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摘抄网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看见作文1000字1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没有过多的修饰,没有过多的感情,柴静用冷静真实的文字记录了她所见证过的悲欢离合。整本书让我内心产生最大波动的不是属于柴静的成长,而是人性的交织。
2005年前,同性恋在中国似乎是一个比妓女或者艾滋病毒传染者更为令人鄙视的词。同性恋和其他人一样上学,工作,努力活着,事实上,同性恋是由先天基因决定的,这是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的另一种必然的相爱方式,他们无法选择,爱了就是爱了。但是,社会的不接受导致的是他们不能公开身份,绝大多数的他们不得不和异性结婚,建立感情的社交场所大多是公厕或是浴池,那些不是爱情,只是性行为,而且是陌生人间的,对于他们而言“在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地方,爱活不过来,只有性。”
我们的社会不接受同性恋,同性恋只能被压抑在角落,他们中有的因为不理解,不自由,想改变却无力选择自杀,有的被父母强制送入精神病院被当做一生的耻辱。是的,连父母都无法接受,最亲近的人都为因新天基因而决定的性取向离开他,嫌弃他。
书中,柴静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受同性恋者?”
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我不能说完完全全的明白了这段话,但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社会的共识不能为那些社会眼中特殊的人选择活下去的道路,当你的无知,你的愚昧,你的偏见伤害了一个努力去生活的人,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善意。21世纪,人人呼吁着平等,而平等不是某些人因为符合了大家的共识所以被给予的尊重,平等是发自内心的,你有你的所爱,我尊重并诚挚的希望你能快乐地生活,你能获得幸福。是的,这种爱并无羞耻。我相信,爱情、自由、公开表达自己身份的空气、空间,这些同性恋者视作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终有一天会蕴含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相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
再说药家鑫事件,一切的根源追溯到的是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了解真相以后,我们才能够理解他的残忍手法来自于何处。然而药家鑫未被判死刑前,音乐人高晓松曾经在微博中评论:“即便他活着出来,也会被当街撞死,没死干净也会被补几刀。人类全部的历史告诉我们:有法有天时人民奉公守法,无法无天时人民替天行道……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音乐吗?”数万人转发他的话。理性的来说,这些话并没有错,但是这些话的背后,没有体现出中国较为悲哀的一面吗?不知道真相妄自评论,名人的话被奉为经典,甚至,一个人连纠正自己错误的意愿都被全民扼杀在摇篮之中。网络曾几何时也变成了如此令人胆战心惊的武器,人,都是人,隐藏在罪恶下的心未必不是脆弱的,而看似善良的人心中又是否没有恶念呢?
人性的交织,本来就是美而复杂的,法律无法因为人性而更改,人性也会有法律无法抑制的时候,接受一切可能性,冷静的面对,不要因为你的兽语而剥夺任何一个人忏悔的机会。
还记得,那是我四年级暑假的时候,父亲准备带着我去西藏旅游,去亲眼看看那世界最高峰的真实容貌。
这一次旅程,我渴盼已久,当然,我的父亲也策划了很久。他准备带领我们穿越怒江、金沙江、澜沧江,翻越玉龙雪山、帕隆藏布雪山,最终抵达珠峰大本营。父亲说我还小,爬不了珠峰,但至少要让我去看看这世界最高峰。
我清楚地记得,暑假的第一天。父亲带着我和我的一个朋友,还有父亲朋友的一家人,从深圳浩浩荡荡地驾车出发了。
行程初始,我们在车上有说有笑,但当我们到了云南之后,随着海拔不断升高,困难也在步步逼近。经历了五天的跋山涉水,我们终于抵达了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之前,我对青藏高原的想象完全来自李娜动听的歌声,而当置身其中之时,才知道高原原来是可以这么美的。
我们彻底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只看见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纵情放歌的牧羊人挥着牧鞭娴熟地驱赶着他恢宏的“大部队”,零零星星散布在草原上的蒙古包冒着袅袅炊烟,远处跑过的是稀有的藏羚羊和只有在”动物世界“里才看到过的野驴。我被眼前的一切深深地吸引了,我真的没有想到在如此高的海拔下,这里的生命竟是如此生机盎然,我顿时对这世界最高的高原多了几分敬意。
正当众人微醉在这高原美景之时,困难却不期而至。我们一行人中的一个身体特别棒的叔叔出现了高原反应,我们紧急停下车。面对高反真的没有什么好方法,只有少运动,多喝水,少说话,适当地吸一吸氧气,让身体慢慢去适应。在着实折腾了很久之后,叔叔的情况渐渐有所好转,我们继续前行了。
终于,在经过了十几天的翻山越岭之后,我们一行人抵达了珠峰大本营的脚下。只见在空地上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醒目地写着:珠峰大本营,海拔5200米。也许是要让我们对这世界最高峰多些敬畏吧,刚刚晴好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大雨如注,珠峰的任何一角在此刻都看不见了,父亲只好先让我们住下,准备次日再看珠峰。
刚刚住进帐篷,挫折便接踵而至。先是我的好朋友出现了严重高反,更没料到这高反象是会传染一样,我们一行人接二连三地倒下了,我也没能幸免,就在即将目睹珠峰真容之时给我来了个结结实实的下马威。
难道这次旅程就这样无果而终了吗?难道之前数十天的跋山涉水就这么前功尽弃了吗?不,我在心中喊道,我一定要亲眼看见珠峰的真容。我不断在心里给自己加油,一次一次的呕吐不再让我灰心。也许是我对成功的渴望,也许是我们相互的鼓劲儿,高反竟然越来越轻了。
第二天清晨,雨过天晴。父亲一声令下:登顶珠峰大本营!就在我们登顶的那一刻,红日初升,珠峰在旭日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那一刻,我看见的,不仅仅是世界最高峰高大宏伟的身躯,更是我们一路前行付出的努力,以及挫折一次次来临时永不放弃的精神!
