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摘抄网小编精心整理的行走在半命题作文大约有7篇左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郭家祺
我第一次走那条老巷还是在很小的时候……
踏入这条巷子,古老悠久的气息扑面而来,墙是那种复古的灰色,上面布满了蜿蜒向上爬的藤蔓。一眼望去,古巷的两旁都是卖东西的,有补鞋子的、卖首饰的、卖早餐的、配锁的……
在我六岁的时候,我和我的小伙伴骑着自行车快速地穿梭在一条条小巷里,不知怎么绕进了这条古巷。因为刚下完雨,地上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水潭。我骑得太急没刹住车,整个人摔在了水坑里,伙伴们看着我狼狈的样子都在捧腹大笑,而我却因为脚疼得发不出声。我坐在地上哭泣,不知何时开始下起小雨,我感觉到千千万万的雨滴无情地滴在我的头上,是那么的冰冷。我无助地喊着……
不一会我感觉有一双温暖的大手把我从冰冷的石砖路上扶起来,我透过被水朦胧的眼睛看到是一位中年妇女。她把我扶进一个小店铺里,我看见了玻璃柜子里有许多的跌打药酒,心想:这应该就是卖药酒的地方吧。只见妇女拿出了一瓶红药水擦在了我的伤口上,一阵刺痛涌上我的脑子。她边涂边说:“是我店里最好的跌打药酒,可能会有点痛,别怕!”这一声“别怕”使我的心温暖。擦毕,她便开着电动车打着伞送我回到了家。
在一个清朗的早晨,似乎还刮着一丝丝的凉风,我迈开步伐直向学校跑去。跑过这条小巷情不自禁地转了进去,到了一个包子店。有可能是第一次去,我进去后胆怯地说了一句:“有人吗?我想要三个肉包,谢谢!”在我语音落下的那个瞬间一个声音回答“好嘞!请稍等几分钟。”在这短短的几分钟等待里,我四处环顾这店里的环境,突然眼睛一瞄,看到了墙上挂着一幅写着“二十年老字号”的牌子。我又忍不住自言自语:哇,二十年?要二十年如一日的卖包子可不容易啊!“来,你的包子!小心烫哦。”我的思绪被老板的呼唤拉了回来,我看见老板微笑着递给我一个塑料袋。我谢过老板,拿着肉包子走出店铺。
咬着包子,一股暖意直涌上我的心头。这暖意好似是那个包子的,也好似是那个老板的。在城市里,很少会见到老板说这种暖心的话,这也是我第一次遇到。我觉得我接过的不是包子,而是人间贩卖的温暖……
走在这条老巷里,我感受到了老板的爱心与温暖,在这清冷的早晨我便觉得不再寒冷。想到这我便飞快地奔向学校。
晚上点点余晖洒在这条古巷子里,照在每一个店铺上,照在每一位老板的心里,折射出一道道温暖的光。我漫步在这条古巷子里,夜晚暖暖的微风吹……
郑思涵
清晨,三尺小巷,二胡之声轻扬流淌。远处老者悠然独坐,拿弓拉弦俨然是蓄势待发模样。轻揉重划,曲调婉转,琴音飞扬。风不止,琴有声,似是一汪清泉,在青石板上蜿蜒远去,流淌在人们的梦乡中。《春景》娓娓响起,一个个音符轻缓而不沉重,轻扣人们的心弦,震颤了心头的花枝。音符诉诸心中的梦幻与希冀,驱散往日的沉抑,似春风般温和与悠然。身边微风吹拂,如丝如绸,音律犹如山间泻下的瀑布,琴音时而轻缓,时而急促,时而绵长。琴声阵阵,那是故乡的音韵。不知何时,流行音乐替代了经典的琴音,这样的清晨、这样的琴音,似乎在渐渐消失。
午后,巷前,锣鼓声响彻天边。两只舞狮熠熠生辉,犹如两支杀气腾腾的军队,飞马一样,是跃进的脚步;天雷一样,是急促的鼓点;雄豹一样,是强健的身姿;弹簧一样,是蹦跳的身影;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两支舞狮在暗红的木桩上跳跃,旋转,打鼓的汉子们敦实威风,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击鼓面,时而跃起猛锤,时而抚鼓轻敲。大鼓在响,小鼓在响,铜锣铜钹铿铿锵锵,有如天崩地裂之势。说时迟那时快,一只舞狮张开大嘴,一跃就咬下了梁上的红球。不远处青年抬着八抬大轿,抬着“老爷”走遍村里大街和小巷,祈求的是来年风调雨顺,保的是一年平安。舞狮跃起、“迎老爷”盛景,那是故乡的模样。不知何时,舞狮的身影、传统的民俗活动少了,这些场景,似乎在逐渐远去。
