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照片里的故事作文800字大概有4篇左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外公,快来!节目就要开始啦!”电视机里,七彩的霓虹渲染着碧蓝如洗的天空,沉甸甸的麦田摇曳着出金黄的希望……
“现在都是彩色电视了,又大又清晰,真好!”外公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屏幕,脸上绽开了微笑。“当年啊……”看着外公幸福的眼神,我又想起了那张老照片。
“看电视喽!看电视喽!”40年前,大院里迎来了第一台电视机——“熊猫牌”14寸黑白电视。“他们家买电视了!他们家买电视了!”家家户户的门后都探出了几个脑袋,艳羡的眼神直勾勾地盯着它看。在人们的注视中,外公自豪地扬起了头,挺起了胸膛:“今晚来看电视呀!”
大伙儿的脸激动得微微涨红。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在那个小镇里,拥有一台电视,是令人们梦寐以求的事。
晚饭后,清一色的木板凳齐刷刷排在庭院里,优雅深沉的电视高傲而矜持地端坐在柜子上。外公早已登上梯子,爬上房顶,比往常要迅速好几倍。“三!二!一!”在众人的注目下,那根细“鱼骨”昂首挺胸地屹立在大院最高处。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对大千世界的联想。电视的“天线”也不甘示弱,长长伸出,接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奇妙信号。
开始播放了!外公把额上的汗、手上的灰擦了又擦,轻轻摩挲着心来的宝贝。这一刻,仿佛世界都安静了,大家都屏住了呼吸,好像只要一不留神,就会错过这电视放映的奇观。轻轻旋转按钮,电视便“嗞嗞”地叫唤着,屏幕逐渐亮起,黑白色的细纹跳动着,人们的心也一齐跳动着。终于,图像出现了!孙悟空手持金箍棒,踏着筋斗云,身披袈裟的唐僧双手合十,座下白龙马抖一抖马鬃,仿佛下一秒就要腾空而起,猪八戒抡起九齿钉耙,挥臂而起:“吃俺老猪一耙……”虽是只有单调的色彩,仍惹得众人捧腹大笑。
恍惚间,外公痴痴地笑:“那时的电视,多好啊……”
看着外公,我摩挲着这张微微卷皱的老照片,那时的欢笑就这样被定格,被永远保存。我忽然明白,为何外公总对“熊猫牌”念念不忘——虽然液晶电视早已将黑白电视淘汰,但小巷里的嬉闹声,院子里里的台词声,屋顶上被戏称“全村希望”的天线,它们永远留在那一辈人的记忆中,印刻着是人们对过往的眷恋,更是祖国飞速发展、走向繁荣昌盛的历史见证!
春天到了,微风习习,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撒下甘甜的雨露,滋润着大地万物。风儿轻轻拂过,吹醒了小草,它伸了伸懒腰,迎着春风跳起舞来。花儿也苏醒了,绽开笑脸挥洒出春天的第一缕芬芳。
此时的我,悄悄地拿出了珍藏在抽屉里的那一张老照片,往事便在一次浮现在我眼前。
那一年,也是春天,公园里的花儿都开了,争奇斗艳,五彩缤纷,好似一位位美丽的姑娘。我恳求着爷爷带我去公园玩:“爷爷,爷爷!今天带我去公园玩吧,我们班同学都去了。”“好,好,爷爷带你去!”
爷爷马上答应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吃完早饭,我们便出发了。一路上,我蹦蹦跳跳的,高兴得像一只在天空飞翔的鸟儿。刚进公园的大门,就闻见一股淡淡的清香,爷爷说,那是桃花的香气。我不信,爷爷怎么会知道?一定是随便说的。可是好奇心驱使我沿着香气走去,到那里时,我愣住了。是的,那就是一片桃林。
成片的桃树犹如一位位士兵站在那里,桃花也盛开了,一簇簇粉红的桃花挨在枝头。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里面露出淡黄的花蕊;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好似一位害羞的少女;有的只有花骨朵儿,看上去饱涨得就要破裂似的。
我正陶醉在这花海中时,爷爷走过来说:“桃花气味很香,但它却只在春天绽放,春末,满树的桃花就只剩那枯萎的花瓣了。到了夏天,桃树上会结满又大又甜的桃子,奉献给人们。”我听了,不禁兴奋起来:“我们平常吃的桃子,就是用桃花换来的?”“是啊!”爷爷说道:“桃树在春天用美丽的桃花供人们欣赏,夏天用美味的桃子奉献人间,它那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点了点头,这时,公园的管理员走过来对我们说:“让我为你们拍张照片留念吧!”我和爷爷摆好造型,“咔嚓”一声,一张美丽的照片便呈现在了相机上。
