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后感 > 建军大业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心得(精选6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心得(精选6篇)

时间:2022-08-12 09:50:57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建军大业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心得大约有6篇左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建军大业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心得

  短短两小时的《建军大业》,仿佛让我回到了那个艰难而又催人奋进的岁月,追忆着那段对于我们好像并不遥远的,刻骨铭心的历史画面。看到了一次次革命先辈们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悲壮场景。

  “四一二”的惨痛,中国面临的三权政治,让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一群爱国爱民人士觉醒,打开了南昌胜利的大门,毛泽东以“工农”为主发起了秋收起义,继而去往井冈山,开始了革命的进程。共同开启了“河山统一”的大门,开启了为人民的共产党大门。在后来的一次次战役中,依旧奋力拼搏,用他们的躯体,用他们的生命,用他们的灵魂换来了我们现在和平强大的祖国。

  如今有人这样说:如果你觉得活的很舒服,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为你默默付出;如果你觉得很安全,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为你承担风险。他们是边疆官兵,维和部队,外交官,公共服务的各个行业,为了你我更长久的祥和生活而不懈努力。我们会觉得国家政策越来越好,越来越富强,那是国家领导人根据国情一次次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各行各业承担责任,发挥才智,建设经济,建设国防的结果,他们共同建立了这样繁荣富强的祖国,而作为拥有一个亮堂的教室,一张平整书桌的我们,责任又是什么?

  哈弗才女“许吉如”在《我是演说家》中这样说: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经说:今日之责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而一百年后的今天,祖国固然强大,但今日中国少年唯有更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骄傲地回应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期盼。告诉他,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强则少年更强,中国强就是因为少年强。是的,我们少年唯有更强,而这更强就需要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把自己的“拖延症”消除,把“自控力”加强,摆正自己的三观,珍惜现在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好好努力,成为更强大一代,为将来的大数据时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为习主席提出的“三步走”贡献一份力,让我们的祖国变成别人敬畏的国家。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让人既伤感又敬畏的“三河坝”战役中有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的片段,在遭到袭击后的修整中,当中有人含着泪说道:娘,我想回家了。这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他们是谁,他们是和我一样年龄相仿,脸上稚嫩还未褪去,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孩子。可是他们又是一位把祖国统一当作己任,而投身这次战役中的年轻战士。看到他们,再看看处于幸福和平时代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呢?我们看到了如今社会的发展何其之快,新技术飞快的迭代更新,军事中也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天猫,百度,360,等各大网络平台利用数据信息化时代创造了怎样的一番天地。而有幸作为大数据一员的我们,有幸作为中国的一员,我们应该学好理论知识,积极研究数据,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让国家的信息技术,军事高新产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走到世界的最前沿,实现中国的又一次技术革新,创造技术历程中的又一次新高。这,是我们的责任。

  历史年轮滚滚向前,而我们要做的是缅怀革命先辈,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生活,担负起我们的责任,建立更强大的祖国,成为世界之首!

  篇二:建军大业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心得

  作为建军90周年的献礼,《建军大业》给我们基本完整呈现了1927年上海四一二事变到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这段时间的主要历史事件。短短133分钟,紧凑而又真实的讲述了这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南下事件、三河坝战役,无数革命先烈倒下了,又有无数英雄拾起枪弹继续浴血奋战。25000人的参演,上百位的明星加盟,宏大的战争规模,逼真的特效特技,力求将历史事件尽可能地还原,以求当代人能够更加了解那段艰苦的历史。为了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要面临兵力不足、军需短缺的问题,而且还要面临各种敌方势力的围剿,彼时的国民党和北洋政府对新生的共产党来说都太过强大了。然而坚强的共产党人从不放弃,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带领下,在朱德、贺龙、粟裕、叶挺等人的奋力战斗中,还有卢德铭、蔡晴川等先烈的英魂守护下,中国共产党成功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从井冈山的“山大王”到最终带领全中国无产阶级建立新中国,而坚持这一段浴血史的坚定信念,莫过于毛泽东从湖南老家离开时杨开慧说的那句话:“不要回头!”

