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家校内外的教育衔接做进一步的研究。今天,这么好的阳光,真的适合说真话……我们的国度,从来就不缺少……今天摘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教育的高一作文800字大概有14篇左右,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久违的阳光放肆的撒满阳台,这样的天气在宜昌很显然已经很少见了。我靠在躺椅上正要贪婪的享受这个难得的中午。女儿从朋友家的小饭桌打来电话,说她的班主任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让我写点有关家庭教育的体会……
这个要求是不能拒绝的,一方面,我有责任让孩子知道,你的进步从来就不是从天而降的,都是老师和家长包括你自己刻意追求的结果。
另一方面,作为班主任同行,我也有责任把家校内外的教育衔接做进一步的研究。今天,这么好的阳光,真的适合说真话……
我们的国度,从来就不缺少教育理论,从来就不缺少教育的氛围,家长重视孩子教育的激情,全民高涨。书店里有关教育理论的书有半面墙,微信朋友圈有一半是有关孩子教育的东西……我们真的不缺少教育理论,我们缺少优秀的教育操作者。独生子女,这个地球上特殊的群体,打败了多少教育理论。写教育理论的专家,能大胆提自己的孩子,那就是真专家,龙应台就是其中的一个。
但是,为了迎合上一级专家,为了迎合更多的家长,适合更多的人,不得不加以修饰。孩子的差异性天生都有,无奈我们的家长总想走捷径,不思考,照抄照搬,希望一本万利,这是不行的。如果有家长不赞同我将要谈的观点,不要攻击我,因为不适合你的孩子,不等于不适合我的孩子。如果我的观点和你看到的某些书上的不同,也不要攻击我。
毕竟,不是每个优秀孩子的家长都可以写理论的,那么多优秀孩子的家长,其实他们都做了一些平凡的朴实的不值一提的不能上纲上线的具体事情,多和他们接触一下吧。再完美的理论,不可操作,都是伪科学。说句大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较真科不科学已无多大意义,适用就好,有效就行!写到这,才发现文章还没有标题,标题最伤脑筋,家庭教育——浅谈?感觉故作谦虚,显的俗。误区?又显得高深莫测。漫谈?又显得不着边际……突然想到:逆谈!正在欣喜之余,我担心词库里没有这个词,网上一查,尽然被人用过,呵呵,也许是被这个变态的教育逼的,我笑了……
从我呱呱落地、牙牙学语那一刻到现在这12年间,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给我带来了无数的惊喜。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做人做事,都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时时激励着我、鞭策着我。
如果说小学是我通往成功的左翅膀,那么家庭就是那另一半翅膀,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使我飞翔在浩瀚的宇宙中;才能使我遨游在广阔的大海中;才能使我奔跑在无边的草原上……
在我上一年级时,我还不是现在这样。那时,我不懂得谦让他人;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的宽容他人。在学校,我是老师眼中的乖乖女、小助手;但是在家却是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简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洋娃娃是女孩子最爱的伙伴,就连我这个十足的女汉子也对它由衷喜爱。记得有一次,我就是为了洋娃娃与我的好伙伴大吵了一架。那是暑假的一天,我来到朋友家玩耍,见她家有一个特大号泰迪熊公仔,喜欢得不得了,就执意要借玩半天,可是谁知她一口否定了,我很生气,毕竟从小到大他们都依着我,没有人会反对我,而她却敢跟我说不,心里的怒火蹭蹭地往上升,。又沉住气跟她借了一次,却又吃到了闭门羹,我再也忍不住了,一气之下说要跟她绝交,又含着眼泪跑回了家。
回到家,妈妈见我满脸都是泪,就走过来轻轻地拍了拍我,温与地问道:“你这是怎么了?”我一下子就抑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了,就把刚才的事一字不落地讲给她听。本想妈妈会与我一样,谁知她却不知从哪儿冒出了一个问题:“你听过《牛皋、岳飞问路》的故事吗?”“听过呀,怎么了?”我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妈妈微笑着说:“既然你听过,那你不觉得你与牛皋一样蛮不讲理吗?你觉得你的行为让人讨厌吗?你觉得应该去道歉吗?”面对妈妈这么多的问题,我一时语塞了,心中仔细一想,发现自己确实做得不太对,就决定要跟我的好朋友道歉。急急忙忙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出去一下。”妈妈大概已经心知肚明我要去做什么了,呵呵地笑了起来。
我的家庭使我懂得了如何做人,是我成长的路程,在这一路上,爸爸妈妈是我的指路人,指引着我正确的方向,启迪着我纯真的想象,承载着我最初的梦想……
