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家乡风物志作文1000字【推荐10篇】

家乡风物志作文1000字【推荐10篇】

时间:2023-06-19 15:14:21

  下面是摘抄网小编整理的家乡风物志作文1000字约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家乡风物志作文1000字

  《不曾改变的是一间小屋,一盏茶香》

  有人捧着一抔乡土漂泊他方,在思念故乡之时有了心灵的慰藉。而我,细嗅记忆深处那一缕沁人心脾的茶香,告诉自己,故乡,不曾改变。

  我自出生起的若干年都生活在故乡。记忆里,故乡总是温柔的。那是院里赤脚嬉戏的孩童,是河边浣衣的妇人,更是家乡的吴侬软语。这个小镇,位于上海与苏州的交界处,是上海的最西端,明初成镇,为商旅往返苏、松途中下榻处,故名曰商榻。

  实际上,商榻1957年才并入上海,先前一直隶属苏州。因此,商榻的地方文化是深受苏州熏陶的。语言上,商榻话不同于正宗上海话,更偏苏式方言;文化上,老一辈人都偏爱苏州评弹;饮食方面,也更偏向于苏州地区。故乡的文化也因此更加多元。

  父母工作繁忙,我自幼便被丢在故乡由外公外婆照顾,对故乡的情也在那时生下了根。

  外婆和姨婆是当之无愧的美食家,对故乡美食的菜谱是烂熟于心。犹记儿时每年春天,外婆领我到淀山湖畔挖野菜。起初,我总是在一旁自顾自玩耍,待太阳渐渐接近地平线,再回到外婆身边。直至后来,我到了能够分清什么是荠菜什么是石灰草的年纪,总算能帮上忙时,我却不得不被接回城里读书了。

  挖来的大多是荠菜,但外婆总会采上几株石灰草。石灰草总是散发着一股异香,而这股异香也贯穿了我儿时度过的每个春季。每年春天,外婆都会挖来石灰草制作麦芽塌饼,这也是江浙一带的特色茶点。腌制的石灰草,煮烂,剁碎,与面粉、小麦和成面团,蒸熟,再用油和糖水煎至焦黄,这便是制作麦芽塌饼大致的工序。在江南长大的人对“甜”似乎都有一种莫名的青睐,因此,多数人家都会往面团里塞豆沙,这也使得麦芽塌饼的口感更加丰富。我总是外婆手艺的第一位品尝者,而外婆的手艺也总是深得我心,石灰草的香气就这样随着乡愁一起深深刻在心间了。

  比起自家人享用,麦芽塌饼往往有着更重要的作用。相信每个在商榻长大的孩子都有被外婆拉着去周围邻居家吃茶的经历。“阿婆茶”是商榻自古沿袭的民间习俗。关于阿婆茶的来历,也有许多传说。有一种说法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有一天,路经商榻,由于天气炎热,使他口干舌燥,精疲力竭,正好看到一个村上的几位阿婆在廊棚里一起喝茶,他便上前讨茶喝。因实在口干,把“阿婆,让我喝口茶好吗?”匆忙说成了“阿婆,茶”。后来,人们知道这次是皇帝要茶喝,金口玉言,怎敢更改,“阿婆茶”就这样世代相传了。商榻的农家人,特别是阿婆,每天你来我往,摆上几张桌椅围坐在农家客堂或廊棚里。一人一盏茶,桌上常摆有酱瓜、塌饼、瓜子、蜜饯等土特产,边喝茶,边聊天,与西方的下午茶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被拉来的孩子们聚在院子里玩,玩累了便要上一口茶。酱瓜的咸香,茶的甘甜,是我儿时午后的独家记忆。

  而今再回到故乡,来到淀山湖畔,我已认不出她了。不知何时起修建的淀山湖生态环湖大道,让我不见了石灰草的影子。它的异香消失了吗?没有。石灰草的异香始终与茶香交织在一起,融进这个小镇的街头巷尾,也萦绕于每一位游子的心间。

  古韵的故乡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变得繁华起来,它在努力地进步,而我也在为自己的梦想而热忱地追逐着。我看着故乡,故乡也看着我,我们都在努力地改变着自己,于彼此而言,却又不曾改变。

  又是一年春,外婆熟练地揉着散发着清香的面团,那屋子里的人们依旧拉着家长里短,清茶的味道熟悉而又安心。这一切都发生在一间小屋,不曾改变。

  第二篇:家乡风物志作文1000字

  “花气袭人知昼暖”,一簇枝头的海棠借着羸弱的身子捎来宜人的清香。待暖冬尽去,妖娆动人,红似胭脂的它也正舒展着轻薄的花瓣,抚弄娇俏,企盼春天。

  上海的古镇街头亦有以海棠命名的糕点,“海棠糕”,因糕形似海棠花而行名。刚出锅时,一个个圆墩墩的,肚皮朝上散着升腾的雾气,白花花又软糯细腻的面皮诞下焦黄色的饴糖。拿铁板夹着它咕噜翻一个面,乌黑油亮的黑芝麻佐以胭红、翠绿两样小料,勾起游人的食欲,甚至身上还会有一道金黄薄脆的拉丝糖衣。拿油纸接过,趁着热乎劲吃,油亮且绵密的红豆沙,混合着软糯弹牙的面皮,口感极佳。浓郁的焦糖香与面团的细腻融合出奇妙的口感,微咸,松软,豆沙入口即化。