  是啊,留在共产党眼前的是一条不能回头的路。敌我战力悬殊太大,三千对抗三万的事件比比皆是,装备落后,弹药不足,最严重的时候,部队只剩下800多人,牺牲何其惨烈。然而,失败动摇不了共产党人建立新中国的决心,因为他们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革命的火种尚在,只要信仰犹存,失败就可以重新再来。

  满腔热血成就不了事业,但成就事业不能没有满腔热血。一句“当勇士,不要当烈士”,需要多么地慷慨激昂,可能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很难有亲身经历的机会,可面对银幕上的血与泪,我们无不为之动容。蔡晴川在三河坝拉响炸药献出生命的那一刻,是热血;同在三河坝历经战役的战友,面对伤残的身躯,不自觉的从嘴里说出的“妈,我想家了”、“我不想死”、“娘,我好怕啊”是人性;朱德将军面对战友的遗体军礼下的两行泪,是意志。此时此刻,我们明白,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不易的,战争当前,没有谁是天生神勇,纵使名字湮没在人海,但也曾是母亲怀中的宝贝,是有爱有泪有恨的躯体;历史书上短短的几行,就是他们的一生。他们,不曾回头!

  军人是不可侵犯的,为解放祖国而献出生命的先烈,更是神圣的。他们背负着光荣和梦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核心脊梁。我们虽然成不了英雄,但可以成就英雄的梦想,不论你是何职业,不论你身在何处,只要你尽心尽力完成自己所职所责,就是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助力。为此,勇于前进,不要回头!

  篇三:建军大业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心得

  今天,我怀着无比崇高的心情观看完了《建军大业》。这部《建军大业》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分别是为献礼建军九十周年,建国六十周年与建党九十周年而拍摄的影片,也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建立新中国的历史征程给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出来。其中,不仅有革命历史人物的写照,也有恢弘的战争场面以及革命党人肝胆相照,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场面。总之,看完这三部曲,我不禁为那个时期的革命党人的坚定信念而震撼和感动。后悔自己怎么这么晚才到这三部伟大的电影。今天,就让我借着这次实践报告的机会来谈谈我对这三部电影的最后一部——《建军大业》的观后感。

  《建军大业》讲述了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蒋介石与汪精卫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加之党内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保守主义的阻挠下,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为挽救革命,于当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从而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故事。刚看这部影片,你就会为这部《建军大业》的豪华演员阵容而感到震撼,几乎没几分钟就会出现一个你比较熟悉的面孔,平时在其他影片当中担当主角的明星,在这部影片也有可能会沦为“跑龙套”的角色。

  影片总体看下来,你会看到众多的革命党人为建立新中国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也能体会到当时的中国国内的情况是有多么的糟糕!军阀混战,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在为各自的利益全然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只要你反对他们的政策,他们就会对你展开惨无人道的屠杀,在这部《建军大业》影片的开始,就是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屠杀手无寸铁的起义学生的场面。而共产党内部由于李大钊同志的牺牲,也让当时的一部分共产党人意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于是一场决定党甚至决定中国命运的起义正在悄然的准备着。

  终于,在克服了一切困难险阻之后,最终,以周恩来,贺龙为首的革命党人在武昌打响了武装反动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这就是改变中国历史的武昌起义。而武昌起义也是这部影片的第一个高潮部分。炮火漫天,血肉横飞,谁都不知道下一个死的是不是自己,但是他们依旧无所畏惧。他们用血和肉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新的中国,他们也让我们明白,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有多么的来之不易。虽然,过程依旧是艰难的,但是,他们最终胜利了。他们最终占领了南昌,同时也向国民党宣告: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但是,南昌起义也仅仅是个开始。革命道路依旧面临着重重险阻,蒋、汪政府迅速联合起来,妄图把共产党的胜利果实扼杀在摇篮之中。他们迅速集结了数倍于共产党的兵力,对共产党进行镇压。而共产党虽然取得了南昌起义的胜利,但是与国民党的差距依旧是巨大的,所以,不得不紧急从南昌撤退进军广州。而影片的第二个高潮,也就发生在这个途中。

