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演讲稿 > 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演讲稿(精选15篇)

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演讲稿(精选15篇)

时间:2022-07-23 09:41:07

  以下是摘抄网小编整理的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演讲稿大约有15篇左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演讲稿

  以强健之体魄,筑健康之中国

  百年前《天津青年》“奥运三问”振聋发聩,百年后“双奥之城”举世瞩目,这无疑昭示着“国运兴则体育兴”的深刻道理。奥运会既是竞技体育的盛会,也是综合国力的呈现。从一个人的奥运到数百人的奥运军团,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

  国力强,圆奥运之梦想

  百年中华民族追梦圆梦的奥运历史是我们国家走向富强在体育战线上的一个缩影。

  忆往昔,我们不得不提到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在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旧中国,在海上漂泊20多天后,在1932年的美国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赛场上,他一个人代表整个国家参赛,预赛阶段就被淘汰,路费不足无法回国,以至于望洋兴叹:“弱国无外交,弱国无体育”。

  看今朝,中国稳居金牌榜前列,第二次承办奥运。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续写着中国体育的灿烂和辉煌,也演绎着大国崛起的力量与自信。

  国运兴,享体育之魅力

  我们不再只关注奥运会上“争金夺银”的目标,而是更多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和乐趣,开始关注很多与金牌甚至与奖牌无关的动人的瞬间。比如,获得银牌的刘诗雯哭着说“对不起”,网友刷屏式安慰;一人参加六项比赛的孔凡影,被赞“累得快冒烟儿了”;参加过八届奥运会的46岁的巴西选手雅克利娜·莫朗以82名的成绩完成比赛,国人纷纷致敬。

  曾有人说:“只有精神上不够强大的小国寡民才会把体育当成一场战役。”诚哉斯言!“唯金牌论”的淡化,让我们看到了社会观念的进步,看到了人文精神的崛起,看到了中华民族日益增长的自信和自强。

  强体魄,筑健康之中国

  君可见许多学校有塑胶跑道、社区有健身器材;君可见运动达人在健身房跑步,“撸铁”,瑜伽,挥汗如雨;君可知已有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竞技体育异彩纷呈,群众体育大潮涌动,体育产业百花齐放,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这是国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随着“健康中国”成为时代主题,国家越发重视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强调体育的重要性。作为当代青年,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身,应不止于做健康中国的旁观者或受益者,而主动做参与者和建设者。一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体育兴则国兴,体育是国家强盛应有之义。吾辈青年当以强健的体魄为基本奋斗目标,要积极投入健康中国的时代潮流,以青春强健之我,助力筑造健康中国。

  篇二: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演讲稿

  与其选择平庸,不如奋斗立名

  拼搏的背影,辉映宏阔的背景。

  《论语》有言,“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患其不能也”,又言“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圣贤以他的人生体验告诉我们:与其害怕湮灭无闻,不如“自修求强”,今天你奋然拼搏的背影,自会铸就明天的实至名归。

  王阳明蛰居贵州龙场这蛮荒之地、瘴疠之乡,他没有消极沉沦;相反,他目不窥园,寂然凝虑,格物致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谁能知晓,身居穷乡僻壤不为人知的书生,竟能成就了中国君子的标配人生——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倘若他终日感慨生不逢时,自怨自艾,那么世上将多了一位牢骚太盛的迁客,而少了一位震古烁今的圣哲。其实不惟王阳明先生,古来圣贤皆寂寞,他们寂寞前行,驰而不息的背影,为人生镀上闪亮的金边。

  揆诸当下,亦是如此。

  无论是仁人志士,还是平民英雄;无论是功勋人物,还是奥运健儿,他们的成功、出圈,无不都洒满了奋斗的泪泉和牺牲的血雨。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翊”鸣惊人的苏翊鸣冬奥会上的惊艳,乃是与凌霜傲雪的苦练的平等交易;感动中国人物,他们端居庙堂之上的庄严和荣光,乃是数十年如一日市井里巷中的穿梭,爱的荒原上的坚守所熔铸。还有“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孙景坤;百战归来一布衣的张富清;匿名捐助而引发全城寻找的好人炎黄……

