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摘抄网小编整理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礼记中说道:“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然后能为师。”研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内容和变化后,我深入地感知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突破点,也深深地感知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本次语文课标,我最大的感触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紧扣核心素养,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创建语文学习任务群,开展高效的教学,促进每位学生都取得自己最大的进步。现在,浅谈一下我受到的启发与思考。
一、浓浓语文味,戚戚中华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世世代代都要传播与弘扬。学习外国的优秀文化,运用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去促进学生语文的学习,“以文化人”。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文情境,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学习语文中,学生要感受到自己祖国的优秀文化,培养爱国主义之情,践行爱国主义之行为。
我希望学生在学完语文后,可以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爱上语文,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统筹核心素养,启蒙思辨能力
在生活中,语文的学习时时存在,处处存在。然而,我们教师是否把握住了语文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终生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在教学中,学段要求细分了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给老师指明了教学的重难点,以及突破点。
核心素养中的“思辨性阅读与交流”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思辨性,它的意思是运用逻辑推导而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毫无客观坐标。从此处,我看出了一个人自主思考、分析、整合、推理等的重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雏形,在语文核心素养中明确的体现出来了。在教学中,我们也要注重学生的思辨思维的熏陶,比如:在学生思考问题时,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路,并且包容学生所有的思维活动,对于有偏差的想法,也要注重抓住契机,牵引到合理的思维想法。
三、立足学习任务群,实践中运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学习任务群,这是非常新颖而高效的学习方法。这样,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在一个任务群里,在教师创设学习情境时,年龄和知识水平相仿的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实践性活动中,学习任务群中的学生,会有自己的困难,他们汇总各自的问题,通过咨询老师和查阅学习资源,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大大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评价和命题,检验学业成就
课标内容改变了,那相应的评价和命题方式,也要相应地转变。教师需要突出评价和命题的导向性,推动考试命题内容与方式的变革。我们本着综合考查、语言材料、创新形式的原则,结合真实情境、典型活动、典型问题的思路,来坚持素养立意、学习任务群这一导向。
对此,我的思考是:评价和命题时,我们要结合核心素养中学段要求,设置阶梯型的难度递增的题型和内容。同时,为了考查学生的学习任务群的学习效果,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题型:调查学生最喜爱戴的口罩图案。题型,采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内容:姓名、最喜欢的口罩图案、最喜欢这个图案的原因、调查中遇到的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最后得出什么结论。
这样的题型,学生只有真正通过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讨论和探讨,才能表述出来。同时,也很好地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成就。
五、互助携手共学习,巧用互联网
由于知识的不断更新,我们也需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研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吃透课标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开展符合课程标准的语文教学。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与运用,我们也可以创建学习任务群,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学习更多的知识,携手同伴,共同研讨与进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以上就是我本次研修学习的一些收获和见解。希望以后我可以学无止境。(长丰县北城实验小学蒋姗姗)
今天我有幸在线聆听了郑国民教授专家的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主要内容和变化,通过专家的解读,让对新旧课标的异同有了初步的了解。
郑教授用一个半小时解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主要变化、课程性质及理念、核心素养和价值目标、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业质量。课程标准的变化主要从价值引领以文化人,素养为纲任务导向,立足生活实践主线,强调情境主题统整四个方面进行解读,清晰的认识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改变。
通过本次线上学习,我认识到国家对文化自信的要求,能够感受到时代发展中祖国的强大。同时新课标还强调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对语文教师跨学科整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课标对整本书的阅读也提出要求,如何让学生阅读量增加是我们教学时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今后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关注课标、学习课标关、研究课标,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实语文综合性实践性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围绕语文课程三大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全面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把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基础和重点,抓好落实。
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以三大文化为主题安排教学活动,以六大学习任务群为依据安排教学内容,在单元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3、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四学段学业质量标准,保证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4、加强学习,强化语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把语文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总之,今后我将继续研读新课标,指导自己更好的投入工作。关注课标,就是关注教育的未来。(长丰县长新路小学伍承芳)
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内容和变化的直播讲座,让我对现在的语文新课标有了新的理解。
郑教授首先讲了与2011版本的新课标有了四个方面的变化,第一是价值引领,以文化人。第二立足生活,实践主线。第三素养为纲,任务导向。第四强调情境,主题统整。
通过学习2022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感触颇多。从主要变化的内容中发现了新趋势。“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和“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这两个课程理念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之前的教学基本上仅以教科书为教与学的资源,单一、低效,现在要尝试着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鼓励自主阅读: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味,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在学习任务群的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部分,我认识到教学任务中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属于“基础性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属于“发展性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属于“拓展性学习任务群”,更注重学生的思考、积累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新的课程标准对于作为普通的一线的农村教师来说又是一次新的挑战,我将紧跟新课标改革的步伐与时俱进,坚持终。身学习理念,更好地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所体现。好好地服务学生。(长丰县北城力高学校郑楚涛)