  在共产党人南下广州时,面对着国民党的穷追不舍,第9军副军长朱德为给主力军南下争取时间奉命率领三千战士在三河坝阻截国民党钱大钧两万余人。面对着比自己多出数倍的敌人,朱德沉着应战,用仅仅三千的兵力硬生生的阻击了钱大钧的部队三天三夜,为大部队的撤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但在坚持到第三天时,共产党的战士们终于在拼的几乎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命令部队全面撤退。此时,朱德决定留下两百人继续留在这里阻击敌军,但是,谁都知道,此时留下,再活着出去的机会几乎为零。所以,朱德下令:“父子上阵的,父亲留下,儿子先走;兄弟上阵的,兄长留下,弟弟先走。”可是面对着这样命令,竟然没有一个战士想主动退出,他们都请命让自己留下阻击敌军。看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为他们的牺牲精神而感动。而留下来的战士也确实完成了任务,不过却付出了全军覆没的代价。当最后一个战士拉响了事先藏好的炸药后,他们和攻击的敌军同归于尽了。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投降,没有一个人当俘虏。当爆炸声响起时,率领部队撤退的朱德知道,和他们同生共死的兄弟们,已经牺牲了。朱德强忍着泪水,和其他战士们一起,朝着三河坝的方向敬了一个军礼。而剩下的人,则带着他们的梦想和希望继续前进……

  《建军大业》这部影片,着重描绘了南昌起义和三河坝战役两处战争场面,却又各有不同,南昌起义着重从宏观角度描绘战争的残酷性而三河坝战役更趋向于以朱德和钱大钧双方博弈的角度来解读这场战役。虽然各有不同,但都真实反应的战争的残酷性。而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三河坝战役中,国民党的钱大钧明明在武器和兵力都双双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不惜有可能会伤害到自己军队的情况下,命令对正在交战的国民党和共产党开炮,这是为了胜利多么的不择手段啊!而与其相反的是,朱德率领的共产党在漫天的炮火下还在抢救伤员。朱德的身先士卒也与钱大钧在大本营安然指挥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到这里我就在想,像朱德这样的将军,像共产党这样的军队,有哪个老百姓不拥护呢?

  而经历了这场战争的洗礼,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已经损失大半,但是他们依然没有放弃。待到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时,共产党人已经从当初的几千人增长到现在的几万人了。在影片最后,毛泽东在送给朱德的八个字中说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真理。是啊,不要小看这小小的星星之火,当它遇到干柴时,它就会释放出无尽的能量,哪怕是再辽阔的草原也会被焚烧殆尽!而共产党在各地建立起来的革命根据地,就是那些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而当它遇到农民这些干柴时,就会变成参天大火,将国民党的草原给烧尽!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命运,是谁也无法改变的!

  而看完这部影片,让我感触颇深的除了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和牺牲精神,还有就是如果把我放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能不能也义无反顾的为革命事业献身?当我看到粟裕,林彪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投身革命时,我只能是自愧不如。而我现在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祖国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里。就像在三河坝战役之中,朱德说的:“我们今天的行动,就是要为中国革命留下种子,这些被战火洗礼过的灵魂,将同人民的命运融在一起,无上光荣!”;就像在影片最后毛泽东对着年轻的粟裕、何长工、林彪、陈毅这些年轻人说的:“新中国,就靠你们了。”其实,这就是一种传承,老一代的人把希望和责任传承给下一代,下一代又将他们的责任和希望传递给他们的下一代,这样子生生不息。

  我们庆幸我们没有生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但我们的身上依旧肩负着上一辈给我们留下的期望。我们这一代的任务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任务光荣且艰巨,就像当时的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肩负着创建一个崭新的新中国那样。在这一点上,我感觉我们就是那些曾经的伟人。我们要继承先烈们的不拍苦的精神,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就像毛泽东说的:“眼前的黑暗只是黎明前的黑暗。”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拍苦难,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我们也一定能够踏过去!

