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摘抄网小编整理的节约用水征文一等奖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本,健康之因。是生物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之一,同时,也是生物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恩泽,鱼儿、人类离不开它,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离不开它,有时候一滴水能取决于一个人的生命,所以无论生活用水,生产农田用水,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现今社会有许多人认为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就在浪费滥用水资源。但是大家都知道世界上只有淡水可以供我们享用,所以我们更应该节约用水,相当一部分人不珍惜节约用水,一直都在滥用水资源,但是他们仔细想过没有,这样做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正面临着生态危机,只要我们去改变既浪费又污染的生活方式,才能是自然环境变的越来越美好。无节制的浪费地球资源,会使人类生存无法持续。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富贵与否,都有责任去倡导和带头实施节约水资源,都无权肆无忌惮的挥霍地球资源。节约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种大众迎合环保时尚的主要品质体现,是树立关爱地球,节约资源的崇高境界。
作为一名学生,我觉得必须从现在开始做到节约用水,因为不良的用水习惯,是造成水资源危机的祸根之一。怎样才能做到节约用水,就在我们每一次洗手,洗脸,刷牙,都不要开着水龙头任意长流。通过学习才知道,一分钟时间就会浪费十升左右的水。如果每个人都这样的话,那就会白白浪费很多水,这个不敢计算,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一滴水在我们的眼中也许不算什么,但如果每个人都节约一滴水,那么世界上就可以节约三百多吨水,可以供一家人用几个月,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别看我们只是一名小学生,其实还可以为节能减排做许多的事情,例如节约用电,当家里没人或没必要开灯的时候不开灯,离开房间厨房,洗手间等地方的时候,要随手关灯,关水,这些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话,积少成多,就可以减少许多能源浪费。如果不再去节制的话,总有一天它会消耗尽的。因此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让生命之源永久续用,造福人类。
为了我们的将来,为了明天更美好,为了这个蓝色的地球,请节约用水,节约水源应从个人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让节约成为一种美德,让节约变成一种智慧,让节约成为生活的好习惯,真正做到保护水源,人人有责,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节能用水这一个美好的愿望将即刻就会实现。
保护水资源
水,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世间一切生物离开了水,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就像花儿没有了春天,就像小船离开了船桨。水是那么重要,因此,我们要保护水资源。
记得那一次在学校,快迟到的我匆匆忙忙向班级赶去。突然,一阵声音传来,我不由自主地向学校的一个水龙头望去。只见一个男同学在走廊尽头洗完手之后,并没有关上水龙头,而是扭头就离开。那喷涌的水流,只能在那里“哗哗”地叹息。
我准备上前指责,却看见从旁边跑来一位女同学,她穿着整洁的校服,衣袖上戴着一枚象征学校干部的袖章。她伸出那只戴着袖章的胳膊,用手关掉了水龙头,随后赶上前拉住刚才洗手的那位男同学。
我情不自禁地移动脚步朝他们走去。那个男生穿着一身名牌衣服,却用一副不耐烦、无所谓的表情对着那个阻拦他的女生。可女同学无视他的态度,使劲把他拽到他水龙头前,质问他:“你为什么不关上它!”
“麻烦!”又一声懒散的声音传来。
女生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可你知不知道,因为你的懒惰浪费了多少水?你知不知道,这些水对干旱地区的人们多么宝贵?你知不知道,这些水能帮助多少人?”
那个男生愣住了,一时语塞,面露惭色。
听了女同学的那番精彩言论,我心中掀起一阵波澜。是啊!我们为什么不珍惜水呢?为什么要做社会的“资源杀手”?为什么不想想那些缺水的地方呢?水掌握着许多人的生命,而我们也掌握着水的存在。
这番对话也引来了许多同学的围观和议论。
“你看!真好笑!为一点点水在这儿争论!”
“那个女生真无聊,一点小事也不放过!”
“那个男生才有错!老师说过不能浪费水!”