雕是蓝天下的强者,飞行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使命。从嗷嗷待哺到长出稚嫩的翅膀,再到征服天空,对于幼雕的成长来说,雌雕的教育方式对它们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动物尚且如此,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讲求教育方式,追求教育的高度。
全然的付出与严格的要求,父母的教育是孩子在彷徨中的启明。
郎朗,被誉为‘这个时代最天才的偶像明星’,然而,就在这样的一颗明星背后,是父亲怎样的努力?他放弃工作,带着儿子远走他乡,只为学琴;他推开窗,要求儿子‘要么死,要么继续’。郎爸的教育给了郎朗迈向钢琴之路的支持以及坚持下去的压力,他的教育方式以爱为源,用爱浇灌,终于成就了郎朗在音乐史上的高度。
不打压的政策与巧妙的影响,父母的教育是孩子在迷途中的指引。
马云,一代商业传奇,作为一名商人,他无疑是成功的。同样,作为父亲,他依旧是名典范!当儿子着迷于网游时,他不严刑打压,只是掏钱让儿子自己烦腻进而放弃;当儿子对英语不感兴趣时,他巧妙安排,让年逾五旬的大叔操一口流利的英语吸引儿子……如今,马龙的独当一面断然离不开的便是这独特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自己感知,比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说来得要有意义得多。
与此同时,身为名人的李双江却尽显教育的失败。李天一接连入狱的丑闻让这位名满全国的艺术家再一次被人们所议论,只是,身份换成了一位溺爱孩子的父亲。爱孩子不是错,只是,过多的爱只会成为利剑,在孩子的人生长路中留下一个不可弥补的缺口。
现代社会,很多家长都困惑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有很多关于‘狼爸虎妈’式和‘羊爸’式教育方式的讨论。孩子的成长关系到一个家庭的未来,所以在教育孩子时,为什么不选择郎爸的支持与严格同在?为什么不借鉴马云的兴趣方法?
讲求教育的方法,用良好的教育为孩子的成长护航。雌雕的教育呵护与狠心并行,终使得幼雕学会飞行。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孩子成功的保证,优秀的教育方式是孩子成长的支持。
讲求教育的方法,追求教育的高度,用良好的教育方法来决定教育的高度,更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一个人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准则。中华民族素来以严谨的作风和得体的礼仪闻名于世界。而这,全都归功于良好的家风家训。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优良家风的典范。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被后世尊为“亚圣”的孟子,小时候很贪玩,孟母为了把他教育好,曾经搬过三次家。刚开始时,孟子的家在墓地附近,年幼的孟子经常看见送墓扫墓的情景,于是总学着跪拜、哭嚎。孟母认为这样对孟子的影响很不好,就把家搬到了闹市附近,可孟子又学起讨价还价来,孟母又把家搬到学校附近。从此,孟子每天看到的都是富有学识的读书人,听到的都是朗朗的读书声,便跟着读起书来。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一气之下,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折断,说:“你学习就像织布一样,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学成,而现在你逃学回来,就像这快织好的布一样,以前的功夫都白费了。”孟子听后如梦初醒,开始努力学习,终于成了有用之才。试问,若孟子没有这样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他还会有以后的成就吗?
无疑,孟子受到了最好的教育——家教。家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学习人生基本准则的地方。家庭教会我们辨别好与坏,善与恶;教会我们面对成功与失败,平坦与崎岖;教会我们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怎样朝着梦想前进……
有人会问,难道家教一定是摆大道理吗?其实不然。回望我们的童年,长辈对我们的教育往往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而这看似不起眼的“一粒米、一根线”,也许就是人生长跑的起点。或许我们早已听腻了长辈的唠叨,厌倦了父母的教导,但这生活中不经意间刮过的一阵阵“耳旁风”,就是我们的家教。这些似乎被我们轻视的“耳旁风”,其实早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做一件事前,我们总会习惯性地思考这件事是对还是错,会不会对某个人有影响,会产生什么后果。这些或许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改变,正是家教使我们受益之处。
一个人一生受到的最好的教育,就是他的家教。我们身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更应该自我勉励,秉行并传承良好的家风,为民族复兴夯实基础!
