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摘抄网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文化的精神读后感800字大约有2篇左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二(17)班 周思颖
在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中,经济发达与物欲横流同在。然而,更美好的人生,并不能和富足的物质生活划等号。
《双城记》中有言,这是最繁华的时代,也是最萧条的时代。诚然,丰富的物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却不能带给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看看街头行色匆匆的人群,还有密集的住宅楼里几乎老死不相往来的邻居,我们都觉得心里空空的,很迷茫,缺少温情,忍不住怀念从前慢的生活。
这种精神上的空虚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可以说是现代文明病的一种表现,就像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中国文化的精神》中所说,“人失去了方向,也失去了归属”。
在许先生看来,西方文明强调个人主义、提倡积极进取的精神特点,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过度强调个人主义和追求物质利益,也为个体的孤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远、甚至社会关系的瓦解埋下了伏笔,引起了现代文明病。
因此,在《中国文化的精神》中,许先生尝试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现代文明病的解药。
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人的精神通过不断地多元互动逐渐形成的圆融境界,有着独特的社会价值,或可弥补现代文明的不足。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重视人与自然的关联,认为天、地、人有着无法割裂的内在联系。在农业社会,民间的日常生活和农业活动,都依据自然环境的四时变化来安排。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论,也强调天和人之间会在变化中互相影响。
古代老百姓追求公道和正义,民间创造出的神鬼世界也都与世俗世界的追求相关联。对老百姓影响深远、做出特别贡献的真实人物,死后可能被奉为神灵。
因此,百姓会祈求神灵保佑自己,拿出一定的供奉来侍奉神灵。这种人与神的交流,跟人们日常的交易很类似,“有承诺,也有还愿;有祈求,也有报酬”,徐先生总结道,“如果以圣和俗为区分,中国人的民间信仰系统,毋宁是以圣从俗”。
书中还有许多徐先生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独特见解,包括八卦,四大名著,古人的民俗,信仰,等等。这些与只强调个人自由和物质利益的西方文化相去甚远。中国古人对自然世界的总结,至今仍可以补充西方文化的某些不足之处,这也正是许先生在这本书当中想要表达出的良药。
高二(11)班 周莘羽
前段时间在知乎看到了对许倬云先生《中国文化的精神》一书的批评。答主认为书实在写得太散、太杂、太软、太乱,没有提炼出属于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特质的东西,顶多只能算是一个中国文化现象大杂烩,读来难以令人尽兴。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中国文化最大的精神特质就是融入与和谐,而这两种特质在书中都得到了全面的展示。
书中《时空中的生活美学》及《多元互动的秩序》,讲的就是“融入”与“和谐”。许先生想要描述的中国文化精神特质之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说的就是融入与和谐。在中国文化中,两者最浅层的表现是融入父子、兄弟、夫妻、君臣、朋友等等一组一组的人际关系,彼此不相冲突;进而融入家庭、融入单位、融入社会、融入环境、融入自然,和谐舒适;如若我们换一个尺度,融入与和谐实则是建立在尊重之上的兼容。任何文化都是人类精神的产物,沉淀着最深层的情绪感受和最能引发共鸣的意义。B站跨年晚会之所以能够一骑绝尘,正是因为他将广大观众的文化需求放在心间,将文化的思考与传播放在首位。这一场晚会使每一种热爱、兴趣和文化都得到了最大的尊重与包容,每一个参与者得到了平等的待遇,从而真正做到了尊重舞台,尊重嘉宾和尊重观众。
许先生想要描述的中国文化精神特质,是认识到万事万物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因而形成一种十分开放、包容的心态,在开放和融入中去实现动态和谐,各得其宜。对于中国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其所长,又要看到其所短,不能简简单单地生起文化自悲或者文化自信的念头;只有融入整个现代文明,再来思考自己的文化特质,才有现实意义。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看到自己文化的长处,承前启后,将其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更要明确自己文化的短板,将其补上。
书中的最后,许先生说:“这本书陈述的理念不是文字和词句,而是父母一代以自己寄生托命的文化资源,交托给我们这一代,留给我们,再转移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希望未来的中国人吸取遗产,发扬光大,使中国文化的精神,不断更新,充实延续,俾得现代文明在中国茁壮,融合过去和现代,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成分,全体人类,有此依托,共同戮力,跻于大同。”对于新时代的我们而言,九万里风鹏正举,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之责由我们作文承担!
上面的这些是摘抄网小编专门整理的中国文化的精神读后感800字精选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