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摘抄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精选4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精选4篇)

时间:2022-11-13 17:45:46编辑:傅莹

  下面是摘抄网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大约有4篇左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11个汉字,会写“棵、谢、想”等8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见过葫芦吗?大家说说它是什么样子吧!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与葫芦有关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那么题目中的“我”是谁啊?他得到葫芦了吗?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师可以结合PPT资源,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初步感知与思考。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三、学习生字,了解词语

  1.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呈现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词

  2.学生自学

  (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放声朗读,要求想办法把音读准。

  (2)自学检查

  (3)纠音后再次朗读,教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所学。

  (4)教师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例如:

  (5)教师请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给予指导,写完后大家共同评议,比比谁写的工整美观。同时教师要对表现好的同学或者小组一定形式的奖励。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1.教师给学生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请学生认一认。

  2.自由读生字、词,记忆词语。

  二、朗读感悟,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这里的“葫芦”和课题中的“我”要的是葫芦,两个“葫芦”的意思是一样吗?(句中的葫芦是一种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是果实)

  (2)“谢”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花瓣凋落)

  (3)一般都说挂灯笼,这里为什么说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从图上看葫芦的柄很长,从藤上垂下来,像挂在那里一样。)

  师:谁能看图说说这棵葫芦的样子?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几朵雪白的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大家都非常喜欢,从哪儿能看出种葫芦的人也喜欢呢?哪些词?抓住动词(每天看几次)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这棵葫芦长得这么好,一定会长出大葫芦,实际是这样吗?小朋友来读第二自然段。

  (抓住人物表情)“盯着”是一直用眼睛看着,“自言自语”是自己跟自己说话,“赛过大南瓜”是比南瓜长得还要大。

  读种葫芦人自言自语说的话,应该怎么读?(用高兴的语气来读,体会内涵,使感情融入到学生心中。)

  师:蚜虫是什么意思?(蚜虫是害虫,专门吸植物幼苗、嫩叶的汁液,对植物有损害。)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葫芦上生了蚜虫,应该怎么办?种葫芦的人是怎么办的?

  师:树上长了蚜虫,邻居和种葫芦的人都是什么态度?谁的做法对?为什么?分组讨论,互相学习,谈出自己的见解,反馈内容,互相评价。

  (邻居告诉他:“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

  (邻居做得对,因为叶子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跟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

  师:“快治一治”是什么意思?(赶快想办法消灭蚜虫。)

  师:蚜虫是害虫,会吃叶子,种葫芦的人为什么说蚜虫不用治?(他想,他不要叶子,要的是葫芦,所以叶子上有虫没关系。)

  师:读邻居、种葫芦人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劝说、惊讶/奇怪、不以为然)从读中体会感情,分角色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结果怎样?用笔画出有关语句,再讲一讲。

  师:读到这里,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可惜)指导读出惋惜的语气。

  三、扩展练习

  1.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了葫芦变黄落下,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第二年,他又种下几棵葫芦,以后他会怎么做呢?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从这个故事中你能学到什么?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续讲故事: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

  四、教师小结

  师:在邻居的帮助下,种葫芦的人明白了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了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改变了过去只盯着葫芦,不管蚜虫的做法,最终种出了他想要的葫芦。其实我们生活中也一样,当你有了小错误,别人提醒你时,你应当虚心倾听及时改正,否则也会像中葫芦的人那样后悔莫及。

  板书设计

  篇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生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表达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教学难点:

  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3.学习课文第1至4自然段,思考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枝、叶、果实等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观赏葫芦,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激发学生认知兴趣。这个词谁会念?

  húlu

  葫芦

  葫芦的“芦”单个字读第二声,可以组词“芦苇、芦花”,但和“葫”在一起时念轻声。

  2.你们认识葫芦吗?谁来介绍一下?(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可作补充,如葫芦嫩时可以用来做菜;老了之后掏空内部,可以作为容器来装东西,如制作成酒葫芦用来装酒;还可以制作成工艺品、乐器等。

  3.认识“葫芦藤”。

  课件中出示“葫芦藤”的图片。(教师指着葫芦藤)这是葫芦的什么?提醒学生读好“藤”字。

  4.导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和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读课题,注意停顿,突出“我要的是——葫芦”。