  出锅时的盛装打扮似在迎接味蕾的拥抱,也让我想起苏子形容海棠的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糕并非什么精致小吃,豆沙馅有时也调皮地挣脱面皮的束缚,但却是极水灵、热情且鲜活,正如魔都的老上海人“处市井而不市侩,知世故而不世故。”

  不平凡的口感背后,是不平凡的手艺和手艺人。

  有幸尝过海棠糕后,留于唇齿的香甜味便敏感地捕捉了我想要细探究竟的心思,而最终了解到了秦雪菊。秦雪菊是秦隆昌第五代传人,自父亲手里接过这套海棠糕的工具,生铁锻造,重达十几斤。

  海棠糕是江南地区非常有年代感的一款糕点。一口圆圆的已有些陈旧的锅子,六个孔围住中间一个孔成一圈,这口老锅显然历经了数年的风霜。秦雪菊说:“海棠糕要做得好,调面浆至为关键。”只见她将面粉、净水、小苏打、鸡蛋、白砂糖熟练地一一倒入碗内,配比全凭经验,还要调以老面,充分搅匀至面浆粘稠细腻。面浆搅起来厚重沉郁,棒子挑起的末梢那一小尖儿倒很嫩滑,弹弹的,煞是可爱。和很多其他老式点心一样,海棠糕的内陷也是常用豆沙馅,要将红豆浸泡在清水里,锅上焖至软烂,搅打成泥,不仅如此,还要加一小碗砂糖,一大勺食用油炒香。“这样才有绵密、糯糯的口感”秦雪菊边和着面边说,“接着放置一晚上就可以使用了。隔天做好一大盆,第二天掀开的时候就已经香得不行了。”又露出欣慰满足的笑意。另一味必不可少的糖猪油馅,则是用新鲜切丁的猪板油,跟砂糖和匀即可。

  制作时,先拿小刷子在模具上刷上一层金黄的底油,舀入雪白的面浆一小团,再填上一大块豆沙,用木竹签把底部的面浆挑起来裹住豆沙,最上面撮入糖猪油,撒上松子、芝麻、瓜子仁、核桃肉和青红丝。海棠糕最终的成色,来自于一大块铁皮盖子的配合。烧到滚烫后撒上一层白砂糖,融化到呈焦糖色的时候,反扣在面浆上,烤个5分钟左右。其间为了使其均匀受热,保证松脆的焦糖衣和软糯的面皮,秦雪菊将重达几十斤的模具上下翻转,即便在冬天,额上也沁出汗珠,细密地陷于皮肤的纹理,模具里的海棠糕在吐着串串的泡泡。

  如今已是机器标准化的大时代,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精巧可爱,老一辈手艺人的手作之味却在消失。而这小小的海棠糕,能在这个小时代的洪流之下被传承,也算是一种欣慰了。

  第三篇:家乡风物志作文1000字

  遇见美丽——米炮糖

  林乐晨

  米炮糖,又称切白糖、切糖,是缙云县特产。

  相传早在皇帝时期就有关于切白糖的故事,比如有“黄帝时切白糖,夏官缙云好奇,观于侧,得其妙。切白糖,两两成四,四四以成二八,一冄毕,二倍四,四倍十六成四方,十六倍八八,四维八隅成焉。分则一为天,合则双为地,阴阳起合,卦象显焉。后,夏官每以白糖演阵法,得其趣,成其妙,分而天星为阵,合而歼敌其中,是名‘缙云白糖八卦阵’。继后孙膑推演承之,曰‘八阵’”。

  过去传统,家家每年过年都会切好白糖,一般都要挑送到女婿家,表示娘家关心女儿、女婿,祝愿女儿家过好年。剩下的白糖则作为春节期间的待客茶点,待春节过后,日长夜短,白糖就又成了孩子们充饥的点心,为了切好糖,特别是当年新出嫁女儿的娘家,更是精心制作,日夜忙碌。

  据说,米泡的制作,有新法和老法之分。

  先说新法。新法制作,大约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是把已经“晒变”的糯谷(米粒从光亮变为亚光色,如此才能实现其糯性)先碾成糯米,然后用水浸透(大约需一天时间),再放到饭甑里蒸熟,并摊在竹篾席上,让冷风吹一吹冻一冻。然后在太阳底下晒干,最有再用大锅炒成米泡。这样的米泡,又脆又香。

  老法炒米泡的制作,比新法还要复杂!主要区别在于,老法炒米泡的制作,在“发米”这道工序上与新法不同。它是在糯谷“晒变”后,在隆冬季节,直接将糯谷入水浸泡,所需时间比糯米入水浸泡要长很多,大约要一个星期。待浸好后,晾干糯谷表面,然后送到碾米厂加工,脱壳成米。这种“发米”就不需再蒸了,晒干后直接可以炒制。这样的米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就叫做“发米”。因此,发米既是一道工序,也是这种米粒的特有名称。

  据说,仅从口感上说,老法制作的米泡,比新法制作的米泡,味道更佳,口感更纯。

  一勺麦芽糖,两斤白砂糖和两碗水,正是制作一闸“米泡糖”糖水的用量。而熬糖油,最见功夫,也最关键。早一分出锅,糖油太嫩,做出的“米泡糖”容易发潮,甚至出现难堪的“倒闸事”;迟一分出锅,太老,卖相难看,容易散粒。熬糖油很快,在大铁锅熬了大约一分多钟,锅中的小泡变成了板栗大小的大泡。抄起铁锅,把糖油倒入另一口大铁锅。倒入早已炒制好的米泡、芝麻、花生等原料,搅拌,迅速将粘成团的“米泡糖”倒入案板上的木条框里,然后用“糖滚子”碾平压实,再操刀横竖切块切片。

