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摘抄 > 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征文(精选11篇)

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征文(精选11篇)

时间:2023-02-22 06:56:00

  下面是摘抄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征文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征文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一些陋习却依然存在于我们身边,与当下的新环境显得格格不入。如何移风易俗,推动新文明、新风貌,是我们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看到市民评选产生的“我身边的十大陈规陋习”,我深表赞同,就外出遛狗不系牵引绳,让狗随处排便又不及时清除这事来说,已经是影响我居住的小区环境和邻里和睦的头等大事。

  养狗是个人喜好,更是责任。当我们松掉手中牵引绳的那一刻,就是把责任丢掉的那一刻。在我居住的小区,有很多养狗人士因不给狗系牵引绳,引发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因狗无人牵管,居民们总会被突然窜出的狗吓一大跳;有的大狗喜欢扑人,夏天人们着装轻薄,被狗扑过身上即刻出现了几道鲜红的抓痕;有的狗喜欢围着人转圈,趁人不注意就在人腿上咬一口,留下“爱”的牙印;还有的狗喜欢夜里追车,跑入行车道增加了安全隐患。除此以外,狗随处排便又没人清理,严重影响了小区的环境卫生……这种种问题,让不养狗的居民苦不堪言,大家纷纷向物业反映,小区微信群也常因这些事情炸开了锅。同时,就狗咬人、扑人事件,有的居民扬言以后见狗就打,更进一步加剧了与养狗居民的矛盾。

  控制狗的牵引绳掌握在我们手中,养狗也进一步反映了主人的道德和素养。我们可以规范自己行为,严格要求自己。

  文明规范的行为需要一个明确的准则作为指导。社区可以同所有居民一起协商制定一个文明公约,注明养狗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违反公约的相关处罚措施,让养狗人士有准则可依。其他居民也要尽力配合,给养狗居民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多一点时间去改变。

  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需转变传统的养狗思想和行为。养狗人士思想上要意识到管理狗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行为上要主动化解与其他居民的矛盾,理解不喜欢狗的居民的难处,学会换位思考。比如遛狗时系好牵引绳并随身携带清洁袋,将狗的排泄物清理带走;尽量避免散步人流高峰时段遛狗;遇到老人小孩或者对狗明显表现出害怕的人群,主动离他们远一点;若发生狗伤人事件,要及时带伤者就诊,并诚恳道歉化解矛盾等等。

  社区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缩影,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条牵引绳可以拉近人们的距离,也可以引出矛盾。只有我们肩负起责任,紧紧握住手中的牵引绳,让文明行动从我做起,才能推动社会和国家的全面进步。

  篇二: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征文

  跃进村的殡葬制度改革,源自于竖新镇党委书记陈尧举行的一次听证座谈会,有一位崇明在外地工作了多年的同志回崇为其父办丧事。崇明办丧事习俗,使他不堪重负,时间之长(一般要五天以上),规矩之多(响器开路,请人哭丧),扎纸房、纸荷花灯、纸轿……总之,阳间有之,阴间都要有,再加上向长辈行跪拜礼等;场面之盛大(参加丧事人次要以数百计算),宴席之丰盛,与吃喜酒差不多。一场丧事做下来,当事人已不堪重负,强烈要求丧事简办。就在这次听证会上,陈书记根据大家的意见初步规定:丧事时间限三天以内;取消请“帮桌”;只在殡葬的那天晚上加几个菜;取消具有封建迷信的请乐队、做道场、烧化等仪式,改为奏哀乐,以示对死者的悼念。也就在这次听证会上指出:以跃进等村为试点,然后全面铺开。在试点期间,凡是丧事简办者有奖励,不简办者不予享受。

  跃进村自从推进了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的制度以来,不但破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迷信思想,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更还了崇明一个洁净的蓝天。下面几个案例就是一个明证。

  (一)螺蛳壳里做“道场”