  5.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谁要的是葫芦?最后他得到葫芦了吗?)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件出示下列生字,学生认读,相机正音。

  课件出示:

  谢蚜盯啊赛感怪慢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在学生汇报识字效果时,教师相机激励,并鼓励他们根据字的偏旁,判断该字的字义与什么有关。

  (1)“蚜”是虫字旁,与昆虫有关。“盯”是目字旁,和眼睛有关,演演这个动作。“怪、慢”是竖心旁。“感”是心字底,跟心里的想法、感受有关。

  (2)“赛”与“寒”进行比较识记。

  (3)“啊、谢”通过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4.再读课文,想一想: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最后他得到葫芦了吗?

  5.反馈交流,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抓住首尾,变序研读。

  1.学习第1自然段的第1~3句。

  (1)课件出示课文第1~3句。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思考:句子中“一棵葫芦”和课题中的“葫芦”意思一样吗?

  (2)结合观察葫芦图(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联系上下文,明白“一棵葫芦”是包含:葫芦藤、葫芦叶、葫芦花、小葫芦。

  (3)感受葫芦的生长顺序。

  ①思考: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呢?动笔画出短语并课件出示:

  ②用“△”标出一连串的动词。(教师相机板书:种了葫芦;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小花;挂了小葫芦。)

  ③利用查字典选义项的方式,理解“谢”在文中的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谢”大多表示“谢谢,感谢”的意思,而在这里指葫芦花开过了、花枯萎的意思,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完全不一样。

  (4)指导朗读,规范学生语言。

  ①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②借助以下关键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的种植经验,尝试有序表达。

  课件出示:

  种了、长满了、开出了、花谢以后、挂了

  2.学习第1自然段第4至5句,感受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课件出示:

  四、抓住尾段,了解结局。

  (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及最后一个自然段。)

  1.导语:可是,没过几天,原本长得这么好的葫芦却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棵葫芦怎么了?

  2.自由读,同桌交流。

  3.比较发现,感受表达的生动。课件出示句子:

  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指导重音朗读,抓住“更、慢慢地、一个一个”,感受蚜虫、叶子、葫芦三者之间的联系。

  五、指导书写,练习写字。

  1.整体观察,区分结构。

  (1)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其中有6个是左右结构,包括5个左窄右宽,1个左右等宽。另外1个是上下结构,1个是独体字。

  (2)发现结构规律后,提示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要领,其中“邻”左右等宽,左边“令”的捺变点。范写“谢”字,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每个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板书示范三部分的高低宽窄。“棵”左窄右宽,撇捺要舒展。“盯”字横画间距均匀,“丁”的横较长。“治”左窄右宽,下部的“口”稍扁。“怪”左边宜窄长,右边“又”横撇、捺盖住下部。

  (3)练习书写6个左右结构的字。

  2.范写“想”,学写“言”。

  (1)教师范写“想”字,并提示“心字底”要托住上半部分,写时注意“左点卧钩一直线,中点略低右点高”。

  (2)“言”字第一笔的点在竖中线上,三横中第一笔最长,要写得长而平正,盖住下面的笔画。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辅导。

  3.展示评价,适时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之间的不同语气。

  3.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对比插图,联系上下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借助图片,复习导入。

  1.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上节课认识的词语老朋友,你能准确又亲切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2.出示课件,创设情境,玩葫芦游戏:你能找来恰当的词语跟它们做朋友吗?

  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葫芦藤(细长、美丽、绿色……)

  ()的葫芦花(雪白、美丽、可爱……)

  ()的小葫芦(可爱、绿色……)

  小结:美好的语言能带给人们美好的感受。把你对这棵葫芦喜爱的情感填入到句子中,读一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二、探究原因,朗读感悟。

  这么可爱的葫芦,最后为什么会落了呢?

  1.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2、3自然段,从中找出答案吧!请你把种葫芦的人心里想的话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3.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4.“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3.指导朗读第1句话。

  4.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什么叫“盯”?(睁大眼睛,一直看着一个地方,比“看”更进一步。)

  他盯着小葫芦,在想什么?(有蚜虫,关小葫芦什么事啊!小葫芦,快点长吧!)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声音能读高吗?