在那荧黄色的灯光下,我又重新翻开了那表面略有灰尘的诵读集,似乎又开启了尘封多年的记忆。
——题记
我想,如果说中国五千年之精神脊梁,那么,没有什么比古诗词更能让人信服的了。如果说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那么古诗词所呈现出的情趣义理,便可以说是灵魂了。在古人的文字中,我似乎能看见一处相思,两处闲愁的爱情;能看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能看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那么,这一瞬间,便是一种超乎千年的永恒。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处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这一生的真实写照,可谓是半世诗情画意,半世颠沛流离。思念难解,辗转反侧,愁绪万千,李清照把思念爱人的入木三分通过清丽的词表达出来。停留在此,我看见了一个不知如何倾诉的女人在真情流露的时候以词流转出来的情意是那么源远流长。直至今日,再读李清照的词似乎还能被她带入愁肠九转的情境,和她一同感受相思之苦。相比李清照,我在乐婉的“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中看见了了一个至性真情,豪爽果决的女子,即使与爱人分离,但依然心存光明,今生不携手,来世续前缘的大气质。在她这,我便能看见一种女子的洒脱,让人心生敬佩。
诗词总是这样神奇,读到细腻之处总能如临其境,也被作者的感情带入其中,让人流连忘返。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名句。是的,只要存在,定是有所用处,李白就是这样。通过他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总能看见一个愿舒展自己的抱负,意气风发的少年郎,那年那月,长安城便出现了诗仙李白,爱喝酒,爱做诗,始终保持着少年热诚,孑然一身。正是通过一句“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接近了政治。可恰恰是这必有用的精神,引来了同僚的嫉恨之心。而此时,李白的随性也便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好似能穿越千年,看见李白转身出宫的潇洒。当时的李白已经名扬全国,却还不在杜甫的面前倨傲,可谓清风明月。安史之乱,即使61岁也依旧请缨杀敌,自始至终,李白都做到了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诗不就是对李白最好的概括吗?每每看到这一句,我就像看见了李白的一生。
华夏儿女绝不会忘记民族英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辛弃疾生死不惧的最佳证明。我似乎已经看见他在敌人面前正义凛然的样子,在死亡面前,那么担当而坚定。更有岳飞。读着他的《满江红》,我就像看见了在战场上将士们上阵杀敌的场景,为之震撼,为将士浴血杀敌的英勇气概而热血沸腾。“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每一次读这样的诗句都会让我慨然高歌。
合上书来,走向窗前,看见那弯明月,果真是月明星稀,我知道,我和古人看见的是同一片天空,我一直追随的,就是他们的脚步。
去旅行,用眼睛洞察大千世界的美妙,用头脑和心灵看见人间的温情和伟大。
青海之行的那一晚,八点多钟了,我们仍坐在大巴上穿行在田野间,四周寂静无声,只有大巴车灯那点微弱的灯光照亮了前方有限的一段路。我们从行程上可以看到要去的地方是中科院黑河研究所,今晚我们也将在那里过夜。
一个多小时后,车停了,那是院子里的一块空地,没有路灯,只能依靠手电筒微弱的光束窥见不远处前来迎接我们的那个人。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放下简单的行李后被告知马上要去听讲座,心中怨意不免而生。来到那间会议室,发现刚才那人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在他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他是常年驻守在这里的一名科研人员,负责监控这里的一些气候变化。他操着那口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却很慷慨激昂,慢慢的,我也被他生动的讲解所吸引了,不知不觉中睡意全无,或者是因为太久没有见到“人”的激动,他滔滔不绝的讲了好多,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包括像他一样驻守在这里的科学家的生活。精彩的介绍总是短暂的,很快我们就回到了如军营一般的宿舍,这些宿舍也是科学家们平时生活的居所,没有一样多余的物件,甚至有些简朴,眼前所见,真的没有想象中的科学家应该有的待遇。孤独而执着的守候,这便是他们给我的第一印象,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进入梦想。
第二天早晨起来,科学家叔叔又带我们参观了属于他们的一片“秘密花园”:各式各样的测量仪器安静的躺在蔬菜丛中,褐色的栅栏,青葱的果蔬给这原本庄重的研究所里增添了一抹生机。他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他和同伴们一直守护的。每天观测数据,进行科学研究就是他们常规的工作。看着这些冰冷的仪器,再看看一脸自豪地眼前的科学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之后的几天,来自不同岗位的科学家在为我们做着不同的讲解。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大冬树垭口,当我们沿着陡峭的山路来到这里时,强烈的高原反应困扰着我们,冰冷的寒风摧残着我们,殊不知,也是这样一群人,常年住在这样的环境里,栉风沐雨,一丝不苟的检测着这里的气象信息,一干就是大半生;在巍峨的七一冰川脚下,当我们已经累的气喘吁吁时,中科院七一冰川站的科研人员在旁边拉着我们走上峰顶,这样艰险的路,有时一天他们就要往返三四趟,有时晚上甚至要搭帐篷在寒冷的冰川旁住一整夜,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他们?
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他们将奉献作为一种责任,将付出当做一种义务,正如太阳用光芒挥洒于大地,一切生命因之茁壮成长,正如雨露用身躯滋润着大地,一切生命之花因之绽放。眼眸因看见而愈加清亮,科学家的形象不再因为这一称谓而伟大,我着实为眼前这一群真实、亲切、执着、坚持的他们而礼赞!
幸福很矜持,遭逢它的时候,它不会夸张地提前和我们打招呼;离开的时候,也不会为自己说明和申辩。幸福是个哑巴。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只是心灵的感觉。让世人看见幸福的,也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
——题记
小镇的清晨,慵懒的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洒向大地,只留下一片温暖无边的惬意。万籁俱寂中,几声愉悦的鸟鸣拉开小镇生活的帷幕……人们纷纷打开房门,深吸一口新鲜空气,全身上下散发着朝气,亲切地相互问好。此刻,摊贩发出了响亮的吆喝,牧羊人吹着竹笛,晃着柳鞭,将羊儿赶上青草丰茂的山坡。农家的烟囱里飘出一缕缕缥缈不定的长烟,饭菜的香气弥漫开来,似乎还传来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没过多久,集市里便热闹起来了:谈论声、讨价还价声、吆喝声、孩童们的追逐声、嬉闹声……这些汇集着万千内容的交响乐赋予了小镇无限的生机。微风轻拂过柳枝,惊起漫天柳絮,随风飘扬。这儿的生活美好得只能用幸福来形容了。