  在余光中看来,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也是海峡。而在我看来,乡愁就是外婆做的米泡糖。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通常已经不再自己制作米炮糖,只是买些回家充当年货。而我,永远不会忘记外婆亲手切的白糖,它是我吃过最甜的“糖”,也是我遇见的最美丽的乡村特产。

  我如一个爱酒的人细致品评美酒一般,用心品味家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也在不断地感受到祖国的进步、时代的变化。我想,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爱家乡的人最具幸福感的“甜”吧!

  第四篇:家乡风物志作文1000字

  独峰书院风物志

  方泽慧

  历史简介

  淳熙八年(1181),朱熹讲学仙都;离开后,朱熹的学生建读书堂于仙都岩。宝庆三年(1228),在青田进士叶嗣昌提议下,人们在鼎湖峰对面的伏虎岩下创建礼殿,作为讲贯之所,以示纪念。咸淳丁卯(1267)缙云进士户部尚书潜说友拨款扩建,名为“独峰书院”。同治十二年(1873),缙云知县何乃容在好山脚下的“晦庵先生弥节于此”之处重建书院。

  地理位置与周围环境

  书院位于初旸山南,月镜岩下。周围还有倪翁洞、问渔亭、仙女峰等景点。倪翁洞,由大小三个洞组成。洞前好溪蜿蜒,鼎湖在望。相传范蠡老师倪子助越灭吴后,嫉俗遁世,隐居于此。明代邑人御史樊献科、刑部尚书李志等曾读书于此。在倪翁洞附近,有一座雕梁画栋、以鱼为装饰的重檐八角亭——问渔亭。此亭建在一块形似莲瓣、四面临水的巨石上。传说鼎湖峰上有个湖,湖中长有大莲花。黄帝骑龙升天时,踩在莲花上腾空而起,然后刮起神风把莲花刮走。其中一瓣落到金华县变成金华山,另一瓣落到好溪旁的花瓣岩(这岩石又叫“青莲石”)。后来明朝有一个名叫濑仙的人来此,问询于渔而找到了他的主人御史樊献科。为了纪念这个“问渔得主人”的故事故造了“问渔亭”。

  由此可见,书院不仅因为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厚度而吸引古今中外的人们,还因其所带有的神话的神秘风情而吸引古代向往自由的仁人志士以及现世好奇的我们。当然也少不了这依山傍水,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内部结构

  独峰书院建筑属晚清风格,占地一千两百平方米。核心部分为三间三进,左右厢房二十间,南北对称,由卷洞圆门和小门相连。其间花园、天井、围廊浑然一体。朱子及本县名人“禄位祠”三间,院门上石刻同治举人赵保滋书“独峰书院”匾额,书法秀丽。正厅大门上新悬匾额,上刻“晦翁遗迹”四字,为当代书法家沙孟海所书。文院内有椤木石楠、银杏、桂树、山茶、金钱松、芭蕉等名花名木。院内展览内容以纪念朱熹为中心,并陈列仙都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以及仙都恐龙化石图片,供游客观赏、品味。

  人文传承

  2015年12月6日,独峰书院举行了第一场公益性质的读书会,全民读经,论语一百;2017年9月9日,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独峰书院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特别向全县读者征集独峰书院廊柱楹联,仙都胜境清清靓,独峰书院朗朗声。2019年,开展了七夕良辰,礼在仙都,“及笄礼”乞巧传统文化日活动,一直延续到2020年。这些活动的开展,让这幽静古朴的院落里多了一群怀揣着对传统和文化无比崇敬的人,也让书院变得多元、年轻起来。

  第五篇:家乡风物志作文1000字

  琉璃厂——一个不一样的北京

  高一(3)班李映婵

  本文尝试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琉璃厂是在北京是一种什么文化象征?这种文化在今天有何表现和价值?

  四九城内,中轴线旁,有这么一个狭长街巷,笔墨纸砚,书画印章,无书不藏,人们叫它——“琉璃厂”。

  作为每个人都知道的街巷,它不可避免的有着属于自己的“刻板印象”,我于是乎采访了几个熟悉的人,

  “文化人的地儿”

  “感觉特别的高雅”“传统文化的文雅”“文化气息浓厚”。

  这是他们给出的答案,可以归纳出,他们对于琉璃厂的最主要印象可分为“高雅”“文化”二词,前者是对后者的定性描述,毕竟文化有很多种,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传统文化外来文化。而这种文化承载着北京乃至中国人对“文化”最传统,最天经地义的认识:古往今来的读书人不外乎如此么,舞文弄墨,有时闲情来了,鉴赏个书画,那就更显风雅了。另外,这种传统的中国文化,不可避免的,被限定在一个圈层里,每种文化都有局限性,但与如今大众流行文化相比,这种文化就算在其最流行的年代,科举时代,也只占当时很小很小部分人,也就是读书人圈层里,古代的士人阶层里,那么点了,对于数量庞杂的市井细民们,是无论如何都融不进去的。