长期以来,教师只注重考试、成绩和智力,而忽视了真正的素质教育。甚至,老师为了得到高分而推迟上课或课后辅导,从而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在下一节课中玩耍,但他们放学回家后玩耍和调解,却欢迎家长的学习监督,即学校和家长双方所谓的“公平”。这位老师管理严格。接下来,孩子们被困住了,被锁起来了,这难道不值得思考吗?
有一次,当我弟弟要离开学校时,他丢下书包跑到外面去了。我说:“停下,你为什么要走?”我弟弟说:我要下楼去玩。”我厉声说道:放学后你还没玩够吗?首先完成你的作业!”我弟弟哽咽着说:我们的老师把课推迟到他结束,在我们跑出去之前,铃又响了。”我弟弟说我同情他,因为我也经历了一件事。有一次,我们班的同学蒋依杉(父母在外工作,缺乏关爱)庆祝了她的生日。她邀请我们去她家开派对。所有的邀请函都发出去了。我们也想陪蒋依杉过一个快乐的生日,但是当老师发现这件事时,他以一票否决了这件事,并说:“如果你不努力学习,你会送什么?”尽管老师反对,我们还是去了蒋依杉的家,尽管我们没有勇气。结果,没有人在她的生日那天去她家开派对。她和祖母过了一个孤独的生日。唉!当我想到这一点,我的眼泪从我的脸上流了下来。我深深地感到,我已经准备好让我的哥哥去玩了,但是我的允许是没有用的。这时,我母亲说:你为什么要去?你完成作业了吗?”我弟弟说:我想下楼玩一会儿。老师在学校不会放弃上课。”母亲说:不,快点做作业,做完后再讨论。”我弟弟不得不做作业。我摇摇头,认为他不可能出去玩。
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严格控制下,我们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取而代之的是分数。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这位老师管理严格。受教育的孩子缺乏个性、能力、思想等。我们应该向国外开放教育学习。简而言之,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孩子被关在教室和书房里,就像一颗没有根的种子,永远长不出来,就像一只断了翅膀的鸟,永远不会缺少个性、创造力和独立性。老师和家长希望我们成为“书呆子”,而不是既有能力又有政治气节的祖国的栋梁?
释迦摩尼说:“不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当中应该遇见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的。”生而为人,最应该感谢的应该是我的母亲了,她不仅养育了我,还教会了我很多很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变得越来越叛逆。令我记忆最深的一次是之前我看到别的同学都有崭新、炫酷的名牌球鞋,我就按捺不住自己的虚荣心。决定要说服妈妈给我买一双新的名牌球鞋。回到家,我和妈妈商量,几个回合后,我赢了,但作为交换的条件是:我一个星期不能玩游戏。但是我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星期不打游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会这么难。
离开手机的第一天,我一整天都躺在床上,茶饭不思。妈妈见我如此郁郁寡欢,便给我准备一桌子我喜欢吃的菜。来到餐桌前,我像是和自己赌气似的没动一下筷子,妈妈却吃得香极了,她吧唧着嘴不停地点着头:“嗯!香啊!太香了!”我低着头,不想让她看见我吞咽口水的狼狈模样。“我吃饱了,看电视去了。”妈妈坐在和我隔了一堵半透明屏风的沙发上看起电视。终于,我忍不住了,把筷子伸向了那些几乎没怎么动过的我爱吃的菜。隔着半透明的屏风,恍惚间我看见了妈妈微微上扬的嘴角。
离开手机的第二天,我思绪飘散,像火药桶一样,一点就爆。妈妈凝视着我,许久许久……她拉起我的手走出家门,她带我来到郊区的一片空旷的草地上,我们静静地躺在那儿。青草床,太阳被,天很高,云在飘。我仿佛就是那株草,那片云。此刻,没有手机,没有游戏。
离开手机的第三天,我对着许久没有拿起的手机发呆。今晚有一场游戏总决赛,作为主力队员的我不能不参加。我的内心在挣扎,终于我还是拿起手机。门,突然开了……妈妈一声不吭,转身又轻轻地关上门。第二天早上,客厅那个高高的储物柜上摆上了一双崭新的球鞋。我陷入了沉思,下定决心,一定要戒掉游戏。
离开手机的第七天,我穿上那双摆在高高的储物柜上的球鞋。耳边传来妈妈欣慰的声音“真好看!”
