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后感 > 1921电影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精选6篇)

1921电影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精选6篇)

时间:2022-08-02 09:11:21

  以下是摘抄网小编整理的1921电影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1921电影观后感

  电影《1921》一改往日献礼影片的宏篇巨制、史诗论述,以独特的视角,刻画了一群真实、鲜活的青年共产党人,他们有个性,有冲突、有稚气、有理想,穿越百年与他们相遇,走进那个动荡却热血的时代。

  彼时的中国,风雨飘摇,内忧外患。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起了国人的愤怒,触燃了国内“五四”烈焰。中国人开始觉醒,一群“心中有理想,眼中有光芒”的新青年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电影片头陈独秀那双清澈,仿佛能穿透黑暗看到未来的眼睛,有对现实社会的痛斥,有对理想奋斗的不屈。“军阀要我死,我要中国生。”“我们的使命,将将开始。”作为青年运动的精神领袖,他和李大钊执手展望,决定共同寻找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救国路,真正为蒙昧中的民众找到前进方向。

  一群风华正茂,平均年龄28岁的热血青年从四面八方汇聚一堂,他们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阶层,但都有着救忘图存的坚定信仰。

  秀才出身的何叔衡看到同乡参加科举,一路向上,进了皇宫却不敢抬头。“如果读书人,不能抬头做人,这是何等的悲哀!”他颤抖哽咽的话语中是无可奈何的愤懑。

  新婚燕尔的李达与妻子王会悟在天台上谈心,当年签订二十一条时,他带领民众抵制日货,焚烧日货,可当划着火柴时,才发现是日本的火柴,“偌大的国家,却没有属于自己的火种。”辛酸与悲凉溢满眼眶。

  意志风发的毛泽东被挡在法领馆的高墙外,听着墙内的欢歌笑语,看着夜空的璀璨烟火,回忆起年少时立志摆脱封建家长制的往事,他在上海的街道上奋力狂奔,冲破束缚,改造社会的决心划破苍穹。

  “何等的悲哀?”

  “出路在何方?”

  一遍遍灵魂的拷问,一次次艰难的探索,乱世下,这群有着拳拳爱国与救国之心的年轻人,以渺小的身躯,寻找着前进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一把解惑的钥匙,为中国未来革命点亮了“火种”。

  “我们需要一个能够引导行动的政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成立中国共产党就是最好的出路。”

  在嘉兴南湖的红船里,代表们慷慨激昂的诵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谋划着中国的未来;红船外,大雨如注的天气逐渐转为晴空万里。

  这群年轻的共产党人,奋不顾身,舍生取义,坚定着正确的信仰,书写了历史画卷的重要一笔。“正是1921年他们正确的选择,才换来了2021年我们幸福的生活。”

  今日的中国,独立自主,繁荣富强。“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的头破血流。”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铿锵宣言。

  篇二:1921电影观后感

  为了庆祝党的100岁生日,电影《1921》如期公映了。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这部电影,重温了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们在峥嵘岁月里的执着与热情,感受他们崇高的共产主义革命信仰和坚持社会主义定能解救中国的决心。

  20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命运的危难时刻: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妄图灭我中华,瓜分我领土。有识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不料这一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紧接而来的军阀混战,更进一步的加剧了人民的苦难。

  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它是顺应历史的产物,它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希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斗争,最终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们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旧中国,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唯一选择!

  影片讲述的是党史,更是讲述了一群年轻人的青春史、奋斗史。在他们的身上,洋溢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13位一大代表平均年龄28岁,最小的刘仁静只有19岁,年长的何叔衡也只有45岁。在这群人身上,我们特别地感受到20世纪初这群年轻人的使命担当,感受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激情、拯救中国的豪情和对底层劳苦大众的同情。他们以生命创造了历史,告诉人们,一个适逢其时的梦想,一股渴望改变的激情,是如何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政党,如何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20世纪初这群年轻人的理想追求与使命担当,为今天的年轻人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提供了范本和榜样。

  一路曲折一路歌,从当年建党之初的50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将近9500多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百年的风雨历程。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祝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祝我们的民族兴旺强大,祝我们的人民安居乐业!