只见那个女生拍拍手,示意大家不要争了:“同学们!我希望大家能意识到水对我们的重要性!你们想想,如果没有了水,或者水被浪费被污染了,那些绿油油的小草会怎么样?那些鲜艳的花朵会怎么样?那些高大的树木会怎么样?动物会怎么样?我们人类会怎么样?虽然大家可能认为浪费一点水没什么,可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怀着无所谓的态度去浪费水,那全中国、全世界那么多人,那该浪费多少水啊!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节约用水,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话音一落,我便发自内心地为她鼓起掌来。马上,那些围观的同学也鼓掌认同。
在回到班级之前,我们决定在大课间休息三十分钟时,都来这里会合,并一起对学校的各个水龙头进行检查。果然,经过一番检查,我们发现很多水龙头都不能关紧,总在断断续续滴水,一滴滴水就那么浪费着。我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刻执笔向学校申请组织保护水资源的活动,从学校做起,来保护家园。
是啊!我们的生活离得开水吗?我们的生存离得开水吗?那么,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携手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吧!
水是大地不可缺少的,也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水,它滋润着崇山峻岭,灌溉着良田,哺育花草树木,水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因为水环境的变化导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盛衰变迁的例证举不胜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也正是依存长江、黄河等母亲河的支撑而发展下来的。
想一想,这世界,如果没有水会怎样?四周一片干旱,寸草不生,大树枯死,小花耷拉的脑袋,大地因长期缺水而裂开了一条条小缝。如果没有水,人们也会变很削瘦,嘴唇上毫无血色,有人会被活生生的渴死!
过去,大家认为水是用之不尽的。由于日益加重的环境污染和毫无制度的滥用,造成了全球性水荒。一日无水,人则虚;一年无水,国则损,百年无水,则何如?有水思无水之苦,如若不然,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泪水!
缺水的警钟已经敲响,节约用水的共识深入人心,作为新时代的花儿我们更能够明白缺水的严重性,也更应该节约用水,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自己做起,只要每一个人节约用水,那么我坚信,我们必定能创造出一个碧水蓝天的家园。
鱼儿跳跃,鸭鹅嬉闹,蛙声不断,流水潺潺…为了还世界一份恬淡和自然,让我们随手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让我们地球母亲的那件蓝色纱衣变得更蓝,更清澈!
乌斯河的水
由成都沿着成昆铁路下行240公里,在大凉山腹地矗立着一座车站—乌斯河站。
乌斯河并非是一条河,而是大渡河畔的一个小镇,大渡河在此与成昆铁路“分道扬镳”,继续向东涌去。在我出生仅十余天,外公便将我从成都的医院抱到了这里。
去年7月,我随母亲乘坐5619次列车沿成昆线南下回到乌斯河看望外公。从四川盆地南行穿梭于大凉山万山峻岭间,景物光影的变换让人心旷神怡,阳光从峡谷两侧的山脊透下,打在车窗外的树叶上,在眼前形成一幕明晃晃的光帘。铁轨与大渡河不断交织连绵,向大山深处延伸。直到日落黄昏,列车驶入了乌斯河车站。
灯火阑珊下,外公早已在车站外等候。
外公生于40年代,大炼钢铁时期当过通讯员,随后参军至铁道兵五师,参与了成昆铁路大会战,线路建成通车后,又作为铁路工人在乌斯河扎下了根,直至退休。