我得到的不仅仅是那双球鞋,我还学会克制。谢谢您,妈妈。谢谢您那无声的教育。
“老师,澜澜哭了。”“她捂着耳朵哭得很厉害……。”刚下完课间操,一群小朋友便叽叽喳喳地拉着哭个不停的澜澜,向我围了过来。我请围观的小朋友散开,安静下来。“发生什么事了?谁来告诉我”“老师,老师,我知道,是心心把她弄哭的!”“心心对着她的耳朵大声地吼叫……”澜澜抹着眼泪说:“我没怎么样,她就冲着我的耳朵大吼大叫,把我的耳朵弄疼了,呜呜呜……”在确认孩子的耳朵无事后刚刚放下了心,这边又按不住的怒火腾起来了,又是那个心心!我的头“嗡”的一下就大了。
心心这个小姑娘可是就是我们班除了名的爱捣乱,很调皮。只要女生有什么问题发生,肯定有她:上课时讲话扰乱纪律,下课说不文明的话,欺负同学,用水彩笔画别人的衣服……。天啊,每天要到我这里告她状的小朋友都快排起队来了。最糟糕的是她嘴上应付着老师,私底下该怎么调皮还是照做。她的从上学期问题解决了一遍又一遍,试过各种方法手段:心心很聪明,反应敏捷,在体育方面尤其出色,我决定请她做体育委员,希望她能管好自己,可是收效甚微。因为经常受到批评,她也慢慢开始不在乎了,这可真让我着急。今天我一定要把她的毛病改一改!
我先让自己平静下来,请她和我来到办公室。刚进门,她习惯性地开口:“老师,我错了下次不敢啦。”这个小滑头,都快成“认错专业户”了,“别担心,今天老师不批评你,是为了给你看一个东西,才请你来的。”我笑着对她说。顿时,她脸上露出了些许轻松的表情,但又随即浮起了满面的疑惑。“看什么呀?”心心好奇地来到我的电脑面前,我打开网页,给她看了耳朵的结构图,又和她一起读了耳朵的保护。读完后我问她:“现在你明白了耳朵的构造了吗?”她点点头,“那么怎样才能保护好耳朵,不伤害到它呢?”我继续追问,她一一回答。抓准时机我马上说:“嗯,很棒,你全都明白了!那么今天的事情该怎么处理你应该知道了。”心心低下了头,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小声地说:“殷老师,我全明白了。谢谢您。”
放学时我听到澜澜对我说心心已近向她道歉了,她们还是好朋友。此后她的改变我不说,大家也能猜到。给孩子的犯错留白,给他们一个自己改正的机会,相信您也能收到和我一样的惊喜。
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正在进行数学小练习,小学教育叙事。我低着头批作业。忽然耳边响起了陈红的粗嗓门:“我知道了!这题要求‘应找回多少钱?’它的单位名称应该是‘元’。”所有同学的头都刷地转向她,又陆续低下头继续答题。她却像个没事人似的,只顾自己往下做。我顿时冒出一股怒火:这是在考试!我出这题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学生能否对“钱”的单位名称进行正确的区分。
她倒好,把正确答案大声说了出来。其他同学还用动脑思考吗?我还怎能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情况?可是我的心马上平静下来:陈红并非有意捣乱,她只是做题时把自己的想法无意识地喊了出来,对其他学生没有造成多大的干扰。可是,如果我一发火,可能会较严重地打断学生的思路,而且也会影响陈红的考试情绪。
这次小练习中,那道题的单位名称除了有两人漏了没写外,其余同学都写正确。我想:这是陈嘉红考试时提醒的结果,下次遇到这样的题目,如果没有人提醒,肯定会有很多学生写错。因为以我的教学经验,关于钱的单位名称,如果问题中没有明确的单位名称,只是问“有多少钱”,学生往往把“钱”当作单位名称。而且无论老师如何强调,总有许多学生写错。
但是我想错了,在后来的几次有关这类题的练习中,居然没有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以前需要我花费很多精力,再三强调还要出错的内容,我的学生陈红一句话就把所有学生教会了,简直难以置信。其实学生就是这样,同学说的话,同学讲的方法,往往比老师教的记得牢。
有些思维敏捷的学生(像陈红)经常能在老师讲之前就理解老师出题的意图,而且经常控制不住自己,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往往对他们进行压制,不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过早地说出来,怕这样影响自己的教学程序,怕自己的秘密被揭穿。其实这些学生的话比老师的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他们的方法更能使学生接受。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们应善待这样的学生,善待这样的插嘴,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因为这样经常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爱,是开启心灵的金钥匙;爱,是一部生动的人生教科书看了《爱的教育》这部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令全世界亿万人感动而泣的伟大作品,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仿佛经受了一次次“爱”的洗礼。《爱的教育》这本书的故事使我非常感动,让我突然之间感悟到原来爱是那么神圣、高尚与深沉。这里的爱有对国家、民族之爱,有父母朋友之爱,甚至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之间的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每一个爱的故事都能给人以启发,都能告诉我们一个爱的哲理。