小镇的中午是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男人们扛着农具,行走在田地间。即便隔着几道山坳,人们也习惯了扯开嗓子呼应。笑声回荡在山地间,余音不绝。人们和着汗水播种着一年生活的希望。土豆、小麦、各种时令瓜果,在黑润的土地上生长着,收割着。女人们大多候在家,洗衣、带娃、捣弄猪食、收拾着男人们从山上田地里收回来的庄稼,一刻也不得闲。烈日炎炎,人们纷纷忙碌着手头的活计。一场劳作过后,一顿香甜的午饭便是最大的慰藉。他们劳作着,也幸福着。他们爱脚下的每一寸土地,爱身边的每一株花草,每一眼泉水。他们觉得生活几近于完美。
小镇的傍晚,晚归的牧羊人踩着黄昏的尾巴,对着空旷的小路引吭高歌。羊儿们走走停停,时不时地嗅嗅花香,在草地里打打滚,沉浸于一片绿意之中。黄昏的斜晖在狭长的小道上画个潇洒的背影。这时,小镇的大树下已聚集了许多人,端着饭碗,谈论着有趣的事。人们互相品尝着饭菜的味道,时不时赞扬几句,被夸的人抿着嘴,笑意漾在脸上。吃完了晚饭,人们围坐在一起,热闹地谈论着今天的新鲜事。天色暗了下来,静谧的夜空中已经出现了点点星光,凉风习习吹过,又一个清爽的夜,终于到了孩子们的游戏时间了!大家玩起了捉迷藏,被捉的人也不恼,只是“咯咯”直笑,十分和谐,快乐。要是运气好,还能偶尔遇见镇上来的戏班子,那便是大人们的娱乐时光了。台上,精美华丽的戏服,精心的编排,宛转高昂的唱腔迷离动人。台下,观众们掌声雷动,大声喝彩……
这种慢节奏的美丽生活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我们只要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一花一草,一叶一木,就会看见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就会依然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幸福。
洛特雷阿蒙说:“凝视城市的废墟很美,但是凝视人类的废墟更美!”人性里有腐烂的丑恶,也有开花的善意,它们共同堆砌成了一种人格。它非常复杂,配方冗乱,有机的善,无机的恶,都成为了它的一部分。所言废墟,是因为它的纷乱,导致了它的繁华。
也许残酷、自私、欲望正衍生在一扇医院的窗上。泰格特的短篇小说《窗》里,同一病房的两个病人,靠窗的病人A为另一个不靠窗的病人B讲述窗外美丽的景致,以激励B生活,却被B嫉妒,急症病发的时候,B见死不救,盘算搬到靠窗床位上,直到愿望达成时,才发现窗外只是空空一堵墙。两个重症病人,善恶两个灵魂的猛烈撞击,炎凉的世态人情一览无遗。A想尽了所有的溢美之词,用尽了深情,却被人性野兽无情撕破,被欲望与自私踏成了烂泥。然而报应畏缩了吗?它毫不留情地控诉了这场无情的剥削,扔给他一堵光秃秃的白粉墙。
那个想看见最美风景的人,只看见了自己灵魂一片废墟,连苍蝇和蚊子都绕道而行;那个在描绘最美风景的人,只看见了他人的丑恶即如眼前一堵墙,斑驳丑陋。总是一味地想用卑鄙的手段获得美好,那么美好也会利用卑鄙的手段让你连本带利地败北。
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说:“人心并不是平静的池塘,并不是牧歌式的林间湖泊。它是一片海洋,里面藏有海底植物和可怕的居民。”人性里居住着一只小小野兽,它如猛虎,咆哮着欲望、自私、丑恶,凶残至极。然而这颗猛虎属性的心,翼翼悸动。人之丑恶,总是想用最简易的手段去取得美好,可是人与美好的交易是平等的,在这场交易里,爱和善意才是最高的财商。
因此,虽心有猛虎,但要细嗅蔷薇,猛虎是用眼睛思考问题,细嗅蔷薇是用心感受世界。
善意、爱、诗意,美丽的心灵正开在一小片常春藤叶子上。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琼西将自己的生命与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子的命运紧密相连,她固执地相信它落下,自己的生命也会结束。所以老画家以残年余力画下了最后一片叶子,作为谎言的礼物送给琼西,以关怀的温度,拉长了琼西生命的长度。虽然琼西每天往窗外看见的仅仅是一片水彩勾勒的叶子,但是叶子里面饱含的是老画家的关爱,温暖,它来自灵魂对灵魂的慰藉,生命对生命的问候。
琼西的眼睛看见了那片永不凋谢的叶子,我看到了那片永不褪色的情。
人性是一堆废墟,漂亮得一塌糊涂。废墟里有十克拉钻石,也有腐烂的淤泥。它是一个整体。但即使人性是一头野兽,我也愿意冒着危险,小心翼翼撩开下颚,去看,那棵被谁细嗅的蔷薇。
午后,阳光穿过道路两旁树叶间的缝隙,星星点点的落在地面上,投下一片斑驳的阴影。七月的天,格外闷热,扑面而来的风都带着丝丝缕缕的热意,聒噪的蝉鸣一浪胜过一浪。
我擦了擦额角的汗珠,呼出一口气。公交车在我面前停下,我随着流动的人群,慢吞吞的上了车。
公交车内十分拥挤,座位全都被占满,我四下环顾,没有发现一个空位,无奈,只得扶着把手,勉强在人群中站稳。公交车颠簸了几下,我毫无防备,向后踉跄了一步,不小心踩到一个年轻人。
“对不起啊。”我满怀歉意。
“没关系。”年轻人的脸涨红了,似乎有些惊慌失措,扶了扶眼镜框,避开我的视线。
“是我踩的你,你又紧张什么?”我转过身,轻轻嘀咕道。年轻人好像听到了,脸变得更红了,轻轻说了句什么,但公交车上太喧闹,我没有听清。
公交车缓缓的行驶着,毒辣的阳光透过车窗,照在我的脸上,我别开脸,余光却瞥到了刚刚我踩到的那名年轻人,此时正在一名女孩的身后,小心翼翼的将手探向女孩的背包,背包上,白色的钱包露出小小的一角。
“他竟然是个小偷!”我有些震惊,脑子一片空白,甚至忘了喊叫。
好久,我才反应过来,此时,那个年轻人已经得手,压低了帽檐,四下看了看,正准备离去。却没想到,那人也许太慌张,匆匆忙忙走的时候,不小心绊到前面穿着蓝色连衣裙的女孩的脚。女孩下意识的回头,看到眼前的陌生人手里正紧紧攥着的,属于她的钱包,脸上露出诧异又迷惑的表情。
“也许,她马上就要喊抓小偷了。”我猜测到。
那名年轻小偷的脸瞬间变得煞白。
谁知,女孩愣了一会,却是微微笑了起来,向那名年轻人道谢:“谢谢你了,大哥哥。”那人有些没反应过来,疑惑道:“谢我什么?”
车上大半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他们身上,女孩感激的笑了笑,说道:“我的钱包刚刚掉了都没有注意到,多谢你了,帮我捡钱包。”
人们的目光很快散开,在他们眼中,刚刚只是发生了一件无关紧要小事而已。
“叮咚,下一站到了。”公交车的广播响起,女孩拿回钱包,起身下了车,那名年轻人见状,也跟了上去。我犹豫了一会,也下了车。
不远处,女孩正和年轻人说些什么,十分认真,年轻人听了几句,有些羞愧地低下头。等那名年轻人惭愧的走后,我才从阴影处走出。
“喂!”我叫住了女孩,“嗯……刚刚的事情,我都看见了,那个人,是在偷你的钱包吧,你为什么当着众人面说他是……”
女孩了然的笑了笑:“为什么谎称他是在帮我吧,其实,我也说不清楚,只是觉得他不像坏人。”她歪了歪头,思索了片刻,“我要是喊出抓小偷的话,很可能会伤了他的自尊心呢。”她笑笑:“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坏人,他一定有什么苦衷吧。所以我才帮了他,刚刚我和他说了一些话,他说他今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一瞬间,我仿佛觉得她的面孔格外可爱。
“我还有事,先走了。”女孩向我挥了挥手,转身,蓝色的裙摆摇曳着,荡起了一朵美丽的花。
我曾看见过日出,也曾看见过夕阳西下,我曾见过许许多多的事,曾见过形形色色的人,记忆却从未像那天一样,那般深刻,清晰。那一日,女孩裙摆的花,也在我心中悄悄地发了芽。
对于错误的神论一派盲从,把石头从头顶往身后扔,对于它们掉在哪里连看也不看。
——瓦尔登湖
世间圆梦法门十万八千,每个人都有自己天上的北斗。不论是浮云万里迷人眼还是繁星漫天乱人目,要先看得见才能知道怎么走,否则惶之论或一呼。
但要如何去看?定不能依赖眼睛的。诚然,我们每天用那两颗珠子去感受世界,可正如史书上那样——我们看到的是眼让我们看到的。而一切所谓真理在被证实错误之前总会有一大帮信徒群众,也许那不是真理!