  在此,我想感谢所有参演这部影片的演员和导演,谢谢你们将那副曾经的战争历史重现在大荧幕上,让我们有幸能够以这样的方式重温那个段历史,让世人们珍惜眼前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也感谢这部电影,让我能够知道这么多的以前我可能不知道的革命先烈们。在这滚滚长河中,有些英雄必定会被历史所铭记,这之中,可能就有你我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也请代我向这些全世界上最可爱的人们说一声:“谢谢!”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建设一个强大,文明的中国。

  最后,也提前祝我们伟大的祖国70岁生日快乐。感谢我是一名中华儿女,因为我知道,无论我在哪,我的背后都会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在保护这我!

  篇四:建军大业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心得

  一百年风雨飘摇,是信念燃起了共产党人黎明时的火苗;一百年改天换地,是坚守赢来了新中国成立的曙光;一百年波澜壮阔,是传承铸就了百年铮铮的铁血军魂。目光随着镜头移动回到1927年那个动荡的年代:军阀纷争,硝烟四起;列强林立,窥伺神州。百姓生活于战火纷飞中,黎明前的黑暗,黑的让人看不到一丁点希望,中华的明天,究竟在哪?伟人之所以能被历史所铭记,是因为他们能在绝境中发现光明。早期的革命先烈,也正是在最艰难的岁月,打响起义的第一声枪响,拉开了武装斗争,建军伟业的序幕。

  电影开篇便展现了北伐胜利后,国民党清共行动的血腥屠戮。面对敌对势力的残酷镇压,毛泽东等党内领导人顶住压力,及时发现并纠正党内错误,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下定决心打造一支真正属于党,属于人民的军队。

  影片看完,慨叹之余,更多的是对开辟者的缅怀与感伤,其中最感动的片段莫过三河坝的坚守。为了保存主力部队,让更多革命火种幸存,朱德元帅率领不到3000人,抵抗钱大钧十倍于己的部队。三天时光,现在人感觉是一晃而过的短暂。但在那个战争年代,三天的坚守,是无数革命前辈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垒砌的钢铁长城。在三河坝战斗的最后时刻,二百名战士视死如归,将生的希望留给了更多人。这批带着革命火种的幸存者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新中国美好明天的壮丽蓝图。是什么让这群年轻人愿意用生命去守护?是什么让这群年轻人做决定时义无反顾?面对生死抉择,是共同的信仰,将这群原本陌生的人聚拢;是对美好明天的渴望,让这群先驱者于危难中挺身而出。

  筚路蓝缕,是短短133分钟银幕中先驱者众志成城前行的缩影;大爱无疆,是漫长百年建军史历久弥新绽放的荣光。他们并非生来就是战士,是向前探索的信仰,让书生、让工农、让广大无产阶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回顾2020的抗疫征程,依旧是信仰的力量,使得全国上下一盘棋,来自天南海北的一片片医护人员、武警官兵、消防战士、志愿者为了同一个信仰,拯救更多生命,将大爱传递至武汉;洪水泛滥,那一道道身着橙色救生衣,扛起沙包屹立潮头的伟岸身影,依旧是那么熟悉,共同担起抗洪救灾的生命防线;喀喇昆仑山脚,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戍边战士怀揣信仰,牢记使命,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国境,保护人民的钢铁长城......