  他们从来无意于鲜衣怒马,聚焦在镁光灯下,傲立于万人中央。然而,正是由于他们不断雕琢自我,自修求强,或修身洁行,或精进自我,或砥砺才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优秀、高贵、丰富、博大,使他们自会脱颖而出。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理由,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要学会不甘平庸。崇高的侧面绝非平凡,平凡的你我,依然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使平凡人生精彩无限。拒绝平庸,卓越自我,有足够的人生半径和巨大的生命体量,就不会被时代的筛子筛得流离失所。被时代铭记的,必然是有巨大精神体量的;相反,如果生命像沙子、像草芥一样轻忽,终将被时代筛掉。

  圣贤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诗人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哲理君告诉我们: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若芬芳,蝴蝶自来……我深以为是,平庸凡拙的人生,是了无生趣的;人生就应该拒绝平庸,用奋斗、拼搏来雕琢自己的名字。

  让我们不骛虚声,不骋空想,自修求强,用拼搏前行的背影,熔铸为人生辉煌的背景吧!

  篇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演讲稿

  仰望英雄,为梦想终极一战

  习主席说:“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那么我们当代青年又该以怎样的姿态迎战阴冷和黑暗,让我们的祖国和家园越来越明亮而温馨呢?

  仰望英雄,坚定信仰,舍生取义,为梦想终极一战!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898年谭嗣同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舍身求法;1911年林觉民写下“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与妻生死诀别;1928年夏明翰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从容就义……他们如飞蛾,如夸父,为了追求光和热,以弱小之身躯直面迎战无边无际的阴冷和黑暗,为中国独立点燃希望。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仰望英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让我们为梦想终极一战!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有1700名飞行员参战,殉国年龄平均仅23岁。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是永别。陈怀民选择拉平飞机,加大油门,倒扣着向上翻转180度,牺牲自己,撞翻敌机。沈崇诲、陈锡纯从两千米高空极速冲下,与日本军舰同归于尽!雄鹰击长空,碧血染青天。他们为了追求光和热,真的长出一双翅膀,追随英雄的足迹,抵御外族入侵者,为民族尊严点燃希望。

  仰望英雄,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让我们为梦想终极一战!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1950年中国志愿军万里赴戎机。长津湖、水门桥,每一场战役,战士们都恪守信念与敌人浴血奋战,迫使美国王牌陆军经历“路程最长的退却”,进而为国家的强大点燃希望。而今山河无恙,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109位志愿军烈士英灵由国之重器战略运输机接回祖国的怀抱。英雄,你们荣归故里,人民永远铭记。因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你们就是巴金笔下追求光和热的飞蛾、夸父。你们的足迹,犹如夜空中闪闪发亮的灯塔,指引着后人前行的路。

  仰望英雄,果敢勇毅,不忘初心,让我们为梦想终极一战!

  你看为第一时间侦查汶川灾情,从4999米高空实施“自杀式”降伞的15勇士;喀喇昆仑高原那群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的战士;云南雷场“你退后,让我来”的杜富国;新冠来袭,独骑300公里,辗转四天三夜返回医院的甘如意;以星火之势点燃八方驰援火炬的汪勇……烈火炼真金,危难彰大义。我们这些可爱的新时代卫士,始终将天下大道置于生命之上,为祖国的和谐点燃希望。

  征程正未有穷期,不待扬鞭自奋蹄。让我们响应祖国的召唤,仰望英雄,武装身体和灵魂,时刻准备着,为更美好的未来终极一战!

  篇四: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演讲稿

  慎思人生路明辨再选择

  大三学生亚坤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全面了解了自己所学专业,慎重的得出了“我不喜欢”的结论后,就毅然决然地放弃所学,准备考研时转换专业。慎思前路,如若果真不是自己心仪之选,那就明辨己心,重新做出人生选择。

  慎思人生路,明辨再选择。人生不如意,即可从头来。

  想当年,班超投笔从戎,如若他不是毅然放弃刀笔之吏的琐碎人生,这世间,何来万里封侯的班定远?仅率三十六人,即可纵横西域,在艰难的环境下当机立断、百战不殆,班超不仅书写了自己的传奇人生,更创造了中国历史名将之西域神话,扬大汉国威,牵制匈奴,保汉帝国太平,制止匈奴在西域的恃强凌弱,更维护西域诸国和平往来。正是班超深思熟虑之后更改的人生选择,让世间少了一个庸庸碌碌的抄写官员,多了一位画策安边的赫赫名将。