  篇三:1921电影观后感

  1921年的七月,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而今年7月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历史,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胜利的果实来之不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识曲中人,在国家危难之际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注定她的不平凡,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身为中国人民是幸运的,在国外新冠疫情形势危急之时,我们仍然可热闹的在影院观看电影,我曾思考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和国外疫情形势的不同发展趋势,最大的不同便是我们有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而电影《1921》便是讲述了那个年代我党的建立。观影《1921》后,心情难以平复,重现百年峥嵘岁月,让我们更加珍惜今日生活。电影整体观影感觉,仿佛想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讲给观众听,但又每一件都没讲清楚,留给观众一种马上翻看中国近代史的冲动。

  时光穿梭到100年多年前,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是不幸的。列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旧中国成为了列强压榨的对象。《1921》以时代“横截面”视角开始切入,有志之士尝试挽救中国,谭嗣同等人发起了戊戌变法,变法失败,谭嗣同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改革挽救不了新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也挽救不了中国。全景式的描述百年前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刻——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们,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捕,聚集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真实还原了在那个年代为了拯救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也在印证着毛主席的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就是这样觉悟和勇于探索,勇于牺牲的精神,在那个民不聊生的年代为中国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经历史和实践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看了《1921》,每个人物的精神像附身一样,让我深有同感,领悟整部影片所表达的思想:一百年前的旧中国被迫签下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百年后,同样遇到国外对华的敌对势力想逼迫中国人签不平等条约;一百年前的抵制日货,一百年后同样遇上了辱华“新疆棉”事件;一百年前由一群青春的共产党员为新中国的建立,人民站起来而奋不顾身的斗争;一百年后的中国人民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样的幸福是踏着无数中国人的血泪,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步步实现的。现在的中国需要每一个中国人都走进电影院观看《1921》,沉淀自己,反省自己,我们现在要为现在和未来的中国做些什么了。

  篇四:1921电影观后感

  1921,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

  由此上溯七十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烧杀抢掠,荼毒生灵,强迫签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国运衰颓,举步维艰,漫漫长夜,路在何方?所幸中华儿女上下求索,坚韧不拔,奔走呼号,奋斗抗争,不畏强权,无惧牺牲,映照赤子心,彰显英雄气。所幸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觉醒的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一条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信仰点燃了改变中国命运的星星之火。

  可以说,电影《1921》的艺术规划相当大气。前承七十年苦难,后启新时代辉煌,中间主体浓墨重彩地塑造中国青年的追求与奋斗,大视野、全景式地呈现革命先驱从迷茫到坚定、从分散到集中、从热烈到执着的斗争史;既有时代写真,也有具体塑造,更有细节刻画,虽然最终聚焦于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样一个重大事件,但仍然试图表达那样一个时代里中国的呼吸、中国的抗争、中国的奔跑、中国的呐喊。从艺术的角度看,全片的叙事结构,类似于《水浒传》,在时代背景的烘托下,不同地域的人物因为共同的信仰,百川归海般的殊途同归于建党伟业,后来一部分人止步不前,甚至背叛革命,但更多的青年坚守初心,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直面牺牲而不悔,最终在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发展的进步事业中绽放光彩;青春风采因信念而神圣,因忠诚而永恒,因奋斗而美丽。

  纵观全片,创作者是相当用心的。开篇,便是陈独秀囚禁在监狱中的画面,透过小小的狱窗只能看到他的脸,他的眼睛显露出对自由的渴望,也表现出面对黑暗世界的勇敢与决绝,这样的画面和不断闪现的苦难中国史画面,不禁让人联想到旧中国被列强蹂躏,旧中国被命运“囚禁”得几乎喘不过气来。片尾,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步步推翻三座大山,赢得独立,变得富强,苦难的中国终于变成高歌的中国,落后的面貌终于变成辉煌的场景,强烈的反差,让观众觉得当年中国青年的信仰是正确的,牺牲是值得的,奋斗是有意义的,他们的芳华因改变国家命运而壮美。片中不同时期,四次出现同一个女孩,衣着并不相同,总那样纯真而善良地看着这些忠诚于国家、献身于进步事业的热血青年。显然,跨越百年的这个女孩青春不老,永远保持着美好,不可能是一个“现实的人”,也许创作者的出发点,就是以一个真善美的角度,带着观众,走进时代的每个角落,实地见证这一段有温度有追求有希望的历史。

  1921,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南湖红船上,一群中国热血青年,做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高尚的信仰,为青春芳华奠定了厚重而宝贵的底色;高擎的旗帜,为中国发展照亮了艰难而辉煌的征程。一百多年前,李大钊先生曾预言:试看将来之环球,必是赤旗之世界!现在,我们可以欣慰地告慰前辈,中国坚持红色信仰,已创造多个世界奇迹,不但在现代化建设快车道风驰电掣,而且正逐渐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担当者与捍卫者。在两个一百年交汇之际,中华儿女必将传承革命精神,未来也必将因红色青春而更加美好。

