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摘抄网小编整理的家长观看家庭教育公开课心得体会大约有4篇左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起孩子,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也带来了我们数不清的欢乐。孩子的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家长不能仅仅关心孩子的智力开发,学习成绩的好坏。我认为,家长应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会道德;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知识教学、智力开发这些要由学校教育来完成。即便家长懂得这些知识,可能不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和专业老师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为家长只要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对老师工作的支持。
我的女13岁,就读于自贡田家炳中学初一,她有值得我骄傲的地方:孩子发展比较全面,学习上进步非常明显,有一定的独立自主的能力,能主动学习;有一定的责任心和爱心,能体谅、尊重父母,与同学和睦相处,知道劳动的艰辛,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粗心、做事情散慢、拖沓。下面我来谈谈我们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严”字当头,抓家风家训
现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请他人管教孩子的现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严格教育,对孩子“错爱”、“宠爱”、把孩子惯得不像样,如对人没礼貌,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爷爷奶奶代办,做作业不专注,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做事情磨磨蹭蹭等。
我家教育孩子的宗旨: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为一个正心、诚意的人。一切时,一切事正确引导,养成孩子明理重德的习惯,培养孩子要多为公着想,尽量断除自私自利的念头。要求孩子要有爱心,要爱国家,爱父母,爱社会,必须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努力学习,不可懈怠。争取成为德智体皆优的学生。
我家培养孩子的习惯采取“小时严大时宽、家风家训要严管”。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管教,容易养成好习惯,这时我对女儿以严为主。孩子只要小时候养成好习惯,大了宽松一点儿也出不了格。这也就是关键期,任何家风家训教育都有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最为有效,如果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初中阶段,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二、好家训形成好家风,好家风成就好家庭。
我们家庭和睦、幸福,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不和睦,对孩子的伤害往往大于大人,会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心理,缺少责任感和爱心,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同时,我家非常重视德育,会做人才会做事。德育我们主要从要求女儿不说谎、不随便要别人的东西、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德育内容也是随孩子的成长而变化。当然,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还有,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家长不能居高临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另外孩子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每天都抽出一点儿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作业完成得如何,学习顺利吗?有什么新鲜事,心里有没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同时,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孩子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激起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
三、经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和表现。
家庭和学校之间要经常保持联系,保持一致的价值观,家长应当主动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态度,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听课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等情况,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后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这方面我们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亏老师及时与我们联系,才避免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弯路及孩子一些不好习惯的养成。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家对孩子的教育还做得不够好,为人父母者,要正确引导,养成孩子明理重德的习惯,教育孩子要立大志。人无志向就不能成大器。志向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所以我们家庭是经常督促孩子要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求孩子要立大志。明确方向,努力学习。精进不退,在家中,要求孩子作到“父母呼,应句瑗;父母命,行勿懒。”在学校要求孩子做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上课时要做到认真听课,要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一切作业,团结同学,要做到取长补短;在学校要争取多做对大众有益的事情。严格遵守校规,教育孩子力争做到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为”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将来能为祖国效力,为人民大众服务,做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人,这就是我们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育的纲领。