  跃进村里张大爷突发急病亡故了,这可急坏了他的儿子,因为他家正在危房翻建,全家都蜗居在简易房中,而新房正在施工,四周搭满了脚手架,因为是老式居民点,前后左右的间距都比较狭小。而按照旧俗,办丧事时间最起码五天,桌数要120多桌,而烧化地方又拉上施工用的临时电缆线、堆放了各类建材等,正当她家六神无主时,村党支部给他们送来了及时雨:镇党委在跃进村试点殡葬制度改革,丧事时间缩短,不清乐队,不做道场,不搞封建迷信的烧化,并且提供音响放哀乐,做到以上几点者有奖励补助,如果还依照旧俗,那么死者丧葬费取消。这几点对他们真是一个福音,既解决场地小的困难,又解除无处烧化的窘迫,还能尽快浇筑屋面。更重要,他家处在经济紧张时期,有体面台阶下。真是四全其美,何乐而不为。于是爽快地在协议书上签了字,在螺蛳壳里做起了“道场”。

  (二)还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尊严

  丧事简办,不但破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习俗,减轻家属的思想负担,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特别维护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尊严。徐大爷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老共产党员,95岁高龄了,他举双手赞成村委会实行殡葬制度的改革,并立下遗嘱:丧事要简办,在他身上覆盖一面党旗,做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因为当年他妻子亡故,使他吃足了苦头。他膝下有五个子女,由于信仰的不同要求对他妻子丧事的做法也各不相同:信天主教的要求按天教办法行事;信佛教的(指吃素的),要求按吃素念经的办法做佛事;而崇明当地习惯的要求请乐队和尚念经,热热闹闹做佛事。争论不下,只好把气都撒在他的身上,变成了一个“四面”不讨好的人。这次他病故了,子女们只好依着他的遗嘱办事,村党支部举办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这样丧事不但消除了他们兄妹之间的矛盾,使他们重新变成和睦相处的大家庭,而且博得周围群众一致好评:徐大伯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到死不改变他的入党初衷,不像有的共产党员活着时是共产主义信仰喊得震天响,死了后被他们子女弄得面目全非,党员不像党员,群众不像群众,什么理想、信仰都付之东流。

  (三)这就是最大的回哺

  跃进村的李某某病故,提起林某某,村里老一辈的人都知道他是家中的老大,共有弟妹四个,在念小学时,开包子店的父亲突然病故了,流下了孤儿寡母五人。而母亲又体弱多病,全靠邻居和组织关心照顾接济下生活,因此在15岁读初一时就辍学到供销合作商店当学徒工。他经常给儿子讲述童年时邻居、党组织怎样关心照顾他。她的儿子也很争气,考上名牌大学,在某国企当高管,因此想趁父亲的丧事答谢一下众多乡邻。丧事要办得像模像样,请邻居亲戚多吃几天。村委会知道这件事,向他宣传了跃进村实行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的规定。他也爽快地和村委会签订了协议,不仅丧事简办,还把节余的钱进行社会救助,资助困难家庭,李某某儿子的义举正是对移风易俗工作的最大回哺。

  移风易俗,移掉的是迷信和旧习俗,得到的是文明、便民的新风和人心。

  篇三: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征文

  崇尚礼仪,重视人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礼仪在生活中已经走了样变了味。为了所谓的“面子”人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你不妨走进群众倾听一下。年长的人说:“七八十岁还得干,不干怎么办?门头太多,今天这个明天那个,养老金怎么够,不去丢脸那!”年轻的人说“朋友要不要?人家多少我多少,不能差钱,再紧也得勒紧裤带,别丢了面子”。子女说“看看人家结婚,父母给那么多,有什么什么,多有面子,我也不能太寒酸。”父母说“没钱,儿子娶不到媳妇,光彩礼钱就要好几万,娶不到媳妇都是我的错啊……”这些声音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们的听觉。是啊,生活条件好了,经济富裕了,可人们为什么反而觉得生活压力大,缺少满足感、幸福感呢?归根到底是奢靡之风、攀比之风在作怪。“面子”在作怪。

