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热血河山》这部纪录片的陆续播出,创新学院组织全体师生进行了同步收看。这部浓缩辽宁“六地”精神的纪录片是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生深度了解辽宁百年红色传承和时代风骨的生动党史教材,更进一步激发了全院师生赓续红色基因、不负时代使命的奋进斗志。作为二级学院党组织书记,我将把辽宁“六地”红色精神融入到新时代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中,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时刻牢记我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校训,在辽宁全面振兴发展的新征程上展示出红医学子的作为和担当。
当我看到杨靖宇将军被断粮数日,遗体被检查出只有草根和棉絮后,我的敬意犹然而升。这无不在警醒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个杨靖宇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我们要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学习上我们要勇于克服困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今天理学院组织党员学习观看《热血河山》,用饱含深厚情感和历史细节的笔触,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诠释了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全片以宽阔的视角、恢宏的气概、感人的细节真正让党史活起来,让信仰的光线照射历史的天空,观看以后我深受触动。我们需要吸取党史才智之“力”。百年风雨兼程,百年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就是一部为民史、奋斗史、拼搏史。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需要在加强党史学习中,吸取党史的精神养分,不断传承红色基因,努力提升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
通过观看纪录片《热血河山》,我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共和国工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多个维度对辽宁百年红色传承有了更加深刻和具体的认识。作为一名红医学子,我会努力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加强学习,努力练就过硬本领,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开拓创新,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纪录片首集《浴血十四年》中东北抗联战士的铮铮铁骨与民族气节让我深受鼓舞,一幕幕场景让我心潮起伏,让我明白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主动去了解红色故事好好传承红色基因。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伟大抗战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练就过硬本领,坚持实干担当,争做时代先锋,时代风骨,血脉传承。作为学生党员要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辽宁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辽宁实践。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本次集中观看过程是一次生动鲜活的党史党课,仿佛带领大家又走进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年代,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用鲜血与生命践行着初心和使命,真切领悟到了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和斗争精神。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要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薪火、锤炼党性修养,切实履行党员义务与责任。红色血脉在,革命精神在,强大力量就在。伟大事业成于伟大信仰,成于一大批矢志追求伟大信仰的人。回望百年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无数共产党人以坚定的信仰、如磐的信念、必胜的信心,撑起党的脊梁,铺下民族复兴之路的基石。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作为理学院一名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我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辽宁精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红色文化刻入心中,落地生根。
观看了央视纪录片《热血河山—跨过鸭绿江》,该纪录片以我车间江桥巡守员李民对鸭绿江大桥桥身弹孔的讲述为引,通过一段段珍贵的历史影像让我们再次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争的惨烈与悲壮。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它不仅锻造形成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更激发出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的志气和士气,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环境。如今,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守护好这座英雄的大桥,沿着先烈的足迹,时刻以祖国强盛为己任,义无反顾跟党走,听党的话,脚踏实地,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时代风骨,血脉传承。观看《热血河山》这部纪录片后,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六地”是辽宁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的集中凝练,滋养着辽宁儿女的理想信念。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不怕牺牲和英勇奋斗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展现青春奋斗力量,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留下青春奋斗的鲜明印记!