卡洛菲是主人公恩里科的同学,在玩雪时不小心打伤了一位老职员的眼睛。
他当时非常害怕,但是他在同学卡罗内的鼓励之下,勇敢承认了错误并且来到受伤者家中。他强忍着眼泪,把自己那本最心爱、宝贵得像生命一样的邮票集当做回报老人原谅他的礼物。可是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在老职员康复以后亲自到卡洛菲的学校,把邮票集还给了卡洛菲,还送给他盼望已久的三张难得的邮票。
是啊,这就是爱!是同学之爱使卡洛菲勇敢地承认了错误,如果没有卡罗内的耐心开导与鼓励,卡洛菲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站出来的,这样一来就会有一个无辜的人去当替罪羊。如果没有校长对学生的爱,那么卡洛菲也绝不可能再去老职员家去赔礼道歉了。因为卡洛菲的这一举动才使老职员归还邮票集并赠送邮票来表达对卡洛菲的爱,让爱在几代人中间得以延续和发展。于是,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同龄人,爱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还能闪光吗?“寒窗”数十载,除了书本上的知识,我们还在学些什么?我们习惯了许许多多的理所当然:自己带的学习用品是给自己用的,即使别人开口向自己借了有时还编一个不借的充分理由;爸爸妈妈应该为我们准备好一切,因为这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老师对我们应该是循循善诱,呕心沥血,因为这是老师的工作如果心中没有了感恩,也就失去了它美好的前提,其他不论多么优秀,但看起来仍旧是苍白无力的。
我们该爱的,早已不仅仅是身边的亲人朋友,还有更多的人等着我们去爱。
爱的美就在于它的不作选择,去拥抱美好的一切。去爱吧,世界将会更加绚烂无比!
在历史的长河中,教育家的身份值得人们敬重,他们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使他们的思想能够传承下去,教育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教育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教育这条漫长的路,一不小心我们就会犯错误,这个错误可能会击垮我们前面走的所有路,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扎实的基础,才能走的更远。就好比登山,登山者需要小心谨慎地走完每一个小路,稍有不慎就会落入万丈深渊。一步一个脚印对于登山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做好登山者登山前做的每一件事,比如锻炼出一身适合登山的体质,准备好登山所需的每一个物品,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希望登上顶峰,登上胜利得彼岸。所以,教育需要一步一个脚印。
教育需要一个好老师来引导我们。雅思贝尔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我们受教育的过程中,有一个好的老师去教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好的老师能把我们引领到好的环境去学习,他所传授的知识也能带给我们启发。传闻孔子有3000多名弟子,他们受到了孔子儒家思想的启发。成为社会上的精英。孔子这样的大教育家将他的弟子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弟子的成就自然也不会太差。
教育需要我们心灵平静的去学习。用心去学习,用心去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感,你会感受到知识的美好。心平气和的去学习,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你会发现你学的东西比平常要多。如果一味地追求成绩而心浮气躁,想通过捷径得到学习的方法,那是不可能的。心不平静下来,你永远都学不进去,也不可能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当你专心致志,想要真正学好一样东西时,你会发现,学习这个东西会很简单。而你心浮气躁去学习,还想获得成功,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与其烦躁的学习,不如把心静下来,再去学。你会学的很好。学习就是这样,所以教育需要我们心灵平静的去学习,而非心浮气躁。
