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游望丛祠作文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个细雨绵绵的早晨,我和伙伴们一起游郫县望丛祠。
去之前,冯老师已经让我们做了些准备。因此,我知道古蜀国有前后五位帝王:第一位是蚕丛,第二位是鱼凫,第三位是柏灌,第四位叫杜宇,也就是望帝,最后一位则是开明,也叫鳖灵,这就是丛帝。而“望丛祠”并不是“望过去有一片草丛的祠堂”,而是纪念望帝和丛帝两位帝王的祠堂。
讲解员带领大家进入,介绍到望丛祠与其他祠堂的不同,因为它有两个一样大的拱门,且拱门两侧的石雕和花纹都是对称的,这是因为望帝杜宇和丛帝鳖灵对古蜀国和百姓们的贡献一样大、威望一样高。
穿过祠堂,我们来到一片空地,迎面的墙上挂着两块匾,分别为纪念望帝开发农业、丛帝治水造福百姓的功德。接下来,我们参观了望帝和丛帝的陵园,两座陵园都被参天的松柏所围绕。据说,这些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
在望丛祠众多的景点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藕香榭。这是一座坐落在荷花池中的亭子,恰逢夏季,四周满是盛开的荷花,唯有一条弯弯的小路通向外面。听到这名字,我就感觉清凉、舒服,闭上眼睛好像真的有藕香飘来。藕香榭的柱头上有一副对联,我也特别喜欢。上联是“治水功高追夏禹”,下联是“让贤德厚迈唐尧”,意思是丛帝治水功德高,都快追上大禹了;望帝禅让王位,贤德的品行都快赶上尧帝了。冯老师出的考核题中的一道题就和这个对联有关,而我们小组的伙伴们就在这花香藕香中将难题迎刃而解了。
游学结束了,天也放晴了,而我和伙伴们却还沉浸在激烈的讨论中。我点开手表,发现已经中午一点了!可平时贪吃的我却一点儿也不饿。我想,我一定是被望帝“德垂揖让”、丛帝“治水功高”的事迹所感染。以后,我也一定要做一个为大家做贡献的人!
提到“大禹治水”,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啦。可是还有一位比大禹更厉害的人物,那就是丛帝鳖灵,他开凿了玉垒山,开出了宝瓶口,为李冰治理都江堰打下了重要基础。而和丛帝有着一样地位的蜀王,还有一位就是望帝杜宇。今天我们就来到了位于成都郫县的望丛祠,来听听他们两人的故事。
我们走进大门,看到了两扇并列的门,分别题写着诗句,一扇是歌颂杜宇的,一扇是歌颂鳖灵的。“想当年望帝为了奖赏丛帝治水的功劳,便把王位让给了他。真是一位开明的君主”。导游小姐姐这样介绍着,我们也跟随她的讲解来到了这位开明的君主的陵墓边。那是一座很大很大的坟墓,高十五米,周长二百多米,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蜀王陵墓。为他修建这么大的坟墓,也是深深地表达了后人对望帝的尊敬。
我们穿过走廊,一丛一丛的杜鹃花映入我们的眼帘,虽然这不是杜鹃盛放的春天,但我的脑海中却出现了杜鹃红得像火的场景。传说中杜鹃花原来是白色的,因为杜宇死后化成杜鹃鸟,每到春季就不停的啼叫,提醒百姓该播种啦,一直啼叫到口中流出鲜血,染红了杜鹃花,这就是“杜鹃啼血”的故事。
穿过一条曲径通幽的小路,我们看到了满池的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已经全展开了,露出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饱胀得就要破裂似的。正如苏轼说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朵朵的荷花,迎着阳光绽放着笑容,像是在歌颂望帝和丛帝的功绩。
参观结束了,我领悟到: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要进步,必然需要一些伟大的人物,望帝丛帝就是如此,他心怀百姓,治水有功。我们作为小学生,也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认真学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暑假的一天,我和国学班的同学们一起参加望丛祠游学活动。望丛祠是四川最大、最早的古蜀帝王陵墓,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一祠祭二祖的祀祠,因此望从祠开有南北两扇对称的门,表示望帝和丛帝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
进门后,导游首先带领我们参观一块又大又长的石匾,上面刻画着古代蜀国人民生活的场景。
沿着林荫小路,我们来到了一块石碑前,上面写着“古望帝之陵”,陵墓宛若一座山丘,上面的松柏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好像一位位战士守护着帝陵。导游告诉我们,望帝就是杜宇,他教会了人们耕耘,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人们尊称他为“农神”。这让我想起了曾经背诵过的李商隐的“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句。传说蜀国的国王杜宇因丛帝治水有功,便把王位让给了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则隐归山林,死后化为杜鹃鸟,日夜悲鸣直至啼出血来,杜鹃啼叫的声音,就是杜宇在叮嘱人民要遵循农时、搞好生产。
望帝陵的不远处,有另外一块石碑写着“古丛帝之陵”。陵墓周围有许多高大的树木。
在树木的浓荫下行走了一段,我们便来到了巍峨庄严的望帝丛帝纪念馆,一进门就看到望帝丛帝的青铜塑像,旁边还有一些介绍望帝和丛帝的牌匾。根据这些牌匾的介绍,我想起了“鳖灵为相”的故事,鳖灵也就是丛帝。古蜀国洪水泛滥成灾,鳖灵带领着蜀民们治水,消除水灾,得到了大家的敬仰,望帝将王位禅让给鳖灵,鳖灵号称开明,带领蜀国人民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游学完后,我明白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历代祖先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得来的。虽然我们还年幼,但是我们要努力学习,传承他们的精神,长大了像他们一样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