可惜,世人爱从众,世人懒,只是不停地随波逐流。坚持自己方向的就成了逆流,又要如何去找寻真相?历史,他像个沧桑的老人,沉默地注视这万千世界。可史书总是由胜利者编写的。历史他不会说话呀!看着自己身上拙劣的改动痕迹,他只有沉默。几百年,一棵树依旧葱郁如初,一轮木重复着圆缺,飞沙走石,飞禽走兽,都安然无恙……真相,何处可寻?
我们有灵魂,在平凡的身体中刚烈不羁的灵魂,他在叫嚣着,挣脱这桎梏,他唾弃黑暗的虚假,他想要到达那光明,温暖的彼岸——鲜花、阳光,一切都是美好的样子。
在众人沿着与彼岸相反的路狂奔时,他挣扎着向那里爬行……于是,他便成了异类!成了社会的垃圾!成了逆流!于是,终于下雨了……他暗自欢呼—下:把这一切肮脏都冲刷掉吧!于是,他走进了雨帘,洗涤自己。
其实只是无人给他撑伞。
身为逆流,自然无处寻找同类,能看得见真谛的人太少了,而他依然在追寻,尚不知自己在追寻什么,只是莫名地相信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孤独地逆流而上。
有人说,强者的路总是孤独。其实不然,真理只在少数人手中,高贵的、孤独的少数人手中。他们只是拥有一双特别的眼睛,跟随自己的灵魂,做美好的自己。管它逆流还是顺流,闭上眼,黑暗中,有一抹光明,太阳尚远,但必有太阳!
那些佛祖,那些神,端坐在高台上,只要有人捐香火钱,不管那些钱是偷来的还是抢来的,名字便可以刻在碑上,享受万年香火。这是真理吗?是神谕吗?
坚持自己内心的真理,心有所属。只是专注做事,祝你孤独!在万千人海中的光,那种“任汝千圣观,我有天真佛”的孤独;那种“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孤独,一种属于仁者的,高贵的孤独!
愿你能找到自己的路,愿有自己的慧眼,而不是依靠罗盘;愿你能看见万里北斗,浩瀚星辰,山川大海;这个世界上负责毁灭的人太多了,愿你创造点什么;愿你跟随自己的灵魂,且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愿你明白: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愿你能看得见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媒体因何存在?抑或媒体的职责是什么?合上这本《看见》,脑海浮现的却是另外一部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讲述的也是媒体与群众、真相的关系,当时看完只是震撼,却对其中很多问题似懂非懂,媒体的职责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与恶的距离》中的媒体们所做的是“满足民众对事件的期待”,而写下这本书时仍是记者的柴静给出的答案和她书的书名一样,“媒体的职责就是‘看见’”,看见真相。
书里有一章,写柴静在药家鑫案结束后去采访药家鑫的家人和受害者家属。药家鑫案本身就是一个性质恶劣的案子,药家鑫自小成绩优异,进入了一个不错的大学,然而这样的他却从包里拿出刀,用冷静的六刀将素不相识的女孩张妙刺死。不久后,药家鑫被判处死刑,轰动一时的药家鑫案就此告一段落。读到这里,也无怪乎我会把这本《看见》同《我们与恶的距离》联系起来,在《距离》中,所有的情节也都从一个平日里与常人无异的男子李晓明闯进剧院,杀掉十余人的故事展开,而李晓明的结局也是被判处死刑,但由于民众情绪激动,李晓明最终死在了法院判决书上判处死刑的日期的八十多天前。而柴静做这段采访的原因是同事对她说的一段话,“宋打断我时说过:我知道张妙是无辜的,但你现在的疑问是,药家鑫为什么会这么想?我在告诉你这个。二十三岁的宋尝试着以他的人生经验去理解同龄的药家鑫,并不一定对,但他打断我,是觉得,如果带着强烈的预设和反感,你就没有办法真的认识这个人。也难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柴静的使命就是找到真相背后的真相。也正是因为她的采访我们才得以看见,那把刀并不是杀人案的凶器,真正的凶器是教育——偏激的、错误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是隐藏的凶器,而只有找到凶器才能避免更多类似的悲剧。也正是读到这里我才懂得一些什么:媒体的职责不是对事实的煽情和鼓吹,而是“看见”,看见真相,而从什么样的高度与深度去探寻真相,决定了媒体的生命力的旺盛与否,没有厚度的事物,生命力也不可能旺盛。
写到这里再次翻了翻书,才发觉自己的可笑。这或许是一本很好的自传,但并不是一本严谨的新闻工作者该写的书,过多的文艺和煽情夹杂着它的厚度,几乎把我的感情吊着走。在查阅柴静的资料时,也看到了一些业界对她的争议和批评,大抵是指责她的采访和言论带有强烈的个人倾向性的态度和观点,而我现在才算是体会到一些。我们对待事物是那样的苛刻,希望看见最深处的真相,也期望媒体能够用理性带领我们找到真相,而当我们真正面对生活时——就像我面对这本书一样,却不知不觉摒弃了自己的理智和敏感。《距离》中说,观众是只有七岁智商的小孩,现在看来也并不荒谬。
“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柴静是这样做的,《距离》中的王律师也是这样做的,而此刻看完书的我,也只愿将目光打磨得更有锋芒,带着理性去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明朗地生活在此时此刻。
《看见》最早出现在我妈的书架上,三年级闲着无事便爱翻书架,于是翻出了这本书。书的封面上有一个女人在对着孩子笑,笑容深深吸引了我,后来才知道这个拥有灿烂笑容的女人,是书的作者柴静,同时她也是一位有名的记者。当时年龄小,只喜欢看其中的故事,一件一件的、血淋淋的摆在你面前,觉得真实但可怕,于是我便把此书置下了。几周前一时兴起,又捧起这本书细细读了一遍。读时酣畅淋漓,读后余味尚存、热泪盈眶,有种在桑拿房中吃火锅的感受,压抑又畅快。
柴静是我很喜欢的人,也是我最早知道名字的记者。她很真实,也很勇敢,身为记者,当有人问她:“你关心什么?”时,她回答,“我关心新闻里的人。”她报道的不是最时髦、最热点、最大众的话题,采访的也不是最有名或最厉害的人,而是报道出大多数人看不到的角落所发生的事,和那部分缺少社会关注的边缘群体。浅尝辄止不是她的风格,深入挖掘才能“看见”。能做到这些,她就已经不是那“大多数人”了。