  初步的调查结束了,理清一些思路之后,对于琉璃厂的文化象征,好像有了一些模糊的面容,但是,显然我的初步调查的采访对象,具有相当的局限性。我采访的,都是像我一样的市井细民,我们旁观,我们遥远的看着它,在人来人往中听见它,但从不是置身于此的“当事人”,虽说“旁观者”在“文化象征”的问题里的作用与“当事人”一样必不可缺,但我仍然希望,拥有能有另一个视角,来把它的面容雕琢的更清晰,更立体。

  在此之前,由于初中本校区临近琉璃厂,我曾几次游览过琉璃厂,也曾经跟同学一起进过几家店门,当时就感觉不是我等能玩耍的地方,就赶紧出来了,但那里悦目的琉璃瓦,干净又静悄悄的石路街巷,门匾上各种字体的毛笔字,无一不令我印象极深。而此番实地采访,我带着这两个问题来探访,又重新细致观察了这条不宽的街巷:“一得阁”门前新种了一棵树啊,中国书店门前的匾额刚被擦过,“紫云阁”屋檐下斜挂着一只八哥的鸟笼。看到这儿,我不由的有种奇怪的感觉,琉璃厂竟然还有这种烟火气和京味儿,一直以为这里这些没这么浓烈。

  接着就是实地采访了,我去了“一得阁”,这家老字号是专业买墨汁的,门帘不大,屋内有些昏暗,人稀少。环顾四壁挂满字画,门前的长木桌工工整整铺着一张宣纸,透过百叶窗,恰有些细碎的阳光如点点墨迹般洒落其上,正恭恭敬敬等着前来试墨的主顾。我看有一位年轻的销售员{暂且不知道怎么称呼}走来“您好,这里是一得阁,请问您有何需要?”

  这位小姐的知书达理问候让我更加尴尬,但还是紧紧张张的说了我的采访,课题,并试探的问了问,是否愿意接受我询问一些问题,占用美好的下午时光。这位小姐同意了,并热情的跟我说,上次采访的时候,也是她,她在一得阁工作已经快十年了,非常喜欢这里的工作。我趁机追问下去“您喜欢它的什么呢,它对您有怎样的文化象征?”第一个问题,她回答的毫不犹豫,“喜欢这里的工作氛围和环境,这里的工作都是,专注于文化,技术,而不是杂七杂八的,你懂吧;跟客户也都是老朋友,跟几家相邻的店也都是很好的朋友,不会像现代企业有压迫感和竞争感,环境也特别好呀,每天上班都是一种享受。

  “文化象征吧,有点儿抽象……是一个悠闲,雅致象征吧,毕竟这里的人把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在这点儿风月事上,有点悠闲,有点浪漫。当然,也不只是风月事,在明代,这里是科举圣地,在清朝,在民国,这里帮助国家政府干了许多,但主体,还大多像现在一样,只是纯纯粹粹对这种传统文化的喜爱,而已了。

  我开始了下一个问题,请问“您认为,琉璃厂的文化象征在如今有什么价值呢?“这从来不是个功利的地方,觉得,这里可以让人们知道,有一些时候你可以全心全意,完全的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本身上,像这里的人一样,那种“内卷”的竞争性,在这里就根本没有。”

  千万次谢过这位小姐姐后,我又不禁感慨:琉璃厂就是强,连店员都这么强。出了店门,依旧人烟稀少,游客慢悠悠走过,如同这里晃晃荡荡流逝的时间,不知为什么,看到那只八哥,又想起刚刚店员的话,我有点感动。

  我又把这次采访经过想了一遍,琉璃厂如今有这样的文化象征:它无关世俗,功名利禄,而只是对文化本身的坚守和执着的热爱。不关功利,只关乎热爱。在这个嘈杂,紧张,内卷的世界里,仿佛格格不入的世外桃源。这里的雅,不止学识,内容雅,而是“心远地自偏”的雅,难得的纯。

  至于它的文化价值。在如今,对于每个人而讲,既有着靠近传统文化的作用,让人们在文化庞杂的文化中,感到与大众文化不一样的文化,而也有着,提醒人们,请保护好你心中那份“雅”吧,在世俗功利的世界里,请别丢了它,而完完全全成了内卷的牺牲品,去真正生活一下,而不是忙碌的活着。

  其实已经到了结尾,但我真的很喜欢那只店门口的八哥,一直觉得北京人闲散悠闲的外表下,是对自己所爱真正的坚持。北京人一直比较不务实,所以古玩,文化什么的感觉胸无大志的东西,玩的还挺溜,但就像店员小姐姐说的那样,也许在太平盛世,他们就这么懒懒散散,嘻嘻哈哈,清晨遛遛鸟,没事养养花草,一生也就平平淡淡扑在自己字画古玩身上了,但像清末民国,倘若盛世将倾,深渊在侧,他们会不惜一切以自己之力,将所爱的字画交给所爱的祖国,将破碎的书页,将毁的字画,用自己生命保存,用全部财产收买,用一生技艺修复,万死以赴。

  琉璃厂也一定程度,体现着北京的文化人格吧。

  第六篇:家乡风物志作文1000字

  丽水谭宅

  林倩倩

  作为一个丽水人,谭宅对于我来说却是极其陌生的,还是因为这次的访谈任务,我才第一次听说并了解谭宅。

  丽水谭宅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酱园弄,由谭宅和小谭宅两座院落构成,构造形式、工艺特征类同。建筑布局合理,工艺精湛,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谭宅是丽水城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为研究浙南清式住宅提供了典型实例。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过去,我从来想过一座宅子会有这么大的用处。