  一代代共产主义的践行者,在面对挫折时想起自己的信仰,这使他们面对挑战时愈挫愈勇,也是建军以来,全党上下奋进精神传递的真实写照。或许正如影片中描述的那般,随着南昌城畔的枪声响起,这支强国振兴的铁军,这种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信仰与精神,注定使继承者摆脱迷茫,于困顿中觅新机,于前行中开新局。

  目光再次回到银幕,战乱年代被残酷夺去生命的惨状历历在目,令人痛心,但也使我更加学会珍视生活的美好。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百年前,革命前辈播下的复兴种子,逐渐成为屹立世界东方的参天树,带给我们后辈美好的生活。但美好是要靠双手去缔造的,只会贪图享乐,而不珍惜当下的享有者,更无法将这份荣光延续。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的交汇点,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一辈,百年前建军的信仰依旧怀揣在心中。心怀对过往峥嵘岁月的敬意,才能带着美好未来的希望,开创一个又一个更好的明天。

  篇五:建军大业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心得

  历史是一条长河,生无止息。人们从来无力倒回,只能观望。

  中华历史残卷风云数千年。兴衰交替,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可是这种近乎绝对的真理背后,注定是无数人的激情、奋斗和牺牲。

  百废待兴的中国,民族与阶级矛盾交织着侵蚀东亚的海岸,千堆雪都被沾染得污浊。

  海纳百川的中国,大浪淘沙,危机四伏中,一群踌躇满志的青年人于潮汐而生。

  荧幕上,自袁世凯复辟,到宋案,军阀混战,再到乱世里无数历史课本中熟悉的人物依次登场,即使知道这段硝烟历史,心底仍不禁感叹,为袁世凯之不醒,为陈独秀之疾呼,为毛泽东之砥砺前行。

  相比于将军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力作战的画面,我更印象深刻的是蔡锷将军与舞女在车站分离的片段。

  车站口,风雨欲来,悲痛欲绝的小凤仙抱住即将与孙文先生会面的蔡锷将军,将军咳嗽不止,既是身体不适,也是泪填胸襟。

  “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

  硝烟弥漫,满目疮痍,将军披风背后,是牵挂之人笑泪纵横的不舍。再看不久之后的新中国,无数科研人员与边疆军人背后,亦是家人心痛的挥手告别。他们把自己一生里最义无反顾的成全给了国家。我看见中国人血脉里熠熠生辉的奉献精神。

  可是战争没有结束,外国侵略步步紧逼,不平等条约肆意妄为,砸在中国人的脊梁上。当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播至大街小巷,国人的愤怒再次被激起。

  民族危难的呼哨自枝头迭起,学生罢课,工人罢工,铺天盖地的白色旗帜,“还我青岛”,字字泣血。学生攥住士兵的衣袖,痛心疾首,诉尽国脉微如缕的衷肠;共产党人更是时不我待,加紧联络,寻觅有为之士。李大钊,周恩来,邓小平,或留学,或撰书,或奔波四海。

  我敬佩陈独秀于树荫葱茏下大义凛然壮怀激烈的演讲,敬佩他于危急形势中不肯退让的无畏气概,可是我只能做那些在影影绰绰中,因其出狱而欢呼庆幸的民众。我无法想象,如果我置身那样一个时代,是会像他们一样勇敢站上浪潮,还是会被历史的大风大浪吞噬。

  所以我敬佩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家国精神。

  我敬佩他们拯救国人的性命和心智,敬佩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觉悟,敬佩他们在混乱不堪的年代能高喊时代之强音,敬佩他们出身卑微也挥发干净的热量。没有他们,何来中国之涅槃;没有他们,就没有如今令世界敬佩的中国精神。

  “我的祖国,再不忧伤;我的祖国,到处是安详。”

  “留一片云,当做是我的纪念;我从此去了,就不回来。”

  “你如果想我,就看看天。”

  电影结束,我不再听得见他们震撼天地的枪声与嘶吼,可睁眼闭眼都是那片蔚蓝无际的海,耳畔依稀是它所承载过的那一代共产党人骨子里的磅礴涛声。

  与其温存过往荣辱,不如应对往后张弛。

  我看如今强盛中国,看浩瀚山河,无风海面,雪光烂漫。

  篇六:建军大业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心得

  作为一个中国人,每一段历史都应牢记在心!无论过往成功或失败,此刻开始,从零开始,当勇士!

