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摘抄 > 《俗世奇人》中的“津味儿”(精选2篇)

《俗世奇人》中的“津味儿”(精选2篇)

时间:2022-09-08 10:52:29编辑:傅莹

  今天摘抄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俗世奇人》中的“津味儿”大概有2篇左右,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一:《俗世奇人》中的“津味儿”

  季临海

  这两天我读了《俗世奇人》,这本书的作者是冯骥才先生。冯骥才是一个天津的作家,他的作品以小说为主,并且都是以天津近代历史和知识分子生活为主。《俗世奇人》就是他的“津味儿”作品里面最有名的作品之一。

  老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京津这块土地养活了很多好玩儿的、灵动的作家。天津与很多大城市不同,比如北京养活的是政治文化精英,上海养活的是商业人才,而大津是市井城市,也就是“俗世”,“俗世”必少不了“俗人”。而《俗世奇人》这本书正是写了这样一群“俗人”。

  《俗世奇人》里面的“津味儿”是被广为人知的,很多人都是听说了《俗世奇人》的“津味儿”才去读这本书的。

  天津话和普通话也有很多的区别,比如说天津话一般把“好像”都说成是“赛”把“什么”说成“嘛”,还有把“傲气”说成“牛”,把“办法”说成“辙”,把“放下”说成“撂”,等等。例子有很多,比如《酒婆》:“天天下响,这老婆于一准来到小酒馆衣衫破烂,赛叫花子;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嘛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姓嘛叫嘛。”

  这种词语读起来就感觉很有津味。这样的语言读起来很像口语,也非常生动形象。这种语言从冯骥才的口中说出,经过冯骥才的加工,反复推敲,就出现了这种极有表现力度的语言。比如说泥人张里面写道:“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句话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泥人张手艺的高超。还比如说《张大力》中有一段话,“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到这把锁,也看见上面的字便服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未,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手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这里面的“伏下身子”“使手”“轻轻福在不动“一挺劲”“轻易地举”等等,这些动词都描写了张大力力气之大,可以把大石锁抬起来。还有在这里面用到了很多比喻,比如说“好赛摇一个竹篮子”和“好赛举着一大把花”,这些比喻也是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张大力抬起大石锁的轻松。

  总的来说,《俗世奇人》里面的“津味”很值得研究,它朴素、幽默又很有魅力。

  篇二:《俗世奇人》中的“津味儿”

  苏孟哲

  说起《俗世奇人》这是一本幽默的书,而且带着浓浓的天津气息,我今天就跟大家谈谈这本书中的津味。

  《俗世奇人》这本书中为什么会有津味呢?这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冯骥才是个很地道的天津人。在这样背景的影响下,他写出的文章自然有着津味。同时,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其实在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天津方言,以及天津人的一些习惯,而这些像“赛””嘛”这样的方言与为一些技术高超的艺人起类似“刷子李”这样的外号更是增加了文字中的津味。

  说完了文字中的津味,故事中的津味其实更加浓厚与明显,在这些故事中,津味体现在哪些地方呢?不难发现这些故事发生的地点都是很有天津味儿或天津特有的地点,例如天津卫的码头、天津的租界、天津卫的首善街小酒馆等,尤其是天津卫的水陆马头这里是一个怪事、高人云集的富有神奇色彩的地道天津地儿,前前后出现了刷子李、泥人张、龙袍郑、活时迁等各种天津人天津事。这些故事无疑是天津的代表,带着最为纯正的津味儿。

  再来看看天津的租借。在租界中,很多人都是外国人,但其中一些本地的人,还是保留着天津的本工色彩的,这样一来,这些人身上的津味儿也就显得更浓了,比如青云楼主。但是最为突显津味的还是《洋相》一篇,这一篇的主人公非常怪,经常带来洋货与众人表演,但是在故事的最后,情节却大逆转,原来这洋人是个披着洋皮的天津人,一身羊皮扒下来,遍散发着无处不在的天津味儿。

  上面这些就是摘抄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俗世奇人》中的“津味儿”精选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