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摘抄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党课讲稿2022专题党课党史主题大约有3篇左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对此,公司党总支部积极响应号召,努力把各党支部打造成攻坚克难、勇为人先的坚强战斗堡垒,引导党员在工作一线当先锋、作表率,奋力开创国企发展新局面。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党旗在国企一线飘扬的意义。
一、突出全面覆盖,健全组织体系
党旗在国企一线飘扬,就是要推进组织建设。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加强党建工作,健全组织体系,有利于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国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核心是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权责明确的权力制衡机制。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作用,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深度融入公司治理过程,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制。
二、顺应时代潮流,深化国企改革
党旗在国企一线飘扬,就是要深化改革。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的相关要求,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一是要坚定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方向;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国企改革的七大内容;三是增强国有经济五个发力点。“全民战疫”的胜利,充分展示了我国国有经济的制度优势,同西方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证明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意义,充分证明了我国国有经济有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和更高的总体效率,充分证明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自身优势,需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
三、推进规范建设,强化教育管理
党旗在国企一线飘扬,就是要推进规范建设。近年来,公司经营业绩欠佳,面临的产品单一、创新不足、发展较慢等问题仍有待解决,因此,公司党总支深刻认识到,要充分发挥国企的活力,还需紧贴党的领导路线,还需更加规范的制度管理,还需公司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一是要讲团结。要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与生产经营相结合,完善激励考核制度,加大效能监察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团结氛围;二是要降成本。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和工艺技术优化改进工作,多措并举打好降本增效“组合拳”;三是要稳地位。采取“原料+制剂”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加强各种含量、各类品规的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研发和销售,确保市场份额稳定提升、销售利润稳步提高;四是要抓改革创新。要深入研究建立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实行强激励、硬考核,差异化分配薪酬,加强生产管理、投资研发改革创新力度。建立“有为才有位”的用人机制,让“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不出事、好共事”的人才上位;五是要守底线。加强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守住质量、环保、安全、廉洁四条底线。
四、丰富活动载体,勇担社会责任
党旗在国企一线飘扬,就是要承担社会责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是党的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与现实反映。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就必须勇担社会责任,建设人民满意型国有企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要履行好社会责任,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生保障事业。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国企经营者的政治站位,能够有效地推动国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企业经营好坏的标准,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消费者福利,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国有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党的指导起着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一线党员队伍的素质,时常体现着企业的精神面貌和榜样。企业的凝聚力,关键要看一线党员的带头作用。党员的力量是国有企业内在的能动力转化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力量核心。因此,党建工作的不断强有力推进,一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以创新思维牢靠把握国有企业发展中党建工作的特征,实现以党建带动效益的远大目标。要把党旗始终高高挂在一线,更好地发挥党建文化团结人、激励人、塑造人的正向引导作用。
按照《XXX“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要求,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堂党课,主题是回顾历史,坚定理想信念,通过与大家一起交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
共产党成立的大背景。1918年10月,“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文章,歌颂俄国工人阶级的胜利。1919年春,北京爆发了学生示威五四运动。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发起组建立,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1920年秋,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成立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秋,毛泽东、何叔衡等在湖南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王尽美、邓恩铭等在山东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冬,施存统、周佛海等在日本东京建立旅日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春,广州建立共产党小组;同年春,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也建立了旅欧共产党小组。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中共一大会通过的党纲共15条,吸取了国内党小组党纲并参考了俄、英、美共的纲领,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大会还通过《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会议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自此我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转折点,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开端,她的成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首先,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新的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不再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了。其次,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革命纲领。有了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再次,有了发动群众的好方法。有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联合一切革命人民的战略和策略。最后,有了新的道路和前途。通过建立人民民主专政,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陈独秀、李达、张国焘、邓中夏、蔡和森、张太雷、向警予、罗章龙等参加,代表党员195人。大会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大会还指出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制定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并建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党的领导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十三个月,罢工斗争达187次之多,参加罢工人数30万人以上,在这期间,各地先后建立100多个工会。但工人运动受到了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色结镇压,尤其是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林祥谦、施洋烈士宁死不屈慷慨就义,工人运动也从此转入低潮。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大会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在中国实行国共合作的决议,正确地分析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民主主义立场,以及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的可能性。党的“三大”关于实行国共合作的政策是正确的。第一次国共合作于1924年1月12日在广州开幕。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谭平山等出席了会议。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这样,国民党就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联盟。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925年1月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气氛是倾向注重城市工作。在这个时候,国民党走到了交叉路口。孙中山病逝,1926年3月,蒋介石对统一战线进行破坏。国民党内部,他使用阴谋制服汪精卫。20年代中期最麻烦的问题是,共产党怎样才能从统一战线中获益而同时又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1926年2月,毛泽东在广州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毛泽东把农民划分为贫农70%、中农20%和富农10%,作为社会科学的划分。共产党在风雨飘摇的武汉召开了第五次代表大会。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周恩来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1927年10月上旬,毛泽东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无产阶级及政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在农村建立一支正规部队,这不是欧洲或上海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自1927年国共两党分裂后,毛泽东拿起了枪,五四运动在井冈山收获了它的第一个真正的政治果实。毛泽东真正的创造性在于他把三样东西结合在一起:枪、农民武装和马克思主义,军队比做鱼,而老百姓是水。一