在现代社会,人们总想着快点做完一件事,而且做另一件事。忽略事物间的过程,教育这件事很难,也很简单,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进入民立中学已有5个年头了,“博雅”二字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从一开始的“勤学笃行”凝练到如今的“博雅”二字,前辈们无疑是要告诫我们成才之道,唯有博雅方能处世立身。因此,我们在校园中也处处能感受到“博雅教育”的气息。
学习是一个学生的天职。可是,为了功利性的目的而学是片面的、偏颇的。勤学以致博,渊博自己的学识,丰富自己的文化,这才是学之精髓。课前预习、课上的讨论与学习、课后复习,这无不增长了我们的知识,但重要的还是在于自主学习。校图书馆、明德英语图书馆这两处文化宝库,是同学们畅游知识之海的好地方。但最具“博”之所在的还是学校三楼的自助图书廊,这里虽不像图书馆那样名著满架,可是,它确是那些具有钻研精神的同学最爱来的地方。我是那儿的常客,时常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在此钻研问题,或是举行一场小型知识竞赛,总之,学校提供给了我们求博的天地,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将“博”字牢记脑中,对知识永不满足。
“博”,是“雅”的前提。知识渊博方能举止儒雅。但是,“雅”也并非只要“博”就能达到的。笃行而达雅。如果说“博”是学习知识,学习前人经验的话,那么“雅”便是将知识付之于实践,在实践中感悟真理。行是“雅”的具体表现。文艺节、科技节,哪怕是体育节,也都旨在培养我们举止儒雅、情操高尚。学校中的钢琴角更是将“雅”带到了我们身边。有人闲来弹奏一曲,也让整天忙于课时的同学们小憩一番。学校给予了我们尚雅的契机,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将“雅”字镌刻在心,时时刻刻做一个举止高尚的人。
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种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其中的两样便是民立中学所给与我们的。“博”与“雅”是不可分割的,“博”是“雅”的前提,而“雅”是“博”的延伸。柏拉图曾说过:“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提高自己的修养。”这也是博雅所要带给我们的。只有真正领悟到了“博雅”的真谛所在,将来才能成才、立身、立业。
在民立中学那么久,“博雅”早已深入我心。它将会成为我一辈子为人的准则。我也一定会将其付诸行动,勤学以致博、笃行而达雅,为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才而加倍努力。
岁月的河流缓缓流过,成长的脚印深深留下,蓦然回首,长大的路上留下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脚印,记载着欢乐,记载着忧伤,伴随我一路走来。
小时候的我总爱和伙伴们在楼下的沙坑里玩,踩着一粒粒极软极软的沙子,感到多么快乐,多么惬意。一不小心,摔倒了,努力地爬起来。身后出现了一连串的脚印,太阳照着我们一张张笑脸,笑容更加灿烂了。那一串串脚印记载着欢乐的,记载着我的成长。小时候就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好希望永远都是小时候。
上幼儿园了,那时的我最爱看书了。每天傍晚,总是缠着妈妈带我去书店看书,穿过繁华的步行街,来到书店门口。儿时的我总爱在门外印着的那几个大脚印上踩来踩去,多好玩啊。如今的我虽然没有小时候的那种快乐,却有了另一种更充实的快乐,那便是读书。书带我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那书店门外的大脚印便是我快乐成长的见证。
现在的我已经是八年级的学生了,一个个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伴随我的还有一次次的失败。
今天,又考砸了,手里拿着那张不到八十分的数学考卷,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着,心里烦透了。无精打采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经意间又踏进了那儿时玩耍过的沙坑,一串串脚印印了下来,一阵风吹过,把我手中的那张试卷吹走了,吹到了那个沙坑里,我连忙去捡,忽然,我看见了那脚印,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在这儿奔跑留下的快乐的脚印,也让我想起幼儿园到书店门前踩那巨大的脚印。想到这儿,我笑了,发自内心的笑了。啊,我明白了,其实快乐就伴随在我的身边,伴随着我的成长。
那一次次失败与挫折不就是一种快乐的提示吗?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到彩虹?只有经受住考验才有快乐,最充实的快乐。只有笑,才能让你感受到快乐的存在。对,我坚定地点了点头,我一定要努力,我要考出好成绩!,我捡起考卷,大步的往家走……我身后印出了一串串脚印,在阳光的照映下,它成了金色,它是通向成功,通向快乐的脚印。