  近年来竖新镇镇党委政府大力推行移风易俗。改变由婚丧嫁娶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只有破陋习、树新风才能让人们感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实惠而不是将劳动果实换成奢靡攀比的浪费。要改变现状需要我们认清形势,听从政府号召,自我做起,确实做到丢掉“面子”,不要流于形式,让移风易俗切切实实走进社会,走进每个家庭。

  文明殡葬,丧事从简。每逢丧事锣鼓声不绝于耳,吹吹打打,绕梁两天,大吃大喝三天,盛装下葬,墓碑高耸。以示对逝者的追念。以为尽了孝道,岂不知给生者带来多大的烦恼。后事办的再好也只是一种形式,离去了的人不会知道。也享受不到。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赡养老人上,我们应当遵循厚养薄葬。活着的时候要孝敬老人,让老人享受人生晚年。这才是真正的尽孝。当老人离世了开个追悼会,让亲朋好友送一程,简简单单办一下,不必铺张不必浪费,既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又减轻亲朋好友负担,何乐而不为?丢了“面子”吗?

  婚事从简,喜事新办。人们的为什么压力大。看看现在娶个媳妇真难。金银首饰不必说,买车买房不能缺,还要准备彩礼钱。一路发(16。8万元),万里挑一(10001元)等等五花八门。负了债不还是要还吗?弄得身心疲惫,不堪重负。搬迁、满月、升学、做寿等等宴席一个接一个。人情份子越来越高,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很多人无奈地接受。传统的礼尚往来怎好破,不跟上去岂不是丢了“面子”被人说三道四看不起。这也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营造气氛大力弘扬移风易俗。今年我镇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宣传移风易俗政策,有些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由村干部、老党员、村乡贤、村民小组长等组成。制定标准,纳入村规民约,并和年底困难群众生活补贴及星级文明户、美丽家庭的评比挂钩。坚持移风易俗的家庭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并展示给群众,用榜样的力量来带动周边群众。

  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引领文明。情趣高尚,健康生活应该是每一个公民追求的目标,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移风易俗本就是同陋习做斗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人勇敢地迈在前列。俗语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所以这个排头兵一定是党员干部来当。广大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积极参与支持红白理事会工作,做事情能不做就不做,能小就小,不讲排场,不攀比。敢于担当,敢于同不良风气做斗争。

  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移风易俗要从我做起,坚持婚丧从简,喜事新办。正常的交往不可少,礼金从少,摒弃低俗、守纪践诺。每个人都从自己开始做起,整个社会形成新风气。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提高国民的生活物质水平还要提高国民精神道德素养。移风易俗是抵制陋习,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行动,亦是反对铺张浪费,坚持勤俭节约的行动,更是提倡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新风尚的行动。我们全民族都需要移风易俗。

  我为移风易俗点赞!移风易俗让人们丢掉所谓的“面子”,换来的是轻松生活。

  篇四: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征文

  如今的时代,经济富足,物质充沛,随之而来的,是精神需求的日益增加。除了我们文化层次的需求,还有一些人开始努力追求社会认同感,在这一过程中,有些民间习俗被理所当然的当做展示平台。比如在婚丧喜事上,大操大办,讲究排场,要面子,然而却华而不实,浪费无数。

  中国历来都有提倡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尽管现在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富足了,然而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信条不能丢。精神需求不应该是用这种铺张浪费的方式获得满足,而应该更加向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在婚丧嫁娶活动中,破除陈规陋习,反对封建迷信,坚持节俭理事,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从另一方面来说,婚姻不是买卖,重要的感情,订婚或者结婚时应简化婚前程序,简约订婚、结婚形式。婚礼提倡的应该是纪念意义,而不应该通过婚礼来“秀肌肉、展财力”,结婚期间婚车一长串,鞭炮烟花放的烟雾缭绕,宴席上的菜多到叠成“小山”,变成看菜而不是吃菜,不仅造成过度的浪费,而且对别人还起到了一个负面的榜样,无形中抬高了婚礼的成本线,使别人感受到压力,也使钱花到了毫无意义的地方,铺张浪费。对于亲戚随礼应该适度,重要的是得到亲朋好友的祝福,而不是给他人造成过多的压力。文明治丧亦是如此,需要大家破除迷信,少烧纸,不请乐队,宴席从简,天数从少,不应连吃好几天。

