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摘抄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山海情观后感3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王杭之
春节假期刷完了23集电视剧《山海情》,这是一部扶贫题材的主旋律作品,制作团队是正午阳光,豆瓣评分9。4,是最近几年评分最高的电视剧。
看剧名我一开始以为演的是青海的事,看了之后发现是演的宁夏。我就开始纳闷,为啥叫山海情?我媳妇说,因为宁夏有山,福建有海啊。
哦哦,跟闽宁镇一个意思嘛,闽是福建的简称,宁是宁夏的简称。
我媳妇问我:你知道剧中的“李大有”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吗?
我说不知道,她说:就是这个人的特点,大多数人身上都有。
仔细一想还真是。在这部剧里,女演员我最喜欢水花,男演员我最喜欢李大有。
大有叔的言行举止活脱脱就是我从小遇到的大多数农民的真实写照,能说会道,易冲动,短视,喜欢争蝇头小利,见到好处抢破头,遇到困难就跑,虚荣爱显摆又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在大是大非上有定力,不做脏心烂肺的事。
在社会名流眼里,李大有这种人是“刁民”,受教育程度低,难以教化。
社会名流大多是那种有文化,彬彬有礼,私德高尚,目光长远,傲骨铮铮,俯视众生,给老幼病残让座、拾金不昧的“善举”一样都没少做,但是控制上游,垄断资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让手下人996、无情割韭菜中饱私囊的大恶也一样没落下。
殊不知,李大有这样千千万的普通人,才是推动社会进程的中坚力量。只要有剧中白校长、张书记、马得福这样有先进思想和生产力水平的若干人坚决站在李大有们的立场上想问题、解决问题,把李大有们引导到正确的路上,西海固这样扶贫奇迹才能出现,而且也只能在中国出现。
李大有身上很多不讨喜的特质,真要是一五一十地落到纸面上列出来,你会发现,都是些鸡毛蒜皮不值一提的小毛病,是人的本性。偶尔的扯后腿,他有,但是损害大多数人利益的破坏性,即便他有那个想法,也没那个能力。顶多就是把自己家的大棚烧了撒撒气。
剧中的老太爷,他们反抗上面反抗别人的手段是什么?服毒。在上个世纪,我老家村子里也出现过不少因为邻里纠纷、亲戚矛盾寻短见的人。他们虽然固执,但不是恶人。
得李大有者得天下。这个道理,常凯申不懂,教员懂。
该如何看待底层人民,是值得每一个社会中上层人,或者刚刚从底层跃迁上来一点的年轻人认真反思的问题,想明白这个道理,大到如何有效的管理社会,小到如何处理各个年龄段家庭成员的关系,都大有启发。
再说说水花这个人物形象。她几乎是我们上一代女性的真实写照,她们坚韧又坚强,勤劳持家,任劳任怨,温良贤淑。代表了农村大部分女性,尤其是还有点文化的女性。
我们这一代很少有这样的女性了,资本为了捞取跟多的钱,每天给大家灌输的价值观就是女人只负责貌美如花,因为貌美如花需要花钱到他们的平台买衣服化妆品。
男女平等的基础是男女平权,是男女经济能力的平衡。可现在的网络舆论都是男的跪搓衣板、工资上交、要记得每个月的节日、不能跟女人讲道理、女人情绪化天经地义……胆敢有哪个男的say no,小心受到女拳沉重一击。
剧中演到水花的时候,好几个特写镜头都在水花的手上,我见过很多的农村女性,都是像水花一样拘谨。怎样体现一个人在公众场合发言时的拘谨?我觉得看她的手很不自然地扯衣角、不知道往哪放,最能体现。你别看很多女性平时像王熙凤一样大嗓门,但是面对“上面”来的人,面对镜头的时候,那种不自信就体现出来了。
水花每次和得福说话,都会刻意的保持距离,而和得宝他们说话,就轻松自然的多。
当水花用地板车拉着全家搬进闽宁村的时候,我泪目了,只能用“女英雄”、“史诗”这样的宏大的字眼去形容那个画面的震撼。我媳妇说,她最喜欢水花唱的那段花儿:走咧、走咧,走远了,越走越远咧。
比起现代网络上女拳师给女权设立的种种限制,水花才是真正的女权。她不是其他影视剧里那种只有谈恋爱是正事的大女主,也不是其他影视剧里任劳任怨任打任骂逆来顺受、只在庭院中给丈夫生儿子的“贤惠听话”女性形象。她是伟大的女人,伟大的女儿,伟大的媳妇,伟大的母亲。
看完这部剧,我跟我媳妇说话时不时就要来一句“好着捏”“好得哼”。方言是这部剧的灵魂。
正午阳光的水准,扛得下所有冷僻粗粝的选题。就像西海固扶贫奇迹,只要根须扎得进三尺厚, 飞沙黄土也拔得出万千生机。
措熙
认真看完高分的山海情,我也来交一下作业--观后感。
讲的是在大环境国家东西部合作扶贫政策的帮扶下,两代人由山沟涌源村吊庄移民到戈壁滩闽宁镇,在新地方繁衍生息的故事。这是为纪念建党成立100周年的纪录片。故事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却穿插了很多感人的画面和镜头,感同身受,和剧情里的人物同哭同笑。当时看到一条弹幕说这个剧没有一根主线,我想的也是,可是后来想了想,剧中的马得福不就是主线吗?整体这个吊庄移民群众的生活境况不就是主线之一吗?所有这些看起来有些分散的剧情,其实糅合在一起,表达的同一个中心:人民日子越来越好。只是所有的部分都从侧面反应出来,而非单纯的指一件事,一个画面。
里面有两个分剧情记忆犹新,一个是水花和得福的故事,两个年轻人,相爱而爱不得,却各自美丽坚强的生活,各有一片天地。另一个是白校长对教育的重视,说若没接受好的教育,以后嫁什么人,过什么日子,自己是做不了主的。对比现实生活,可不是嘛!