  谭宅之所以被称为谭宅,是因为清代中期一户姓谭的人家迁徙到丽水,逐渐成为名门望族,而这一户人家历代致力于教育事业,倡导办新学,而且这城内最早的女子学堂就创办于谭宅楼上。清咸丰年间,太平军三度攻克处州府城,二次驻扎谭宅。光绪末年,处州知府赵亮熙曾以谭宅为府第。新中国成立后,谭宅曾用作丽水县公安局、丽水县公社联合诊所。(1986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丽水县置丽水市)

  而谭宅最令我影响深刻还是它的建筑。谭宅建造法式规范严谨,细部装饰手法多变,显露了江南民居的纤丽和柔美。建筑总体布局在一条轴线上。厅堂、天井、厢房对称组合,四周围以墙垣,构成了封闭式院落;院内雕饰工艺精美、题材丰富、寓意祥和;院外门窗装饰简洁,墙垣、屋面用白、青灰色调,比较朴素淡雅,屏风山墙高耸错落,既稳重又富有轮廓之美。在实用功能上,筑台基使之高出外围地面,并在居室内铺设木板,起到了干燥防潮作用;天井较宽敞,通风采光好,可充分接纳日照;院内栽植花木,形成了安静闲适的居住环境;四周墙垣包绕,屏风式山墙高出屋面,起到了装饰和防火的效果,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丽水民居的建构文化特色。宅内居民告诉我们,那房梁连接处没有使用一颗铁钉,都是用榫卯结构,由木头凹凸部分啮合而成的,十分讲究。还有屋檐上的瓦片,每个瓦片上都雕有花纹,做工非常细致。

  谭宅是典型的江南四合院式民居,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为昔日处州府城首屈一指的豪宅。其实酱园弄中的几栋房屋都是谭家的,只不过这个挂着保护单位牌子的,是最大的一座。谭宅在建造完成后,历经多次战乱,在40年代日军空袭中甚至被燃烧弹命中,然而建筑始终被保存下来。

  酱园弄谭宅于1988年7月19日公布为丽水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山墙为界,整幢建筑。建筑控制地带北到环城河,东到文昌路口,西到大众街口,南侧30米。谭宅的整座梁架为穿斗式,牛腿、雀替有山水、花鸟、走兽等雕刻,隔扇门、窗格子均有精细的花鸟雕刻,二进后天井墙上绘有壁画,彩绘山水人物,旁题黑底白字行书。照壁前后植有各类盆景花木,原有假山,已毁。进门时,我们还看到两旁有凹槽,谭内居民告诉我们这原本是用来放门槛的,那门槛几乎比人的腰还高,以体现其身份和地位之高。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当时谭宅的辉煌。

  虽然我们已看不到昔日的谭宅到底如何,但这次的访谈是对我们的一个提醒,我们要更多的去关注我们家乡古建筑,它们承载的是过去悠久的历史,传承的是古老的文明,值得我们永久铭记。

  第七篇:家乡风物志作文1000字

  属于昨天、今天、明天的北京文化

  高一(5)班王江涵

  如果问起北京最古老的商业区在哪儿?一定会有不少人很自然地想起前门大街、花市和大栅栏街。其实,老北京最古老的商业区在今天的钟楼、鼓楼一带。

  历经七百多年的兵火和变迁,很难再从散佚的史料中查找到京城商业区的详细记载。但是,在史料中依然清晰可见关于钟鼓楼一带商业区的记载,它自元代起发展,历经七百多年经久不衰,至今尚保留着古老商业区的规模和形制。今天老北京仍有“东四、西单、鼓楼前”之说,可见这一带的商业区是得到大部分市民的公认和肯定的。

  为更加深入地认识其历史变迁和现状,我利用十一假期来到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的南锣鼓巷,通过对这里居民和经营者的访谈调查,全面了解了南锣鼓巷的悠久历史及发展,当今所处的环境的情况,有什么样的需求,以及目前当地商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南锣鼓巷胡同,宽8米,全长787米,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已有740多年的历史。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改称南锣鼓巷。

  它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是我国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也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南锣鼓巷及周边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则更是一处大富大贵之地,这里的街街巷巷挤满了达官显贵,王府豪庭数不胜数,直到清王朝覆灭后,南锣鼓巷的繁华也跟着慢慢落幕。

  随着现代创意产业、文化酒吧等时尚元素的融入,古老街巷尘封的历史文明,一夜间成为国际众多媒体热门推荐。并受到国内外游人“热捧”的“京城新名胜”和“文化休闲新驿站”。北京奥运会使南锣鼓巷商业的发展达到巅峰,诸多商铺齐聚南锣鼓巷,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小小的胡同已经成为对外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

  同时,南锣鼓巷作为北京仍保持传统街坊格局、传统四合院和文物相对集中的地段,在整个北京旧城保护与更新的工作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我的第一个访谈对象是一位老爷爷。他从65年就搬到了南锣鼓巷,算的上这里的老住户了。我问他近些年来的改造对她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老爷爷语气立刻变得激动起来,他对我说她还是喜欢原来在四合院里的那种生活,那时候邻居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经常有交流。而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疏远了,尤其是对他这样的老人来说,觉得很不习惯。除此之外,他还提到了改造之后的另外的一些矛盾。比如当附近改造成商业区之后,人来人往,虽然这里治安还是不错,但喧嚣的商业街还是会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

