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征文1500字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青年奋斗新征程
振兴国家,不负韶华。
无论在哪个时代,青年人都是肩担社会大任,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而今,责任的大旗正向我们递来,我们应不负韶华,共同振兴国家。
历史上,对青春年华的赞美从不缺乏,同时,有志青年对同胞的呼号也从不缺乏。周恩来发出“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的呼声,燕园学子提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无不是在当世青年呼吁:莫负韶华,与我同振国家。
青年人为何要担此责任?因为青年拥有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处在一个最具活力、创造力、冲劲的时期,易被时代感染,易无惧迈上征程,能扛时代大旗,能“教日月换新天。”有能力者若不发挥其能力会生懊悔,青年人若不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便是辜负了上天的馈赠,所以青年应秉承先辈精神,发扬责任意识,勇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不负韶华,振兴国家。
奋勇担当是青年的时代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大会上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青年始终是社会最有生气的。“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青春是一种改变固代思维与催生创造冲动的力量,是一种将不可能变成为可能的力量。青春之力,可在戈壁栽种树木,可于沙漠开掘井泉;青春之力,可绘时代斑斓画卷,可书历史灿烂篇章。每当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热血青年总是挺身而出,义无反顾,救民族和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无数青年开拓者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志飞扬的青春之歌。
担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内涵。在今天这个新时代,青年的担当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在战争年代,不畏枪林弹雨,流血牺性,是一种担当;在和平年代,以创新精神,竭尽才智,做好本职工作,也是一种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说:“只要青年都有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广大青年应该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担当时代重任,不断提升自我。
担当要有情怀,情怀是担当的原动力。只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就能扛起使命的大旗,担当为国为民的重任。“为官避事平生耻”,“位卑未敢志优国”,无论身居何处,不论地位高低,都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恪尽职守,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负起一份责任,撑起一方天地。俯仰之间,无愧于时代重任,这是一种不负期望、不辱使命的博大情怀。
担当是新时代青年最珍贵的品质,但勇于担当不是一时兴起,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久久为功的坚持,要有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行动上不徘徊,不动摇。青年一代要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深刻感悟中不断坚定“四个自信”,要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中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把个人成长坐标与国家发展轨迹统一起来,化小我为大我,努力成为志向远大,信念坚定的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需要脚踏实地,需要从小事做起。青年一代要有扑下身子、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情怀和精神,兢兢业业做好每一项工作,精益求精做好每一件事情。勇于担当不是追求功名利禄,勇于担当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切视探索尝试为畏途,一切把负重前行当吃亏,一切‘躲进小楼成一统’逃避责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要不得的,都是成不了事的。”勇于担当需要把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之中,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助力,奉献甚至牺性。
青春似火,担当如钢。青春与担当的交织,是火与钢的熔炼。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无比珍惜时代赋予的机会,要担当历史的重任,努力干一番事业,在担当中历练成长,让青春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
《百年宏图,乘风破浪》
初春来临,生机勃勃,自然界的生长周而复始,这抹绿色来了又去,这一串鸟鸣宛转悠扬。青藏高原上的玛尔挡水电站的修建正如火如荼,伶仃洋的海底隧道也在加快进度,秦岭输水隧洞的工程师突破了技术难题,白鹤滩电站投运后每年可输送300亿千瓦时点亮,新疆乌尉公路将乌鲁木齐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车程缩短了四个小时。百年宏图,我们即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其不朽伟业,是点滴的累积,是聚繁星为照亮前方的灯塔,山川再高,高不过我们的决心,岩石再坚硬,也抵不过我们的坚持。
我们宣告了小康社会的建成,实现了脱贫,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如今,在疫情的冲击下,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局部的战争,灾难,政治冲突,我们发展的道路荆棘密布,困难重重。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艰辛中孕育发展,我们要担起肩膀上的责任。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是我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史为鉴,历史是人民的历史,江山是人民的江山,浩荡向前是为了人民,滴水穿石,攻坚克难,也是一场为了人民的持久战。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不断的理论创新,才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保持活力,走在前沿。我们的理论要求我们不断创新不断推进,坚持用先进的思想指导实践,推动我们的工作。笃行不怠勤履职,再接再厉续华章。从前的成就,荣光让我们明白,我们要坚定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这一边,人勤春来早,需持久以成功。丰硕的果实相继而来,也更告诉我们,前路明亮,但须用坚持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姿态来书写复兴的华章。