1928年4月,朱德抵达井冈山、陈毅、林彪组成了一支10000人的军队。共产党的武装力量才开始为世人所知,毛泽东总是乐于制定宏观的战略,而把具体的战术行动交给别人。彭德怀将军和他的队伍于1928年12月来到了井冈山。
1927年8月至1928年底。党主要是发动和领导各地武装起义,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根据地,革命力量得到了初步的恢复和发展。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央的统治,撤销了陈独秀总书记的职务,选举了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的任务。
1929年1月到1931年9月,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有了很大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基本形成。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特别是在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的实践中,毛泽东逐渐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的重大发展,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在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制定了宪法大纲。广大的根据地纷纷进行了土地的改革和根据地建设,成为了我们党坚持武装革命的坚实基础。
从1930年底到1932年冬,毛泽东、朱德、陈诚以灵活的作战方针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围剿。1933年9月,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军事围剿。这时,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拒不接受毛泽东的正确建议,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经过一年苦战,终未取得反“围剿”的胜利。最后于1934年10月仓促命令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
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毛泽东在遵义也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博古在会上作报告,周恩来作报告,然后是毛泽东发言批评最近的军事路线,而王稼祥表示支持毛泽东的立场。极为重要的是周恩来后来转向毛泽东这边,“他一直都是正确的,我们应当听从他”。周恩来对毛泽东作了这样的评价,他还让出自己在军事委员会的职位并敦促让毛泽东任军委的指挥。遵义的12天改变了长征面貌,使这次惨败的军事撤退转变成为着民族和革命双重目的的政治宣传。这也使中国革命从莫斯科的影子中摆脱出来,变得明朗了。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革命战争,它的主要打击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采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团结了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正式成为中国全部武装力量的一部分。
1942年2月到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进行了一次全党范围内的整风运动。延安整风的目的是要在全党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此次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它实现了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的基础上的团结,为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做了充分的准备。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抗日战争的胜利代表着中国的抗战,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对外敌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成熟时期,中国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大发展,为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的抗战,促进了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斗争经验。
在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
虽然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在1946年6月底全面撕毁《双十协定》,发动了旨在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的全面内战。
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谢兵团挺进豫陕鄂边区,陈粟华东解放军进攻豫皖苏地区。三军成品字阵势,驰骋中原。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发起,到10月1日,东北野战军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10月10日,共五个纵队在塔山等地成功地阻止了国民党援军的“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10月9日发起攻击,15日克锦州,全歼守敌10万余人。随后,被困长春的国民党第60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7军也放下武器投诚。21日,长春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解放。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伤亡6。9万人,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
淮海战役是第二个战役。1948年11月6日至22日为第一阶段,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圩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万人,中原野战军也对徐州形成战略包围。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为第二阶段。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11万人。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3个兵团25万人向西突围时,将这股敌人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并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约4万人。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为第三阶段。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约20万人。淮海战役历经66天,我军伤亡11万余人,歼敌55。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解放。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1948年11月29日发起。从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军先打两头,后取中间,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在东线,1949年1月15日,全歼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
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维持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全国解放的基础。
1949年3月5日-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列席会议的11人,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组成的主席团主持了此次会议。七届二中全会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召开的唯一的一次中央全会,会议做出的各项政策规定,会议强调了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防止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党的队伍,有预见性地提出了防止“糖衣炮弹”进攻的重大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建设有重大作用。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的代表(含候补代表)共622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北平改名为北京;纪年采用世界公元;10月1日为国庆节。毛泽东在会议上宣布,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前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并于9月30日举行了奠基典礼,毛泽东主席宣读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党的历史也由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同志们,回顾党的光辉历史,我们心潮澎湃,展望党的伟大事业,我们豪情满怀。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地坚强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埋头苦干,为实现我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将XXX打造成XXX更合理,XXXX更完备,XXXX更优美的特色小城镇,中国滑菇之乡,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生态镇、省级电商镇而努力奋斗。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的xxx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xxx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xxx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xxx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连队党员、干部要通过参观学习,自觉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学好用好党的创新理论,赓续红色血脉,发扬光荣传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在深刻领悟内涵中增强政治自觉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明理的内涵十分丰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是最基本的三个方面。