔有过矛盾,奶奶心儿弱,经不住爷爷的斥责,常常向我倾诉在爷爷这里受过的委屈,可那次奶奶染上寒疾瑟瑟发抖时,爷爷第一个拖着他的病腿跑到奶奶旁边抱着她。
血管里涌动的鲜血,撑起一个家庭;骨子里存在的真诚,融化一切严寒,而这一切呀,都是因为爱。
如果不是因为爱,许三观便不会为许玉兰在饭下藏肉。
如果不是因为爱,爷爷不会因为奶奶生病而翻过几座大山。
如果不是因为爱,许三观便不会因为一乐而去卖血。
如果不是因为爱,爷爷不会因为生计而断掉一根手指。
爱是山间的猛洪,热烈且赤城;爱是潺潺的小溪,宁静又平和;爱是夜空点点的星辰,恬静而安详。生活中细微之处的爱,亦点缀我们的人生,让生活不再枯燥,充满温暖、温情。
劳动日那天,干完了分配的活之后,我就无所事事了,所幸书包里装了本书,名字叫《许三观卖血记》。因为实在过于好看,它没在我手中撑过一个上午。前几周我们公众号有发关于阅读这本书的推文,今天我也来聊聊别的感觉吧。
这本书不像作者余华的另两本书《活着》与《兄弟》那么令人揪心,而是透着诙谐与幽默讲着令人心酸的人世间的故事。男主人公许三观从年轻到老的故事,本书描写了很多,其中最打动我的,就是许三观与儿子许一乐的亲情。
故事是这样的,许三观有一个儿子叫许一乐,这是他最宠爱的儿子,因为一乐最像他。然而,一乐哪都像许三观,就是样子不像,反而像许三观老婆以前的老相好徐小勇,于是,镇子里就传开了流言,传着传着,许三观一家也信了,于是这个曾经最被宠爱的大儿子遭到一家子的排斥。
最典型的例子在全书中部,闹饥荒时期,许三观一家喝了57天玉米粥,终于,许三观又去卖血了。他要用卖血的钱带一家人去胜利饭店吃面条,解解嘴馋。一家人像过节一样,打扮得漂漂亮亮,但是没有一乐。许三观让一乐去买个红薯吃,因为如果用卖血的钱让他吃面,就“太便宜那个王八蛋何小勇了。”
一乐问许三观:“爹,如果我是你的亲生儿子,你就会带我去吃面条,是不是?”
许三观说:“如果你是我的亲生儿子,我最喜欢的就是你。”一乐咧嘴笑了。
于是,一家人在灯火通明的饭店吃面,一乐独自去路边买了个比手还小的红薯吃,吃了红薯肉还不够,把皮也吃了,还是不够,一乐哭了。他走出家门,不敢跑步,因为跑步就会更饿。
他走到河边的胜利饭店,饭店已经关门。他回到家,大家都睡了,他对着打呼噜的许三观说:“我不是你的亲生儿子,你也不是我亲爹。”
第二天一乐去找徐小勇,徐小勇才是他的亲爹。他要徐小勇给他买面条,徐小勇把他扔出了家门。一乐哭了。他一路走,遇到人就要面条吃,谁给他买面条,他就是谁的儿子。
这事传到许三观耳朵里,许三观只是躺在藤椅上,“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是怎么养都养不亲。”天黑了,一直像个旁观者似的许三观站到了门外,他走出了家门。
一出家门,他就看到了正在哭泣的一乐蹲在邻居家门口。
一乐对许三观说:”爹,我饿了,我饿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许三观骂他,骂他小兔崽子,骂他没良心。他让一乐爬到他背上,继续骂着。他穿过一条条巷子,走到河边,说下辈子再也不做一乐的爹了。
一乐小心翼翼地问许三观:“爹,你是不是要带我去吃面条?”
许三观不再骂一乐了,他突然温和地说:“是的。”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对许三观对待一乐的态度耿耿于怀,但是读完之后再想想,从许三观的角度看,他认为自己当了这么久的乌龟,早已仁至义尽了。他什么都让一乐和另外两个儿子拿一样的,但是卖血得来的钱,就像是条底线,不能再用在一乐身上了。
许三观不知道一乐在吃完红薯,再到后来的心理变化,他知道的,只是这个“假”儿子四处认爹。所以他躺在藤椅上,所以他不管不问。岁月滚滚,命运弄人,幸好,经过一些事,经过心理挣扎,许三观终于说服自己,许一乐就是他的儿子。
最后爷俩还是在一起,一起来到饭店的灯光下,温情而期待。我想,他们要吃的面一定很香,很解馋。
苦难,并不悲伤
今天再次阅读了《许三观卖血记》,原本只觉得许三观一家遭受了太多苦难,应该是悲伤万分的,但这次阅读却让我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
这是普通的一家人,他们会吵架撒泼,但也会为了孩子的未来不顾自己的身体;他们会骂出难听的话,但也会教导孩子对人要和善……这个家庭中,有欢笑有泪水,有偏见也有善良。这样的家庭放在现在也很普通,但不普通的是许三观卖血的经历。卖血在当时的农村看,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象征。许三观第一次卖血,是在根龙和阿方的指导下——指导并不太合适,但也确实是他们二人教会了许三观怎样卖血补血。
这之后,许三观为了林芬芳卖过血,为了方铁匠的儿子卖过血,为了饿的面黄肌瘦的一家人卖过血……但最能打动我的是他为了一乐卖血。其实从一乐九岁时,许三观就知道他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他们夫妻二人为此闹过矛盾,当时的许三观也不待见一乐。但许三观仍然背着这个离家出走的孩子去胜利饭店吃了一碗面条,甚至在多年后,将近五十岁的他为了一乐的肝炎再次卖血。他一边坐船去上海,一边去作战医院。他知道卖一次血需要休息三个月,他也害怕自己倒下去,但为了一乐的病,他宁肯自己多受点罪。在这件事上,我看到了许三观粗糙外表下隐藏的一颗柔软的心。也使我感受到这家人的苦难不再是悲伤,而是一种真真实实的善。
再把时间倒回到一个特殊的年代——文革时期。许玉兰因为一乐的事被批斗,在众人面前被剃成了“阴阳头”;这之后,她被要求在街上罚站。许三观来为她送饭,主动告诉别人只给她蒸了米饭,许玉兰没有说什么,但我觉得她的心里也许有一些失望和悲伤;但众人走后,许三观却扒拉出了米饭下的红烧肉,让她偷偷吃些。这件小事让我感动了很久,也许别人会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你批斗你,但家人之间不会为了那些流言蜚语而疏远你。在苦难面前,并不悲伤,因为家人永远是最善良的,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其实不仅仅是家人,这本书中善良的人还有很多。比如说许三观去上海时第一个路过的地方,那里的人们让许三观不要喝冰凉的河水,如果真的想喝,他们家有的是;比如说许三观卖血太多而晕倒后与他同一个房间的大爷,听许三观说冷,想给他一只小猪暖脚却又怕他嫌弃时的犹豫……纵使这本书中有奸诈的李血头,有造谣许玉兰的匿名者,也有自以为是的队长,但善良的人从不缺席,这让我相信,在苦难面前也会有善良出现,让我相信,面对苦难并不悲伤。
也许我的想法和作者想要表达的并不一样,但这本书确确实实地让我看到随处可见的苦难,内心污浊的人和内心善良的人,我也愿意相信,苦难并不悲伤,因为有善良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