  慎思人生路,明辨再选择。行谨方致远,不可随意弃。

  人生选择的紧要关头,固可更改努力方向,但必须是经过谨慎思考的,如若不了解现实状况而随意更改,只能换来一事无成的苦果。正如《中庸》所言:“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英国著名科学家胡克,涉猎广泛,在很多领域都有研究,但是他的研究方向太杂,没有专注于某一两个擅长的领域,而是浅尝辄止,导致他很少有突破性的研究。而且很多研究方向,已经摸到了突破的边缘,但是没有进一步深入。博通万物却无一物恒久持远,不禁令后人常常为之扼腕叹息。

  人生选择非一成不变,关键是慎思、明辨。

  心理学家荣格说:“只有看清自己内心深处的人,他的视野才会清晰。向外面看的人,一直活在梦中;而向里看的人,才是清醒的。”当年鲁迅东渡扶桑,要学医救国,但是当他看到凡事愚弱的国民,无论体格多么茁壮,也只能做无意义的看客,便决定改变自己的专业,走上了文学救国的道路。吾辈青年,立于两个百年的特殊节点,人生选择更是任重而道远。唯有慎思明辨,知晓自己内心真正所想,方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写道:“人生的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人生的选择。”愿以此与诸位共勉!

  篇五: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演讲稿

  并肩竞争,携手合作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沟通交流。成长成才路上,“我”与“你”,“我”与“我们”,究竟是非此即彼、胜者唯一,还是美美与共、相互促进?大家的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双方是竞争对手,更是合作伙伴。我演讲的题目是:并肩竞争,携手合作。

  并肩竞争,携手合作,竞争有助于点燃内在动力。

  身处高三,意识到学习是竞技,甚至是战场,不甘落后,渴望争取更优质的学习资源,无可厚非。竞争意识有助激发斗志,点燃内在动力。越早意识到这一点,越能抢占先机。正如任正非所言:“在这个领域,没有喘息的机会,哪怕只落后一点点,就意味着逐渐死亡。”正是源于这种竞争意识才有了华为的逆境崛起;董明珠曾言:“不靠买别人的技术,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打出自我的品牌,赢得世界的尊重。”正是源于这种竞争意识才有了格力“国际领先”从未止步。

  并肩竞争,携手合作,合作有助共创美好未来。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是我们学习伙伴,是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标尺,更是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桥梁。还记得2021年轰动全网的厦大学霸宿舍吗?全寝3人保研,1人直博。接受采访时,他们讲述:大一时四人成绩相对普通。大一结束,郑惠勇和李良伟有了保研的想法,带动了另外两位舍友。四人共处一室,难免会遇到作息时间冲突的情况。他们会相互理解与配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宿舍四人互帮互助的氛围十分浓厚,他们会共享学习资料,研讨学习问题,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并肩竞争,携手合作,合理平衡促双赢。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面对竞争与合作共存的时代趋势,为了更好地与参与市场竞争,腾讯与京东加强合作,京东通过腾讯微信实现客流量的增长;腾讯也通过京东补齐自身电商发展的短板。二者在竞争中合作,实现双赢。其意义在于,双方以各自的长处,弥补对方的短板,借助对方的优势,共同发展。企业如此,国家如此,又何况我们个人?

  可见“竞争”与“合作”正如硬币的两面,并不是非此即彼。希望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都能够具有并肩竞争,携手合作的清醒意识。唯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唯如此,才能更好地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愿我们时刻铭记:并肩竞争,携手合作!

  以上是我今天演讲的内容,与大家共勉!

  篇六: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演讲稿

  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不可偏废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班里的“有用”与“无用”讨论会。我发言的题目是“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不可偏废”。

  当前,我们学校开设的课程可谓多矣,学习内容可谓广矣,这也给我们带来学习困难,于是有同学捡“有用”的学,把自己认为“无用”放弃了。有报道称,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退而不休,深入边区中学讲鲁迅,怎奈学校不热心、学生不愿听,他们只想听“如何学好英语”等他们认为更有用的问题。大家认为“无用”的课程真的“无用”么?

