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摘抄 > 孟子二章教案(精选5篇)

孟子二章教案(精选5篇)

时间:2023-01-08 11:26:51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孟子二章教案大约有5篇左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一:孟子二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孟子关于“大丈夫”言论和“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思想,增强个人修养,增强忧患意识,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

  课前预习

  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他虽有宏伟的政治理想,但始终不得志。最后只得走孔子的老路:从事教育、著书立说。另外,孟子的一生又是战斗的一生,当时的社会是“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因此,孔子之道不著。孟子以发扬孔子学说为己任,勇敢地担当起思想界拨乱反正的重担,顽强地击败了一个个强大的敌手,终于使“邪说者不得作”。所以说,孟子的才干和思想也是在激烈的斗争中磨炼出来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他对自身及对人们的自身要求;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是他人生经验的一部分。

  读准字音

  公孙衍(yǎn)贫贱(jiàn)丈夫之冠(ɡuàn)

  不能淫(yín)畎亩(quǎn)妾妇之道(qiè)

  傅说(yuè)曾益(zēnɡ)法家拂士(bì)

  胶鬲(ɡé)外患(huàn)劳其筋骨(jīn)

  新课导入

  孟子名轲,战国时人,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一位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主张行“仁政”而“使天下人皆归之”,主张以民为本,曾说“民为贵,社稷轻之,君为轻”。曾游说各国,但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们闭门著书,成《孟子》一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两篇名篇:《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富贵不能淫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参考译文:

  1.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2.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3.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景春心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和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孟子认为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用原文回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1.谈谈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把握文章主旨:

  孟子从对大丈夫的错误看法批驳开始,阐述了做“大丈夫”的标准,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而提出,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即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处世态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参考译文:

  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因经受饥饿而身体消瘦,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

  2.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废寝忘食,聚精会神地思考,不耻下问,随时随地地求教,然后才能想明白(所追求的道义)。

  3.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常处于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于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1段运用排比句列举六个人物的事例,其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都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大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2.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艰难困苦的磨炼)

  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

  品悟论证方法:

  1.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的思路和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

  类比论证——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阐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难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把握文章主旨:

  联系课文,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课文是从两个角度说理的。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增长不了才能,才能是从磨炼中培养的。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这样才会有所作为;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诫谏,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是极端重要的,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论证多样,推理有序。

  两篇短文的论证方式有所不同:《富贵不能淫》开篇即点出错误的看法,树立批驳的靶子,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推导出“大丈夫”的标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先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实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是对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2.语言简练,善用排比;骈散结合,节奏感强。

  两篇短文多次运用排比,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例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三种生活状况,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很有说服力。

  再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开头一连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迹,运用排比句式,说明担负重任并做出成绩的人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炼,才有所成就,从而间接地证明了“生于忧患”这个论点。

  文中还运用了一些骈句,例如“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等。文章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很好地表达了中心。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用排比手法写一段有文采的话。(200字左右)

  篇二:孟子二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结构。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蕴含的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智取生辰纲》中的有关内容导入本课。

  二、检查预习

  1、集体交流学生搜集的材料。

  2、课件展示孟子和《孟子》的图文资料。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三、疏通文意

  1、指名朗读课文并正音。(课件显示)

  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

  粟(sù):谷子,与栗(lì)区别。

  畔(pàn):通“叛”,背叛。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模仿录音齐读。

  (1)借助课下注释,同桌间合作完成逐段疏通文句的任务。

  (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多媒体课件显示)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旨在说明城邑之小。

  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固国):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指使国巩固。

  威(威天下):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之(寡助之至):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齐读课文。

  四、研析课文(课件显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后面部分?

  (师生共同交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明确:

  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和”的因素,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先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后面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内容,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中心论点得到论证后,文章进一步阐发,首先,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文章后面部分绝非多余的闲笔。

  教师提醒: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内容,“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后面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赏析全文

  (前后两桌四位同学讨论,合作完成如下问题)

  1、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后面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2、应该怎样看待孟子“人和”的主张?