感谢成长的脚印,让我找回了自信,让我找回了小时候那种快乐。的确,你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而这快乐就像脚印一样永远跟在我们身后,永远伴随我们成长。
当今中国的教育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模式化生产。
打一个比方,如果学校是一个工厂,那么老师就是工厂的工人,学生就是从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同样的模子把我们打造成了千篇一律的读书机器。
如果说生产产品是为了合格出厂,那么培养学生则是为了“达标”,培养书呆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的'老师可谓是费尽了心机:今天让你买资料,明天周末补课。惟恐自己的学生“饿”着。而我们的家长也今天送补习班,明天请家教,惟恐自己的孩子“吃不饱”。
对于那些面临“殿试”的“贡生”们,学校还给予特殊照顾:取消一切与考试无关的课程。如果某个老师特别偏爱你的话,那么你幸运了:他将会另行给你“加营养”。你可不要轻视了这些“营养”,说不定它又是通向某某大学的钥匙,也许你在“殿试”的“八股文”中就能用到。这个时候,你也不用感谢这个老师,因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的培养“状元”,至少也是为了更多的培养“进士”。
这个时候,喜欢看书的同学可以不用担心没有书看了:你会有大堆大堆的资料看。到时候你也许会觉得一天25小时都还少。而对于喜欢画画的同学,你也会充分发挥你的特长:你可以画几何图形画到“呕心呖血”’“手无缚鸡之力”。而视力超好的同学也不要得意,因为你很快就会因秉灯夜读而架起“望远镜”。请不要多虑,这绝对不是学校抹杀了你们的特长,这是学校为了让你充分展示你的特长而特意为你提供的舞台。
如果你能做到看见试卷抓过来就做,一做试卷就得高分的境界,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是合格厂品了,你将会被贴上“合格证”而送上社会。请不要担心你会因一无所长而不被社会认可,因为你才是学校生产出来的“书呆子”型正规产品。而那些能有一技之长的人,则可能是因为不符合“标准化”生产而被学校丢弃的边角余料。他们注定了是“废品”。
这就是中国式的教育,为了应试而忽略了太多的其它教育,这将会抹杀了太多的人才,甚至会引起整个中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崎形。
所以,救救孩子吧!
似乎是从小培养起的中华情愫,我立志长大之后要上祖国的大学,让祖国的土壤与雨水培育滋润我求知的心田。可是,十几年的成长使我的阅历逐渐增加视野逐渐开阔,一道又一道残酷的现实摆在我的面前:
本应是大学的精神支柱与传承的校训遭到拦腰一斩;本应只拥有纯正的学风的校园中出现一座又一座“碍眼”的商品楼;本应不注重物质,要努力开拓人的精神境界的大学兴起了“做大做强”的风气,且久盛不衰;本应和睦相处,共同进步的师生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血拼”事件;本应忠诚于知识的大学教育变得十分功利,而被其熏陶出师的学生也充其量是现代社会功名利禄的行尸走肉
我不禁悲哉吧哉,中国学子的大学梦难道只能在国外那些哈佛、耶鲁、剑桥中,才能真正实现吗?
我并不是崇洋媚外,只是国外那些大学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国内大学所学习、所借鉴。而我们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需要纠正,需要还一片洁净的天空给放飞的青春、梦想与精神!
理想中的大学生活首先要有一条足以让人受益一生的校训精神,使人一想起她,就充满了永不服输的斗志与坚强不息的力量。在那样的校训的支持下,每个人都会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任意翱翔。
。有了思想,应该有传承实践这个思想的人师生。和谐的师生关系向来是我们所提倡的,那种关系,不再是单纯的师傅与徒弟、传授者与学习者的关系,当然也不是敌人之间血腥、暴力与冲突的敌对关系,她更应该倾向于一种平等自由友好的朋友关系:促膝而坐,微笑地注视对方;讨论到热烈之处,学生手之蹈之也未尝不可;师生也可以因观点不同争辩起来,但这都没有关系,争辩之后仍然微笑,促进友谊也不是不可能的。
校园可以不豪华宽阔,可以没有很多的楼房校舍,但要有纯洁的自由空气去呼吸,要有幽静的独立之处供学生们去学习研究,要有品行端正、厚德载物的师者辅导。学习的专业可以不是热门的,可以不是将来就业容易的,但那是我们从心底热爱并向往的知识海洋。
就这样,徜徉在知识之海,飞翔在精神之空,没有功利,没有血腥,没有世俗,没有奢华,没有就业压力,还给教育一片洁净的天空!
以上是小编专门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的高一作文800字精选14篇,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