傍晚,暮色满窗,炊烟四起安宁祥和。透过窗子,见一妇人拿着木铲熟练地翻炒,孩童早已迫不及待地趴在灶边,盯着红粿伴随着“滋滋”的声响变得金黄,粉红的面上鼓起了小泡,妇人将红粿小心地夹起,孩童拿上早已准备好的碗,接走一块比手掌还大的红粿,顾不上热气一口咬下,金黄的焦皮带着热乎的油,粉红的面软糯,饭粒也沾着油光,粒粒分明,晚风带着香菇、虾仁、糯米、花生仁的独特香气,夹杂着青草的幽香,透过半开的窗子,钻入鼻孔,那温馨而愉快的感觉是平日里难以感受的。点点香气,那是故乡的滋味。不知何时,便捷的外卖替代了传统的美食,再能拿起食材精心制作的人少了,这样的美味,似乎只能留在记忆。
记忆中的故乡是清晰的,是美的。它有音韵,有模样,也有滋味。记忆中,故乡的音韵,那是“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声松树枝”之声。故乡的模样,那是“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之景。故乡的滋味,那是“先生自乐味道腴,此怀何尝忘不足”之味。那记忆中故乡的剪影,本是十分清晰,现在我却悲哀地发现,这样的故乡,似乎已经远去。
世事在弹指一挥间改头换面,快节奏的生活像是一道无形的线,切断了过去与现在。外面遮天蔽日的欲望在奔腾,而深陷其中的人们却看不到身旁的日月星辰。时光打马而过,故乡正慢慢消失,可我不想,也不愿去想,让那关于故乡的记忆也慢慢随时光远去。
时光啊,再走慢一点,好让我在故乡间再多走一回儿吧。
刘睿睿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题记
小时候就沉醉于锦绣之美,喜欢看纪录片中,一位位身着古朴衣裳的美丽女子,用一针一线一双手,绣出龙凤与鸳鸯,绣出草木和花鸟。还喜欢跑去博物馆,看那些静静躺在展柜里的绝世精品,虽也不晓得那些纹样到底是什么意味,但就是喜欢。看着那细细的卷云纹,就让我想到蓬莱瑶台;看到团花纹,就像进入了传说里的园林,有最珍贵的草木花鸟,还有龙凤盘旋飞翔;看到水波纹,就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烟雨中望见水中的隐隐涟漪……
行走于华服之美中,沉醉于锦绣纹样给予我的最美丽的幻想。
当我读到《诗经》中“充耳琇莹,会弁如星”一句,不由得感叹道,这是怎样高贵的君子啊,以鹿皮宝石制帽,隐居于竹林,却仍令人“终不可谖兮”。又读到《秦宫赋》中那“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又幻想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的身着华服的古代女子,有着古代中国特有的仙气与韵味。
行走于华服之美,感叹于古人的仙气与高贵。
开始慢慢了解华服的形制。一位对汉服有些了解的朋友告诉我,一件汉服的形制最为重要,而形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线。没有中线的汉服是没有魂的,它时时刻刻警醒着我们,做人,最忌讳的就是偏离了自身的中线。
华服的配饰也是极为讲究的。虽不至“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但也必“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若是一介落魄书生,也会做到“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离骚》中提及的多种香草,或用于配挂饰物,或用来承载香袋,那一柄精雕细琢,镶金嵌玉的长剑,更是君子意志品行的象征。
行走于华服之美,为它背后之精神所惊艳。
华服,是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是一代代中国人审美的结晶,是先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当我们行走在华服之美中,可以感受到一针一线造就的锦绣纹样之美,可以领会到古诗词中对君子美人的最具中国古韵的美,还可以体悟到古人最本心的,对高洁傲岸的意志品行的执着追求。
让我们一起行走在华服之美中,将华夏审美之精华继续发扬光大。
日在夜的沉吟中掀起血的潮涌,千年流波,载着几度沙洲冷,醉梦几回长城尽。于风华中独踽踽,于九州中书汉骨。任凭风沙四起,掩不去镌刻龙鳞上的金箔,湮不灭深埋血肉的觉醒。哪怕是荒凉西北之境,苍老的火光也仍冉冉。