  明确: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作用。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六、拓展延伸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看法?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二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教师背诵课文,提醒学生正字正音。

  二、学生齐读,要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教师指点示例: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三、研读第一部分,发现、解决问题

  1、理解积累。

  2、质疑明确。

  (1)文章第一段前面每一个分句中均有一个“于”字,而比“于”字少一次出现的则是“举”字,请问“发”、“举”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明确:“发”字在第一段中的第一句“于”字之前,和其后5个句子中都处于“于”字之前的“举”是一样的。“发”与后5个“举”字意义也差不多,在这里可解为“发达”、“发迹”等,但也有细微的差别,“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后说的几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多媒体显示如下思考题)

  (2)课文连举古代哪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列举古代名人的事例想说明什么?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有点难度,学生独立思考,略作交流,教师可作点拨)

  明确: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4)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明确:韩信受胯下之辱终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四、讨论第二部分,明确中心论点

  (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

  1、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多媒体显示)

  恒:常常。

  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bi)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度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2、小组讨论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从而论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五、小结本文写法特点

  提问后明确:

  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开篇用了6个“于”和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

  2、以点带面、从小到大。文章从个人经受的磨难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从而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种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六、指导背诵课文,力求当堂成诵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或扼要板书,学生寻找规律背诵)

  课件:

  首先:以六个人物为线索

  接着:以“故、苦、劳、饿、空乏、拂、乱、所以”为线索

  最后:以“改、作、喻、入、出”为线索

  七、辩论

  以“只有逆境才能出人才”为辩论题目展开辩论,赞成和反对的双方都要说出各自的理由。教师要掌控辩题方向,把小辩论的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并最后小结。(旨在让学生认识到顺境和逆境都能出人才,因为关键因素是人自身的主观愿望和努力。)

  八、拓展

  学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使自己的人生之花开得更灿烂、美好,使自己的未来日子更幸福?

  九、小结

  本设计之妙有三:一是摆脱了古文教学中翻译教学的藩蓠,变传统为创新;二是把学生对成才的个性认识和经验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三是衔接教学恰入其分,用《马说》内容对相应问题加以佐证,更有说服力。教学过程跳出了传统古文教学的圈子,呈现探究性的特色。

  篇三:孟子二章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两篇短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2、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3、正确理解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

  教学重点:目标2、3。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重点句子的理解。

  2、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新课

  我们常说“环境造就人”,今天我们就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来进一步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三、初读理解

  1、范读课文,正音。

  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拂士(bì):同“弼”

  2、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4、试译第2段。

  (1)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注意:对初中生不可出现“使动”这一概念)

  “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曾”:与“增”通假。

  (2)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5、试译第3段。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6、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四、整体感知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2、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3、第2段与第1段有什么关系?

  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磨练,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

  4、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5、第4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6、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在论证上采用了正反论证。

  五、教学小结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得出结论,使读者心悦诚服、

  3)、总结:第一段首先用喻证法提出论点,然后进行分析论证,运用推理的方法,分辨证、假设、因果三个层次进行说理,逻辑严密,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最后用层进式作结。全段紧紧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在我们将要写的议论文写作中,要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和段的结构形式。作文题:浅谈义与利。还可回顾借鉴一下前些时大学生关于“义大于利”还是“利大于义”的电视辩论大赛。质疑。

  附板书:第一段:提出论点,分析论证。

  〈1〉起始:提出论点:舍生取义。①设喻:所欲→鱼、熊掌→取熊掌②引出生、义→取义

  〈2〉展开:分析论证,对待生与死的不同态度方法。

  一步:辨证分析〈正〉

  生,欲→甚于生(义)→故不苟得(即,为了“义”可以

  死,恶→甚于死(不义)→故不避患舍生。)

  二步:假设分析〈反〉

  由是则生→不用(结果)→有甚于生者(原因)

  由是避患→不为→甚于死者

  三步:因果分析

  所欲→莫甚于生(最喜生)→何不为(不择手段求生)

  所恶→莫甚于死(最恶死)→何不用(不择手段避祸)

  〈3〉结论:层进法。非贤者有→人皆有→贤者勿丧

  四、延伸思考并布置作业

  1.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2.背诵全文。

  3.你过去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篇四:孟子二章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学习文中关键的字词或语句,积累文言词句;理解文意,并背诵课文;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和方法: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利用论点、论据知识来把握整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忧患意识,要有用勇于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正确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词语,为今后学好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3、明白“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这一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