循大道,至万里。康庄大道上要插满信念的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披荆斩棘也需要信心和胆量。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乘风破浪,更知壮志凌云。有“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气概,有“刺破青天锷为残”的斗志,要不畏高处寒,不怕站在风口浪尖,手把红旗不湿。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打造改革高地,汇聚八方英才。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中国天眼”,“5G”,“嫦娥五号”等等是我们的重大成就,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持久更安全的发展。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生长滋养,养分何来,是正在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生活越来越好的人民,是我们不懈努力做出的每一步。水滴要落地浸润土壤,坚持也要“接地气”,要“脚踏实地”。青衿之志,履践致远。长远持久发展不是做概括而是做一一对应的函数,不是画简笔画而是仔细描绘不漏细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诉求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稳如磐石,在一丝一线中编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一笔一划里勾勒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万水千山山高路险,中国道路路途坦荡。一条条道路,桥梁,航线是祖国的血脉,一道道电路,管道是祖国的肉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强做优,发挥重大投资项目带动作用。”中华大地是靠这样稳固的基础事业联系在一起的,千万工程师、工人为羽翼,让大山里的梦想飞翔;为清泉,滋润烈日下干涸的土地。强基础、利长远,稳增长、促就业。身为水利人,上山下海,开山填洼,朝乾夕惕,功不唐捐。标尺便是我们的武器,让资源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扛起自己的责任。
千秋伟业,百年序章,2022年,我们即将迎来第二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凝聚万众一心的伟力,保持勇毅笃行的坚定,始终把人民放在中心,高举旗帜,砥砺前行。在这百年荣光之际,峥嵘过去已经彪炳史册,璀璨当下正在不断延伸,光明未来还需踏实开拓,不因为困难而退缩,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去继续谱写新的华丽乐章。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言一行系民生》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春,非一日之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浇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底座。“中国梦”是千千万万个平凡中国人的美好梦想的结晶,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全力以赴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怀揣着“菌草之梦”的林占熺教授正是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在一线的一名“由特殊钢铁铸成的共产党员”。
一、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汇聚脱贫攻坚团结力量
“疾风知劲草”,林占熺教授在经受了6次菌草试验失败后说“我没宣布失败以前,任何人都不能退却,还要继续前进”,最终成功研究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之一的菌草技术,解决了“菌林矛盾”这一世界性难题。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筚路蓝缕,驰而不息,1997年开始,林占熺带领党员组建了闽宁菌草扶贫工作队,开始了20多年对口帮扶宁夏的扶贫之路。他们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开创的闽宁协作事业的坚定践行者,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接续奋斗者,是社会扶贫的创新发展先行者,是全球减贫治理中国智慧的积极探索者。
二、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推进脱贫攻坚长远发展
“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林占熺教授在示范基地条件落后,生活条件艰苦,团队自信心不足的情况下,仍毅然决然地接下了到巴新推广菌草技术的任务。“只要在需要的地方就有我们的价值,这是一棵中国草,心系人类共同命运”,他说,从此,来自中国的菌草展开一场世界旅行。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颇为感慨:“我当国家副主席以后,到南太,到非洲,到南美洲继续推广菌草。现在这个技术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给当地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机会。”一株中国菌草的全球旅程,沿途播撒着友谊的种子。
三、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
“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农民的钱袋里”,这是林教授最朴实的追求。“在中国共产党100岁的时候,要在黄河两岸筑起千里生态安全屏障,向党的生日献礼”,这是林教授最深情的告白。“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选择,把技术无偿提供给发展中国家”,这是林教授最无私的问候。他的女儿林冬梅是这样评价林教授的:他有很多迫不得已的地方,但他这一生都非常坚定地朝着自己的信仰走下去。
“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正是“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的生动诠释。“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做好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初心不改、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脚步不停,推动贫困地区步入发展“快车道”,跑出致富奔小康的“加速度”。林占熺教授在88岁的高龄接受了新使命,他将自己的心血投注入反贫困大业中。一切伟大成就的取得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的成功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在这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成功带领我们摆脱贫困,展开了中国人民逐梦、筑梦、圆梦的历史,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2022年,我们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022年,同时也是建团10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当以怎样的精神状态学习前辈,让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该用怎样的奋斗姿态赓续血脉,让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继续在祖国大地上熠熠生辉?
