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泽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自人类诞生起,千千万万种美食逐渐被开发了出来。不必说闻名全国的北京烤鸭,也不必说与苏东坡密不可分的东坡肉,单是绍兴闻名的臭豆腐就深得我心,让人垂涎三尺。
一道看似简单的臭豆腐,其实也有较为复杂的工序。首先要先将黄豆种下,等它成熟了以后再收集起来。黄豆成熟可不是一时半会就完成的,而是得等个不少时日。收集完后要将其打磨,然后再塑成块状的豆腐。这样就好了吗?当然不是,这样的豆腐炸出来是没有香味的。所以得将它腌制一下,最后在下锅炸,炸完后捞出来,配上一些蘸料,才算真正的完成。
小时候,爸爸妈妈的工作十分的繁忙,每次放学都是外婆来接。
第一天上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校区换了一个新地方。那天一放学,我就闻到了一股独特的香味,外婆也闻到了,转眼就给我买了一盒回来,之后我便在外婆的三轮车上享用臭豆腐。它一块一块的,金黄的外表上淋上了棕色的甜酱,一口咬下去,外面的酥皮和里面软糯的豆腐,口感丰富,独特的香味充满了整个口腔,那正好的甜刺激着我的味蕾,除了美味,我找不到还有什么词能形容它。那时已是九月份,气温还是比较高的,外婆还在蹬着三轮车,满头大汗。我想给外婆尝尝,可外婆却只是说了句“没事,外婆不喜欢吃这个,还是泽晖你吃吧。”说完又蹬着三轮车了,其实外婆是喜欢吃臭豆腐的。
现在,外婆早就搬回了舅舅家,我的学习也越来越繁忙,好久没吃臭豆腐了。我想念臭豆腐,也更想念外婆。
余快
绍兴,一座千年的古城,这里既孕育出了陆游,鲁迅这样的名人,也产生了平淡无奇而又美味可口的臭豆腐。
在绍兴的乡村中,一片片翠绿的田地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瓜、果、菜、根其中就包括那青青的豆苗,从它们在春天发芽开始,农人们花数月时间辛勤浇灌耕作,终于在秋天时,使那一株株豆蜕变成了金灿灿的豆粒;而后,豆粒又在石磨中“粉身碎骨”,再被扔进油锅,最后才成为我们在商店中见到的臭豆腐。
每当我们家去鲁迅故里散步游玩之时,总会在商店中买上几份臭豆腐来品尝。当我把它们送进嘴里的时候,那种美味与它那并不昂贵的价格和简单粗暴的做法真是有着鲜明对比啊!可惜,因为从小被灌输的那些“健康知识”,那时我们家的人没一个敢多买的。
住在绍兴本地的人,视臭豆腐为一种特产,外地的访客,也有不少对它赞不绝口的,而长年待在市外,省外乃至国外的绍兴人,一回故乡往往第一个想吃的小吃就是臭豆腐。
他们所品尝所热爱的,绝不仅仅是臭豆腐本身,还包括绍兴长达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地球上能产黄豆,能产食油的地方多了去了,但是,绍兴臭豆腐背后的那种文化积淀,仅限绍兴一地没有别的地方可寻。
尽管我离最近一次去鲁迅故里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了,但臭豆腐的美味可口仍然停留在我的脑海中不曾被我遗忘。
罗怡铭
汤圆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它的表面没有任何味道,闻起来也没有什么香味。但是,只要轻轻地咬上一口,里面的馅料就会流入口中,给人带来香甜和幸福。
小时候,我和奶奶一起住在乡下。奶奶是个普通的人,没有什么突出的优点,唯一特别的是会做汤圆。
小时候,我不喜欢吃饭,每次吃饭都只吃一点点。为了防止我肚子饿,奶奶总在下午一二点钟时给我做汤圆吃。望着那一颗颗白色的小团子像在透明的水上打转,我的食欲被它激发。拿起勺子,轻轻地从水里捞出一颗,放入嘴里,慢慢地嚼。一开始的几口没有多少味道,等到馅流出来后,一股浓浓的甜味在我的味蕾里蔓延开来,直至抵达我的心里。奶奶趴在桌上,用慈祥的目光一直注视着我,直至我捧起碗将最后一滴汤喝尽。望着我吃完后的幸福神情,她满是皱纹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上了初中后,我随父母搬入了新房子里,一开始,我很不习惯初中的快节奏生活,心情随着成绩一落千丈。一个双休日,奶奶突然打电话来叫我回去住一天,一直向往着过去悠闲生活的我没有多想就坐下了通往奶奶家的巴士。
到了奶奶家,奶奶没有多问我现在的学习情况,只是把我带进客厅,指着那熟悉的座位叫我坐下,然后自己走进了厨房。坐在位置上,我回想着小时候的生活,不一会儿,奶奶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向我走来,笑着对我说:“吃吧!你小时候最喜欢吃这个了。”
还是原来的汤圆,但我却吃出来不同的味道,原本我那层没有味道的皮,也因为融入了奶奶的爱而变得美味。吃完,我和奶奶对着笑了一下,奶奶并没有对我说什么,但我却感受到了她的爱。
奶奶对我的爱就像汤圆,看上去虽然朴素无华,但却包含着真切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