  1、翻译全文,理解文意。

  2、读准读好,背会背熟。

  教法:导读引背,引导学生探究写法、领悟文章主旨。

  学法:自主读译记诵,分组交流探讨与合作诵读相结合。

  教具:古筝曲《叹颜回》、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学习文学常识

  1、出示以下“孟子语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尽信《书》,不如无《书》。

  以上这些至理名言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这些话都出自两千五百多年前一位圣贤之口。这个人与孔子齐名,他就是被称为“亚圣”的孟子。(看孟子像)

  2、资料简介(文学常识):以检查对孟子和《孟子》的预习情况的方式进行。

  (过渡语)我们都知道,远距我们现在大约二千五百年前,出现了一个历史文化转变的伟大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都有几百年之久,孔子在春秋时期,孟子在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孟子始终为人伦正义,为传统文化和道德政治奔走呼号,他继承孔子的儒家思想以及中国文化道德政治的哲学观念,他的思想也和孔子的思想一样,流传到今天。

  预习题

  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县)人。孟子受业于孔子孙子子思的门人,是(儒)家的重要人物,后世把他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并尊其为(亚圣)。

  《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

  今天我们学习《孟子》中的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明确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学生个别朗读课文。指导朗读。

  投影显示:

  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畎亩()傅说()胶鬲()拂乱()

  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分组练读:两人互读;组内轮读。

  4、全班练读:男生齐读第一段;女生齐读第二段;第三段:女分读、男分读、男女合读;第四段:齐读。

  5、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配乐:古筝曲《叹颜回》)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

  “信”“达”“雅”三个字是文言文翻译可遵循的原则。

  从文言文翻译的角度来理解,“信”,就是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达”,就是要求译文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侧重在译文本身的提炼,要求译文选用的词语比较考究,能进而为规范得体,简明优雅。

  “信、达、雅”三者互相联系,而又各有侧重。一般说来,“信”是第一位的,“达”、“雅”递而次之。所以,文言文翻译当以直译为主,在难于直译时,才辅之以意译。

  2、小组交流,讨论,解决翻译中的疑难问题。(指导各组准备展示本组的翻译内容。)

  3、学生翻译讲解课文大意。

  学法:分四组,每组翻译一段,师点拨;(配以板书)

  组际挑战,互相“点将”,我读你译,你读我译。

  ◇第一段的设计:

  (学生)先借助“注释”讲历史人物的故事,

  再翻译句子,同时(师)点拨文言词语及翻译方法

  第二段的设计:

  用组长与组员对话的方式,(对照幻灯片放映的文本)逐人逐句翻译,且组长译首句和尾句(以便于组织)。

  第三段的设计:基本同于第二段。

  第四段的设计:同第二段。

  ◇师穿插讲解:

  ①调整语序

  例:舜发于畎亩之中→舜于畎亩之中发

  ②词类活用

  例: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③同形异音异义字

  拂:行拂乱其所为,读“fu”,阻挠,违反。

  入则无法家拂士,读“bi”,通“弼”,辅佐,辅弼。

  ④百里奚的“奚”字。

  四、背诵

  1、“引背”,按板书提示背诵;

  2、小组内互背;

  3、“赛背”,以小组为单位,以个人为单位;

  4、“美背”,全班配乐(古筝曲《叹颜回》)齐背。

  五、分析

  1、文中列举的六个历史人物有什么共同点?

  (他们在成为名人之前,要么经受磨难,要么从事着不起眼的工作,要么都不为世人所知……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2、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第二段的理解。

  第二段,它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3、课文是如何展开论述的?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先谈人,着眼于“生于忧患”;后论国,着眼于“死于安乐”;最后得出中心论点。写法上,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前者用了6个“于”、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第二段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第三段,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也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4、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中心论点,独成一段,鲜明突出。

  六、谈启示,作拓展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这篇文章使我们明白了艰难困苦对人的意义。

  这篇文章使我们懂得了人怎样才会有所作为。

  这篇文章还使我们接触了一些关于国家治理的问题。

  2、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道理,联想到的故事或相似的名言警句。

  (事例)

