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摘抄网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观后感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央视看到了一部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共有六集,先看了第一集《少年已知愁滋味》。看标题就知道这部纪录片,是讲抑郁症,而第一集是讲年轻的抑郁症群体。随着几个航拍的镜头,交代了地理位置和城市环境,一个电话铃声被接起,有人拨打了广州心理援助热线。画面整体色调灰暗,也很符合纪录片的主题,纪录片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一些隐私信息做了处理,这提醒我们在拍摄纪录片题材的视频也要注意获得拍摄许可的问题。解说词的语气十分温柔又低沉,同期声和旁白同时出现,也交代清楚了心理援助的情况,顺便引出了青少年对抑郁情况的求助逐渐增多。画面还给广州市心理援助热线的电话号码、QQ号、网站网址几秒钟的特写,也是在呼吁有抑郁情况的观众可以及时求助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采访的对话,配着内容有关的画面,更多的是空境。在一个专业讲座之后,介绍了很多青少年抑郁症的资料和情况,给中学老师培训危机干预的课程。开启介绍了第一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子烨,她是第一个答应拍摄的孩子,漆黑的房间随着窗帘拉开的缝透出一丝光亮,黑白色的画面,慢速卡顿的镜头,她选择戴上了口罩。第二位主人公叫钟华,她在高三时选择了一个社会项目是对抑郁症的病耻感调查。她们两个存在很多共同点,都是自己知道自己似乎生病了,并且主动需求帮助,和父母诉说。这种情况下,父母不理解,认为只是孩子心情不好,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看到视频下面有很多人评论说这部纪录片拍的不好,刻画的不够深,选取的角色也都是大城市有资格治疗的小部分群体,不够真实或者是比较片面。但也或多或少地让观众们意识到了抑郁症的严重性,反映了中国开始重视心理问题,也是一次不错的宣传,央视拍摄这一小类群体,也告诉我们抑郁疾病可能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他是需要被重视的,不但是消极的情绪。对我来说,纪录片不仅仅是讲故事,更重要的是有那么一部分人,能和故事里的主人公产生共鸣。我在看完前几集之后,内心想的是,希望我们都能有光明的未来,但是后来又觉得,故事里的人比我要幸运的多,他们可以找到自己擅长的,有自信去对抗抑郁,而我不行。在今年去医院确诊抑郁焦虑状态前,我和他们一样,渴望自救,被关心,和父母沟通却一次次被否定,直到拿到医院的诊断书拍照给父母看,他们才意识到,啊,我真的病了。这不是一部特别高端的纪录片,拍摄和剪辑都很朴实,用了很多隐晦的空镜,但是想要传递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我们不要误解和排斥这种疾病,应该去努力正视它,愿我们都能好好的爱这个世界。
“我一生没做坏事,可为何会这样?”
“心中的抑郁就像一条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
“你尽可以打倒我,但永远打不败我”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总有些时段是极度消沉,心情低落的,大多数人自我消化或经人开导度过了那段日子,而另外一些人则陷进去了,无法挣脱。抑郁症对于我们现在来说已经不是一个生僻遥远的冷门词了,随着时代的变迁,抑郁症成为了世界四大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有超过3。2亿的抑郁患者,每年有近80万人因此丧生。因此,我们不得不加强对抑郁症的了解和关注。
我们总是习惯性思维认为抑郁就是存在于青少年中间的一种心理障碍疾病,其实并不尽然,抑郁症可能存在于任何一个年龄段,任何一个职业当中。抑郁症就像一条“黑狗”一样,它被认为是黑暗,是耻辱,并且一旦被咬住,便很难挣脱。可能有人会问,如今生活这么幸福,医疗条件好,生活质量高,怎么还会抑郁呢?纪录片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第一名是谁?”
“你都当妈了怎么还这么懒?”
“现在的年轻人就是矫情!”
“天啦,他有抑郁症,不会自杀吧?”