  在崇明创建世界级生态岛的今天,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我做起,大家一起,移风易俗,摒弃陋习从点滴做起。世界级生态岛不仅要有优质的生态环境,更需要全岛精神文明的大环境,只有“硬件软件齐头并进”,才能更好的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我们每个人要积极投入参与进来,倡导移风易俗,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营造一种移风易俗的大环境,使崇明更加生态,更加文明。

  篇五: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征文

  近两年来,我们竖新镇在倡导移风易俗、弘扬社会新风等方面已取得了明显成效,走在了全区的前列。但笔者认为: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移风易俗具有很强的艰巨性,进一步认清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巩固和推进此项工作的长期实效,让移风易俗真正成为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还需我们不断地共同努力。因为,前段时期内,一些风俗被异化、变了味,甚至变成歪风陋习,更有蔓延之势。比如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坟墓安葬离谱豪华;扎库、道场迷信色彩;人情送礼攀比成风等等,歪风陋习成愈演愈烈之势。这些陈规陋习的存在,与我们新时代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同崇明创建文明城区格格不入。

  当前,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大力培育和弘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风气,是新时代镇、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崇明创建文明城区的关键,是竖新六乡建设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要常抓不懈,移除陋习,净化空气,拒绝歪风。推进移风易俗,弘扬厚养薄葬、倡导丧事简办,营造一种移风易俗的大环境,使崇明更加生态,更加文明,为建设魅力竖新厚植道德土壤、提供精神动力、创造文明环境。

  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利用各种时机场合,积极宣传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着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更大功夫,让广大村民加深对移风易俗的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延伸工作机制,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加强村居自治与民主管理,全面推广建立村级红白理事会,结合实际制定红白事操办规程,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引导村居民文明操办红白事。指导村居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公示上墙,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践行,对移风易俗做得好的典型予以表彰和奖励,形成示范效应。让移风易俗成为时尚,让移风易俗成为风气。

  二要进一步树立社会新风。美丽乡村,美在风尚、美在风气、美在风俗。要坚持不懈把移风易俗作为弘扬文明新风的具体体现。要引导村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婚姻观、恋爱观,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不送彩礼,不恶俗闹婚,不滥放爆竹,不铺排婚车;小事不办——生孩子、上大学、过生日、迁新居,亲朋好友之间一束鲜花、一个电话、一句问候,彼此轻松愉快。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合理划定红白喜事消费标准、办事规模等,形成勤俭节约、简办婚丧的新习俗,涵育社会新风。

  三要进一步开展创建活动。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家风好,民风就好,社会风气就好。要在移风易俗中注重家庭的教育功能,家风的育人功能,家训的启智功能,让“家”的观念深入人心、耕植社会,成为人们的心灵港湾、精神家园。要以传承好家训、订立好家规、弘扬好家风为抓手,深入组织开展“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激发村民群众的荣誉感和上进心,确保全镇移风易俗工作全面开展、持久推进,不断取得实效。

  总之,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我们要通过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弘扬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打击非法宗教、扎库烧纸等迷信活动,推动形成崇德明礼、崇尚绿色低碳、现代文明的乡风民俗,助推乡村振兴。

  篇六: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征文

  每逢婚丧嫁娶、搬家开业、逢年过节时,绚丽烟花、声声爆竹的确给节日平添了许多喜庆色彩。燃放烟花爆竹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年味的节日元素之一。然而,人们可曾想过,燃放烟花爆竹这一延续千年的传统习俗,在给我们增添节日气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令人尴尬的是,烟花爆竹的“集中狂欢”会导致空气质量一落千丈。“是否放烟花爆竹”的话题,也伴随着PM2。5浓度一起升温。