平生,第一次踏上西北的黄沙,辽远无垠的形象也与许多文学作品相照应。如路遥所言“温暖的季风吹过了绿黄相间的山野;蓝天上,是太阳永恒的微笑。”于是日月万物在天地相接一线伊始,偶尔连携远山,辉映波光。风平时视野辽阔,风吹草低,忽现牛羊,西伯利亚的寒风似也沾染上泥土与熟麦的气味,裹挟着耕农与牧民的心愿,延绵流芳。而或风沙席卷,上下一黄,举目,暗淡无光,天地失色,迷茫无助,此刻,求得金光乍现。
西北的风沙,拨开千古的沉淀,沾染了文人的风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大宋最后的风骨——文天祥的绝唱。他挺直腰杆,抵御滔天的黄沙,但他的身后,却是一个千疮百孔,腐败无能的国家。纵使面对忽必烈的威逼利诱,甚至亲人好友的劝降,他安若磐石,不动如山。身为宰相,他已经完成了爱国护国的使命,但身为文天祥,他放不下毕生的坚守。最后,磐石撼动了大地,千万民众奋起反抗,拯救他们爱戴的宰相。不幸,文天祥已经先一步完成了他的坚守,却没能实现他的理想。肉体消亡,精神隽永,灵魂随着不羁的狂风,将文人风骨送往四海。
我继续在风沙中行,道听途说,惚得,天地轰鸣。
西北的风沙,残余爆炸的灰烬,裹挟了学者的理想。神话中,天地之初,混沌一片,有盘古辟地;近代里,开国之初,科技不兴,有钱学森开天。在美国,他学术有成,集学历、地位、钱财于一身,是千万人梦寐以求的成功。他却望向大洋彼岸的中国,毅然抛弃一切,孑然一身,远赴重洋,踏上国土,埋头苦干。黄沙上遍布的,不是一次次实验中残余的碎片,而是他奔波不停的足迹。终于,两道火光划破寂静的黑夜,巨龙发出了低吟百年的呼啸,震撼了中国,震撼了世界!学者数千个日夜的理想得以实现。他离开家人数十年,最后的重逢,却是他生命中仅剩的数月,他穷尽一生,换取祖国的富强,这份家国情怀,何其热忱!
鲁迅有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顽强的血肉永远无法被消磨,千年的风华永远无法被沉淀,他们的光辉永远引领我们,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祖国的未来。
顷刻,黄沙散尽,热烈赤忱的火光当空照耀,耳边风的低语随即消散,愕然回首,灯火阑珊之人领我继续前去,日轮的火光摇摇晃晃,攀到脚边。我们身负着数万人之根基,共筑祖国之繁荣富强。
张清为
人这一生有太多的获得,也有太多的失去。
随着生活的时钟滴滴答答的前行,消逝的不仅仅是那不复返的时光,还有岁月的容颜及稚嫩的笑脸,和那些难忘的童年记忆。
曾经我们是刚发酵的面团,奇形怪状,毫无规则可言,嬉笑是主旋律,欢乐是主题曲,一块又脏又臭的泥巴,就是我们的宝贝,一片片飘落的树叶,挑动着我们的好奇心,一颗颗光亮的弹珠,深处不知蕴藏了多少胜利的喜悦,调皮更是我们的拿手好戏,捣蛋和淘气是生活的乐趣……
那是我最纯真的童年,无忧无虑,永不再来。
慢慢的,我们从一块块奇形怪状的面团开始有了棱角,直到有一天,那曾经的臭泥巴、飘落的树叶、光亮的弹珠、早已悄然无息地消失在我的生活中。学习、考试、成绩成了我中学生活的新成员,那曾经给我们带来快乐的童年,现在回味起来,显得那么多彩,那么美好,那么难忘……
自己还是原来的那个自己,还是那个微风拂面的日子,生活与心情判若两人,那稚嫩的笑脸不再属于我,伴随我的是学习、考试、成绩,还有妈妈那唠唠叨叨的脸。偶尔翻出积尘的闲书,在体育课上狂笑一阵,下课去打闹一下,就当是补偿一下我们与日俱减的欢声笑语。
这是我们的生活,忙忙碌碌而又平平常常。
再后来,我们被搓成了一个规则的几何图形,我们把学习安在辞典中最醒目的第一页,花季中难免会出现青春期的叛逆,可辞典上醒目的词告诉我们“不可以”。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几乎“喘不过气”。那些曾经让我们捧腹大笑的故事,早已勾不起一丝丝笑意,嘴角只是无奈地轻扬,背着公式离开。
我们变了,变得懂生活,懂寂寞,自律,分秒必争,这些词在脑海里刻下,与童真挥挥手,说一声深情的“再见”。
行走在消逝中,学会了生活,理解价值,明白了付出,牢记了回报,可是再也不会有稚嫩的笑脸,也找不到那颗无忧无虑的童心,我长大了。
一转身童年时代已成记忆,一转身那些快乐版已更新,一转身童心已被书本埋没,一转身……
行走在消逝中,我们要学会珍惜,懂得放弃,学会真正的生活,逝去的就永远留在心底,希望出自明天,奋斗源于今天!