青少年患病大多是因为父母期望值太高导致精神压力过大,而父母又缺乏理解交流;孕产期的妈妈从怀孕到产后都承受着生理和心理上巨大的疼痛;老年群体在生活的磨合中失去了激情加上各种疾病缠身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优胜劣汰的残酷的社会丛林法则,带来工作上的巨大压力等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让我们的内心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而这种痛苦表现出来的是倦怠,懒惰,脱离生活,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生病了,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求助;家人将病情视为矫情、没事找事更是雪上加霜;整个社会对抑郁症的污名化,全世界合谋产生的抑郁症“病耻感”等都让抑郁症产生并难以摆脱,困扰着他们,阻挡着他们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当然纪录片最深沉的意义是想要引起整个社会对于抑郁症的重视和关注,对抑郁症患者多一些理解,也给正处于困境中的患者一些帮助。抑郁症患者首先要学会自救,向家人社会专业机构寻求帮助,寻找精准的医疗之路;对自我多一点宽容和关怀,坚持再坚持一下,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家人朋友们应该给予患者多的理解和关怀,不要施加压力;更重要的是全社会要加强抑郁知识普及,了解抑郁症的临床表现,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对于我们这些大多数不会直接接触抑郁症的人来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理解尊重他们,正确认识抑郁症,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条“黑狗”,它被我们锁在了心里,有时候它会嘶吼叫嚣,有时候它会冲撞铁栏,但是我们大多数人的锁是坚硬的,我们不会放他出来;另一部分人的锁不够坚固,让“黑狗”冲了出来,侵蚀了他们原本的意志,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指责他们因为这也不是他们所愿,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共同制服“黑狗”,将它重新管会牢笼,并且让笼子更加坚固。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为何人们总说我无可救药,不强求能明白我,不奢望时间倒流,因为很久很久以前我曾经爱过”或许,你也有条“黑狗”,但是我想告诉你,这个世界真的非常美好,成功和幸福都不能被定义,如果你无法好好地去爱这个世界,就让我代替世界好好地爱你吧。
阴雨不明时,海底晦暗日,理解为光,陪伴为阳,涉山渡水,睹花开雨后,赏日升海上。
观看完这部纪录片后,心中不免感慨万分。抑郁症,就是这样一个熟悉的又陌生的病症正在击垮着无数和谐美满的家庭,掠夺着孩子们幸福的童年,消耗着青年人正值奋斗的大好时光,折磨着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海明威也曾感叹“你尽可能把它消灭,可就是打不败它。”或许,我们很难对另一个生命的痛苦正真感同身受,但理解,陪伴能传递温度,温暖一颗又一颗真实跳动的心。
理解是打开抑郁之门的第一把钥匙。
在纪录片中,一位名叫小平的青年在得知自己确诊为抑郁时,反而感到轻松。起初我有些疑惑,直到她说道:“自己的情绪能找到一个出口,我是生病了,我是有理由的”。我恍然理解,在这之前,自己的“怪异举动”是该有多么的不被理解才会让人觉得确诊是一种轻松。许多患病者喜欢将病盒扔掉,换上自己的病盒,他们不希望被人知道自己患病了,不想被人们用看“精神病”的眼光对待,这种病耻感像一枝枝藤条束缚着他们,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随即又陷入一个黑暗。倘若我们能多一点理解,对他们说:“没关系的,你只是生了一场病,好好吃药,好好治疗,都会好起来的。”他们的病耻感会不会少一些?他们会不会面对病情更勇敢一些?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某时可能都是孤岛,我们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办法踏上患者的秘境,知晓彼此的浩瀚与渺小,但总有一些东西可以像流水一样,在我们之间传递那些花粉和种子,让他们知道,还有我们。
陪伴是治愈抑郁的独家良药。
患者庄超患抑郁已达20年之久,但在视频中,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健谈,热爱运动,通透的壮年。他妻子说,与庄超在一起的日子里,自己也成长了很多,学会了独立思考,自己判断。庄超也说,自己似乎也不那么在意是否能走出抑郁了,只希望能够每天享受自己已经拥有的点滴幸福。看着他们夫妻俩一起画画,击掌鼓励,我的嘴角不禁露出笑容。同样如此,抑郁症患者蔓玫与自己的大学男友已经共同走过无数个痛苦的日夜,或许一次出游,一个拥抱,一段寒暄,那些无法言语的痛苦也能烟消云散,美好生活的希望仍熠熠发光。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有人愿意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它就像一束光,无论多黑暗的深渊,它都能照亮。