挺起“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脊梁,涵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永葆“石破不可夺其坚”的刚强,厚植“为民欢喜为民忧”的情怀,在新起点上擦亮奋斗的底色,谱写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
奋斗与成长
”人的一生,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奋斗的过程。”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人们为了取得成功都在不断地努力着,成功是奋斗的结果,而奋斗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诚然,谁都不想否认,也不会否认,人的努力、奋斗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获得成功,在自己人生的书页上挥写光辉的一笔,可是在我看来,在奋斗的过程中,尝到的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同样都很有意义。辉煌者,成功的喜悦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而奋斗的过程却更值得我们去回味。伟大的居里夫人奋斗了一生,得到了许多荣誉,她成功了,但她留给后人远远不仅是成功背后的荣誉,更主要的是这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有远大的理想,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付出了超出凡人的代价,历经无数的坎坷却毫不退却。诺贝尔为了实现理想,实验时炸伤了亲人;居里夫人为了理想,冒着寿命缩短的危险发现了镭。他们为科学创下了奇迹,为人类做出了贡献,为自己的理想踏出了成功的阶梯,这是他们理想的结晶。世界上的重大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追求理想,这是很多人的愿望,成功成名也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怀疑和缺乏信心,却让很多人永远只能成为成功案例的旁观者。就象掘井找水的故事一样,每次挖到一定深度不见水的影子,就怀疑、就泄气,就想另找一个地方去再挖,结果当然只能遇到同样的情形,当然也只能又一次怀疑,又一次泄气。碌碌一生,挖不到水,就只有抱怨命运抱怨天意了。然而,他何曾想到过,每一次的放弃,其实离水源已近在咫尺。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人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与奋斗,像居里夫人那样取得成功,这是十分可喜可贺的,他们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鲜花和掌声。也有许多人,他们也奋斗了,甚至他们所走的路比成功者还艰辛,可是成功却总是与他无缘。这时,我们可以说这是个“失败者”吗?当然不能!他们同样是成功者,他们在奋斗中已经体现出了自身的价值,他们同样拥有鲜花和掌声,不然,为什么马拉松赛跑中即使最后一名坚持到终点的运动员,人们还为他鼓掌呢!
相反,一心想要成功,却忽视奋斗的艰辛,这样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尤其是取得一点点成功就沾沾自喜、固步自封的人,最终的结果还是沦为失败者。同样,如果跌倒一次便从此一蹶不振,不敢坚持奋斗的人,必然是一个与成功无缘的人。
所谓真正的成功者总是敢于战胜自我,不断进取,有上进心的人,他们成功后,不会陷在荣誉的怀抱中,反而会不断寻求、不断探索更高的目标,并会为此付出更大的努力,唯有这样的奋斗才是最有价值的。
音乐是属于听觉的,失去了听觉,还怎么去从事音乐的事业呢?换上常人无疑只好忍痛而弃了。然而,贝多芬他用牙齿咬着木棍去感受钢琴键上旋律的颤动,用这样的方式来完成已积淀深厚的伟大乐曲的创作。正是他的坚持,正是他不懈的奋斗,失聪后的二三十年,贝多芬在音乐交响曲创作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他的作品永远成为人类最经典的精神食粮。
奋斗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有的人吃不了这个苦,萎靡不振,不愿向前,宁愿像那枯黄的落叶一般,随波逐流,享受死的安逸和舒适。而有的人却能勇敢地面对前方的种。种困难,坚定的向前,向前,再向前。他们不服输,希望以自己的努力奋斗创造奇迹,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愿望。
很多人之所以与成功无缘,恐怕就在于缺少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付出的努力远远未够。
奋斗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奋斗肯定永远不会成功。其实,命运掌握在我们的手中,自己努力,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路。
我们都是新一代的祖国栋梁,应该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努力奋斗吧!让我们的生命开出美丽的花朵,让我们的祖国更辉煌!
以上是摘抄网小编精心整理的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征文1500字精选4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