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精选6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精选6篇)

时间:2022-10-05 18:10:57

  以下是摘抄网小编整理的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大约有6篇左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

  在1936年的六月,一位美国记者由北京(当时的北平)出发,途经西安,冒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这是第一位冲破国民党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所进行的新闻封锁成功进入“苏区”并进行采访的西方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1937年,《红星照耀中国》出版,一年后,此书的中译本于上海出版,译名“西行漫记”——在今日的中国家喻户晓。

  也许书中所述种种艰辛不易,在十余年前已飘零而去,未曾留下丝毫。

  但,2001年4月1日,美军侦察机侵犯我国南海领空,歼-8II战机81192在驱离此机的过程中被螺旋桨打掉尾翼,再未返航,消逝于海天之间,而美机组人员却在回国后被奉为英雄。“他叫王伟,他和81192没有返航,他和81192一直在巡航。”“他最得意的一张画作是驾驶他的爱机从航母上起飞,他给这幅画起名叫夙愿。”看见属于自己的航母遨游领海,这大概也应是他这一生的夙愿。

  也许金沙江的波涛不再刺骨的寒冷,也许大草地的道路不再荒芜且泥泞,也许鹰终可以翔过岷山的终年积雪。也许吧,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锦绣河山,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之景是怎么换来的。正因为有了这些不屈的脊梁,这样一个曾经历经苦难的民族,才可以傲然挺立;正因为有了这些不灭的灵魂,这样一个曾经落魄的国家,才可以重铸辉煌。

  在世界上,拥有现役航母的国家,至今只有九个。在四十年前,时任副参总参谋长的刘华清将军访美,并登上美国当时的现役航母,美方以保密为由,不允许触碰仪器。为了多看看别人家的仪器,多看清楚一点,将军前倾着身子,踮着脚尖。投过去的眼神,活像一个正在被从玩具店的橱窗前拖走的孩子,有着无限的憧憬和渴望。回国后,他将后半生的心血尽倾注于中国航母建设。世事无常,将军于2011年去世,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却于一年后——2012年入伍,两年前,我国的第二艘航母——亦为第一艘完全自主研究的航母——正式交付海军。如今,您再不用前倾着身子,踮着脚尖看别人家的好东西了。因为,我们也有600多个相关专业,8000多家配套厂商;因为,我们的背后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因为,有着这样的人,愿用自己的生命,在祖国的领空巡航;因为,有着这样的人,领着人们,朝着未来的方向前行。

  书中所述种种艰辛不易,从未飘零而去,它在过往,在当下,亦在未来。

  未来的道路,仍将漫长,愿不负韶华,在未来的某日,学着前辈的模样,担起祖国的脊梁,愿砥砺前行,初心无改。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所感悟,故作此文。

  篇二: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

  我是个“历史盲”,在接触历史这门学科之前,我对历史一无所知,也不感兴趣,父母买的《上下五千年》,早已束之高阁。无奈,上学期老师布置了必读书目《红星照耀中国》,我只得翻阅二三,但却被书中的文字所吸引。从埃德加·斯诺细腻真挚的文字中看见了共产党人跌宕的人生履历与他们艰苦乐观的革命精神,使我不禁感触良多,也对自己这段未曾熟知的历史渐渐拨开迷雾。

  在书本最开始,作者斯诺常用“土匪”、“共匪”等词语描述传闻中的红军,这些词汇将红军描绘成了蛮不讲理、毫无知识的“蛮贼”,读到这里,我差点读不下去了,能称我们伟大的先烈是这些形容词呢?我似乎没有了读下去的勇气。

  反复纠结再三,开弓没有回头箭,我继续拿起了书本。下面的内容让我不禁自豪起来。后来陆续登场的共产党人的外貌描写和与他们的谈话内容则一再打破固有的粗鲁印象。越往后读,我就越惊喜地发现我们的共产党人都是温和讲理、虚心上进的可爱之人。从“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毛泽东,到虚心求教的“土匪头子”贺龙,每个人都有着一股向上的、充满朝气的劲儿,让人看到一种在艰苦环境下依然可以保持乐观、质朴的革命精神,其中“质朴”二字,深深地扎根在我内心之中。

  斯诺对毛泽东的描写是我最喜欢的文字,这种质朴一览无余:

  “毛泽东的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但因为是湖南人,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他甚至用辣椒夹着馒头吃。除了这种癖好之外,他对于吃的东西就很随便…“赤匪”中间流行的一首最有趣的歌曲叫《红辣椒》。它唱的是辣椒对自己活着供人吃食没有意义感到不满,它嘲笑白菜、菠菜、青豆的浑浑噩噩、没有骨气的生活,终于领导了一场蔬菜的起义。这首《红辣椒》是毛主席最爱唱的歌。”

  辣椒仿佛是那段岁月艰苦的证明。抗战的日子里,食物极其匮乏,两万五千里长征,有多少红军是一路嚼着草根走过来的,而“馒头夹辣椒”这样的在今天看来似乎是营养不足缺油少荤的食物,主席却将它看作是最能满足他的食品。透过这段文字,我好像看见了披着破旧外套、手捧干冷的辣椒配馒头在昏暗的夜晚挑灯夜战的主席。反观今天的自己,还在为着像饭中石子一般细微的苦难而抱怨不已,实在是不应该。今天的我们,缺少的不就是将“辣椒夹馒头”吃得津津有味、将困苦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的那种忍受苦难的精神吗?

  主席对于红辣椒的喜爱固然与他从小的饮食习惯分不开,但我觉得其中更深层的原因是主席与红辣椒的相似之处:辣椒虽然是质朴的食材,但当其他蔬菜都顺着油盐酱醋的味道而失去自身的味道时,只有辣椒能用自身个性鲜明的火辣主导人们的味蕾;主席虽然家境不错,但当千千万万中国人顺着时代的洪流自甘顺从时,他靠着自己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领导人民进行抗争。主席带领共产党人走上革命道路,靠的正是这种容易感染身边人的“红辣椒精神”。正因为每一个共产党人都被感染了像红辣椒一样的顽强精神,懂得抗争,乐观向上,才有了我们今天繁荣的中国。做人,就应该像辣椒一样,永远怀着炙热的信仰与滚烫的理想,一路热烈前进,质朴,积极向上。

  读罢书本,我掩卷长思。在今日已被红星光芒照得明亮温暖的中国大地上,我,乃至我们这辈人应该拥有能忍耐苦难的质朴精神,才能够拥有在逆境中乐观向上的精神,怀着为国为党奉献自我的信仰,一路成长。

  篇三: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

  初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我的内心是有点抗拒的。

  新闻纪实类的作品,我一向都不爱看。我自认为在那些作者笔下的文字都是生硬的、枯燥的,即使再幽默风趣的灵魂在他们笔下也会化为如同白开水一样的平淡乏味。

  可是这本书打破了我的偏见。

  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过国民党的防线,带着满肚子的疑惑,只身前往陕北苏区,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导人的专访,首次向世界记述了中国红军和苏区的真实情况。

  中国红军和革命党人的热情乐观、大公无私,坚定的信仰,无一不颠覆了斯诺对中国苏区的认知,也让世界第一次认识了真实的苏区。而斯诺笔下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拥有各种不同的人生经历,鲜明的性格特点,真实而又活泼的文笔同时也改变了我对新闻作品惯有的态度。

  斯诺写“大人物”。他笔下的“大人物”,既有非凡的魅力,又有人间的味道。

  比如刘志丹,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他出生在保安中农之家,参军期间几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让他有了“枪弹不入身”的传说。可传说始终是传说,1936年过黄河进山西指挥抗日东征时,他牺牲了,牺牲在那些山区人民中,这些人曾在他的领导下走上他所坚信的革命斗争道路。“青山有幸埋忠骨”,他坚定的信仰,也造就了他非凡的魅力。

  斯诺笔下的人物,是真实的,是富有人间烟火气的。比如作者与毛泽东在深夜谈论战争时,插入了一个小小的细节:毛泽东和他的妻子“看着一只飞蛾在蜡烛旁边逐渐衰弱至死,高兴地叫出来”。毛泽东后来还把这只飞蛾夹在了书里。

  斯诺也写“小人物”。他采访老百姓、游击队员、红军战士。在其中,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地“红小鬼”,名叫“向季邦”。因“季邦”与“鸡巴”发音相似,常被人笑话。有一天,他特地找到斯诺,并确定斯诺不会写错他的名字,让外国人笑话后,才放心离开。这些“红小鬼”拥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耐心、活泼、努力、好学。在他们身上能够看到中国的希望、未来。