  有一个最让多数百姓深恶痛绝的恶习,这就是集中燃放烟花爆竹。一阵阵巨响下,骤然浓烟四起、火光四溅;弥漫大街小巷的火药味、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喘不过气。害得路人生怕被崩伤而四处躲闪,骂声骤起。烟花爆竹在点燃后,里面含有的木炭粉、硫磺粉以及金属粉末在氧化剂的作用下迅速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加重呼吸道、气管及肺部的疾病,另外,包含金属氧化物的细颗粒物质还会沉积在肺泡中,对人体造成长期的危害。更可怕的是,在烟花爆竹燃烧所产生的这些颗粒物当中,PM2。5的比重足足达到了30%。因制造、运输、储存和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量安全事故,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当今,“可持续发展”是世界性主题,建立绿色家园是多数老百姓的共同心愿和殷切期盼。为了减排,一些大城市将污染严重的企业外迁,将成千上万的锅炉煤改气、建设人工湿地制造环境之肺、采取相应的措施节能减排、建立污水处理厂治理废水、不惜重金开发新能源减轻污染源……可就是这几天的万炮齐鸣,使大力宣传一年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化工作化为零!理性分析,不加节制地燃放烟花爆竹,与广大市民呼吸上新鲜空气的热切期盼,与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艰苦努力,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社会风尚,都是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的。特别是近期雾霾天气多发,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像现在这样污染水平的烟花爆竹,大家的确应该少放或者不放。同时,相关部门和生产厂家,应该尽早设计出更加先进环保的无污染爆竹。建议爆竹生产厂家不妨借助现代科技,研制出仅有声光但无污染的换代产品并加以推广,相关部门同时进行改进型鞭炮和声光鞭炮的推广,慢慢让大家欢庆春节的方式过渡到只能使用无污染的“新式鞭炮”。这样不但继承民俗和保护环境的矛盾能够得到有效调和,而且这种鞭炮一般都可以重复利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浪费的发生。

  因此,为了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为了我们拥有更多的“蓝天白云”、见到更多的“繁星闪烁”,为了千万个家庭以及全社会的文明和谐与安宁,为了共同的地球家园,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早日消除这后患无穷的恶习。

  篇七: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征文

  今年三个月前,明强村村委碰上了一桩烦心事,因集建区建设,镇上决定在小横河南侧新建一条水泥大道,巧的是拟建水泥路的中央有一座坟墓,而这座坟墓又是一年前由原来在集建区内搬迁而来的,建坟的主人——新生2队倪家四兄弟,听说老母亲的坟墓又要迁移,倪家四兄弟心里十分不悦,一则老母亲在这里刚刚安顿了一年,二则现在友不是迁移的时机,哪能随便瞎迁呢?

  而村委干部也十分纠结,如果不迁,则道路不畅,镇上年底完成集建区建设可能成为泡影,迁呢,按农村风俗习惯要到大寒季节或者清明节,二次动迁坟墓倪家能否同意,但不管怎样,总得要和倪家见面协商。

  第一次上门,村里把做路的缘由一一道了出来,倪家四兄弟倒也通情达理,他们也理解政府的行动,但一说到迁坟,就卡了壳,场面僵了下来。作为村干部也理解他们的心情……同时村里也作好了磨破嘴皮子,啃下这块硬骨头的准备。

  倪家坟墓又要搬迁的消息,在村里也开了锅,风言风语四起,有的说政府在瞎搞,有的说这下没有一大笔钱砸下去,搬不动这座坟,也有的说这下看村里怎么办,坟墓搬不走,路也建不成,建不成路,集建区也难开工,戏好看呢?