洪璧薇
于故乡的那棵梧桐,早已枝繁叶茂。碎碎念念间,岁岁年年便也已经过去了。岁月败人,却也在认真记录着期间的点点滴滴过往,或许这其中的缘分在冥冥中早已成必然。枝繁叶茂,浓荫匝地的日子或早已逝去,却仍在永葆初心,继续前行。行走,行走在那段有梧桐相伴的时光里。
“回去走走吧,走走那段有梧桐相伴的时光吧。”
儿时的多半时光,基本都在故乡中度过。日出,日中,日落。春,夏,秋,冬。日子也在一天天地过着。院中那棵高大的梧桐,似从我出生前早已种于此地,一直从未变样。那个小院中,承载的也是那段回忆,那段永远也回不去,却永远铭记的时光。
春天的梧桐,初吐新芽。世界的颜色,也渐渐地变成了抹抹新绿。沉睡了一个冬季的整个小村落,也似乎慢慢醒来了。土道上孩童们的笑声和奔跑的背影也从未停止。院里的梧桐树也吐出了新芽。片片嫩绿的叶子挂在枝头,随风晃动。“你来抓我啊!”“你才抓不到呢!”你追我赶中,春天,似也过去了。
夏日的梧桐,浓荫匝地,树下的片片阴凉,也是一大欢乐。于午后与外公坐于树下,听着外公絮絮叨叨地讲着那些让人昏昏欲睡的话,却仍是那时的快乐。摇着蒲扇,喝着淡淡的红茶,摇着摇椅,看着天空,幻想未来,便也是夏天吧。
秋天的梧桐,便披上了一件金黄的外衣,于炊烟中独自静默。这时的外公便会摘下片片梧桐叶,一些送到药房,一些便独自留下制作书签,给我们玩。曾经也有人问过外公要不要把梧桐树卖了换钱,外公却说:“这梧桐是我们的根,丢不得啊丢不得!”年少无知的我尚不清楚外公所谓的根到底为何物,外公便摸着我的头,缓缓答道:“根啊,就是我们的依傍。以后你长大了,也要永远记住这个啊。”当时懵懵懂懂,也只会赶忙点头。
冬天的梧桐,便也只剩那个光秃秃的树干了。夏日里的枝繁叶茂也不会再有了。正月时望向窗外,也只见偌大的院落里只剩那树干还立于其中,不曾跌倒。记得有一年的雪下得尤其大,那时几乎所有的树都折断了,唯独那棵梧桐,坚持了下来。白雪皑皑的冬季,梧桐便也有了另一番色彩。
时光荏苒,转眼间,那个只会玩耍的小孩子也长大了。远离故乡,也接触了越来越多的人与事,对于这世界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了。在城市中看到的梧桐也远远比故乡的那棵要大得多,却总感觉比故乡的梧桐少了些什么。
时隔多年,重新踏上了那片净土,心中也不免感慨万分。看着院中的那棵梧桐,也长得更高,更粗壮了。那段时光,也似被冲开的洪水般奔涌而来。行走于其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那一幕幕的回忆,更是那份久别重逢,却仍铭刻于记忆的乡心,与那份特殊的感情。梧桐,也不只是凄清悲凉,也更是那心中炽热的火焰,灼烧着故乡的心与希望。
一轮夕阳跌于空中,一座小城渐渐藏于记忆,一双眼睛望向远方。远方,不仅仅有那棵高大的梧桐树,更有那份乡情,乡音,与乡人在等待着我。故乡,却不仅止于怀念,也更是那份前进的动力与希望。缕缕阳光透过梧桐叶片落于地面,洒下的,不仅仅是那束光芒,更是那份来自故乡的祝福,与勇往直前的动力。一直,都行走在那段有梧桐相伴的时光里。
马梓伦
今日无事,阅一史书,蓦然看到二字——“三线”。我因这两字的牵引,思绪万千。我的目光透过岁月的重重迷障,看到了北方茫茫雪原燃起的熊熊烈火,见到森严的百万建设大军;又穿过友谊关边的阵阵迷雾,抵达东南的无数铁舰的河岸,在那停留片刻,之后向有着深厚文化根基的中西部,目光停驻下来。