弄明白这些道理,对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增强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学史明理,明的是自信前行之理。我们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带领全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改革开放,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有信心和底气去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这种信心和底气来自于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被历史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只要我们沿着这一道路一直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点,我们要坚信不移。这种信心和底气来自于科学的理论,我们党坚持不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系列科学理论,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遵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无论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还是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点难点工作的推进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得到进一步彰显。这种信心和底气来自于厚重的文化,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以爱国、奋斗、担当、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为我们开创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第二、学史明理,明的是核心引领之理。纵观我党百年发展史,每当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总有一个全党的核心、一个众望所归的伟大领袖来引领渡过难关。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尤其需要一个全党的核心来引领我们砥砺前行。一是要在思想上认同核心。一个政党有没有核心,往往决定党事业发展的成败得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的掌舵领航下,我们党迎难而上、开拓进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我们党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这一点,一定要根植于我们的思想、根植于我们的骨髓。二是要在政治上看齐核心。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标杆,自觉对标对表,向党中央看齐、向总书记看齐,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三、学史明理,明的是忠诚干净之理。在我党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忠诚于党的优秀党员,是我党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我们要向这些先辈先进学习,学习他们忠诚于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们干净干事的工作作风。
二、聚焦学史增信,在感受伟大成就中坚定信念信心
第一、学史增信,筑牢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风雨百年,记载了无数共产党人坚守人生信条、不惧艰难困苦、不畏流血牺牲、矢志艰苦奋斗的光辉事迹。学习党史,是一次与革命先烈们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在这样的对话中感悟老一辈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和强大精神力量。通过学习,更加深刻领会到,“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在学习党史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经常补“钙”壮“骨”,坚守共产党人精神高地,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第二、学史增信,坚定“四个自信”。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懈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伟大的改革开放,大踏步赶上时代,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通过学习,加深了对“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力量源泉”“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的理解。学史增信,就应深入学习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学习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认识我们党是如何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第三、学史增信,做到“两个维护”。维护党的权威和党的领袖的权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通过学习党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让人深切感到,面向未来,要确保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最关键的是做到“两个维护”。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是成立于新时代的政治机关,退役军人工作有自身特殊性,我们要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把对党忠诚作为首要的政治品质,涵养政治品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两个维护”融入血液、铸入灵魂。在党史学习中,我们必须增强对“两个维护”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提高“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始终坚定不移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
三、聚焦学史崇德,在不忘初心使命中践行党的宗旨
百年党史,是共产主义道德闪耀光辉的历史。在xxx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特的精神风范、崇高的思想境界,树立起奋勇前行的精神航标。我们要通过学习党史,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修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
第一、学史崇德,不忘初心葆本色。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塑造初心、守护初心并矢志奋斗的历史,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通过学党史,要带着对老一辈革命家们的敬意,多发“灵魂之问”、“时代之问”,更加自觉以革命先烈先辈为镜,不断增强对党的理念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始终坚守初心,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第二、学史崇德,淬炼党性强修养。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形势任务时,都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加强党性修养。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我们坚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从红色精神谱系中立心铸魂,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体悟道德风范,把革命先辈跨越时空的革命精神财富融入血脉,自觉传承和弘扬先辈们坚如磐石信仰、崇高为民情怀、艰苦奋斗本色,自觉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强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形象,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第三、学史崇德,践行宗旨促发展。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回首百年征程,我们党一直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诠释着人民至上的铮铮誓言。通过读红色家书、看红色故事,深切感到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就无往而不胜。
四、聚焦学史力行,真抓实干办实事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第一、学史力行,要围绕一个“民”字,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抚今追昔,那些为民担当、解民疾苦的优秀共产党员总是让人们感佩于心。人们缅怀焦裕禄,感念他“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纪念谷文昌,致敬他“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点赞黄文秀,动情于她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多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事,多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历史和人民必会永远铭记。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工作形式和工作方法,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才是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尺。
第二、学史力行,要突出一个“实”字,理论联系实际,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明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意义和启示,清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由来和内涵,牢记“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宗旨和使命,深知党支部的灯为谁点亮、为谁长明,不断传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第三、学史力行,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民办实事,关键在“实”,要真刀真枪找问题、求真务实解难题,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这就要求我们聚焦职工群众期盼、强化需求导向,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来检验学习教育成果,让职工群众真正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上面这些就是摘抄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党课讲稿2022专题党课党史主题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