那,看见什么呢?是透过表面看本质,是透过无意识看意识,是透过简陋的框架看里面有血有肉的人。一堵高墙竖在身前,多数人便只认为是一堵高墙,不会有欲望去翻过,更不会思考里面是否有山林、有佳肴、有珍宝。人总太在意结果而忽视了原因,要“看见”原因,便要抛弃所谓的偏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去关注到那些不起眼的角落和那些不起眼的人。一个人是由身边无数个他人构成,无论做什么、走多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人,他们也是人,自己与他们要双向关注。
书中的事或喜或悲,所有事情挖掘下来会发现人性是复杂的,是有无尽可能的。连续服毒自杀的五个小学生,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服毒的那一刻都想了什么,我们无从得知。所有的事都没有那么简单,它的爆发,是长期积累的,是复杂而多方面的,甚至有时候连当事人都说不清楚具体的原因。就像柴静在书中写的: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细密的人性真相紧紧压裹着,剥开它是需要做好准备的。
令我很惊讶的是,书中写道了同性恋者,我本以为一位记者不会把这种报道写出来,但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对柴静只剩下尊敬。他们的遭遇令我心痛,他们生活的提心吊胆,小心翼翼,也无人理解,无人倾诉。他们被歧视被误解,为了装出与他人一样的性取向而“演戏”、结婚,甚至有些患了艾滋病的同性恋者被医院拒绝接收治疗。他们生活的很痛苦也很辛苦,在彷徨中挣扎,在自我怀疑与自我放弃中沉沦与反复。但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敢于承认自己同性性取向的事实,网络上对此的讨论声也越来越多。虽然仍存有争议,但我依旧很高兴看到“同性恋”这个问题得到了重视与关注,“偏见与歧视”的有色眼镜已开始被摘下。这也让我更加佩服柴静,佩服她的“看见”。
写完这些,我眼睛涩涩的。打开冰箱,拿出饮料,刚想如往常般倒进小杯里,一口一口喝下,但忽觉心中一紧,拧盖、抬手、扬脖,“咕咚咕咚”,一饮而尽,爽!
惊觉,我的心底有一个声音在呐喊嘶吼,我的心底有一股波涛在翻滚颠荡;我感受到四通八达的血管中有血液的流淌,我感受到我是个温暖而鲜活的人。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也许某个时刻,我也能如柴静一样地看见。
在《看见》中,柴静在序言中写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藏在无意识之下。”“想要‘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直到反复翻阅这本书特别是第十一章才能较清晰地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第十一章讲述采访一位在热传视频中笑着把猫踩死的女主人公与拍摄者的故事。再读故事发展的背景时,我如众位网友一样,为小动物生命的失去感到愤怒与痛恨那个踩猫的女人。我并没有养宠物或与小动物有深切的感情,但是当想像有这么一个无力反抗的小生命被残暴的人类剥夺就感到心痛。我希望恶人有恶报。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视频女主人公的职业是我心中的“白衣天使”——护士,而拍摄者是我认为应去揭示真相与罪恶的记者,我接受不了这种反差。
作者与同事来到视频拍摄地。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了解到拍摄者是为了比自己一个月工资还高的收益去违背自己的善心拍下视频;视频原发布站的负责人解释它的网站只是提供一个平台给恋足者交换关于足部的视频,而踩踏小动物的视频是一个极端的分支存在;女主人公的公开信道歉:“我不需要大家的同情,只求你们的一份理解,有谁理解一个离异女人内心地犹豫和对生活的烦闷?正是这份压抑和烦闷,使我对生活丧失信心,只是发泄无辜小动物的身上,成为不光彩的角色……”
当世事慢慢被拨开因愤怒而带来的尘土时,我忽然懂得真实的人性有无限的可能。我现在有些同情这个抑郁的离异女人,但我不认为它可以把残忍地踩猫的责任推卸在自己脆弱的心理。我同情这个女人,甚至理解她的苦楚,但我选择不原谅她的行为。我仍然希望做错事的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同的是,我现在的选择是基于我能较清晰地看到事件本来的面貌、不带偏见做出的。
但在生活中,很多报道与调查,都是站在高尚的角度去同情表面弱势的一方,我们通过阅读报道并不能客观地认识事件的面貌。甚至,我们很容易被这种模式影响。在读报道时,我们对弱者感到心酸同情,谴责相对的强者,为自己关注所谓的弱势群体简单地被感动到一塌糊涂。有些人还以为自己就是站在道德的高地,同情弱者就是高尚的。他们用恶毒的话语攻击与自己见解不同的人,哪怕那个人只是对相对弱势的一方中某些被忽略的细节提出疑问。柴静写的序言“人常常被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
爸爸从小就和我说不要人云亦云。爸爸是想要我不要不经思考不经判断就对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文字表达观点。想不人云亦云就要从蒙昧中睁开双眼,从所谓强硬的“政治正确”的狂叫中重托出来,我知道这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这个成长需要我承认我过去的无知、愚昧,更要在了解事件时暂且放下自己对事件第一印象以免情感阻碍自己判断的能力。
我依然迷惑于善与恶的界线,这种界线也许需要一生去寻找。但此时我希望我能先睁开双眼客观认识事物原来的面貌,若像第十一章题目中“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也是我的幸运!