  同学们,“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五石之瓠看似无用,却可“虑以为大樽浮乎江湖”,相比于盛水容物,此为大用。“看课外书不如刷题”“学语文不如学外语”“学外语不如学数学”……这样的声音在学校可以说是屡听不鲜。为什么?因为数学、外语更好提分。此实为井底蛙之论!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而高质足量的课外阅读不仅对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大有裨益,更对人生发展起着指导作用。莫言说:“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的伟大用处。”我们的教育积极变革,实行素质教育,推行双减,立德树人。知无用之用,用好这种“大用”,吾辈青年才能于立志成才中有所成就,做有为青年。

  同学们,明辨“有用”与“无用”,方知“无用”之课程不可弃。

  科学类课程的有用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可我认为,人文艺术类课程给人带来的用处却是更高、更深层次上的东西。它们丰富人的思想,提升人的品位,健全人的人格,陶冶人的心灵,培养人的才华气质,滋润人的内心,让生命更精彩。乔布斯说:“我愿意拿我全部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那些已经毕业10年、20年、30年的学生常常遗憾当初学的所谓有用的课后来变得无用,后悔当时没有更多地去学那些看上去“无用”,但后来实际上很有用的课,比如一些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类的课。

  明辨“有用”与“无用”,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不可偏废。

  培根曾言:“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和修辞学使人善辩。”当我们说某门学科有用,我们看到的是分数。我们从功利角度判断有用还是无用,这就排斥了看不见的精神世界。

  所以,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不可偏废,两条腿走路,才是一个健全的人。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七: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演讲稿

  自身强大才有尊严

  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历程遍布荆棘,这一历程告诉我们: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不论是个人、国家还是民族,想靠别人是天真;只有自身强大,才能生存;只有自身强大,才会有尊严。

  西方强国的封锁与打压,曾让我国航天蒙羞,1993年,美国开启国际空间站计划,中国申请加入,却惨遭美国拒绝;之后在美国主持的诸多国际航天交流上,中国的学者、航天企业都被拒之门外。但这也正是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化羞辱为动力,中国航天人知耻而后勇,发愤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开创,敢啃“硬骨头”,终雪前耻,震惊世界。我们以自身的强大向世界宣告,中国人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我们以自身的强大傲立于世界之林,谁还能小觑!

  绝境会磨砺一个人的意志,也会磨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意志。

  自古以来,弱者想要变强,都有过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历程。历史上,中国受到西方强国的限制不少,军事技术、微电子技术、航天航空、航海船舶等等高端技术,一直被西方强国封锁。但中国人有不服输的精神,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信念。于是,我们有了两弹一星、核潜艇、北斗导航、量子通讯、歼20隐形战机、祝融号火星车、空间站等一批批高尖端产品。“东方雄狮”醒来了,站起来了,奔跑起来了。

  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面对打压,只有强大;面对封锁,唯有奋起。

  2022年中国航天,后来居上,一雪前耻,中国首个自建空间站“天宫”将正式建成,中国也将成为世界唯一拥有独立空间站的国家。美国诸多媒体已经开始呼吁美国加强与中国的航天合作;欧洲宇航员也开始学习中文,希望未来上中国空间站能用上……在“芯片”领域、两弹一星领域、卫星领域中国都曾经被卡脖子,但是今天中国在这些领域都发展到世界前列,中国也由过去的被卡脖子,发展到世界各国主动与之合作。中国正在形成与强者对话的能力!

  只有自身强大,才会有尊严。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风雨历程是其最好的注解。发愤图强,强我中华,中国航天人做到了,我们青年一代要学习中国航天精神,做强国少年!

  篇八: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演讲稿

  担当、奋斗、奉献,我亦可为英雄

  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心里都住着一个英雄!最近万众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最年轻的金牌获得者苏翊鸣,就是我心目中一位当之无愧的少年英雄!

  他是一个追梦的英雄。“得知冬奥会要在北京举办,我就梦想能够参加……从那时候开始,我决定做一名职业滑雪运动员。”苏翊鸣说,“我喜欢挑战……”“不管成败,始终向着领奖台第一的位置发起进攻”,要为自己也为中国缔造新的历史!他有梦想,就矢志不渝地追求梦想;更重要的是,他人生的梦想是一个小小的中国梦。

  我也是一个青年,一个中国青年,也应有梦,也应该努力追梦,追一个小小的中国梦啊!

  他身上,有“奋斗”“拼搏”的英雄精神。没有人能轻轻松松胜利、随随便便成功,没有超越一般人的专注执着和努力拼搏,就不可能成为英雄!从来没有天才少年的横空出世,想要成功就需要付出常人不可想象的努力。苏翊鸣一鸣惊人的背后,是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是十年如一日训练时无数的汗水和无数的伤痛。苏翊鸣曾说,一个新的难度动作,他每天练6个小时,一直重复练这一个动作,可能需要一个夏天才能去完成这个动作。他“专注于比赛,专注于自己的动作,不去纠结能拿到什么名次”。英雄,是面对挑战而能坚韧不屈、迎难而上的拼搏者,是立足岗位而能心无旁骛、脚踏实地的奋斗者!