家庭是孩子的人生的第一课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父母承担孩子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教育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则。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健康成长的源泉。家是孩子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的健康;父母需要承担起责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而不只是物质资源的提供者,做到成才之前必先成人。
培养优良品德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是家庭教育的关键。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才能让孩子成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我还学习到了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比如制订一些小目标,鼓励孩子一步一步地达成目标,收获成功的体验,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作为父母,往往我们的工作非常繁忙,往往忽视家庭生活的仪式感。其实家庭仪式感会让孩子更加热爱家庭,通过家庭融入的过程,让孩子心中充满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在家庭活动中,坚持让孩子与父母共同承担家庭责任,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升家庭责任感;同时,家长应重视陪伴,有效陪伴,让孩子在爱中成长,不要只关注分数,而是帮助孩子在小挫折中不断成长,直面问题,克服自身的不足,逐步树立学习的自信。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活动,鼓励孩子正面解决遇到的问题,鼓励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劳逸结合,让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本次学习,让我在家庭教育方面受益匪浅,感觉需要学习提升的还有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相信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协同育人,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个人真正的启蒙始点是所在的家庭,从孩童开始,通过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亲的身上模仿到了语言和基本行为,和老师说的一样,孩子会扣的第一颗纽扣是在家庭学会的;大部分孩子的语言风格和表述习惯行为习惯都和所在家庭成员的其中的一两个相似甚至相同,说明,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在家庭成员尤其是亲近的父母亲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
自然成长和在有良好家庭教育的背景下成长,孩子的表现优秀是否也有所不同,一棵参天大树的存在跟后期修剪和养育是分不开的,通过家庭教育,随时在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当然,有了智慧型的教育、学习型的教育、有爱陪伴型的教育更是能让孩子快乐的成长健康的发展!家庭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
家庭教育,我的理解就是从知识或行为,或理论,或思想理念等很多方面就是一个授和受的两个主体之间的交流,且,这两个主体是不固定的,也就是家庭教育中,教育和被教育的两个角色是互换的,所以往往就会有孩子被教育时的“反驳”或者“抗拒”,还有一些不良情绪等现象,很可能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在教育过程中有失尊重、有失智慧或者信息不前沿,甚至是错误的思想理念,这时候,我们家长就需要角色转换,很可能孩子变成“授”的角色,我们作为家长就要成为被教育,强烈要求我们家长要和孩子去“共享情绪”,“尊重情绪”,更要“从心开始”去接纳孩子情绪发泄,如长此以往,我想我们作为家长,是不是应该主动的去接受更多渠道的很多方式的教育,要学习“充电”了!
课堂中老师也重复强调了,我们作为家长要去学习家庭教育相关的法律条例,就是要让我们家长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理论知识,在家庭教育中以绝对优势“占据”授的角色,毕竟孩子往往是身心发展不太成熟,再者,我们家长最起码要是一个智慧的陪伴者。
从课堂两位老师的分享内容中,我也在很多方面有更多的启发和被教育,可以说是个真正的“受”的角色:
首先,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从里面上必须重视几个概念分别有“尊重”“智慧”“学习”以及“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辛福比成功更重要”,其次,讲到辛福的最高目标是什么,让孩子有怎么样的人生价值观……。
我在和我家孩子共处时,我会在某种情景下或者恰当时候,会讨论探讨一些比较严肃的概念,与此同时,我也在斟酌很多,要真正给孩子传递什么样理念,幸福是个啥,人生是个啥,怎样体现价值,孩子有时候听的似懂非懂,倒是我自己,从中在不断的审视自我,在和孩子交流中用词是否恰当,所引述概念或者典故是否符合语境,甚至是是否有错,这在我理解也是作为家长的我的学习的过程,就是增长智慧的过程。和老师讲的一样,根据孩子成长需要,通过自我学习提高家庭教育要领,和孩子一起成长,通过良好的家庭沟通和学习,让孩子变成更好的孩子,同时,让我们家长变成一个有责任的合格的家庭教育主体。