海伦。凯勒用自己的鼻子与双手顽强的感受生命;黄美廉五官错位却顽强与生命斗争;贝多芬虽失去听觉却坚强与命运拼搏;张海迪在轮椅上读书;杏林子不向命运屈服。
他们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有着健全的体魄,怎么能不珍惜生命呢?为了更深的了解生命的意义,于是我决定体验一下失明带来的痛苦。
我留恋地看了看窗外,蔚蓝的天空,歌唱的鸟儿。我用一条丝巾蒙上了眼睛,眼前一片昏暗,我感觉黑暗如魔鬼一般立即把我拽向一个黑暗世界,我害怕极了!这时妈妈对我说;“欢欢,你先去洗个澡好吗?”我应了一声:“好的,妈妈。”我走出房间,小心翼翼地迈着每一步,只听“扑通”一声“啊”哎呀!一不小心被椅子绊倒了,我吃力地站起来,继续向卫生间走去,终于来到了卫生间门口,门是掩着的,我一下撞在门上,头上肿起了个包,真疼呀!我两只手紧紧拽着丝巾,我真想立刻把“它”摘掉,这真难受。
我终于把衣服脱了下来,真不容易,一会儿纽扣没解开,一会儿不知要抬哪只手,摸索着走进了小隔间,抓到喷水头,打开水龙头,冲了冲肚皮,又冲了冲背,我想这事可难不倒我,正当我这样想时脚一滑整个人一下子趴在了地上,手一松喷洒头往上一飞,又砸在了我的背上,一下子头发都被喷湿了,我本不打算洗头,唉!洗了就洗了吧,可是我想爬起来,可每次一爬起来又“扑通”一声趴在了地上。水渐渐冷了,冷得我直哆嗦,我的双手往上面抓着,希望能扶什么东西爬起来,我终于抓到了把手,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拽着把手终于爬了起来摸了摸头发,湿漉漉,还乱糟糟,更糟糕的是现在水全凉了,我赶紧关了水,想要走出去擦干身子。
正当我出去时,不知什么东西绊倒,我东摸摸西摸摸想找到那个“害人凶手”可周围似乎什么都没有,我摸索半天挣扎地站了起来,找到毛巾擦干了身体,我拿起一件就往头上套,把手先伸了进去,用力往下拉着。可是,怎么也套不进去,头总算有地方钻了,可是,有感觉穿起来很别扭,我拿起另一件,抬起脚要往里伸,脚往下踢了好几次都没穿上去,终于找到口了,可是两条腿互相穿反了,好不容易成功穿了进去,有感觉今天裤头格外紧,勒着很不舒服,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活像一只小企鹅。走出去时妈妈哈哈大笑“你什么时候变成野人了,什么时候有这种穿法倒着穿?原来我的衣服和裤子穿倒了。”我摘下丝巾,看着我的周围,桌椅显得那么可爱,小床显得那么温暖,窗户显得那么漂亮,四周的一切一下子变得那么光彩夺目。
通过这次体验,我体会到了没有健全的体魄是多么痛苦,看不见世界真的很不方便,很无助也很孤独,我们能看见是多么的美好,我们一定要珍惜这里的每一天。我们一定要多关心我们身边的残疾人,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一路风雨,慢慢成长。在现实的打磨下,柴静从一个心高气傲的文艺女青年,转变为成熟稳重的中央记者。摄像机前的她是一位出色的记者,冷静、知性,能从最客观的视角,用最准确的语言,向观众报道新闻,也能对自己的观点、言谈、举止负责。而在《看见》之中,我看到了一个更真实的柴静。她是一位自信的才女,骄傲地说出“我知道我能到达高度”;她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会因失败而感到痛苦、委屈,也会在现实的残酷中迷失,压抑自己的本性,变成当初自己反对的人;她是一位善良重情的女性,对站在社会边缘的人抱以同情和理解,也为他们的无奈、痛苦而感到悲伤。助推她成长的,正是这个社会,是现实,是继数月高悬于演播室中,而后走向真实时亲眼看到的生活,亲耳听到的痛哭和叹息。只有让生活扎扎实实地敲打了内心,让内心的触动贴着地皮长了出来,才能真正地体会、理解人生。
一路明视,体悟真情。“我贴在地面步行,绝不在云端跳舞。因为我整天仰着头,看到的只有天空”。作为高中生的我们,沉浸于课本之中,就像悬于高空的浮云,很少感受地面上的风雨。有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像圣人一样,俯视众生,用看似睿智的语言评判世界上的种种不公和不幸。我们盲目地相信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理所应当地批判一切黑暗、腐朽和无情。而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不成熟的观点只是“我以为”。我们仅凭想象和所谓的真理判断对错,却忽视的真相。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难言的苦衷和压力。我们不了解,更没有亲身经历过,就没有资格评判。
“踩猫女”公然践踏生命,虐待动物,故然有错,但公众一味地批评指责,甚至进行各种人身攻击,又怎能说对?没有人了解“踩猫”背后隐藏的压力与悲哀,没有人知道受尽辱骂后“踩猫女”的自责和痛苦。连环自杀中的学生不能被家长理解,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以追求想象中另一个世界的美好。他们的离世,便是家长自以为了解孩子,却从不与其交流带来的惨痛代价。他们不知道,真正的痛苦往往是难言之隐啊!
我们应当用心去看,用心去听,去看破真相、了解实质。没有人甘心做遭人鄙夷的社会道德底层人物。我们难道不应当尊重他们,给予其公正的评价和理性的对待,不应该给晦涩的生命被救赎的机会吗?
一路倾听,品悟生活。《看见》是真实的叙述,是柴静有所感却难以言明的箴言。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感人至深的描述,没有登高一呼的号召,有的只有朴实的记录,记录那一个个纯粹却发人深省的故事。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真情。
倾听《看见》,倾听生活,我们的耳朵才能更加敏锐、睿智。我热爱倾听,在短短十七年的人生中,我听见了同伴的苦恼,苦恼友情难系;我听到了夫妻的矛盾,矛盾中混杂着分歧争执之痛和携手共进之乐;我听到了工人的自豪,那是完工后的满足;我听到了游者的感叹与羡慕,感叹家乡的落后与贫穷,羡慕我年少出国的机遇和对未来深远的见地。一声声细语化作流光,划入心间,沉淀于脑海,织就一只只蚕茧,等待我的一次次蜕变。
一路沉淀,惟有实践。在听与看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许多课本不能授予的人生真谛,看到了许多拭去浮华的真实。今日沉淀,引导着明天。在明天,它支持着卢克安,用自己“无能的力量”,建起孩子们短暂的乐园;他引导着何帆,将年少时写下的“伪善”改成“人性”;它或许能抚慰药家鑫童年的痛苦,以挽救两条珍贵的生命。我坚信,它能帮助稚嫩的我们,破茧成蝶。
用心去看,用心去听,看人生百态,听世间情怀,成就一个成熟的自己。
甘于平凡走流年
有时候,一份清淡,能历久弥香;一生平凡,可回归本真。
所谓诗酒趁年华,也只有青春鼎盛之时才敢于挥霍光阴,一醉求欢。十年以后,再去回首,只觉红尘如梦,我们只不过在梦里做了一场春朝秋夕的沉迷。厌倦了凡尘五颜六色,独爱岁月清欢,只希望可以有个妥当的归宿,安排落拓的自己。
而汪曾祺只愿作一个素淡才子,没有想过要风云不尽,只想在属于自己的空间沉醉,浪漫自由地生活。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羡慕那些寂寞的人,开始恋上一种单纯简洁的生活。或许是看多了繁华世态,内心更加坚决地想要一份安静与纯粹。于是每个人都在尝试改变自己,努力减去繁复,视单薄为完美。但有一天我们都会回归平凡,因为那是生命的本真。
