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摘抄网小编整理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优秀案例系列大约有4篇左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1、课程教学目标
能够掌握工艺分析、实验研究的方法,用以分析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过程中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产品质量。
2、思政育人目标
在理论教学分析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中,需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在相关实验中,需要学生协作完成,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科学求真精神。
3、思政育人案例设计
教学内容
思政要素切入点
育人目标
第四章机械加工精度及其控制
在分析影响加工精度的所有因素时,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然后采用统计分析法,进行全面分析,要弄清楚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加工误差、为什么会产生,如何提高加工精度。
通过详细解读误差产生的原因,告知学生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偷工减料,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科学探究精神。
机床部件静刚度测定实验
通过几个学生的协作,完成对机床头架、刀架和尾座等部件刚度的实验,如果数据不符合客观规律,需要重做。
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以及诚实守信的科学态度。
4、实施过程
在《机械加工精度及其控制》一章的教学中,首先采用单因素法分析了工艺系统的所有原始误差,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工件的尺寸之所以会产生加工误差,不是其中的某一个因素的原因,往往是几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学生认真仔细分析,找出产生加工误差的原因,以及减少误差、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经过训练,培养学生勇于钻研的科学探索精神。
在机床部件精刚度测定的实验中,学生需要一个小组协作完成,一个同学记录测试数据,一个同学负责床头的千分表,一个同学负责尾座的千分表,还有一个同学负责加载和卸载,同时负责刀架的千分表。只有大家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实验数据的测定。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通力合作的协作精神。此外,如果由于粗心或者意外造成千分表读数不准确,实验数据不符合客观规律,则整个实验必修重做。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每一个数据都要真实可靠,从而培养了学生诚实守信的学术思想。
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课程教学目标
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2、思政育人目标
在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理论教学中,对目前我们机械加工业所处地位加以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论及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要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3、思政育人案例设计
教学内容
思政要素切入点
育人目标
第三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制订
在论述机械加工方法的选择时,述及人类能达到的加工精度越来越高,特种加工和精密加工领域我国一直步人后尘,但是我们不甘落后,正在各个方面赶超。
培养学生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通过剖析我国加工产生差距的深层次原因,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意志品格。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在论述提高劳动生产率时,切入只有不断改革和技术创新,才能占领核心技术的制高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弘扬时代精神。
4、实施过程
在《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章的教学中,在论述到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时,对目前我们机械加工业所处地位加以分析,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的特种加工和精密制造技术仍然未能处于领先水平,比如因为美国限制华为光刻机的使用,试图勒住我们的咽喉,阻碍我国的科技发展,从而激励学生好好学习,为祖国富强,不受制于人而努力学习,帮助学生认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情怀。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最大的魅力就是没有唯一性,每个人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工艺过程,只有达到优质、高效和低成本的工艺原则才行。鼓励学生不要人云亦云,要独立思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编制工艺规程的过程中,激励学生要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从“瓦森纳协定”到“中兴事件”,看中国自主创新之路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第五章《微波元器件》的学习,实现下述教学目标:
1、了解波导中的电抗元件工作原理,会对微带电路的不连续性进行分析;
2、了解连接元件与终接元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
3、理解掌握衰减器、相移器、定向耦合器等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
(二)思政育人目标
1、坚定学生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拥护国家科学发展战略,增强国际视野,培养国家忧患和国家安全意识。
2、树立学生履行时代赋予使命的责任担当,激起学生学习报国的理想情怀,从而满怀创新精神、钻研精神和奉献精神。
(三)思政育人案例设计及实施过程
本案例的思政教学采取课堂教学专业教学后,布置学生课后通过图书馆查询文献或网络获取,撰写《从“瓦森纳协定”到“中兴事件”看我国芯片技术发展》论文,作为1次作业(思政内容)。在下一次授课的开始,结合大家的文献阅读和网络查询,为学生讲授5-10分钟的下述内容。
如图3所示,《瓦森纳协定》又称瓦森纳安排机制,它是世界主要的工业设备和武器制造国在巴黎统筹委员会解散后于1996年成立的一个旨在控制常规武器和高新技术贸易的国际性组织。《瓦森纳协定》虽然允许成员国在自愿的基础上对各自的技术出口实施控制,但实际上成员国在重要的技术出口决策上受到美国的影响。中国、伊朗、利比亚等均在这个被限制的国家名单之中。
图3瓦森纳协定和美国对中国的高新技术禁运
《瓦森纳协议》严重影响着我国与其成员国之间开展的高技术国际合作。在中美高技术合作方面,美国总是从其全球安全战略考虑,并以出口限制政策为借口,严格限制高技术向我国出口。中美两国虽然在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科技合作比较活跃,但是在航空、航天、信息、生物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几乎没有合作。在半导体领域,受限于《瓦森纳协议》,从芯片设计、生产等多个领域,中国都不能获取到国外的最新科技。
通过本案例的思政学习,学生最大的收获是加强了国家安全、国家忧患意识,深刻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从而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充满热情。
橡树屹立木棉花开——《伤逝》解读
一、课程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的杰出成就和崇高地位,了解鲁迅思想的精神实质;
2、把握《伤逝》的创作背景、故事内容、艺术特征和主题思想,并能对其中的悲剧原因与意义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二、思政育人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自尊的人格和高尚的审美情操;
2、引导学生树立自由、平等、独立的爱情观。
三、育人主题
高尚情谊
四、思政育人案例设计
教学过程及内容
设计意图
一、课程导入
鲁迅《伤逝》中的子君与涓生勇敢地顶住了来自封建习俗势力的威胁,最终实现了他们的理想——“自由恋爱”与“婚姻自主”,然而两位主人公不过大半年就以家散人亡的悲剧告终,令人悲叹不已。
从涓生和子君为何经自由恋爱却以悲剧告终导入课程,自然切入大学生应培养高尚情谊的育人主题。
二、课程内容分析
提问:你怎么看待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
小组讨论1:在初步赢得和建立了自由选择的爱情以后,怎样保持爱的鲜艳和芬芳?怎样保持生命的激情和渴望?