  练读句子。(自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5.邻居看到了葫芦叶子上的蚜虫时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邻居说的话,指名读。

  课件出示:

  “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指导重音朗读“别光盯着、快治一治吧”,从中体会邻居急切的心情。

  6.面对邻居的劝告,他是怎么想的?(感到很奇怪)

  (1)“感、怪”都是生字,我们常常说“感觉”,是哪里感受到的?(心)“奇怪”呢,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心)所以“感、怪”都跟心有关,种葫芦的人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2)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他的意思就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3)课件出示句子:

  7.组织讨论:他想的对不对?叶子上的虫到底要不要治呢?

  (1)小组讨论。

  (2)在全班发表观点,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

  (3)播放光合作用的视频。

  8.小结

  9.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教师引导归纳。(课件出示)

  (1)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2)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

  10.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拓展练习,发展语言。

  1.假如让你来劝说那个种葫芦的人,你会怎么说服他呢?

  2.续编故事: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这一次,他会怎么做呢?结果会怎样呢?

  3.学生交流评价。

  篇三: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通过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清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叶子和果实的关系,从而受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一科学思想的教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和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图一):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面长满了绿叶,可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人后来得到了葫芦吗?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4课《我要的是葫芦》。

  2、板书,读题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得的字可以借助汉语拼音,或者问同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生字:葫芦藤哇盯言每治棵挂怪慢

  (2)认读词语:葫芦细长长满雪白可爱每天蚜虫自言自语盯着慢慢地

  (3)开火车读去掉拼音后的生字。

  (4)再读课文,并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5)分自然段读课文,想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

  (6)指名分段读课文。

  3、小结:从刚才的检查中,老师知道同学们个个都是聪明好学的孩子,很快就能与这么多的生词、新词交上朋友,我相信在后面的学习中,同学们表现得会更棒。

  三、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3、学生描红临写、

  4、交流、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

  2、听写词语。

  二、自主合作,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出示图一)师:刚开始那葫芦长得怎么样呢?自由的朗读第一自然段。

  2、出示句子:“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葫芦长得好?理解“长满”“谢”“挂”。

  3、你欢这些可爱的小葫芦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4、指名读。

  5、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大家都非常喜欢、从哪里能看出种葫芦的人喜欢呢?

  6、练习用“每天”造句。

  师:这颗葫芦长得这么好,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一定会结出大葫芦,实际上是这样吗?这是为什么呢?

  (二)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段:

  出示思考题:

  1、看到叶子上长了蚜虫,种葫芦的人是怎么做的?

  2、说说小葫芦为什么会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3、小组练读种葫芦的人与邻居的话,看谁读得最好。

  (三)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1、指名回答

  2、随机指导朗读:

  (1)那个人眼睛只盯着小葫芦,此时他心里会怎么想?理解:“盯着”“自言自语”,反复朗读体会此时种葫芦人的高兴心情。

  (2)邻居提醒他要治一治叶子上的蚜虫,他却不以为然满不在乎,这时他心里又想些什么?

  (3)角色朗读(邻居:劝说,种葫芦的人:奇怪,不以为然)

  3、补充:(绿色加工厂)

  (叶子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与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

  4、填空,明白原因:

  因为叶子出了(),叶子被虫()就(),没有叶子,不能把充足的养料送给小葫芦,小葫芦缺()所以都()。

  (四)齐读第四段;

  1、种葫芦的人见到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2、学了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

  四、拓展练习,发展语言;

  1、假如让你来劝说那个种葫芦的人,你将怎么样来说服他呢?

  2、读编故事: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颗葫芦、………………

  五、回归课题,总结延伸:

  今天大家又学到了新的知识,明白了叶子与果实的关系、其实在大自然中到处都蕴藏着知识和智慧的宝藏、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多看课外书,你们会有更精彩的发现、

  板书设计:

  篇四: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新课标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14课,这是一篇寓言性质、趣味地介绍植物自然生长规律的课文。课文主要写了种葫芦的人不懂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不懂得葫芦的生长规律,一味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不去治,邻居劝他也不听,结果小葫芦慢慢变黄,一个个都落了的故事。从而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课文的内容短小,蕴涵的哲理浅显。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读通课文、能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他们具有善于表现自己,天性好奇,对于新鲜事物刨根问底的特点,所以我主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当文本中的主人公,体会种葫芦的乐趣以及主人公前后心情的变化,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本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变序教学法,引导学生由事物的结果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原因。

  2.分角色朗读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懂得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不同句式的语气。

  2.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法学法]

  变序教学法,朗读感悟法,表演法

  [教学准备]

  1.收集葫芦的图片和资料。

  2.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葫芦图,同学们,你们见过葫芦吗?能把你知道的有关知识说给大家听吗?