无论你是否是患者的至亲,都请善待每一个抑郁患者,因为可能某一天,它就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给予理解,学会陪伴,悲伤的故事或许就会因为自己的善意而少了一段。在东野圭吾先生的《恶意》中,我们清楚的看到了恶意的可怕,可能仅仅是儿时的嫉妒和讨厌也可能酿成惨案。所以,请多多给他们一个微笑,一句安慰,一个拥抱,并告诉他们:万物可爱,人间值得。
很多人以为抑郁是郁闷、是忧郁,是很强烈的一种忧伤。其实不然,抑郁的本质是一种对于耗竭的自我调整,它表现在失眠、情绪低落、思维的迟缓、能力的下降等诸多情况。那么抑郁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如何对抗抑郁呢?
影坛巨星张国荣说:“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会这样?”造成我们抑郁的原因有很多:性别、年龄、学习压力、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人际关系、心理状况……2015年7月,北大学子吴谢宇残忍杀害亲生母亲……我们常常以是否乖巧、成绩好坏来衡量一个孩子,却忽略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当孩子战战兢兢地活在别人的标准中却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他们便很容易被外界摧毁。阳光积极的生命力、善良包容的人格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对于生命的追问和思考,有时候也会变成我们无法解脱的圈套。生命是彩色的,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心灵也是彩色的。当你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想要绽放自己的光彩时,是选择放手,还是迎难而上?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就这样甘于抑郁。
接纳,是最好的治愈。张进治愈自己抑郁症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久病成良医”。面对社会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偏见,他选择直面;面对国家在心理咨询方面的漏洞,他选择揭露。他自述生病的过程,碰到良医后化险为夷,因为生病,久病成医,便开始竭力帮助他人,这便是他的作品《渡过》的真实写照。接纳医院,为他渡;接纳自我,为自渡;接纳他人,为渡人。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我们应学会接纳,直视现状,勇敢积极地面对一切不如意之事,处世为人当明如水,面对失意当韧如水。
倾诉与陪伴,也可以成为情绪的出口。蔓玫在她18岁时就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每天睡下去,不是失眠,就是在做噩梦;醒来,就发抖,发烧,出现幻觉,甚至还欲割腕轻生……在身患抑郁症的十几年时光里,他遇见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她的丈夫。他愿意听她分享欢喜与痛苦,愿意鼓励她克服困难,愿意抽出时间去好好地爱她。她这样形容她的丈夫:他是那个向日葵,就他是那个能够像发出一些光和热然后来主动地去辐射到我的存在……我们可能都是孤岛,我们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办法踏上彼此的秘境,知晓彼此的浩瀚与渺小,但总有一些东西可以像水流一样,在我们之间传递,让我们知道我们不是唯一的存在。
爱,是一种抚慰心灵的力量。在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爱我们和对我们充满善意的人。他们爱的那个我和我想要成为的我,我想要喜欢的那个我,好像是不一样的,我所追求的和他们所预期的是不一样的,那些爱还会在我身上吗?人这一生一直都是在爱与被爱这两个角色中不断转换着,这当中有忧郁、有畅快……坦然面对那些有差异的爱,痛苦也会变成快乐。
世界虽不完美,但我们仍可疗愈自己。不要在嘶声力竭的痛哭,不要再拼命扯自己头发、抓自己身上……记住,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别让抑郁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上面就是摘抄网小编特意收集整理的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观后感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