  我崇作文吧拜他的精神,他的壮举,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他身上,有“奉献”的英雄精神。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苏翊鸣除了运动员身份,还是小有名气的演员。明明可以靠演技谋名利,却要在冰天雪地里拼命滑翔,让苏翊鸣人生轨迹发生转变的,正是因为北京冬奥会。在苏翊鸣身上,我看到了他的一颗红心——为国争光的赤子初心!英雄的心里装着国家、人民,唯独没有装着自己。

  他的“大我”照出我的“小”,我应当反思。

  其实,像苏翊鸣这样的英雄有很多。“英雄儿女各千秋”,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可以成为英雄,成就人生。白衣战士披甲上阵,勇敢逆行,救护生命;普通百姓捐款捐物,千里驰援,守望相助;他们体现了危难时刻中国人的勇敢和担当,他们是无名的英雄!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扎根试验田,呕心沥血、忘我劳作,“超级杂交水稻”养活了世界几亿人;吴孟超九十多岁还在肝胆外科领域潜心钻研、精心施治,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他们是不朽的英雄!冬奥小将武大靖、谷爱凌、任子威……都是经过千难万险、千锤百炼才成为奥运赛场上的冠军,他们是酷炫的英雄!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新时代需要更多的英雄,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英雄激励我拼搏奋进,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人生的价值,书写人生的传奇,完成时代的使命,成为自己的英雄!我相信,只要勇担当、肯奋斗、讲奉献,你我皆可为英雄!

  篇九: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演讲稿

  从俯视到平视——祭奠我们错位倒置的人生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李白对庸碌无为的人生态度的俯视;“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陆游对开创丰功伟业的诸葛亮的隔空仰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苏东坡与人生和解后对世界的平视。

  学会俯视、仰视、平视,使他们成为人生的强者、贤者、智者。

  他们的目光,更确切的说是为人处世的不同态度,对于今天的我们,无疑也是大有裨益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大多数人的目光,从少年时代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睥睨俯视,到最后的“活在当下”的平视,这或许是经历成长之后的通透释然,学会与现实和解;或许是梦想的降格以求,屈心抑志,无可奈何。

  少年时代,我们往往习惯于俯视众人,俯瞰世界。

  我们正值“青春者,人生之华也”的风华正茂的年龄,我们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自许,我们都想着“拯救世界,却忘了帮妈妈洗碗”;我们只想着扫六合天下,却忘了一屋不扫……年少轻狂的我们,习惯于俯视,说着非凡人生的凡尔赛,不屑于身边父辈们、师友们平凡、平淡的人生。我们甚至缺乏对历史先贤的仰视,读着《名人传》《人类群星闪耀时》,却不忘臧否人物,论天下英雄,时常油然而生“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感慨。我们天天狂呼口号“舍我其谁”“不负天赐的智慧”,在我们看来,我们生来就是“天将降大任”。那些市井里巷中凡夫俗子的善举、嘉言懿行、清流暖闻,习惯于俯视的我们始终不曾注目。

  然而有一天,我们不在俯视,开始学会平视。

  因为我们忽然发现,我们其实并不特别。对于父母来说,我们是独一无二的;然而一旦走进茫茫人海,就会湮没无闻,平淡无奇。我们内心开始失衡,甚至歇斯底里。我们慢慢意识到,或许我生来就是沟壑而非高山,恰恰是被人俯视的平庸的沟壑而非高山之巅。痛定思痛之后,我们开始学会平视。我们不再留给他人遗世独立的高冷背影,而是学会与家人、朋友、世界温柔相拥,与他人同框,在平凡的生活中追求小确幸。我们不再虚妄地陶醉于“众人平地上,唯我碧霄中”的快意,不再以“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而自许。

  学会平视,凝视着你的双眸,注视那些平凡的背影,愈发觉得他们那样伟岸:

  清华大学保洁阿姨,一曲《我的中国心》,惊艳四座,我们不再摈弃傲慢和偏见,而是不吝掌声;农民工陈直思考、研究海德格尔,我们不再戴上有色眼镜,而是投以敬佩的目光,一个人在机器轰鸣声中,在蜗居狼藉的工棚里,却能有一张宁静的书桌,思考着人类最深邃的哲学问题……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历程,莫不如此,伴随着成长,我们的视角不断变化,从俯视变成了平视。少年时代,活在梦想中;成熟以后,活在当下。庆幸也好,唏嘘感慨也好,我们在深思之余,是否拷问过自己,我们的这种视角变化,是否导致了我们错位的人生?