王维诗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的一生不过是日出至黄昏的距离,月上柳梢,茶凉言尽,一切都可以落幕。汪曾祺不肯做悲情男子,不愿对过往低头,所以他喜欢怀旧,却不会沉迷。
汪曾祺描绘祖父祖母时,给人浮躁中的宁静,平凡简约的生活让他感悟很深。在这喧闹的凡尘,我们都需要有合适自己的地方安放灵魂。也许是一座安静宅院,也许是一本无字经书,也许是一条迷津小路,只要是自己心之所往,就都是驿站,将来启程,也不再细数流年,过往的千灾万难到如今都成了回忆,成为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人生聚散无常,起落不定,但是走过去了,一切便已从容。汪曾祺似乎早已深悟,无论是悲伤还是喜乐,翻阅过的光阴都不可能重来。他亦明白,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真正的烟火,琴棋书画诗酒花能怡情养性。
《看见平凡》中写出牡丹花虽然娇艳欲滴,但花期甚短,凋落时,恍若流星在天边划过,留下干枯的瓣。直到有一天,风尘满面,谁还可以在时光的明镜里收拾起凋落的容颜?无论你如何掩藏,想要挽留青春的纯真,岁月还是会无情地在你脸上留下年轮的印记与风霜。人的力量多么微不足道,抵不过一寸光阴的削减。过尽流年,也可以让自己更加深邃成熟,内心却总是面临巨大的洪荒,一刻都不能消停。
汪曾祺写他的二伯父二伯母在宅院待了一生,青春与生命从这里慢慢消失。许多人以为守着一座老宅,栽花种草,平凡生养,从红颜到白发,就算是安宁。背着行囊浪迹萍踪,人间摆渡就是放逐天涯,苍茫遗世。真正平凡是懂得随遇而安,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不至于太过曲折,不至于时刻彷徨在转弯的路口。世事难遂人愿,你想要行云流水过此一生,却总是风波四起。
王朝更迭,江山易主,世事山河都会变迁,我们无需不辞辛劳地去追寻什么。活在当下,做每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去每一个和自己有缘的城市,珍惜每一个与自己擦肩的路人,纵算平凡,虽有苦楚,但无怨悔。
纵然都是人生的过客,就该携一颗从容淡泊,甘于平凡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
如美花眷,平凡过往,都成为汪曾祺永久的怀念。
看见,一场花开;看见,一蓑烟雨;看见,半盏烛光;看见,半世流年。
——题记
春之破晓,看见的是嫣红草绿,冬之长眠,看见的是皑雪暖阳。生命,因为看见而美丽,也因看见而精彩。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于退隐中,看见了桃花满布的世界。那里有山,有水,是人间的仙境。“世外桃源”之说,想必,一定是他在徘徊失落之时的梦,是他濯洗心灵的地方。于是,便有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淡泊与“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的警醒。
梦醒了,今是而昨非。人间不过是梦醒的现实吧,苍白凄凉,令人厌倦。
其实不然,“人间有味是清欢”。人间之味或许是离别之苦,或许是重逢之悦,或许是贬官之挫。一切的一切,加在一起,便是清欢。这是苏轼看见的人间。其实,若寄相思与明月,留失落于梦乡,缅回忆于春景,人生便不再迷茫,人间也会一些多沉静。
对于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清欢”尤为可贵。人人都想要当权,各统治者为富不仁,将人民当成自己的摇钱树,朝代的安危当成自己交换的筹码。所以,现在的我们,也可以看见,昏暗之中,众叛亲离的王安石在山中隐居的黯然失措的背影。人性的善恶,实为一念之间发生的事,有志有谋,一时云飞风起,不久也会沉没于世。而他们,最后留下的,只有豁达。
可惜,后人拾起豁达,又将它转变为无谓的顾虑。顾虑,又会成为无端的争吵。
半分钟一更新的新闻头条上,总会有不一样的人物出现。有的人被打压成“千古罪人”,也有人被升华成为“善良好人”。作为旁观者,若分辨谁是对的,谁是错的,最后都会茫然。还有些“恶劣”的事件呢,如果也要辨清是非,更是毫无头绪了。是与非其实不重要。看新闻,看的只有各种形式的夸张和各种形式的纷争。如果跟随他们,我们将迷失在污浊的洪流之中。看任何东西,不能只“看”,也要“看见”。
看,需要眼睛;看见,需要头脑与灵魂。
与其在看见背景后唏嘘感叹,不如在看时试着带一份体谅与宽容。
最坏的是恶人吧,所有人都在谩骂他们。是,他们是最坏的人,但,也是最可怜的人。而可怜在于,被他人骂得面目全非之后,只知反驳与回击或辩解与澄清,依然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他们的动机很简单,或许只是为了某个纯真的念想,或许是为了某场利益的纷争。不过,到后来,只剩一人,独自徘徊。
看与看见,是不同的境界;恨与宽容,会造就不同的生活。
别做个“看客”,别站在一旁。不如试着接近所有事物的本身,听见属于这个时代的心跳声。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用它来观摩世间的的善恶美丑,感知社会的人情冷暖,有的时候,我们会为所看见到的某一些情节所动容,并且深深地爱上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
日出
小时候一直有个愿望,想亲眼看看那一轮初升的太阳。去年夏天,在潮州的凤凰山上,我终于有机会一睹这大自然最壮美的景象之一。
五点不到的时候,山顶的观日岩上,已经聚集了一大群慕名而来的游客。男男女女,有老有少。大家都在耐心而又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时间慢慢地走到五点半,天空慢慢得出现了一些鱼肚白,而后,漂亮的朝霞开始装扮天空,依稀看见还有几颗闪闪的星辰。又过了十几分钟,人群渐渐骚动起来——因为红红的日晕浮现了!起初只是扁圆扁圆的一丁点儿,接着便愈来愈大,愈来愈光亮,直到可爱的太阳,把它的一整个脸庞都露了出来,周围的游客欢呼起来,“升起来了,太阳升起来了!”看到这火一样的生命,所有人似乎都很激动,很兴奋,很骄傲。
我站在观日岩上面,看见金黄的旭日,吹着凉爽的清风,凤凰山下的一切景观尽收眼底,内心的激荡,久久不能退去。
环卫工老人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穿着一件橘红色的环卫工人工作服,在路边缓缓地打扫着垃圾和落叶。他满头花白,背有点驼,工作服没有完全扣好,里面只穿了一件薄薄的旧羊毛衫,满是皱纹的脸冻得黑红黑红的。这时,他发现了路中央有一个被人随手丢弃的塑料罐子,就赶忙跑过去捡。
绿灯亮了,所有的车都启动了,那老人一下子慌了神,手里抓着罐子,呆呆着立在路中央,不敢动了,来往的车穿梭着从他身边呼啸而过,看得我胆战心惊。只听见一个司机对着老人按着喇叭,嘴里嚷着:“死老头,不会过马路吗,快到一边去!”老人听了如梦初醒,赶紧观望四周,小心翼翼地退到了路旁……
这是我在在某一天上学路上看到的一幕,老人一脸的无助失落让我心生愤慨,为什么人们要用这样的态度对待一直为我们城市梳妆打扮,默默奉献的环卫工人?这个社会,能不能多一些友爱之心,宽容之心?