  在这些风言风语的压力下,村委又进行一番冷静思考、讨论,提出了多管齐下,发挥各方优势的建议。依照政策,以情以理,做通倪家四兄弟的思想工作。村乡贤理事长、移风易俗宣传员、姐妹议事会成员等纷纷上门做工作。村主要领导也一次次地登门沟通,在和风细雨般地说服下,倪家四兄弟也顶着压力表示,不因母亲的坟墓而耽误政府的实事,全力配合镇村,相信母亲大人在天之灵也会理解子女行动,最终倪家四兄弟以宽宏之心择机搬迁了母亲的坟墓。

  后来,村里把这场迁坟风波搬上了道德讲堂和正能量宣讲之中,作为移风易俗的生动一课在全村传颂。

  篇八: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征文

  中国人的“面子”观念根深蒂固,尤其在农村,很多农民在操办红白喜事时往往讲排场、论风光,甚至不惜“打肿脸充胖子”,这无形中成为了农村发展的一大阻力。

  移风易俗,撕破的是人们旧有“面子”,树立的是人们内在“里子”。移风易俗,表面上改变的是人们的行为习惯,实质上改变的是人们的价值观念。振兴农村,必需正风俗。想要撑起农民的“面子”,必需要有“里子”;要让农民“面子”撑得住,“里子”就要更强大。“里子”的培育,任重而道远,只有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才能让农民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观念。

  遏制农村陋习,我们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风俗虽已老去,但它已内化为了我们的习惯与记忆,只有“破旧”,才能“立新”,才能让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风尚涌现出来,才能让优秀文化有立足之地。不论党规党纪,还是村规民约,都必须明确红线、划清底线、严格遵守。只有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角度出发,入情入理、用心交流,才能让村民感受到实惠、收获到幸福,才能将移风易俗工作落到实处。

  移风易俗,唯有重“里子”,才会有“面子”。遏制农村陋习,需要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提升。我们既要为民办实事,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要培育好农民的精神“里子”。通过村规民约、一约四会、新乡贤等形式,接地气、聚人气,建立规范,树立典范,引导农民养成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消费观,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道德观,从源头遏制农村陋习。

  真正的“面子”,不是修在脸上,而是长在内心。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育文明乡风能够让农民提高认识、切身实践;能够帮助农民既有光鲜的“面子”,更有厚实的“里子”;能够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和践行者。

  篇九: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征文

  这个夏天,世界杯如火如荼地在俄罗斯进行,赏心悦目的比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赛场之外,一则关于日本球迷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大意是:在日本队与比利时队的比赛结束后,失落的球迷认真捡拾垃圾,将看台打扫得和来时一样干净。一时间,日本球迷的举动成为世界杯一道靓丽的风景,与他们的球队在赛场上的表现一样,收获了世人的点赞。

  对比日本这个友邻,我们在文明上的差距岂止在捡拾垃圾上。作为一名中国人,生活中以下几种让人蹙眉情形,我们可能都经历过:

  参加聚会,你明明不胜酒力,却被东道主极力劝酒,不喝,盛情难却;喝吧,身体难以承受。再三推脱,仍免不了被灌酒……

  影院观影,你兴致正浓时,安静的放映厅内一部手机骤然响起,接电话者大声应答,全然不顾周边观众作何感想,几分钟变成他一人的“独角戏”……

  排队挂号,你和别人都在遵守秩序排队,这时,总有个别人不按套路,一路小跑奔至前头,理由是“他比你更赶时间”……

  我们对类似行为深恶痛绝,却只能默然受之,而这,正是当下根治陈规陋习的难点所在。其实,文明与不文明,两者距离并非遥不可及。只需你、我、他一起努力,做出改变。同是上述情景,我们也可以这样做:

  参加聚会,宾主之间饮酒随意,量力而行。有酒量可举杯小酌,不能喝可以茶代酒,点到为止。既能表达心意,又不煞气氛,皆大欢喜。

  影院观影,接电话者将手机调为静音或震动,遇有急事,则安静离场接听,既不耽误自己的事,也不影响大家观影。两厢无事,互不叨扰。

  排队挂号,除非重特大急事,可提前预约或排队,一来尊重他人,二来遵守规则。文明排队,秩序井然。

  文明,体现在一个个普通公民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之中,是由无数个小细节构成的,根植于一个民族的血液。英国作家罗斯金曾说: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而这样的“造就”工作,需要从小处做起、从自己做起,才能汇集起移风易俗的力量,树立起社会新风尚。

  篇十: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征文

  移风易俗就是树新风、改旧俗。移风易俗内涵十分丰富涉及面很广。当前围绕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及文明城区创建,大力提倡移风易俗,旨在人们的精神有一个新的提升。破除封建迷信,改变旧的习俗,更新文明理念,使我们的生活习俗、行为举止、言谈举吐、人性美关系等方面跟上时代的节拍,为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环境,文明程度精神素养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今天在这里,同大家商槯探讨的话题,就是我们农村普通常见的问题——“人性问题”,“人情”顾名思义指人与人间的感情,“情”字心旁,人性的往来应是人心的交流和沟通。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说:正直善良人间的交往应真诚,往往似水。所谓志同道合、情趣相投。可是现在随着社会的商品化,人们对“人情”的理解逐渐变质、变味,送“人情”成了送礼的代名词请客送礼成为了人情交往的必要手段。“人情”的往来=礼品=红包=钱的往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坏、亲情的远近、朋友情的深浅都可以送钱的多少来判定。随着物质的丰富,有钱人的增多,请客送礼讲排场,显阔张扬屡见不鲜,且在花样百出,除了红包“人情”外,小人满月“寄古”人情、老人做寿、“贺岁”人情、探病“病梗”人情、调离升职、上大学、出国等都要摆酒请客。不去人情难却,显得不上台面。去怎能空手,最起码礼品一份或红包一个,否则有损颜面不懂人情。崇明有句俗语“冷末冷于风、穷末穷子债、人情急如债、尺头铁锅端来卖”。在农村,又把“人情”称作为“门头”成为每家每户一项不可预测的开支。如何看待“人情”、怎样处理“人情”关系。在我的身边发生两桩事,反映出二种不同的观点,使我对“人情”的内涵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其一:我的一位三姐,家住新河农村,听说摔跤骨折,我前去探望,究其原因:原来是为了节省一点自来水,洗好衣服后,拿到河里去漂洗,结果水桥板上一滑,不幸中大幸,没有掉到河里,尽是手臂骨折。当我责备她时,回答的一席话,使我感触很深“兄弟,你有退休工资,有所不知,现在我们农村老人靠政府养老,月月有农保、生病有医保,基本上吃不愁、穿不愁。现在担心的就是一个“门头”,上个月,我接连碰到三注“门头”一个月农保工资放上去还不够。现在货价高、“门头”大,自来水也要几块钱一吨,所以能节省“千不得长算”哪知道今次不巧摔跤。你三哥马上“头周年”总要摆几桌请一下咯”我讲“算了,三哥周年,你自己一家人聚一下,纪念一下算了”“不行,面子要哦,人要做哦”要被村坊邻居讲闲话的。看来情愿其他方面节衣缩食拼命的节约,哪怕砸锅卖铁,“面子”不愿丢的。这样的人情往来,成了普通老百姓的一个沉重负担。

  其二:我的另一位外甥女,在上海,条件不错,儿子娶媳妇,小两口旅行结婚。回来后,自己兄弟姐妹摆一桌庆贺一下。双方的叔叔阿姨、姑父舅舅等都没有请。只是我外甥女领了小两口到各家亲友分发一份喜糖和一份小礼品。认亲知会一下。他们的解释是:双方的亲朋还有大都在崇明,而且长辈都已高龄,来往不便。即使摆酒,最多在饭店里吃一顿热闹一下,没有实际意义而且花费大家的精力、财力。在城市里,旅行结婚、集体婚礼已成为时尚,送红包的现象正逐渐减少,生日聚会、同学聚会、调离升职,互相道贺实行AA制既经济平均分摊。朋友结婚送上一束百合花,以示爱情和往情和百年好合,同事生病,捧上一束康乃馨,说愿早日康复,这种既简单又实惠、文明、高雅的“人情”交往正在被人们接受。其实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秤适度的礼尚往来,无可非议。本是国人的传统美德,深恶痛疾的是铺张浪费和靠红包来拉拢的各种人情关系。但又往往显得无可奈何,只得入乡随俗。