  让我们再重温威斯敏斯特教堂无人墓碑上的那段震惊世人的忏悔: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像力没有任何局限,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直到暮年,我才突然意识到:如果起初我只改变自己,接着我就可以改变我的家人;然后,我也许就能改变我的国家,也许我连整个世界都可以改变。

  这段真诚的醒悟,或许道尽了大多数人的人生体验的“通感”,刺痛了我们每一个人。是的,我们如果从一开始,就学会平视,在内心里平时自我,用目光平视他人,或许能看清自我,正视自我,进而不断完善自我,于自修处求强,或许我们终有一天,就有了俯视的资本。

  我站在山顶,不是为了让众人看到我,而是为了平视更远的世界。或许应当成为我们的人生箴言。

  篇十: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演讲稿

  赓续赶考精神,投身家乡建设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青年在家乡建设中的使命”主题讨论会,我发言的题目是“赓续赶考精神,投身家乡建设”。

  常言道:“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离开乡土的人,就如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四散的蒲公英,纵使安于一隅,亦总有落叶归根的思慕。你们看,无论是电影《一点就到家》中那三个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还是走红后选择留守家乡的丁真,他们都不忘梓桑之情,为家乡建设各尽己能。在乡村振兴这场赶考中,我们唯有逐梦乡土,才能书写好时代的答卷。

  同学们,在家乡建设的这一场赶考中,已有无数的青年交出了自己优秀的答卷。

  问爱哪得深如许?唯有使命记心头。从乡村旅游业的兴起,到农村教育的大变样;从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壮举,到绿水青山的环境护卫。时序物更,斗转星移,我们的家乡已悄然发生变化。放弃城市工作机会、坚守乡村教育的张玉滚,用责任扛起了家乡文化建设的希望。有人说:“善良是能够传承的。”张玉滚用无私的奉献滋润着他深爱的那片土地,成为无数青年的榜样,他们带着知识走进山沟,甘做山乡的一轮明月,用热血谱写了一代青年人使命担当。同学们,我们出外求学,学有所成,当怀反哺之心回馈家乡,在最正确的地方打最深的井。

  同学们,我们要赓续赶考精神,投身家乡建设。

  耶鲁大学高材生秦玥飞拒绝百万年薪回国当村官时,亦曾受过无数的非议?当名校学子浩浩荡荡涌入北上广时,他却逆流而下,回到山沟,奔赴田野。很多人认为他没出息。他却说:“我努力读书,是让自己有能力改变千千万万的人,让他们能过上更体面更像样的生活。”同学们,哪里有机遇?怎样才算有出息?我想,你们心里一定也有自己的价值砝码。张载曾说:“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果我们有知识、看过世界的青年,能主动担负起建设家乡的使命,定能带动乡村、带动中国,走向世界。

  因为热爱,所以甘当家乡建设的孺子牛,为家乡代言。我们喜欢丁真干净的笑容,也喜欢没有浓妆艳抹的网红李子柒。只因他们用家乡的草原雪山、袅袅炊烟,向世人展示了家乡的好山好水好食材。这份淳朴,不仅感动了国人,也打开了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生活的时代窗口。

  同学们,我们既已明白自己肩上担负的使命,那么就请大家用赶考的精神、利他之心的共情,让家乡那一段文化之旅,走得更悠长些吧!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篇十一: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演讲稿

  仰望星空,也要脚下看路

  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高才能望远,高平台,意味着更广阔的视野,更美妙的风景。因此,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渴望脱离自己的“卑微”阶层,朝着更高的地方前进。刻苦修身,娴于齐家,精于治国,敢于平天下,这正是一个从低到高,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此过程独人有,是属于人的骄傲。

  身为时代青年当心怀星辰大海,朝着远方前进,方能走出一条金光大道。

  谚语有云“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意思是说,水受自然规律影响,无可奈何由高向低,而人则不同,他能突破重重阻力,实现“高度”跨越。心怀远大梦想的人往往能够走的更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周恩来少年时期便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愿得此生长报国,为建立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青年袁隆平目睹百姓被饥饿摧残的画面后,立下“禾下乘凉”的理想,日夜奋战在稻田中,终于研究出超级杂交水稻,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他们或求民族独立而鞠躬尽瘁,或为实现民富国强而兢兢业业,青年时种下的梦想种子,便成为一棵苍天大树,庇佑苍生。这就是心慕“高处”的力量!