母亲的眼泪
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初三学期的一次期中考试,我因为平时没好好用功,各科目都考得很不理想。回到家后,我躲进了自己的房间,母亲喊吃饭,我也装作没听见。母亲火了,冲到我的房间,大声地训斥我,说我简直糟糕透顶,无药可救。
母亲的一番话很尖利,让我觉得非常委屈,我生气地回应道,并决定以绝食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时间一个钟一个钟地过去,肚子越来越饿,已是晚上11点了,饿着肚子怎么也睡不着。我悄悄地打开房门,一眼瞧见了放在桌上的饭菜。这时,我看到隔壁父母亲的房间半掩着门,还亮着灯光。我鼓起勇气,蹑手蹑脚地走了出去,靠在他们门前偷看……这时,我发现母亲,倚在父亲的身边,哭了。
她诉说着对我的恨铁不成钢,一字一句,一举一动都被我看得真真切切。在那一刹那,我突然意识到是我错了,真的错了,母亲,她是多么的爱我啊,只是刀子嘴,豆腐心……
时光如梭,每天都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需要多用眼睛去观察,去感受。相信,年少的我们,将在某时某刻得到生命的启示,升华与成长。让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感谢我们的双眼,感恩这个世界。
我看见拥挤的城市,也看见广阔的自然;我看见成人疲惫的皱纹,也看见孩子纯真的笑脸;我看见匆匆步履,也看见脉脉温情。我看见“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和远方”常驻人们心间,也映在人们的眸子里。
“诗”是“诗意地栖居”,它立足于现实。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涨潮所言,是古人由景生情的自然联想。从“看见”到“想见”,折射出古人高雅的情致,还有生活中流动的诗意。所谓“诗意地栖居”,正是以丰富敏感的心灵体察生活,于质朴平凡中感受美好,创造美好。
我在童真中常常看见诗的身影。泰戈尔说:“比起尊贵的客人,一个孩子可以朝母亲的寝室走得更近一些。”正是因为他“保鲜了儿童的天真”,才走近了自然,从自然中汲取了诗意。保有童心和“诗意地栖居”有什么关系?“心灵的感觉是珍贵的天资”,无论我们是否年轻,无论我们是否身处逆境,保持童真,意味着保持对于爱与美的感知力,是为自己保有“精神的明月清泉”。
“远方”则代表人们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饱含挣脱现实羁绊的激情与渴望。
“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一封“最有情怀”的辞职信,像一片石头,激起了人们心中向往远方的涟漪。时代的共鸣,源于新奇未知的远方世界的诱惑,源于现实生活的压力,也源于人类浪漫主义的本能。我看见每个人的想象:远方有一段故事等我去开启,远方有一片风景等我去惊识,远方有一座城市等我去“流浪”,远方有一缕月光会照着我重新读懂故乡。
如果将对远方的向往,只解读为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多少有些狭隘片面,有点逃避现实的味道。大多数人停留在“身未动,心已远”的状态,并非缺少远行的勇气,而是出于对现实生活的责任心。我听见,心中的“远方”呼唤的是心灵的自由,而非“任性”地出走。“远方”不可能是地图上的一个目的地,应该说,梦想即远方,心灵的自由实现于忠于内心生活追求。
“诗和远方”是不应丢失的信仰。
美国新闻史上有一篇著名社论,回答了一个八岁小女孩的问题——“有圣诞老人吗”。编辑的回答十分肯定:“真的,圣诞老人是有的。”正如他所说,“没有圣诞老人,减轻我们生存痛苦的孩子般的信仰、诗、爱情故事,也许就全都没有了”。他的回答不仅保护了孩子的童心,也保护了成人所珍视的价值和传统,对如今信仰摇摆的社会仍有警示意义。
不管是圣诞老人,还是“诗和远方”,它们所维系的信仰,都是眼睛看不到的,却又在心灵的视野之内。林语堂说:“中国人的信仰危机在于经常改变信仰。”然而我看见,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从未寂灭,这种信仰维持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使得我们的国家即使在危机中仍然保持着生命力。
我看见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心中闪耀着远方。
我喜欢看历史,他是我的老师,他的残酷之处在于:无论你哀嚎,悲伤,痛苦,流泪,落寞,追悔。他都无法改变。他带领我看见了人性的善与恶。
(一)罪恶之根
历史之中,你可以看见人性的罪恶。因为权力与富贵,一个又一个人丢弃了自己的尊严。
解缙也是遭受到功名利禄迫害的一名有志青年。少年时的他金榜题名,却被奸人上疏诬告,被发配到乡下去种田去。黑暗的世界,我把灵魂卖给你,我只要荣华富贵!黑暗的神给了他一次机会。数年后,他通过找人疏通关系,终于回了京城。此时的解缙再也没有了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他明白了这个官场的黑暗与肮脏,要想往上爬,就必须放弃自己的尊严和原则,学会拍马屁和逢迎奉承。除了脸什么都要,除了好事什么都干。这就是人性,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极其残酷,却异常真实。
这只是滚滚历史长河里的一个故事,像秦桧诬蔑岳飞莫须有的罪名;李园谋划诛杀春申君黄歇,专楚政;万贵妃毒杀了宪宗好几个儿子。这些不都是人性罪恶的表现吗?
真正的史笔,不是史官手中的毛笔,而是人心。
(二)正义之魂
说了这么多,难道这个世界上就真的没有正义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但在这浑浊的世界上,却能够干干净净度过自己一生的人,是值得钦佩的。
于谦也是勤俭节约、爱党敬业的四好少年中的一员。他因不向王振献媚送礼,而被反动派王振给下了莫须有的罪名。两年后,英宗出去“打猎”了,反动派王振也兵败如山倒。他又恢复了官职。在北京保卫战中,坚守城池,还发下命令:不胜,就死!看着一个瘦骨嶙峋的书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样子,将士们都流下了眼泪。胜利之后,他拒绝了代宗的一切封赏,最后在代宗的强迫下才接受一个荣誉称号。但在英宗“打猎”归来之后,却下令处死于谦,可在查于谦的房子时,竟未发现一两银子,只发现了一个宝箱,宝箱内只装了一把破旧的宝剑和战斗时的红袍。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就是这位传奇人物的真实写照。
文天祥为国慷慨悲歌,正气凛然;戚继光奋勇抗倭,视死如归;郑成功收复台湾,名垂青史。这,都是人性正义的表现,是对善的最好诠释。
其实,人一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你用一生在上面书写善心、善行,那你就可以与善同伍;若你放纵自我、胡作非为,恶意在这张白纸上乱涂乱画,那你就可能与恶合污。
有时,人的善与恶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但请记住,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