  一场硬仗,都要全力以赴!

  几场硬仗,比如南昌起义、三河坝大决战,每一场都惊心动魄,每一场都让人感叹指挥将领的滔天谋略。在影院里,感同身受,我好似就要扛枪上场,横扫敌人的千军万马。

  这是一次修炼也是一场磨砺,是对敌情的考量也是对自己的挑战。战场如球场,每一次比赛,无人预料结果,也无人知道90分钟内会出现何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作为一名披甲上阵的战士,你的选择,只有全力以赴。

  一群有信仰的人,才能组建一支有信仰的军队!

  “要打造一支有革命信仰的军队!”当我听到这句话时,胸腔充满热血,双拳紧握。在三河坝决战大军撤退的危难之际,需要死铁部队掩护。三万敌军压境,这些年轻的生命毫无惧色,“当勇士,不要当烈士!”成为每一个年轻战士的信仰,你看,蔡晴川的眼睛里有光有血性!虽然身中几枪,但是仍要跨过战壕,点燃引爆器。以蔡晴川为首的掩护军队,不仅是勇敢,更多的是孤勇!

  电影中有这么一个场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战后,几位革命伟人举杯庆贺,觥筹交错间略显失态,磕磕碰碰地唱起国际歌,末了老泪纵横。他们醉梦中所希冀的场面,应该是无数红军战士们或冲锋陷阵时,或醉卧沙场时,或临刑就义前所梦寐以求的画面——国将一统,普天同庆,父老乡亲围着篝火纵情地跳舞,歌声与笑声交织,再也不用把冰冷的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触手可及的是眼前阖家团圆的温存,你笑中带泪,右手痛饮一大杯,左手洒在战友的碑前。

  梦想照进现实的代价,我们无从得知,只见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视死如归,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视他人如己出,正如《与妻书》中所言——使天下人爱其所爱,以天下人为念,为天下人谋永福。

  所谓战士,不单单指在前线扛着枪杆;坚守民主阵地上的各界人士,也在汹涌的暗流中不断挣扎,在反动派血腥的打压中勇敢地发声。可想而知,反动派独裁统治下的世界,就如同闻一多笔下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有这么一帮人前赴后继地为民主事业倾注一腔热血,才让这个世界得以清明。

  在信仰的道路上,赤色的旗帜终究栉风沐雨而屹立不倒。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它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它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它做江湖,而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却上演了一幕手足相残的惨剧,多少无辜的将士沦为反动派企图独裁的牺牲品。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们需要信仰,这个信仰早已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历史的证明,历久而弥新。

  那一代人的理想是多么纯粹和崇高,他们双手握拳,嘴唇翕动,将铿锵誓词铸成铮铮铁骨,烙在心底,融入血液,用血与肉的代价誓死捍卫心中的领土。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一盛世,无法真切地体会到,在那个万马齐喑的年代里,我们的党带来的是怎样一种惊喜和希望;我们也无法理解爷爷辈们每次谈及这段岁月时目中闪烁的信仰。那些过往的沉重成为了某些非主流声音中的轻佻和不屑,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学会正视淋漓的鲜血。太平昌明的时代构成我们的生活,但请不要忘记尘封在历史中的这段过往,因为信仰的接续和传承不能出现断层。

  岂曰无名?他们的名字,正是这片大写的山河。

  作为学校的优秀团员,作为中国的青少年,在这观影活动中,我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我不敢说我能同先烈一样有同样伟大的为人民牺牲的灵魂,但我会将八一精神传承下去,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披靡雄狮,整装待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以上是摘抄网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建军大业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心得精选6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