恍惚间,我仿佛来到了建国初期的丹江口水库,只见百万民工、技术人员,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没有先进仪器,他们就一算盘一算盘地计算满分/,一张纸一张纸地记录;没有先进机械,他们就借用周人的经验,一铁锹一铁锹地挖土,一独轮车一独轮车地运石……人民建设大军力量爆发!
此时的我,心潮澎湃。我想,他们哪个不是家有妻儿、乡有至亲?哪个不是身怀理想,各有追求?但他们在国家的号召下,不远千里,不顾自身,奋不顾身参加这个会战。在有限的五十多天内,用铁锹、独轮车铲平了黄土岭、填平了大江,造出了横跨千里的丹江口水库。葛洲坝,刘家峡……无数人赶到了大西南,顶着担忧和辛劳,用着铁锹与独轮车横栏大江、驯服江水。一阵阵水流奔腾而过,化为了一度度电,点亮了黑暗的大西南,也点亮了对美好生活建设的自信。
眨眼间,我的思绪又来到了大西南。无数民工汇集到群山峻岭中,挥舞着铁锹,引爆着炸药,在群山间挤出平地,一吨吨钒铁矿重见天日;一群群科技人才在山洞中实验、在悬崖边思考,从“呆矿”“死矿”中提炼出吨吨精钢;无数铁道兵在高山间扛着炸药、在悬崖上扛着钢筋,用鲜血贯穿了群山、压住了铁轨,贯通了绵延千里的横断山脉,打开了大西南。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依托铁路拔地而起,可造潜艇的国营432厂现于重庆……
“呆矿炼精铁”“深山发卫星”“内陆造潜艇”……当我面对莽莽群山时,当我面对“呆矿”时,当我看到深山发卫星、内陆造潜艇的任务时,我不禁发出惊叹之音。我们的技术人员,在现有的有限条件下,一吨吨地提炼铁矿,一米米地伸延铁路,一艘艘地建造潜艇……他们不断顶着危险,为祖国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目光在1964年的各省数据上掠过。核武器的味道从四处飘来,阴影笼罩了整个世界。不能被动挨打!强军强国从此拉开序幕。各中小城市与乡村中,一套套“小三线”火力全开,一批批武器弹药流水般涌出;一个个县区中“五小工业”拔地而起,钢铁之城遍布中国;20亿颗手榴弹、数亿支步枪悉数下发,营造出“七亿人民七亿军,万里江山万里营”的盛况……每一个县都能独立而战,每一个县都能重建工业,每一个人都能冲锋陷阵……面对亡国灭种的威胁,新中国使出了一切筹码,拥有了力挽狂澜、涅槃重生的自信。这冲天的自信和能力,不仅驱散了大国核武器的威胁,更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上战略的地位。
时代落幕,历史留下一句定论:“三线建设,指的是1964年到1980年,中国中西部十三个省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建设。”
冷战结束,那奇迹的三线,也随着硝烟散去。但那自信却永远留在了中国大地上,激励着后人在奋发图强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我的思绪重回现在的时代,我的目光离开了“三线”,但我的步伐却没有停下来,因为我心中已经亮起了明灯,一盏“三线”精神的明灯……
今天上面这些是摘抄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行走在半命题作文精选7篇,方便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