  心怀远大梦想固好,但也应做好自我评估,合理定位,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枝头”而栖。

  土耳其谚语说,“上帝为每一只笨鸟都准备了一个矮树枝。”意思是说,鸟亦有别,有的高飞翱翔,栖于高枝,如鸿鹄;有的则低飞蓬蒿之间,如燕雀。燕雀穷尽一生也难有鸿鹄的高度和速度,但它们也在自己“高度”活的灿烂。张桂梅在偏远的大山,几十年如一日,用平凡执着的“笨办法”托起一个个孩子的大学梦,用知识改变孩子的命运;其美多吉驾驶一辆平凡的邮车,行驶在雪域天路,让一封封信件串起人间温暖;外卖小哥雷海为,身在外卖,心在诗词,他看准脚下的路,在自己的天空“高度”升起一道属于自己的彩虹;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用一炉火,温暖求医者的心,点燃他们生的希望……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在平凡的岗位上活出自我风采,用爱与善温暖这人世间。他们处“枝”虽不高,但用行动唤起真善美,在自己的“高度”书写人生华章!

  人生路漫漫,仰望星空,向往“高处”的心志必不可少,时刻看好脚下的路也十分重要。“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胸怀一颗怀有骄傲而远大理想的心,敢于朝着远大梦想之路前进,直面挫折困苦,能够踏平坎坷,发现一条“通天大道”,在更广阔的空间实现人生价值。然而,在现实磨砺中,我们也要适时低头看路,有的路不适合自己行走,有的高度不适合自己飞翔。

  人往高处走,也有人高处不胜寒;“笨鸟”难高飞,但每个“笨鸟”在属于自己的枝头也能鸣叫出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

  篇十二: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演讲稿

  善假于物,不以物使

  “赤日煌煌,其芒未央。”善假于物的君子,得以致千里、绝江河;但一味依赖于外物,却出现了事事不能自理的“巨婴”。有良好的学习条件自然会为我们带来不小的助力,但是若自身不发奋自立,“神仙之境亦不可读书”。故曰:君子善假于物,但不以物使。

  “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外界环境的选择十分必要。

  晋代傅玄曾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时常是“润物细无声”的,从古至今,人们在进行选择时也常会考虑其对自身发展有无益处。“居必择乡,游必择土。”身处安静的学习环境中,我们总会更加专注于手中的练习;如果周围充斥着噪音,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分心。因此,对于环境等外界因素的选择,理应慎重。

  “真金不怕红炉火,酒香不怕巷子深。”发奋自立,亦可为成功助力。

  想要让曾国藩帮助自己进京治学的四弟,就是看重了外界环境的作用。但是曾国藩意味深长地告诉他:如若自身没有发奋自立的意志,即使身处书塾也不会好好学习。生活中,凭借自己强大的意志来克服环境限制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发愤图强,用自身的努力来克服先天条件的不足,最终得以实现理想。所以,主观能动性在我们的成长中,不可或缺。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然君子善假于物,却不以物使。

  充分利用好良好的外界因素,再结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仅需要我们把握好每一次得之不易的机会,还要我们本身具有与之匹配的能力与胸怀。莲不仅美在“出淤泥而不染”,还美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身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享有着百年前的布衣寒士们梦寐以求的、和平安静的学习氛围,同时我们也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远大抱负,当不负盛世勇向前,齐心开创新天地!必有良辰可待,山海不远。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咽?”