假期的第一天上午,听了一场非常棒的专家讲座,来自于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主讲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内容和变化》。作为编者,他的解读真可谓是高屋建瓴。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出来后,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发布的当天,我们也在线收看了图文直播。近期,解读新变化的文章看了不在少数,但都如春风过耳般没有在心里留下任何痕迹。
郑教授将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概括为32个字,我觉得十分精当:
价值引领以文化人
素养为纲任务导向
立足生活实践主线
强调情境主题统整
每一个要点都采取了新旧对比、阐述要义、举出实例等方法进行了清晰的说明。
接着他从语文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几个方面分别阐述了2022版新课标做出的新的努力和改变。
很多内容还要去慢慢消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要真正地读通读懂,必须要静下心来认真地去研读2022年课标,还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实践。
听完讲座,有三点至少让我记忆深刻。
第一,“核心素养”提出这么久,解释众说纷纭,不知道哪一个才算是权威解释。语文课标里的解释将其概括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个与高中课标的表述四个方面大致相同,也有微小差别。说明语文核心素养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学段,核心素养也是不同的。它体现了一种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正如郑教授所说,素养型目标,从“重学习过程”到“重应然状态(学习结果)”。四个方面相辅相成,不能简单割裂,表述时可以有所侧重,而不是单独列出。其中“语言”是“文化、思维、审美”的基础。
第二,“学习任务群”的提出。课程内容里高频出现了这样一个名词。历年课标的修改与制定,到了2022年版,尽力在实现教的突破,学的突破。它以“真实的语文情境,统整的学习主题,典型的实践活动”来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郑教授指出,“学习任务群”并不是一个空降的新名词,它首先是来自于一线教师的探索,是宝贵的经验和成果。其次,它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语文实践之间的融通,是将静态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语言实践的过程。语文学习任务群包括“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评价、学习资源”。新课标对四个学段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都有说明和建议。高中阶段18个学习任务群,义务教育阶段6个学习任务群。
第三,学业质量和学业评价的探索和进一步规范。这个在之前的课标里是比较单薄的内容。评价主要围绕“过程性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两个方面提出建议,突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价值,突出评价和命题的导向性,推动考试命题内容与方式的变革。郑教授也指出,我们语文学科要尽量避免死记硬背,大量刷题的诟病,要适当降低难度,减缓坡度,同时更要处理好幼小衔接的自然过渡。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郑教授从整体框架上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变化进行了解读。时间有限,郑教授不可能一一展开,我们也不可能在这一个半小时内就把新课标完全读明白了。需要探索和思考的东西还有很多,课标的学习,这只是一个美好的开始!(长丰县双墩镇中心学校刘静静)
2022年4月30日,我有幸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的《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变化》直播讲座。郑教授分别从“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理念、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义务教育课程内容的发展、语文学业质量、教学建议”等方面展开叙述。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标准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主要变化
《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优化了课程设置,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要求在保持义务教育阶段九年9522总课时数不变的基础上调整优化课程设置。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的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二、课程理念
贯彻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强调各学段之间的衔接。聚焦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价值取向,明确育人主线,加强正确的价值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育。注重阅读引导,强调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执行和学思结合,倡导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三、核心素养的内含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增核心素养内涵。分为四个方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课程的内容也全部更新,新增主体与载体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新增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每个任务群贯穿四个阶段,语文学业质量的变化,从学业质量内涵,学业质量描述两部分来介绍,其中学业质量描述从一级,二级,三级描述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交际合并为表达与交流,将综合性学习改为梳理与探究具体内容整合增加。
总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更加明确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带来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系统提出了核心素养目标,明确立德树人,彰显教育目标,以文化育人的导向。强调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创新性。(长丰县左店镇中心学校张静)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平时在教学中我也在思考该如何教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获,我也常常把《语文课程标准》拿出来翻看对照自己的教学,看看是否有不对或者不合理的地方。虽然平时常看《语文课程标准》,但总觉得自己了解的内容浅之又浅,只能看到表面的内容,并不能触及到深层次的内涵。
十年发布一次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终于在2022年4月发行了。这一次新课标发布后,我迫不及待地下载进行浏览阅读,如获至宝。但是读后却有些迷茫,这次的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和变化确实有些大,有些内容更是感觉理解不透彻。幸好,在4月30日上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发起了一场公益直播,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国民主讲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内容和变化。
在讲座中,郑教授不仅为我们梳理了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新增加的内容,讲解了课程的有关知识,并对命题、质量检测、教师培训等内容都给出了建议,让我耳目一新,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
新课标的理念实用性更强,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更加注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的熏陶作用,再也不只强调语文知识结构的完成性与系统性。比如郑教授所说的核心素养的内容指向变化,从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转为重视学生的应然状态也就是学习成果,这个崭新的理念需要我们好好揣摩才能真正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切实提高。
郑教授的讲座时间很快就结束了,让我意犹未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我还需要好好研究才能真正为我所用,用于学生。
2022年4月30日上午9:00-10:30,郑教授用了一个半小时对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在2011版上的变化进行了一一梳理,认真听完后,对2022版语文课标以下几点感触颇深。