  在谈话中,我清楚地了解到了老爷爷对胡同深厚的感情,最后我还问他是愿意住四合院还是楼房?老爷爷果断地回答道:“当然是四合院呀。”

  在和老爷爷谈话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位在胡同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居民对胡同改造的看法。尽管住在胡同里条件可能比不上住在楼房,但是他们还是坚持选择留下,那是他们对胡同深深的依恋……

  接下来,我采访了一位捏糖人商铺的经营者。很令人吃惊的是,他的看法居然和居民的有很大分歧。我问他目前经营面临的问题有哪些?他抱怨附近的房子的租价很高,交通不方便等等。于是我又问他对胡同改造有何看法?他说尽管面临诸多问题,但他其实还是十分认同将胡同改造成一条商业街。在他看来,这样的改造赋予了胡同新的活力,而且可以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重要的是,这样的商业街,给像他这样的人提供了劳动的机会,能够解决很多其他问题。此外,他还建议这样的商业街应该多开发几条。

  采访过程中,我特意观察了一下,一个成本不过几毛钱的糖和小木棒,所需时间不过四五分钟,师傅就可以捏好一个糖人,单价可以卖到四五十元一个。但师傅却说南锣鼓巷带给他的收入依然令他们失望,他原本设想的胡同的面貌已经看不到了,南锣鼓巷已然失去了原来的特色和神韵…听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千。

  回到家后,我陷入了沉思……我想南锣鼓巷作为北京的一块风水宝地,怎样弘扬继承老北京文化始终会是它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虽然南锣鼓巷名声在外,可如此现状是否就是一种正确的胡同文化保护的方式,也还是不能定论。

  怀念老北京的人喜欢这里,因为这里有最地道的北京味儿,从明朝将军到满清末代皇后、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这里的每一个宅院都有数不尽的人物风流;蓝眼睛白皮肤的老外喜欢这里,因为这里有他们一贯的雅致情调和浪漫情怀,很多小店光听店名就让人无限神往。门外是古老中国胡同的往日尘烟,门里是翻新仿古的旗袍唐装胭脂口红。似有似无间,仿佛在古今交错的时间里徜徉,在中西合壁的空间里感受传统与时尚的激情碰撞。

  就是这般矛盾,却又难以置信地和谐。让人不禁感叹,原来北京可以如此悠然……

  第八篇:家乡风物志作文1000字

  兵马司胡同——胡同与文化保护

  高一(10)班王若兮

  我的调查对象是北京兵马司胡同。

  兵马司胡同位于西四南大街西侧,南侧是丰盛胡同、辟才胡同。

  这次调查我查阅了资料、走了一遍兵马司胡同,并且找到了我的老师和路边的两位老爷爷做采访。

  名叫兵马司胡同,一定与兵马司有关。查阅资料可知,兵马司是一种官职,文职京官,起源于元世祖至元九年,负责“掌捕盗贼羁押案犯事宜”,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明代北京内城设有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司负责地面治安捕盗,而西城兵马司就设在兵马司胡同。这个官职后来也取消了,而且我调查时,并没有发现保留下来的与兵马司有关的痕迹。

  这条胡同与我所想的有点不一样。原以为胡同都应该有狭窄的路、低矮的屋檐和装饰优雅的大门,但兵马司胡同将古老的屋墙与现代的楼房穿插起来,这样的改造应该是为了居民更好的生活起居。据我的老师说,在她小时候(四十年前)她就住在楼房里,而她的一些同学住在标准的四合院里。路面、供水供电一直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在她小时候,只是现在加了互联网。后来又采访了一位老爷爷,他告诉我其实现在的兵马司胡同只剩了半条,另一半拆迁了要盖高楼,好久以前就开始干了,现在还没盖完。

  那就说这半条胡同吧。街道比较宽敞,在路边停上私家车后汽车还可以轻松地开进开出。一些楼房用“老墙”围起来围出小院子,尽管刻出了一些古典的花纹,但那种壁身上的雕刻应该用于影壁,而不是直接放在路上。不知道那是不是原来老四合院中的影壁。路边都是北京标志的国槐。虽然有人来往,但胡同里还是非常的安静,静得我都可以听见自己的脚步声。

  这一路上,最明显的一个院子应该就是兵马司15号了,院子大门前挂着“地质调查所图书馆”,可实际里面是一个居民区。前有一栋绘有一颗红星的三层现代式建筑,后有几栋单层小房子。院子里种着辣椒、丝瓜,居民抱着孩子聊着天。如果不是查了资料,我一定只会觉得以地质所命名一个普通院子莫名其妙。但其实这个原地址写的是兵马司胡同9号的院子,是民国时期的著名科学机构——中国地质调查所的所址。该所于1913年成立,1916年迁入兵马司胡同9号(现在的兵马司胡同15号)。当时依靠社会捐助形成了3栋建筑:图书馆楼、办公楼和燃料研究室楼。兵马司9号是一个多学科开拓的科学机构,是当时中国地质学,包括矿床学、石油地质学、古生物学等学科的学术中心,具有不小的贡献,如该调查所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其土壤研究室组织了第一次全国土壤调查。1935年8月,中国地质调查所迁到了南京。既然地质所迁走了,为什么这离不开个地质博物馆呢?但没有,“文革”之后,这里被被作为民宅和库房使用,据2014年的资料,这里实际住户多达70户,包括临时住户。我迈进楼房大门,只见昏暗的楼道里堆满了杂物。这令我有些失望。