  在我看来,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是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翻过雪山、走过草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他们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他们有坚定的信仰,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他们像冉冉升起的红星,燃烧起摧毁旧世界的烈焰。

  谁是最可爱的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答案。斯诺笔下,抗日革命期间的红军是最可爱的人;魏巍笔下,抗美援朝期间的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在我眼里,和平时代抗险救灾的人民子弟兵是最可爱的人。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也是最可靠的人。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遥想当年,中国共产党就像茫茫大海的一叶小舟,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而今,共产党已成长为一艘大船,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幸生逢盛世,必砥砺前行。

  篇四: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

  “毛泽东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同时他又是一个感情深邃、爱军爱民的领导……”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纪实文学作品《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我读到了一位位伟大领袖可亲、可敬、可爱的样子,似一颗颗闪耀的红星,照亮着我的心!

  从小立志向

  在斯诺的笔下,我了解到了伟人们的成长历程,他们无一不是在少年时期就立下了坚定的志向并付诸实践,尤其是毛主席十几岁时白天帮家里干农活,晚上还想尽一切方法读书的经历让我感触尤其深,在那样一个艰难的时代,我们的领袖深知读书对改变个人命运乃至国家命运的重要意义。

  而今天的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思考着: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其实在110年前,14岁的周恩来告诉了我们答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殊不知,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正是因为先辈们的付出和努力!而享受着这一切的我们更应该以吾辈之青春护卫盛世之中华!

  遇事要乐观

  斯诺记录的是1936年6月到10月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也许斯诺自己也没想到,那里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许是一片荒芜?抑或是了无生机?

  但是呈现在他面前的却是一派祥和之景:热情开朗的百姓、积极乐观的军队、有勇有谋的领袖……这一切出乎他的意料,也出乎我的意料,革命固然进行得十分艰难,但是拥有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的共产党人丝毫不畏困难,正如毛主席《七律·长征》中所述:“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一幕幕画面也深深感染了我,这让我不得不思考我们这一代人的“网抑云”文化,面对学习的难题,我们沮丧;面对同伴的交往,我们困惑;面对家长的期待,我们彷徨……

  多愁善感似乎成为我们当下的常态,该如何应对?先辈们做出了最好的示范:革命需要乐观主义精神,成长也需要!

  成事贵坚持

  最终,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征!两年、二万五千里、翻越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每一个数字背后都告诉我“坚持”的力量!

  我想我们的学习之路也正如一场“长征”,没有捷径,没有坦途,只有翻越一座座高山,渡过一条条河流,才能和未来的自己在理想的大学胜利会师。而这一路上的荆棘与坎坷在所难免,风景与收获亦会一路相随,唯有坚持方能抵达彼岸!

  红星照耀的中国在革命之路上一路高歌猛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我相信,红星滋养的我也必将在人生之路上坚定信仰、乐观向上、坚持不懈,成为最好的自己!

  篇五: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

  和英雄在一起的日子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一看名字就知道写的是中国历史,可作者就是一个外国人,这一下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开始了阅读。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红军,这只英雄而又神奇的队伍的生活战斗画面。特别是在和反动派这场斗争中,红军们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毅力与超强的智慧,让人赞叹。

  本文作者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如实讲述所见所闻所感,十分反感国民党,对其进行了狠狠的批评,这让我对他的印象加深了不少。

  在书中,他十分欣赏毛泽东。毛泽东,是一名精熟中国现状的学者,而且对哲学和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博学多才,是一位文学家和军事天才。不仅如此,对工作还尤为上心,兢兢业业,做事井井有条,一丝不苟。除了他,还有睿智儒雅的周恩来,英勇无畏的林彪,还有贺龙,彭德怀,朱德,等一批无比优秀的革命领袖。在他们的领导下,他们如火一样的爱国情怀,点燃了每一个中国百姓的心,传递着他们的温暖。他们如铁一样的坚定的毅力,斩去了中国百姓们的不安。在我们心里,他们永远都在,永远都是我们的大英雄我们永远都爱戴尊敬着他们。