一、倡导少做题多读书
2022版语文课标在课程理念“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这一条中明确指出“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对于这一理念我是感触颇深的:在我周围有许多语文教师还秉承着以前的传统,每学期在学校规定的语文作业之外,让孩子买大量的语文资料,什么同步课课练,单元试卷等等来做,孩子们整天埋头于语文作业中,根本无暇看课外书。我的观点一直就是语文学习第一要务是阅读,读书多的孩子,语文成绩不会差。可能那些做题目的孩子目前语文考试能多考几分,但往后一定没后劲。我从三年级开始,正式要求每个孩子每天总共阅读最少半个小时课外书,我从教20年从来没让学生买过任何相关语文资料,可是我班孩子的语文成绩也不差。如今看到新课标中的这一条,挺自豪,原来我一直走的路是对的。
二、课程目标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割裂开来
郑教授的讲座为我提了个醒,前几年小语教学流行三维目标,也可能是理解不到位,包括我自己经常是把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分的开开的,一条一条写。2022版语文课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课程目标包含文化、语言、思维、审美4个方面,郑教授提醒,这4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能割裂开来,分成语言目标、审美目标等,谨记!
三、紧跟时代潮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语文学习
一直以来对于互联网可以说又爱又怕,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网络作用之大,利用网络资源平台能帮助我们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习资源,整合多种媒介的学习内容;为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学习提供条件;可以发挥它的大数据优势,帮助分析和诊断学生学业表现,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改进依据……但身边也一直不断这样的例子,家长反映某某孩子利用学习要用电脑或手机为借口偷玩游戏……所以布置线上学习任务时总有点底气不足。如今好了,2022版语文新课标有了明确规定:“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语文学习,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阅读习惯、写字能力、深度思考等可能产生的影响,扬长避短,使用适度,避免网络沉溺。”正式定下了基调,告诉我们可以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语文学习,但是要考虑如何扬长避短地使用。
四、追求课程内容、学生生活、语文实践之间的融通
个人认为2022版语文课标最大的亮点是: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分3个层面设计了6个学习任务群,追求课程内容、学生生活、语文实践之间的融通。改变了过去知识点、能力点的线性排列,改变了逐点解析和逐项分析的习惯,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语文实践过程,从而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各项能力。意在打破一直以来孩子们死读书、读死书的状况,改变我们教师一直以来被人诟病的,教出来的都是书呆子的现状。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应该是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新课标点赞!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紧随时代潮流,为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指明了以后教学的方向,它应当成为我们每一名语文教师的枕边书。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因此,要想把教育做得好,就要不断地学习。时代在飞速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今天,在教研室的组织下,我们通过郑国民教授的直播课,深入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主要内容和变化,感觉收获很大,触动很深。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学习的收获。
一、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变化
郑国民教授先谈了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变化,然后分别阐述了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六个方面主要内容和变化。结合今天的讲座,我将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2011版目录对比,做了如下思维导图:
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清楚看到,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主要包含六个方面: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与2011版作比较,新增添的内容我在思维导图中用框架标出来了,分别是课程目标中的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
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很明显的变化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强调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时一定要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做好奠基作用。
(二)坚持课程理念
新版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较2011版均发生了变化。通过学习,我确立了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平时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实际生活和实践活动等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并根据学段特点整体规划,满足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时代性和典范性,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施中要从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少做题、多读书;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加强语文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
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平时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第一,培养学生的文化感受能力,小学语文教材文本中存在大量和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教师在具体进行语文学习时,需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师需要合理优化文学形象,同时还要强化自身语言表达,确保可以对其相关文化进行有效弘扬,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强化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绪。第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进行具体教育工作时,不仅需要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应用书面表达,同时还可以使其能够熟练口述自身想法。第三,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思维发散能力是其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能够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综合考虑相关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还可以有效联系现实中的事物。第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美;给学生恰当引导,让学生学会鉴赏美;最后给学生自由空间,让学生创造美。
重视学生实践,将语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课本内容创设情境,将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联系学生生活实践,进一步深化课堂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描写。我让学生以此作为学生扩展写作的基础,指导学生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自己《美丽的家乡》,有效地将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至课外。
作为教师,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每次的深入学习都有收获和提高,今后我还会多多学习教育理论,充实自己,让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长丰县杜集镇中心学校袁婷婷)
上面就是摘抄网小编特意收集整理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心得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