  离开兵马司胡同15号,在巷子里走走。修机器的几个人聊着天,两个老太太在路上见面互相问候,还有一个老太太静静地坐在四合院门口。我以前读过文章讲述老北京胡同里的吆喝,还有胡同里许多买卖、游戏,今天却都没有见到。我的老师回忆说:“那个时候也没有辅导班儿,也没有什么培训机构,孩子回来写完作业就是玩儿,真的是特别亲近自然。而且孩子之间,你想家里都不是独生子女,都有兄弟姐妹啊,然后也有小伙伴儿,真的是不孤单,什么都玩儿。跳绳啊,跳皮筋儿啊,玩沙包儿啊,跳房子呀,爬树啊,打乒乓球啊,逮人儿啊。”那为老爷爷也说:“我住这五十多年了,那时这还有个小学,孩子们就聚起来一起玩儿,邻里关系非常好。”“现在大家关系一般般,没什么特别的。”另一位老爷爷出门到垃圾时补充说。那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现在真的很不一样。我询问我老师关于令她印象深刻的胡同生活片段,她笑着分享说她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号召他们放学以后在胡同里面那个去打国槐籽儿,那种像豆荚一样一串儿一串儿的。弄回来以后要把它剥开,把黏极了的种子泡一泡交上给学校,学校用来要种树。“胡同里面槐树打药,到处都是吊死鬼儿啊,还有在大院儿里玩儿的时候,树上的洋辣子呀,天牛啊,嗯,就是说孩子的世界里面都是跟胡同儿、院子、小伙伴、昆虫都是有关系的。”老师说。槐树落叶了,可我这次胡同考察没有捕捉到任何一处童趣的景象,唯一见到了一个坐在门口、百无聊赖的孩子。

  对兵马司胡同的调查到这里就结束了,许多内容我其实都没想到。我没想到胡同只剩了半条,我没想到这里有个地质所也没想到它的现状,我没想到现在这里难以找到老北京的影子。是的,现在为了更好的生活是不可能留下来所有的胡同文化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有了城市生活,有了更好的消费,我们没有回首的必要。但文化是记忆的汇聚,有那么多老北京童年最美的回忆汇聚在幽静的胡同中,作为北京的孩子,我们有义务留下这份文化。我在来兵马司胡同之前去过东四、史家胡同博物馆,感觉内容比较杂乱,难以在心中留下印象。不只是胡同,这是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会面对的问题,每一处古迹要留下来都分外艰难。我的内心也很纠结。但其实兵马司胡同可以做得更好。那些大院可以清扫清扫,尤其是兵马司15号的楼房,对每户人家的生活环境再进行深入的调查。或许一些人可以搬离胡同,到更方便的地方生活;再开出来一个地方做地址所的纪念馆、胡同文化的宝箱。

  希望以后兵马司胡同能变的更好。

  第九篇:家乡风物志作文1000字

  宁波风物志

  余佳露

  宁波是我的家乡,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海滨城市。下面介绍宁波的古建筑。

  一、天一阁·月湖

  天一阁是宁波的著名建筑,它坐落于月湖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古色古香的庭院,浓浓的古书气息,让人立刻对它悠久的历史产生敬仰。一进大门便看见藏书楼主人范钦的石像,他身后的壁画也栩栩如生。藏书楼里面陈列着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书籍,这些书籍也上百年的历史。

  天一阁防火藏书楼在防火、通风、防潮方面也独具特色。楼上的通间大致上是用于存贮图书,布置书橱。用书橱将大通间划分开,井井有条。楼下为六间的布局。天一阁与范氏住宅之间还隔有一墙,用以防火。

  月湖,又名西湖,位于宁波市城区的西南,开凿于唐贞观年间。南宋时期广建亭台楼阁,植树种花,形成“月湖十洲”。这十洲分别为湖东的“竹屿”,月岛的“菊花洲”,湖中的“花屿”、“竹洲”、“柳汀”和“芳草洲”,湖西的“烟屿”、“雪汀”和“芙蓉洲”。

  宋元以来,月湖是浙东学术的中心。唐朝贺知章、北宋王安石、南宋史浩、宋朝杨简、明末清初万斯同等都在月湖留下了痕迹,他们或隐居、或讲学,或做官,或著书。

  二、梁祝文化公园

  梁祝文化公园是梁祝故事的发源地。

  相传中国古代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叫“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遇到会稽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红妆,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之后梁山伯在鄞县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去世了。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跳入坟中,接着坟中竟出现一对彩蝶,双双飞去。