小镇在大渡河的西侧依山而建,对岸则是高耸的石崖青岩。吃过晚饭,在走廊上踱步,入夜的乌斯河美丽而深邃。透过家属楼的旧木窗在黑夜中寻觅,借助微微渔火,不远处奔腾的大渡河在山峦的掩映下印入眼帘,为群山增添了一丝神秘和通达。回房打亮灯,半个手掌大的飞蛾扑向纱窗,似乎不知疲倦,至死方休。躺下劳累的身躯,可以清晰地听见不远处大渡河潺潺的浪。不时有列车经过,车窗闪出的光影在房间的壁上拉长又复原直至最后一帧消失离解,剩下“滴答、滴答”的水声清晰得愈发明显。
旋开一宿的龙头已收集了大半桶水,这是外公的节水“秘方”,不过这也是人尽皆知罢。外公这一代人经历过艰苦岁月,他年轻时常年的户外作业让他平日里更为节俭,衣食住行都须考虑,你若是用电热水壶烧水他会一定会告诉你:“用(天然)气烧水还要便宜两分勒。”更为显眼的则是那只大红盆,外公每次洗澡会站在盆里,收集的淋浴废水则用来冲厕。我和母亲很担心他会意外摔倒,多次劝阻却无人拗得过他,他总说自己身体还足够硬朗。
匆匆洗漱完已是艳阳当空,母亲叫我随她去镇上的集市转转,当地人称此为“赶场”。
乌斯河镇不大,两横一竖三条街道便是全部。沿街彝、汉双语标注的店铺大多是一些餐馆和修理铺,路边山民摆摊叫卖的多是花椒、核桃、应季蔬菜和自家喂养的一些山鸡、岩羊。有限的商品让小镇谈不上繁华却也热闹非凡——吆喝叫卖的大娘热情地邀请我们品尝他们的核桃,买与不买似乎无关紧要,但若要是说他们的核桃不够好大娘倒会略显愠气;彝族同胞在街口在售卖自家的土鸡,用略显蹩脚的汉语与顾客激烈地讨价还价;穿着“察尔瓦”的彝族大叔碰见友人,点上一支旱烟,用彝语似乎在谈论着今年的收成…母亲说:“上游修建(瀑布沟)水电站,一部分当地人都搬出去了,在我小时候,这里更热闹哟。”就这样走走停停,不长的街道每走两三步母亲便能讲出几个发生在小镇的故事,这也是关于她儿时的记忆。
碰到同来赶场的外公镇上来订购桶装饮用水。“你们回来要吃点好水,我年龄大了没啥所谓,你们年轻人吃水可要注意”。
过去,乌斯河镇生活饮用水以乌斯河山上的水作为饮用水水源,由铁路给水站处理输送。除了停水事故频发,有限的水处理技术未能有效处理经矿层流出的氟离子浓度,高含氟水对人的骨骼、牙齿都会产生损害。母亲在乌斯河出生、读书、参加工作,长期饮用含氟水让刚满50岁的她牙齿已脱落了一办。但我却很少听到她对乌斯河水的抱怨和感叹自己生活多舛,有时候同学聚会反倒戏谑起来“我们这一批人各个都成了缺牙巴哟(四川俚语)。”众人便不由得笑开了嘴。
而现在,随着“三供一业”的转交和改建,原来的铁路给水站也将退出历史舞台,新的输配水管网和水处理工艺将会为在此生活的彝、汉两组同胞生活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保证。
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母亲也是一位“节水带师”。除了用淘米水浇花等常规操作,洗衣机排出初浊水后,母亲便扶着腰蹲下,将排水管举过桶口来接水,随着桶内静水压逐渐减小而无法出流,她只得左手提住筒口以降低筒口高度,右手放低水管才能出流,这以至于她只能蹲下时踮起脚尖才能保持平衡。每次见状我都会埋怨母亲,如此节省实在是没有必要,然后便是我蹲下来扶桶,承受这般折磨…
在乌斯河已停留数日,不大的镇子也已走过数趟,即便小镇的轮廓在脑海中已逐渐清晰,但乌斯河之于我的印象却着实难以言明,以至于今日每每回忆起乌斯河总会有新的感触。
踏上废弃的“利子依达”大桥,汹涌的大渡河从旁奔腾而过。外公和母亲不过是乌斯河人的一个缩影。这些终年居住于巍峨的高山之上的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绳缆渡江,顺天意而度日。他们靠大渡河而养育,虽没有都市的尔虞我诈和心思算计,但生活的清苦和与自然相搏的孤独,却同样有着超出我们想象的艰辛;他们背井离乡,反哺于这气魄万千的大渡河,正是包括瀑布沟水电站的运行,大渡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为祖国西南地区送去不竭的动力;他们感受着大渡河水的澎湃和千里凉山的壮阔,他们节约水、热爱水、感谢山水的馈赠。
乌斯河的水滋养了这青山,连同伟大的成昆铁路孕育了这里的人。踏上返程的旅列,回头远望,乌斯河车站在群山的环抱下,依然坚毅地矗立在大渡河畔。
以上是摘抄网小编精心帮大家整理的节约用水征文一等奖精选4篇,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