  司马迁,遭遇宫刑,却成就了一部《史记》。

  李时珍,历经千辛万苦,不断上山采药,留下了一部《本草纲目》。

  孙中山,无数次的努力,千万次的牺牲,中华民国从此诞生。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名言)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逆境是人生最好的大学。——别林斯基

  苦难毁灭一些人,也磨练一些人。——富勒

  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反抗命运。——贝多芬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鲁迅

  七、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在物质生活日渐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篇五:孟子二章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廖屯镇初级中学高育会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好哇!结果呢?——青蛙熟了!青蛙在开水里逃生,在温水里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当中寻找答案吧!(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先自由诵读课文,力求读出三个层次: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对停顿;三读,读出气势和感情。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舜(shùn)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百里奚(xī)孙叔敖(áo)法家拂士(bì)

  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义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学生讲解课文大意。

  4.师生共同补充。

  (1)归纳本文的通假字。

  ①曾,通“增”,増加。

  例句:曾益其所不能。

  ②衡,通“横”,梗塞,不顺。

  例句:衡于虑。

  ③拂,通“弼”,辅佐。

  例句:人则无法家拂士。

  ②动词用作名词。

  人:在国内。出:在国外。例如: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③名词用作动词。

  过:犯错。例如:人恒过。

  (3)归纳本课一词多义。

  ①拂违背。例如:行拂乱其所为。

  同“弼”,辅佐。例如:人则无法家拂士。

  ②发兴起,被任用。例如:舜发于畎亩之中。

  显露、流露。例如:征于色,发于声。

  四、走进文本,理解课文

  1.本文孟子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个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个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炼,最终都大有作为。

  1.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炼;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有所作为。

  2.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明确: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爰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克服种种磨难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3.“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法家”“拂士”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有敌国外患为什么对国家有利?请同学举历史上的事例加以说明。

  明确:“法家”是起着约束国君、限制国君的作用的。封建君主,天下唯我独尊,“法家”劝谏君主不去声色犬马,心系国事。“拂士”是辅佐君王,为君主出谋划策的。有敌国外患,就会有恐惧意识、忧患意识,不断地找出本国的弱势,努力提高本国的国力水平,从而增强对敌斗争的优势,使敌人不敢觊觎,也侵略消灭不了。历史上商纣王、隋炀帝等事例都足以证明“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的正确性。

  五、归纳升华,拓展应用

  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更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明确:顺境与逆境相比的优势是占有资本,可以让个人的才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可以使英雄不再感叹无用武之地。顺境可以快速成就一个人,让这个人直抵成功。有好多名人就是从顺境中直抵咸功的。居里夫人的女儿就是从小受到她父母的“特殊教育”,才走上了科学的大道,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我国的著名词人苏轼、苏辙,出生在书香世家自幼受到其父苏洵良好的教育和影响,成为北宋著名的词人,被列为唐宋八大家。后人称颂为“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所以我认为“逆境”和“顺境”是否成才,关键是在于人“为”还是“不为”。“为”无论处在忧患之中,还是处在安乐之中,都可以求“生”,可以成才;“不为”,无论是处在逆境中还是顺境中,都难免一“死”。因此,“逆境”和“顺境”都只是外界条件,关键是看你有无理想,有无毅力,有无奋斗的精神。只要一个人主观有理想,有毅力,有不断进取的精神,无论是处逆境或顺境中都能求生存、求发展。

  六、总结升华,教师寄语

  “顺境也能成才”,同学们,现在我们多数人是处在顺境当中,我们应树立“安乐求发展”的意识,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安乐”,把顺境当作起飞的宽广跑道,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拼搏精神,不断进取,那么,即使我们是处在顺境,我们同样能够求得生存和发展。请大家时刻牢记顺境与逆境相比的优势是占有资本,顺境可以让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可以快速成就一个人,让这个人直抵成功。

  七、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列举六位圣贤事例(举例论证)

  个别

  一般

  担当重任必先经过一番磨炼(道理论证)

  身处逆境须努力奋发国无忧患易灭亡(正反论证)

  个人(正)(反)国家

  (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上面的这些是摘抄网小编专门整理的孟子二章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