百年风雨历经苦难,百年成就激荡人心。我们在《热血河山》中看到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无畏精神,激励着当代青年人奋发向前。影片中,我们看见了中国的灾难,也看见了不计具数的爱国青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抵御敌人的“钢铁长城”,用鲜血染红了庄严的、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热血河山》是一部见历史,扬正气的作品,它必将激励广大青年热爱祖国,奋发向上,书写时代华章。
这部纪录片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青年人民志愿军的伟大。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我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了解中国历史,增强使命意识,锤炼过硬本领,用真心感受时代脉搏,以饱满的精神面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热血河山》深度聚焦一百年来发生在辽沈大地、对中国社会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通过追溯长达百年的红色传承,弘扬“六地”精神。这部纪录片是一节生动的党课,让我感受和领悟到革命先辈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精神,也深刻感受到辽宁“六地”红色文化的历史厚度与情感温度。作为青年学生,应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传承红色血脉,弘扬“六地”精神,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仁心医者”。
通过对纪录片的观看,给我带来了极强的心灵震撼,通过真实的镜头中国钢铁从零起步,到钢铁大国的过程。每每看到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老一辈钢铁人舍家忘我的情操,取得辉煌成就时,他们那种激动、那种溢于言表的家国情怀,总是让人泪目。中国从传统农业大国变成现代化工业强国,是历代钢铁人的自强不息,才呈现出中国钢铁行业百花齐放的局面。钢铁是工业的骨骼,更是国家的命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发扬前辈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努力向新钢铁时代努力奋进,在这一目标下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六大红色标志在百年党史中熠熠生辉。辽宁始终与党创造的伟大事业同频共振,与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紧紧相连。通过观看《热血河山》,我深刻感受到辽宁土地上红色文化的历史厚度与情感温度,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锤炼过硬本领,用真心感受时代脉搏,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这次观看学习是一次生动的党课,我认识到我们有责任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这部纪录片必将进一步激励我们学生党员自信自强、锐意进取,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辽宁实践,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通过观看《热血河山》纪录片,我深刻感受到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的历史厚度与情感温度,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将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责任担当,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扎实的生活作风和出色的行动力,为家乡振兴发展贡献澎湃力量!
《热血河山》聚焦辽沈大地百年红色传承,用情讲述辽宁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用光影呈现辽宁儿女的精神传承,是一部极具震撼力和感知力的时代纪录片。片子寻找历史的记忆,寻找精神的根脉,以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为代表的“六地”红色文化,追溯辽宁百年红色传承,展示辽沈儿女在争取解放、建设家园的历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奋斗,形成了一部兼具思想性、故事性和艺术性的党史教材。
辽宁,对我们而言,不仅是学习、工作、生活的地方,更是一代代先辈前赴后继、拼搏奋斗、建设新中国的力量源泉和精神高地。《热血河山》这部作品,将辽宁作为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和雷锋精神发祥地的红色血脉清晰地展现出来,辽宁这片英雄的土地始终与党创造的伟大事业同频共振,与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紧紧相连。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加强自身理论修养的同时,守正创新,将“六地”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堂,用心用情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思政课更有深度、更有温度,让红色基因在一代代红医学子的血脉之中传承下去,为助力培养更多情系人民、服务人民、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仁心医者而不懈奋斗。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在看完纪录片《热血山河-跨过鸭绿江》后,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这熟悉的旋律,纪录片生动地描绘了抗美援朝战场上艰苦、惨烈的战斗场景,展示了志愿军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迎难而上的责任担当和不怕牺牲的革命斗志。开篇就讲述了丹工人李民10多载岁月对鸭绿江断桥的检查维护,体现了丹工人不怕吃苦,迎难而上,一丝不苟的品格。作为一名丹工人,爱国、奋斗都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义务。我将带着浓浓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立足岗位,踏实工作,为了铁路的发展,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前人奋斗峥嵘路,后人启航新征程。观看《跨过鸭绿江》我深有感触,中国志愿军用他们的顽强而无畏的精神战胜了敌人,也震慑了那些曾经侵略过我们的人,这是史无前例的战争;是穷国打败富国、弱国打败强国创造历史奇迹的战争;是军队打出国威、打出军威、打出骨气、扬眉吐气的战争;中国自愿军谱写了中华民族战争最光辉的一页。英雄们用鲜血浇灌了共和国大厦的基石,用生命铺垫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大道,民族英雄,功盖千秋!作为新时代的党员,今后要以先烈的精神为动力,刻苦钻研业务,扎实工作,牢固树立家国情怀,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以新的担当和作为,为伟大祖国繁荣富强添砖加瓦,用坚定的理想信念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