  篇五:1921电影观后感

  观看电影《1921》使我深受感动,联想颇多的一个剧情,就是李达与其妻子王会悟的一段关于火种的对话。剧情中,李达回忆与同学们抵制日货、焚烧日货时,当划燃火柴时,看到的却是日本制造。他深受触动极其悲愤,偌大的一个中国,当时没有自己的民族工业,一根小小的火柴都是日本制造的,这样的用来反抗和抵制外辱的一个小小的火种都没有。李达与妻子说到动情处,不禁潸然泪下,看到此时无不另人心酸。

  甲午海战对日战败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尤其巴黎和会的二十一条,激起了国人的愤怒,以北大师生为主导的爱国学生、社会各阶层和仁人志士们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这场不甘于外强欺凌、有组织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不就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火种吗?这是思想之火种,是“无自由,毋宁死”的战斗之火种。在五四前后众多的不甘沉沦、不甘当亡国奴的革命先驱者们,他们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爱国志士们,在漫漫长夜中苦苦寻求改变中国命运的光明之路。包括一大批旅法、旅俄以周恩来、邓小平、瞿秋白为代表的早期共产主义信仰者们,他们走出国门希望放眼看世界寻求救国图存的道路。

  好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首先在俄国扎根,一声炮响,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世界各国看到了解放全人类的曙光,这就是照亮世界、点燃真理之光的火种啊!

  泱泱5000年华夏文明在岌岌可危之时,有幸在100年前的1921年,以李达、毛泽东等为代表的革命先驱者们在上海望志路,后来转移嘉兴南湖,历经磨难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人接过十月革命的火种,在中国自己的大地上,点燃了解放全中国、解放全人类的熊熊革命之火炬。

  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凄风苦雨中高擎火炬同,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新生?历史给了中国共产党一张史无前例的考卷。正如同电影中,中共一大代表们在会上讨论所达成的共识一样:共产党应该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彻底推翻一切旧制度。看到此时,我想:当时有谁能够想到日后中国革命,不仅仅要依靠工人阶级,最后还要团结农民,开展农村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在革命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实情的革命道路。若没有毛泽东,若不是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地运用马列主义来武装自己,中国的历史又会怎样发展呢?

  中国共产党人经过浴血奋战,开天辟地建立了新中国,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共产党人作出的历史答卷;此后,邓小平接过火炬,开创性地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使国家富了起来;到现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时,习近平总书记带领14亿中国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全面走向了小康社会。这中国共产党人手中的百年火炬之光,它照亮的是人民,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而另一方面,人民又是这火炬永不枯竭之源泉、之动能。而这火炬也正在温暖全人类,照亮全世界!

  篇六:1921电影观后感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在伟大的党成立100年前夕,全党掀起了全面学习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红色文化传遍神州大地。

  “真理的味道真甜”陈望道在翻译第一本《共产党宣言》时,投入得把母亲端来的粽子粘了墨汁吃得津津有味,满嘴的墨汁还全神贯注地沉醉在真理的世界里。

  有人问我,天安门广场旗杆有多高?28。3米,这我知道,它不仅仅是个数字,而是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建成新中国共经历了28年零3个月的艰苦历程,多少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用坚定的意志向世人宣告,共产党人为了理想前仆后继,不达目标不言放弃。

  28也是一个传奇的数字,1921年第一次党代会的参会代表共13人,平均年龄28岁,而那年毛泽东同志刚好28岁,从此一代伟人带着共产党人披荊斩棘,成就了开天辟地的伟业;在“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抗美援朝战役中,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那一年他刚好28岁。

  记得初中的时候,有幸参加了校合唱团,演唱了长征组歌的多首歌曲,“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敌人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啊,我军趁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呀,毛主席用兵真如神”那时唱得气势磅礴,但没有真正了解长征的含义,通过党史学习后深刻理解了长征精神的重要意义,长征,是人类挑战自然、战胜自然的真实记录,是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势力的激烈较量,是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在生死搏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部英雄史诗。对共产主义坚定信仰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私奉献精神;是顾全大局,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历程,是光荣辉煌的一百年,也是艰苦卓绝的一百年;是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也是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一百年的接续奋斗中,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伟大历史,铸就了伟大精神,形成了宝贵经验,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的伟大奇迹。我们党作为世界上长期执政的最大政党,最有资格也最有底气向世人讲清楚党的过去、现在、未来,引导干部群众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

  上面就是摘抄网网小编特意收集整理的1921电影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