  三、南塘老街

  南塘老街曾是旧宁波商贸文化聚集地,叫“南门三市”。这条街上商铺林立,货品琳琅满目,全是宁波历史悠久的传统特色美食。“缸鸭狗”的汤圆,颗颗圆滑饱满,芝麻馅甜而不腻,汤圆上撒点桂花,清香扑鼻,混合糯米香,简直沁人心脾。“油赞子”有百年的历史。每家油赞子店铺门前都挤满了人。一根根油赞子拧成麻花状,一口咬下去,酥酥脆脆。除了面香还有海苔的味道在口中回味,让人忍不住再来一根。“慈城年糕”洁白如玉,十分软糯,很有嚼劲。“年糕,年糕,年年高”,宁波人喜欢吃年糕,也会做年糕。在做好的年糕上印上“五福”“六宝”“金钱”等字,蕴含着美好的寓意。“三北豆酥糖”口感酥松,入口即化,不沾牙,吃完后,淡淡的黄豆香迟迟不会散去。

  宁波,有它别有风味的一面。时代在发展,宁波人的生活也越变越好。

  第十篇:家乡风物志作文1000字

  家乡风物志——拾起应星楼印象

  杨之靖

  2020年10月1日,风和日丽,万里无云。脱去负担,背上喜悦,南明湖畔,花明柳绿,湖面波光粼粼,悄然安静。锦鳞游泳,郁郁青青。

  瓯江之边,应星楼,一段被遗忘的记忆,重拾,回味。

  清晨,应星楼被藏匿在了蒙蒙细雨之间,她的红色被雾气淡去,显得不那么高调,她伴随着处州之人慢慢苏醒,丽水人的生活,也便开始……

  楼后面亭台水榭,每天都有很多人带着孩子喂鱼,这里的鲤鱼都又肥又大,成群结队。孩子们的欢笑声,小贩的叫卖声,夹杂着流水的哗哗声,苏醒,热闹,喜庆。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有所记载“少微山在浙江丽水东南十里,一名大栝山,以郡应少微处土星,故山名少微,州曰处州。”而清道光版《丽水县志》则明确“少微山在厦河之南,旧有少微星君祠,以郡应少微处士星也。”应星楼,因对应天上“少微处士星宿”得名,因见证千千万万丽水人民成长经历而成丽水之标志,因融合了处州百年来的传统文化而成处州之韵。

  这座始建于南宋开禧三年的建筑是时任处州郡守寺丞王庭芝主持修建的。时任郡守寺丞王庭芝看到了处于危难之际家国,为振起士气,唤起民众为国效力的情怀,筹资兴建了应星楼。楼宇的命名一方面是寓意着呼应天上人才之星处士星之意,一方面也是为了纪念人才之州之起源。应星楼的建造,新时代的开启,从此,风雨兼程有了见证。

  水灾,大火,两建两毁。历经千年的风雨,应星楼最终毁于日寇飞机对丽水360多次轰炸之中。曾经的人才之源,应星之楼,被无情地炮弹毁于一旦,只剩一片废墟,与无尽的叹息。

  2008年,为了再次传承丽水的历史文脉,丽水政府筹资重建见证历史千年历史的应星楼。2010年6月建成的新楼高达45。9米,共有九层,她在原有的古色古香之韵味上更添了雄伟与气派。如今,经过多年的规划,它成为丽水的一个文化地标建筑。

  而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自然少不了对地方文化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在这方面,应星楼则化身成了“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这个遗产馆位于应星楼的1-2层,分为山高水长和之韵、春耕冬酿勤之韵、巧夺天工匠之韵、弦歌弄灯娱之韵、乡野绝艺奇之韵、千年山哈凤之韵六个部分。

  春去秋来,许多个日夜,无数个四季,应星楼的历史见证着处州古城变成丽水现代都市,她一直默默伴随着丽水人民共度风雨丽水人民也一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捍卫她的那份神圣与庄严。

  曾经,应星而名,遥对“处士星”,为古处州千年历史的见证。

  而后,屡遭水患,又经战火,最后只剩下一片空寂和史书上的只言片语,似乎只能在记忆里寻得她的故事。

  如今,应时再建,旧名新颜,成为今丽水耀古烁今的标志,它继续被刻入在一代一代丽水人民的记忆之中。

  而在老一辈的口中,却依旧流传着旧时的记忆,应星楼不仅仅是千年道教与古老文化的记录之地,更是千年处州文化的灵魂和丽水人的根。同样,于应星楼而言,它也不仅仅是传承着“处州”古地名的一座仿古老楼,

  纵观千百年的处州历史,这座城市在应星楼的陪伴下成长。应星楼好似千万丽水人民的母亲,是记忆中的那雄伟印象,也是那颗思想之心的寄托之物。

  对于不远万里来游玩的客人而言,应星楼是一座传承的桥梁,她无时不刻地展现着她的风采,告诉异乡之人,丽水之美,处州之韵,她大气而不张扬,她向千万人招手:这里,是丽水。

  对于本地丽水居民而言,应星楼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南明湖畔,蒙蒙细雨之中,蓝天白云之下,“风儿柔了轻纱雾,应星楼隐在朦胧处”。

  对于身处他乡的游子而言,应星楼是记忆,是想念却不能去的地方。例如在异乡求学的我,也会时不时抬头看看那轮皎皎明月,拾起那片应星楼的印象,那从小便觉得高大雄伟的地方。看过千山万水,闲赏过他处风情,却忘却不了这牢牢锁在心里的应星楼印象。

  处州之韵,贤才之地,应星之楼,瓯江之畔的应星楼,承载着丽水人民的记忆,寄托着丽水人民的厚望,千千万万的丽水人民,从这里走出,带着处州古韵,带着丽水特色,怀着丽水情怀,将丽水之声传遍世界,也将世界之美融于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