我们在和孩子交流过程中,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要认识到几个重要的理念或者现象,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是独立人格的个体,所以,就会有个性差异,更需要被尊重,引领孩子也要有这样的思想基础,让孩子不断的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将自己置身于“汇聚美好自我的中心”,这样孩子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更加的自信,更加有上进的势头。
同样,作为家长,我们做“累约父母”,说了没有去做,或者是想到了没有去做,一直在“心动”,没有行动,自然错过了和孩子共同生活和互动的良好机会,更谈不上和孩子还有“共享密码”的默契!我们要把孩子放到我们的日程中,哪怕是循序渐进,一点点的进步,逐步的做好,相信会给孩子一份“人生礼物”,让孩子有辩识“善恶美丑,是的对错”的素质。
我还想说两个概念,也是老师在课堂中提到并重点强调的:其一,换位思考,老师说到通过换位思考或者角色互换,让孩子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甚至是小秘密,当然能把父母作为最亲密的分享者,说明已经是一个很优秀的家庭教育者了,我也在此基础之上,曾经也说过,换位思考,也可以从“利他”的良好思想方面进行理解和引导教育!其二,家庭教育的特点,之所以强调的是家庭教育,就是担心家庭变成“第二课堂”,所以家庭教育更多的是要求我们通过父子(母子)沟通陪伴,让孩子在场景中、生活中、体验中感受教育,接受家庭教育,有游戏、户外活动、或者大自然中体验形式等等,让孩子在某种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
今天听两位专家讲解家庭教育法,这部法律是养娃育娃的家庭教育手册,是家庭教育指南,更是育娃纲要,是每个父母都须遵循的法典,也是对未来家庭教育有一个明确的指引,让每个父母明白作为父母必须要学会依法带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帮助孩子扣第一粒纽扣的人。孩子成长的早期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学校教育几百年,家庭教育却有上千年,学校只对家庭教育的进一步提升和改进,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可能有好的学校教育。身为家长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所以,我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认为:生活实践中做事认真踏实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生活细节里亲力亲为的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起良好的家风。
这节课跟着两位导师认真学习了家庭教育法里的五个基本准则,收获点滴心得:
一,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有规律可循环,理念比方法重要,幸福比成功重要,成人比成材更重要。为人父母以内心的宁静引导孩子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教会孩子自立自强,要研究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不要缘木求鱼,不与自己的孩子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我认为:想要养育出一个懂得感恩,心理阳光健全的孩子,一定要成为研究自己孩子的专家。要知道你的孩子是唯一,不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要善于扬自己孩子的长处,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从而拓宽生命的长、宽、高度。真正用心的父母才能了解自己的孩子,亲子间坦诚相见,相互陪伴,在陪伴过程中相互交流、交往、磨合,然后共同成长。
二,尊重。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尊重孩子的人格。要知道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他只是借由你而来,他终将属于社会,属于国家,所以“尊重”是你与孩子的情感教育纽带。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宣誓了他躯体的独立,但是人类幼儿的成熟过程特别长,我们必须抓住这段时间用心理抚养来培养良好亲子关系,以接洽他中学后的第二次独立——精神独立。家是讲情的地方,要学会与孩子换位思考,接纳孩子的消极情感,亲子间产生共情,让孩子的情绪及时得到疏导,这才是真正的尊重。
三,遵循家庭教育的本质特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共同任务,但不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家庭教育应长期化、真情化,而不是接过学校教育的接力棒,成为学校的第二课堂。要注意:好主管不一定是好父亲,好老师不一定是好妈妈,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方法,必须懂得切换,所以,每位家长都需要去学习,提高自己家庭教育的素养。
四,家庭教育需要家、校、社协同。俗话说“家校携手,教育不愁”,那我们怎么找到适合自己孩子,协同方法呢?举一个我自己教育孩子的例子:孩子二年级的时候来了一位刚毕业的新数学老师,由于方方面面经验不足,二年级的孩子们又个个调皮得很,所以课堂次序比较乱,老师打电话跟我沟通后,晚上写作业的时候,我特意严格检查,发现错题后告诉她这个内容是老师上课讲过的,你不会做,肯定你在听课上不认真了,问她自己在课上的表现,她支支吾吾,于是我告诉她老师讲课辛苦,你没认真听是对老师工作的不尊重,孩子明白道理后就改掉了不认真听讲的毛病。之后我也常常打电话与老师沟通孩子的在校状态。所以,每个人都能摸索出一套家校携手的方法,共同做好孩子的工作。
五,结合实际。教育有法,教无定法。身为家长,一定不要怠慢了家庭教育,高质量的陪伴,一定是父母与孩子一同成长;高质量的养育,一定亲自养育,相机而教。老师们常说生活即教育,我们要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教育,遵循严和慈两个原则,严慈相济。慈是以爱易爱,通过爱,把孩子由一个生物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严是需要通过适当管教,来提升孩子的人格,能够让孩子了解社会的边界问题,社会分工问题,明确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知敬畏,择良善。
把家庭教育促进法学好,多听老师们的教育讲座,家长们把生活理论与法律相结合,与孩子共同成长,那么,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有一个阳光的未来。
这里我借一位作家的话来总结我的心得体会:教育的成功就是减少社会犯罪率。
以上是摘抄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家长观看家庭教育公开课心得体会精选4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