故事不长不短,从九几年一直到一六年,可能电视里最后每个人的结局都相对完美,可能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没有那么大的折腾劲,没有那么多唾手可得的机遇,可能会安于现状,浑浑噩噩。但其实这部剧给我们敲响了一次钟,告知我们先辈们留下多少汗水和眼泪才打造出我们现今稍微富足些的生活,告知我们要感恩,要懂得珍惜这他们没见过的,求之不得的盛世。我们不光是为自己活,更多的是带着这种使命为他人活,在这过程中,更好的实现自我的价值。
在这里我没有重点讲剧里的故事情节,也没重点突出“山”和“海”之间的纽带关系。
只是想抒发一点自己的感想。
小柒
在手机上偶然看到的推送,细看介绍之后便被吸引。三天的时间,坐着时间的班列,从2021穿越回1991,再一步步跟着扶贫干部的脚步看着戈壁滩慢慢变成金沙滩。
山海情深,1996年,为了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东西合作的战略部署,福建省厦门市与海原县结为帮扶对子。历经20年的风雨沧桑,扶贫协作遍地开花,硕果累累。这部以此为原型支撑的献礼建党百年的电视剧,用最朴实的情景,再现了我国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艰难历程。
村民、干部、专家教授,每个人物的鲜明的性格都烙印在脑海中。从故土难离的涌泉村吊庄移民到玉泉营的艰辛路上的平凡故事中,我看到了坚如磐石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毅力。从原本飞沙走石的“戈壁滩”华丽演变为有“塞外江南”之称的"金沙滩",我看到了“我命由我不由天”、“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精气神。从马得福等扶贫干部“愚公移山”的坚毅和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精神,为贫困群众异地搬迁、发展致富想办法谋思路,我深刻的认识到党员干部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心骨,思想和行动始终向着人民的重要性。从陈金山、凌教授等由福建来支持扶贫的人身上我知道了东西部对口扶贫以及科技扶贫的重要性。基层干部的每一天都过得很不容易,困难一个接一个,他们就像一棵棵白杨,坚守在戈壁滩上,带领大家一步步脱贫致富,很多时候的无奈和委屈只能自己消受。
我们这一代的生活没有剧里所表现的那么艰苦,起码对于自己的家乡云南普洱来说,我们的自然环境相对优越,有山有水。但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能够感受到在近二十年的时光里,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学校距离家大概七公里的路程。我们都是早上四点多起床,洗漱完毕,等一起上学的小伙伴都聚齐了,再迎着月光或打着手电筒走去学校,大概天亮的时候到达学校,花几毛钱吃个包子馒头或是油条,再去咿咿呀呀的进行早读,等下午下课了再又一起走回家。大部分的时候,我们是开心的,跟着星星月亮走,说着故事聊着天,但也有犯困不想起床或是天气不好的时候--要是学校近一点或者可以坐车子,那该多好哇!小的时候,自己好想喝牛奶和饮料,但那玩意多贵呀,舍不得买。有些时候看着家境稍微好一点的同学拿着营养快线的瓶子,心里都会有点羡慕。
现在的我回想起以前的自己都会觉得还蛮厉害的!那时候的我呀,下课了会赶紧回家,帮着爸爸妈妈做家务,让他们回家就可以洗手吃饭,如果回去早一点就去帮忙采茶,周末更是会早早起床,跟着爸爸妈妈去地里采茶,下雨或是大太阳都不会管的,背着小背篓,小手巴巴的,动作还挺快……
现在的孩子可就幸福多了,虽然学校还是有点远,但都可以住校,周日去学校的时候爸爸妈妈会骑车送,周五下课再去接回来。而且呀,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小孩子的营养和成长问题,每天会有免费的牛奶、鸡蛋或水果作为营养餐。
祖国发展起来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我们这一代深切地感受着国家一点点地进步发展起来,即将成长为国家的中坚力量。十四五规划已经形成,幸福美丽富强的未来蓝图已经构建,不负时代,不符韶华!
以上是摘抄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山海情观后感精选3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