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双减工作案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厦门市持续推进课后服务内容纵深发展,全面推进暑假、寒假中小学生托管服务,解决部分学生假期“看护难”问题。
一是坚持公益惠民开展假期服务。优先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等亟须服务群体需要,重点针对春节期间企业留工人员子女和暑假居家留守儿童,2021年为2。1万名学生提供暑期托管服务,2022年春节期间预计将为数千名企业留工人员子女提供托管服务。
二是建立多方参与假期服务体系。各区根据学生需求及分布情况统筹安排学校开班设点,以小学为主,适当向初中、幼儿园延伸。各级工会青妇组织以及科技馆、青少年宫等配合学校组建师资队伍和设计课程,形成学校托管班、“近邻学堂”、校企研学营、员工(工会)子弟活动组等党政、工、家、校、社、企多方整合的假期课后服务体系。
三是提供丰富多样假期服务内容。学生假期托管服务分为两期,每期6-7天,学校结合实际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完成作业、个别辅导,开展体育、美育、科技等多形式活动,还分批次推进“躺睡试点工程”“传统文化研习坊”等特色服务。
四是健全服务人员与经费保障机制。假期托管服务在学生家长自愿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自愿参与,学生免费参加,并由学校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管理人员保障配制按正常上课期间的服务管理要求,工作人员按人均每课时60元发放劳务费。
“三强三保”扎实推进“课后服务”
为了推进“课后服务”这一民生实事,落实上级关于“双减”“五项管理”的相关政策,海盐县XX中学以“三强三保”举措探索“课后服务”的精致化,确保有刚性需求的学生能够100%享受托管服务,逐步实现“作业不回家”“书包不离校”。
强课前“菜单”,保服务精细
一是课前“自由活动”的开展,舒展身心。晚餐后,学生可以三五成群,或在操场散步,或在植物园嬉戏,或在长廊下歇息,或在蔡家厅聊天,校园的任何一个点,都是学生可以“自由翱翔”的天地。
二是课前“自由阅读”的组合,修身养德。自由活动后,学生们进教室可以选择三门文科进行阅读,语文可以翻翻学过的名著,英语可以背诵相关的单词、词组,社会可以看看历史故事等,让学生心静后,再投入到后面的晚自习中。
三是晚餐“就餐质量”的监督。就餐学生对晚餐满意度的高低,也是学生晚自习效率高低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学校将“陪餐”延续到晚餐,由相关陪餐老师关注学生对菜品的评价,关注食堂人员的服务水平,关注食材的新鲜度等。
强课中“辅导”,保服务精准
一是“全员参与、搭配组合”促五育并举。学校66名教师全部参与课后服务管理,每个班级每天的进班辅导老师均有变化,文化课与技能课老师组合搭配,使学生能学有所需,学有所辅。
二是“教师互换、异班答疑”促均衡优质。每一科目的老师都可以与隔壁班级互换的自由,如果一个班级的答疑告一段落,可以去另一个有需要的班级进行答疑,确保学生“有问即答、有问必答”。这样一方面要求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发现问题,主动提问,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及时解答、解决学生自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晚自习的成效。
三是“分层设业、各取所需”促全员发展。一方面有利于控制当天作业总量,另一方面也能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学习服务,促进个性发展。初中开设晚自习,让学校成为育人的主阵地,广大教师可以安安心心辅导学生,让教育回归到常态。
强课后“安全”,保服务精心
一是班主任“护送”小组服务“无漏洞”。学校晚自习人数为575人,占总数的91。85%。这未参加课后服务的51人,放学护送由本年级的班主任团队负责,4:45点齐名后,送到校门外过好马路。
二是分批放“排队”文化初成“零缺口”。分批设定托管服务时间,每个年段间隔10分钟,缓解校园周边交通拥堵问题,实现与家长接送时间的“无缝对接”。学校共设立12个指定地点,要求学生按学号排队到校门外的指定地点。同时,校门外的家长也要求按相同的学号“排队”接,班主任做好图示发到每位家长手中,确保家长接送时间高效。
三是让家长“牵手”学生暖心“无距离”。强化托管服务签到点名,教师将学生带到指定地点指定学号的位置,再整队,确保学生在场在位,与家长一一对应,再由家长“牵手”接好。学校也设立安全护学岗,加强校门口交通秩序组织,强化家长接送和教师护送制度,确保晚自习放学后的安全有序离校。
做好“加减乘除”,探索“减负提质”举措
一加“服务”。学校全面推进5+2课后服务,开设“书写人生”“阳光体育”“童声嘹亮”“棋逢对手”“趣味科学”“美的熏陶”等活动,实施升级版的“作业辅导+五育活动”双结合的课后服务。