  因此,我认为树新风,移风易俗必须靠政府牵头,大张旗鼓的宣传。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提倡无私奉献,不计报酬的志愿活动。提倡一方有难,八方支持的社会爱心,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做到不请客、不送礼、拒收礼。除了党员干部的八项规定外,适当的制定一些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各乡村居的睦邻点的宣传互动作用。现在无论在城区、乡村丧事做到不请嗟吊、不用响器、不烧荷花灯轿子、路上不撒纸钱。破除封建迷信已成为人们自觉地行为。近三年就收到明显的效果。我深信会随着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文明城区的创建、文明之花会在各个领域,开遍每一个角落。让“人情”重新返璞归真。

  篇十一: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征文

  这些年,在城里过年的感觉既单调又乏味,回老家过年时,母亲的话总能让我找回久违的年味。今天我们没有回去过年,就在宣城欢度春节。大年初一中午,小孩子翻身上桌,伸手准备抓老家寄来的香肠,不料,他奶奶拦腰把孙子抱了下桌,说道:“今天是大年初一,吃饭更要有规矩,要讲文明,这是咱们家的家规,任何人都不得去违规。”此刻,孙子睁大眼睛看着奶奶。

  其实,尊老爱幼是我们家的老传统。比如,每天要对长辈鞠躬、打招呼,这是讲礼貌。再比如,吃饭时,要先请长辈入座上方,其他人按尊长依次入座,长辈不动筷子,小的不能抢先。“孙孙,你要听清楚哈,今天我不动筷子,你们都不能先动,而且,在吃饭时,喝汤不能有响声,还要闭着嘴嚼饭菜,那样才能做到吃饭不发出响声。”奶奶对孙子郑重其事地说到。这就是我们大年初一教育孩子守家规、讲文明的第一堂课。

  在我年轻的时候,父亲就经常教育我们几个孩子要懂规矩,讲礼貌,而且吃、穿、坐、行都有不同的规矩——吃饭时,不但手要扶碗,也不容许一只手放在桌下,更不许端着饭碗到处跑,因为这些都是不懂规矩的行为;吃罢饭后,不能用筷子敲打碗边……

  说起过去的家规,母亲更是如数家珍,她埋怨现在的年轻人吃饭时,懂规矩的人越来越少了,尤其是一些80后、90后的年轻人和孩子,不讲文明,不懂礼仪的大有人在。老母亲最后总结:家和万事兴。良好风气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现在政府提倡讲文明,在我看来,首先就要弘扬过去良好家规,下一代要把子女教育摆在重点,不能输在不讲文明、不讲规矩的“起跑线”上。

  我是在餐桌礼仪上长大的孩子,记忆中,父亲和母亲不仅教育我们在餐桌上讲礼仪,而且在穿着打扮上也要得体。“家规需要传承,家庭不富但家风必须正气。”这是父亲临终前都一直挂在嘴边的话,他说这是家族的传家宝和精神财富,也是保持兴盛的一种无形的人格力量。

  讲文明、促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家庭有了一个良好的家规家风,每个人走进社会这个大家庭,共同遵章守纪,共同营造一种和谐美好的新风尚,在共创共建的大环境中,共享现代文明的新生活,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宣城人的新追求、新期待。让生活在美丽宣城、幸福宣城、和谐宣城的宣城人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共塑文明宣城新风尚,共谱文明宣城新乐章。

  以上是摘抄网小编精心帮大家整理的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征文精选11篇,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