  2.教师简介:葫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心脏形,花是白色的,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嫩时可做蔬菜,长成后硬壳可做器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葫芦的故事。

  3.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齐读课题。指导“芦”的读音。(单独读的时候读lú,在“葫芦”这个词语中读轻声。)

  4.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

  2.检查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词语。

  (2)识记生字

  “藤、慢”结合同学名字中的字记忆。

  “挂、哇”归类识字法记忆。

  3.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和第四段

  1.仔细观察这两副图,比一比,他们有什么不同?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你们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

  3.学习第一段

  (1)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

  (2)你觉得哪些词写得很好,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美,很可爱?(细长、长满、雪白的、可爱)小葫芦真是太美了,所以那个人就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3)指导朗读:哪个同学能把小葫芦读得更美更漂亮?让人一听就喜欢上它。指名读评议,齐读。

  (4)从刚才我们所读的这几句话中,你说出小葫芦生长的过程吗?

  (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

  (5)仿写句子:仿照第一段的结构,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4.学习第四段

  (1)过渡:经过了“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这样的生长过程,小葫芦应该越长越好,变成大葫芦,种葫芦的人应该收获了很多的葫芦,可是事与愿违,最后小葫芦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出示:“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3)指导朗读: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会怎么想?那么就用朗读表现出你的惋惜吧。(男生女生比赛读)

  (4)质疑:读后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5.开始小葫芦长的好好的,可现在都全落了。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带着“葫芦为什么会落”的疑问,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学习第二段

  (1)看到叶子上的蚜虫,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出示:)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比较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a.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你觉哪一句更能说明不可怕呢?

  b.齐读

  (4)是的,他要的是什么?不要什么?(要葫芦不要叶子)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朗读指导。(理解“盯着、自言自语”)

  a.怎样看才是“盯”?请生做个盯的动作。

  b.“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请生自言自语的说说这句话。

  c.加上动作读读这句话。

  (5)你听了他的话,想对他说什么吗?

  3.学习第三段

  (1)他的邻居也实在看不下去了,来劝他。请大家读第三段。画出他不要叶子的句子。

  (2)出示: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a.这两句的意思也是一样的,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加肯定地说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呢?

  b.再读读这两句。

  (3)齐读二、三段,分角色朗读表演。

  4.真可惜,小葫芦都落了!这是不是种葫芦的人的错误所导致的呢?错在哪里呢?(种葫芦的人错了,他错在:①他没有听邻居的劝告;②他不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5.叶子都落了,小葫芦也没了,种葫芦的人看见这个景象,会想什么呢?(生可自由发言。)

  6.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①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②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

  7.小结:任何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每一个环节都会互相影响。要想得到好果实,就要细心呵护每部分的生长。我们做事情也一样,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只注重结果。

  三、续编故事

  假如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葫芦,叶子还是长满了蚜虫,他会怎么想?怎样做呢?让我们在小组里创编新的故事,然后汇报交流。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长得和去年一样好。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于是,他赶紧(……)。

  过了几天,叶子上的蚜虫(……)。小葫芦(……)。

  四、指导生字

  1.生读生字,正确掌握8个字的读音。

  2.观察生字的结构。

  (1)相同偏旁的字:怪、慢

  (2)相同部件的字:挂、哇

  (3)相同结构的字:治、棵、挂、哇、怪、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老师范写字指导。

  言——第一横长,二三横短且一样长。

  每——指导写笔顺。

  挂、哇——右边是两个土。

  慢——右边中间是四字旁。

  4.学生练写。

  5.展示评议。

  五、作业

  1.写生字和组词。

  2.把这个故事和你们自己编的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上面这些就是摘抄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