二减“负担”。开展“作业不回家”计划。组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开设“作业超市”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在一二年级中开展“快乐闯关、幸福成长”无纸化测评活动,将考场变成妙趣横生的闯关游乐园。
三乘“质量”。坚持“减负不减质”,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化“单打独斗”为“团体协作”。通过开展“优秀课例”“优秀作业设计”“最受欢迎活动项目”等评选活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探索符合学校特色的活动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除“担忧”。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墙报等平台,增进家长对“双减”政策的了解。及时发布学校课后服务内容、预期目标、现场图片、活动成效等信息,消除家长担忧。开设课后服务意见论坛,收集家长意见,不断改进学校工作,完善“双减”举措,更好地让孩子们在学校、在社会健康、快乐成长。
XX区航空实验小学本着以民生工程要顺应“民声”、民生工程要贴近“民心”为基本认识,以学生、家长的需求为着眼点,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课程改革整体计划,着力构建具有政治高度、教育温度、发展厚度、学校亮度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即:“四度四无忧”课后服务体系。
开展意向摸排,呈现教育温度,确保政策落地无忧
学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上而下一以贯通,严格执行课后服务“5+2”不打折,普惠性与个性化并轨实施不迂回,面向全体学生以最“原始”的方式100%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及《课后服务申请表》纸质版,确保惠民政策知晓率100%,行使参与权100%,摸排100%,不漏一人;政策落实100%,不改一点,呈现100%的教育服务温度。
完善制度保障,体现管理力度,确保课程落实无忧
学校积极推行“班级、年级、校级”三级管理模式,实现“班级管理”全覆盖,即以班级为单位,指导学生在校完成作业,进行作业辅导、补缺补差;“年级管理”显特色,即结合学校课程特色,实施走班制“素质拓展”社团活动;“校级管理”重督查,即以学校为单位,落实“管理”日督查工作,保障双时段课后服务课程顺利实施。
丰富课程菜单,彰显学校亮度,确保服务品质无忧
学校以学生兴趣为主,结合航空特色品牌,科学配置“五育课程”,探索与创新实行校内精品课程与校外优质课程互补融合,开设了含益智、科技、运动、艺术等十四个门类的个性化课后服务课程,延长教育效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赋能。
(一)通过继承和加强原有的航空模拟飞行课程、无人机课程,进而新开发航模制作课程,完善学校航空特色。
(二)通过内部挖潜,鼓励本校有特长的教师承担个性化课后教育时段的社团授课任务,如,本校老师教授航模制作课、象棋课等。
(三)通过引进外部独特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课程项目以及专门师资人才,进一步丰富学校的社团课程体系,提升师资整体层次。积极争取沈阳市群众艺术馆支持,为学校引进三位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承担满族刺绣、满族剪纸、泥人社团的授课任务;与辽篮退役球员所办俱乐部合作,引进专业篮球教练;引进退役的专业击剑运动员担任教练等。
四
采取多元评价,升级课程精度,确保能力提升无忧
学校以个性化课后服务课程“星级化评比”的方式,通过学生、家长满意度调查,课程阶段性展示等形式,提升课程品质。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扩展学生能力边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双减”背后,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是重建教育价值观的过程,是让学生学习回归校园的过程。航空实验小学将继续认真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在践行“双减”、全力打造沈阳市“幸福教育”品牌的路上,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课后服务这一暖心工程真正成为惠泽民众的民心工程。
上面这些就是摘抄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双减工作案例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