如今,爷爷已经不在人世了,但他那一番话却牢牢记在我心中。从那一刻起,我就发誓要做一个无私奉献、有益社会的人。
我喜欢桃花,因为它美丽,但我更爱我慈祥的爷爷,因为他教了我做人的道理,那一张照片,便成为我心中爷爷的回忆了。
这是一张黑白的老照片,照片中的一只煤炉,几十年前就这样安静地呆在老屋的角落。现在依然在那里用自己残损不堪的躯壳,在一年年的冬日中散发温暖。
几十年前,我妈妈还是孩童。她有一只是纯白的小猫,人见人爱。冬日里,妈妈一坐上煤炉旁的小椅,小猫都会立即跑来静静地枕着妈妈的腿。小猫酣然入梦的样子越发憨厚可爱了,皮毛在阳光下如绸缎般微微反光。妈妈说,真想这样依偎着一直坐下去,看着窗外的树影拉得很长很长。
煤炉不仅能取暖,还能制作美食。烤红薯时,一家人靠着角落围坐煤炉,往煤炉肚中放上个煤球。点燃火后,煤球慢慢地变红,直到红得透亮,红得暖了全屋。姥姥拿来一片铁丝网,开始烤红薯。煤炉的热气环绕着家人,也绕着红薯,红薯也许是耐不住了,先是冒出些糖汁来,接着干脆整个就裂开了,那香味儿也就顺势一下子爆出来。等到吃红薯时,金黄黄的一下就往身子里钻,烫出了一条道,香气更散发到了全身血脉中,流动着,流动着,暖意便留住了。这里望望窗外的小雪,再看看身旁的小煤炉,妈妈把椅子往煤炉又挪了挪,感受着冬日的温暖与甜蜜。
老照片煤炉的背后,还竖着一列列的煤球。听姥姥说,煤球怕潮,堆在墙角才能保持干燥。她故作神秘地说做煤球很好玩,有时间我也去玩玩。这也便成了我一直暗藏的愿望。有空时,我就拿出老照片,幻想做煤球的热闹:把煤球机子在混了土和水的煤渣上,尽了全身的劲反复往下压,等它填满压实后,“啪”地一按开关,一个煤球利落地脱落了出来。想着做煤球后乌黑的双手和花猫般的黑脸,我竟对着照片笑出了声。
老照片中的煤炉早已破损弃用,虽然它那般不起眼,但那冬日的暖意、那猫咪的柔软、那压煤球的热闹,确乎能清晰在我脑海回放。时代变迁,生活的舞台新换了面貌,很多老物件也渐渐黯然退场。可每当我对故乡的记忆开始模糊,煤炉总是在脑中平稳地复现。它始终不曾隐退,依旧带着一抹笑意,如老朋友一般端坐在墙角。那份独特的暖意,由过去,一直照向未来。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在这悠扬的旋律里,向岁月更深处漫朔,一桢桢画面一个个故事,五味杂陈,历久弥香。
太奶奶房里有一张她与一枝枯荷叶的合影。我对这张照片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大家都喜爱“接天莲叶无穷碧”,谁会喜欢立在塘中枯萎的荷叶?太奶奶笑着说:“这荷叶像我。”1945年,中国战火纷飞,战乱曾使太奶奶一家背井离乡。饥寒交迫、兵荒马乱是漂泊生活的主旋律。但想要回家的太奶奶不服输,与命运抗争,最终回到了家乡。
“看到这荷叶像极了劫后余生的我,我就和它一起拍了张相。”太奶奶的话把我们拉回了现在。我低头向那相片上看去,只见那枯黄的叶子向上翻卷,像个镂空的篮子,他人只要稍一用力,它瞬间就会变得粉碎。即便如此,叶片的中心依旧舒展着,也许是要保留这生的意志吧。它倔强地挺立在在那水塘之中,成为第一片,也是最后一片挺过了战争的,枯败而又骄傲的荷叶。
好不容易熬过了战争,建国以后,生活又给了太奶奶一记重拳。太爷爷过世,留给太奶奶的只有生活的贫困和六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使她整天愁眉不展。可日子总得过下去,她抹干眼泪,只身一人起早贪黑地干活儿,再次创造了奇迹——从一名为人洗衣服的妇女变成一名会计。太奶奶没有言说她是如何变身的,但那改变的路上必然充满充满了困难和挑战。太奶奶没有服输,努力奋斗,将6个孩子拉扯大,让他们变成了对祖国有用的人。孤苦的日子慢慢好起来了,就如同池中枯萎的荷叶重新披上了绿衣,滋润着一簇簇生意盎然的小荷花。太奶奶的儿女们也各有出息,在属于自己的荷花池中一舞玲珑。
太奶奶即使经历了巨大灾难,却没被生活磨平棱角。那至今坚毅的眼神,令我百感交集。在我眼中,这早已不是一张老照片,而是那个时代的写照,是千千万万为新中国赴汤蹈火的、不服输的中国人的写照。此刻,我真想摸一摸1945年的那朵枯荷,告诉它华夏大地上无数“不服输”的小莲蓬上早已经开出了映日荷花,它们香气四溢,端庄典雅;已能同风雨搏斗,不畏艰险,顽强傲立;已能像巨人一样,顶天立地,威武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