小组讨论2:大家从文本的阅读当中获得了哪些启发?如何理解爱情的真谛?
提问意在让学生深入理解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是社会原因、经济原因、性格原因和性别原因等多维度叠加而产生的悲剧。
小组讨论1意在让学生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进行深刻反思。
切入思政育人点:培养独立自尊的人格和高尚的审美情操。
小组讨论2意在让学生对现实爱情有理性的认识,并结合疫情中出现的许多真挚爱情的事例,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爱情的真谛。
切入思政育人点:大学生应树立自由、平等、独立的爱情观。
三、课程总结
希望同学们能从子君和涓生的爱情中得到更多的启示,理性地对待爱情,审视婚姻,从而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人生幸福。
课程总结呼应开头,进一步强化思政育人点:应树立一种平等博爱、守望相助、大爱无疆的爱情观,有如橡树屹立,木棉花开。
五、实施过程
(一)课程导入
追求“个性解放”,提倡“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曾是“五四”时期盛行的时代思潮,鲁迅先生在1925年写下的唯一的一部爱情小说《伤逝》便是那个时代的反映。小说中的子君与涓生勇敢地顶住了来自封建习俗势力的威胁,最终实现了他们的理想——“自由恋爱”与“婚姻自主”,然而两位主人公却并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并未从此过上自由幸福安宁的生活,他们的婚姻生活是如此的短暂,不过大半年就以家散人亡的悲剧告终,令人悲叹不已。
(二)课程内容分析
提问:你怎么看待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
教师明确:对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探讨历来就是一个关注的重点,一种为社会环境改造说,一种为物质财富决定论,一种为性格决定论。我们基本可以达成这样一种共识,那就是他们爱情悲剧的产生是社会原因、经济原因、性格原因和性别原因等多维度叠加而产生的悲剧。
子君是一个为争取恋爱自由而孤注一掷的勇敢的时代女性,她“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豪言壮语,从而自主自由地与涓生结成了幸福的伴侣,但是最终子君却在冷却的爱情和封闭的家庭中走向毁灭,涓生则在惶惑和焦灼中趋于黯然而绝望。
小组讨论1:在初步赢得和建立了自由选择的爱情以后,怎样保持爱的鲜艳和芬芳?怎样保持生命的激情和渴望?
教师明确:鲁迅指出子君悲剧所致的原因是“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意味着爱情与社会生活是密切关联的。生活是一个极为广阔的天地,包含着极为广泛的内容,“人生的要义”有爱情、亲情、友情,还有社会生活、工作、事业等等。正如舒婷在《致橡树》中所写:“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就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可是子君并没有作为一棵独立的“树的形象”与另一棵树“站在一起”,缺乏对爱情“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的能力,因而成为陷入失业困境中的启蒙者——涓生继续奋身前行的牵绊,最终被遗弃。
小组讨论2:大家从文本的阅读当中获得了哪些启发?如何理解爱情的真谛?
教师明确:应树立一种平等博爱、守望相助、大爱无疆的爱情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疫情期间,发生了许多真挚的爱情。譬如95后抗疫护士陈颖和男友隔着玻璃“见面”,两人的对话催人泪下,这样的爱情真挚动人,值得期待;因疫情期医院取消了探视,一位奶奶每天给住在ICU里88岁的老伴写情书,字字句句皆是深情,这样的爱情久经考验,值得羡慕;还有的医务人员为了奔赴抗疫一线,不得不推迟婚期、延迟婚礼,这样的爱情建立在大爱之上,是伟大的爱情。
(三)课程总结
鲁迅的《伤逝》站在历史的高度,开掘出了爱情婚姻问题中所蕴含的历史性内容和主旨,对激发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或许正处于恋爱进行时或许恋爱即将进行时,希望你们能从子君和涓生的爱情中得到更多的启示,能够理性地对待爱情,审视婚姻,有如橡树屹立,木棉花开,从而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人生幸福。
上面就是摘抄网小编特意收集整理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优秀案例系列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