  书中的另一些主人公是普通的红军战士。他们的勤劳能干,质朴,英勇,忠诚,点燃了读者勇于拼搏的心,促使我们勇于反抗,让我们为了梦想中的生活百折不挠。在红军们高尚的情操下,引领着我们走向胜利,引领着我们走向我们未来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的希望。

  最后,我想谈一下这个作者,埃德加。斯诺。我在一则资料中看到了他的遗愿,他的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成为中国的一部分。看完之后,我的心难以平静。一位外国友人爱中国,爱到这种地步,把中国作为第二故乡,这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是人格魅力的吸引,真的让人很佩服。他说:“承且他们看得起,费了许多力气翻译出来,这本书值得介绍给一切的中国读者。对于他们,我是十分感激的。”这是他在书上说这么一段话,看完之后,我觉得他很在意细节,谦虚。他在我心里的形象,是一位注重细节,感恩他人,有强烈的中国情怀的人。

  总之,读完这本书后,我看了看身边一切的事物,都觉得是那么珍贵,向窗外望去,看着这里的一切。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完美的家,都是在红军战士们的鲜血生命努力换来的,他们是革命先驱,是民族的功臣,是中国的脊梁。我们没有资格不去珍惜现在的一切,因此我们要好好学习,为国效力,来回报他们。

  篇六: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

  80年前,红色的中国布满层层谜团。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与战争的重重疑问,孤身一人前往这被人刻意曲解、遭到铜墙铁壁般严密封锁的革命战略根据地。他探索红色中国,将所见所闻一点一滴的真实记录,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

  近日,我重读经典,内心依旧澎湃不已。整本书以斯诺的第一视角,生动丰富地描述了红色根据地大大小小的人物与事件,他通过搜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运用文字的力量将这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斯诺的语言很平实,他没有添加过多的修饰性的词汇或者一些美化的文笔,即使朴实无华,但他笔下的人物却有血有肉,带着鲜明的特点。他记录了一些革命领导者的事迹,如毛泽东、周恩来、贺龙、彭德怀、徐海东等,对主要的历史事件也进行了叙述,如苏区教育(比如红军大学)、人民抗日剧社、长征、西安事变等。正是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对国民党政府的暴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横亘在漫漫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有了更具象的把握,对立志救民于水火,避免我亡国之祸的革命先驱更加心生敬畏。

  斯诺对革命者的描写狠狠地驳斥了国民党,他们一直对外宣扬鼓吹共产党人为“狂热分子”、“无知土匪”、“强盗”。书中是这样描述毛泽东的:“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对周恩来的着墨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

  除此之外,还有黄埔军校毕业,身经百战、战无不胜的林彪;使地主乡绅闻风而逃的贺龙;九岁离家闯世界,十七岁就带领饥民攻打粮仓的彭德怀;洛浦、徐海东、刘志丹、徐特立、林伯渠、左权等许许多多优秀的领袖……

  通过他的叙述,我仿佛看到无数仁人志士在战火纷飞的根据地,用火一般的热情与铁一般的意志,百折不挠、自信乐观地坚持着自己心中那最崇高的革命理想。他们是一群有气质、有风度、有抱负、有力量的领导者!

  一幕幕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虽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却令人激动不已。毛泽东夜晚在灯前认真摆弄飞蛾,百姓们“似乎毫不例外地都在从容不迫地从事田间劳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士们嘶哑却嘹亮的呐喊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苏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部队、一段令我们自豪与骄傲的历史。

  本书一经发表,就产生了了巨大的反响。它驳斥了国民党刻意扭曲的宣传,向世界人民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革命。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读完这本书后,纷纷走上了革命道路。即使到了今天,它的影响力依然不曾消减。

  斯诺写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全世界。80年后,正如书中所言,革命事业已经照耀了全中国,而中国也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

  当我们坐在明亮的屋子里,当我们心安理得的接受着最完整的教育,当我们还在为各自的人生纠结忙碌着,也许没有意识到,我们正过着充满阳光与安定的美好生活。《红星照耀中国》提醒着我:即使身处和平年代,不要忘记无数革命先驱曾在狼烟四起中横刀立马,在民哀国殇之时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赴汤蹈火。

  今天上面这些是摘抄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精选6篇,方便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