  内因与外因齐飞,努力为未来着色。从小的方面来说,在学习上我们应当参考傅玄和曾国藩穿越时空的谆谆教诲,发奋自立,珍惜当下;从大的方面来说,放眼长远,身为高中生的我们只是走过了人生的短短一段旅程,更应接续奋斗,为未来打下基础,在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篇十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演讲稿

  沸腾汇聚奔涌好时代,不负韶华创造新可能

  亲爱的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沸腾汇聚奔涌好时代,不负韶华创造新可能”。

  诚然,因社会发展转型、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上有些人遇到了暂时的困难,尽管努力工作,但收效甚微,于是我们看到“躺平”“内卷”等现象。但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从来都不存在真正的躺平。新时代新青年真正的状态是沸腾,真正的底色是苦拼实干。

  时代奔涌,青春正好,升温以沸腾,持续而成长。

  百年征程,见证了一代代青年在党领导下的奋斗荣光;时代激变,更令每一位亲历参与者澎湃沸腾。在当代青年思想谱系的发展脉络中,2021年无疑是一个重要节点。回首2021,百年变局与复兴大局激荡,“国之大者”与青年进取交融,青春之红色成为贯穿全年的一抹靓丽。2021年关于新青年的关键词并非“躺平”或“内卷”,而是“沸腾”,王亚平天宫授课,全红婵完美一跳……青春之朝气与活力、自信与进发,诠释了奔涌时代新青年的担当与持续成长。

  燃烧青春,踔厉奋进,沸腾以建功,创造新可能。

  习近平主席在致新年贺词时,特别提到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让广大青年倍感振奋,备受鼓舞。过去的一年,无数平凡的中国青年奋斗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各个领域,其中有为科技强国奋力争先的青年科学家;有为疫情防控勇毅坚守的医务人员;有为重大工程昼夜奋战的青年建设者;有为党育人的青年教师;有“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青年军人;有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有为践行塞罕坝精神、参与冬奥志愿服务的团员青年;有为乡村振兴不懈奋斗的基层干部……我们看到北大保安读书第一人张俊成、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混凝土项目首金获得者陈君辉、中国机甲之父孙世前、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张宇识等“2021年度十大沸腾新青年”登台领奖,这些青春追梦人用奋斗奉献创造新可能,谱写新诗篇。

  每一个梦想都值得尊重,每一分努力都值得赞美。

  清代曾国藩言:“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虽然说面对内卷很多年轻人都想躺平,但是如果我代入当下的年轻人,我会觉得,不放弃努力是对自己的尊重,努力总是能一点一点地改善自己的处境。”邓亚萍如是说。是的,作为时代的后浪,在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之中,我们当心怀家国,勇敢向前,学习邓亚萍、陶勇、孟羽童、张俊成、李苑甄、王妙等老师的精神,以年度十大沸腾新青年为榜样,担当时代之任,努力向上生长。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新起点,新征程。2022年,将开启百年追随的崭新一页。如今的青春答卷人,是你、是我,是每一名新时代中国青年。愿你我不忘“赶考人”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奔涌沸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不息!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十四: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演讲稿

  心系家国重担责,无愧本心轻得失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高三*班的***,感谢校报“青年论坛”栏目这个平台,让我能够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轻与重”的思考和认识,众所周知,“对轻与重的判断往往决定了将来”,经过谨权衡、慎辨别之后,我认为“心系家国重担责,无愧本心轻得失”。

  重家国责任,轻个人得失,激起满腔报国情。

  忆往昔,以家国责任为重,立志兴国,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决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投身祖国建设;以家国责任为重,立志兴国,于敏淡泊明志,弥补原子弹领域空白;以家国责任为重,立志兴国,林俊德隐姓埋名,52年坚守罗布泊。每一个人都用行动做出了“轻与重”的选择。“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重家国责任,为国家,为民族,无怨亦无悔。

  重家国责任,轻个人得失,唤起赤诚奉献心。

  看今朝,重家国责任,倾情奉献,黄文秀为代表的驻村干部们,放弃繁华都市生活,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重家国责任,倾情奉献,历时7年,毛相林带领村民终于将一条长8公里的“天路”在陡峭的崖壁上修成。重家国责任,倾情奉献,李保国扎根太行山区30多年,推广实用技术36项,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帮助农民增收35亿元以上,用科技力量打开百姓致富之门。重家国责任,倾情奉献,耶鲁大学的高材生,秦玥飞放弃高薪待遇选择回祖国农村服务。“脚上沾满泥土,心中装满百姓”,他们披荆斩棘,用汗水和付出做出了“轻与重”的选择。“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重家国责任,轻个人得失,他们用行动向我们昭示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轻与重的错误判断,可能造成人生的遗憾。

  令人遗憾的是,有人本末倒置,“重者为轻,轻者为重”。有的人以个人享乐为重,以家国担当为轻。纸醉金迷开启奢华模式,为博得关注度,不惜违背道德,挑战公序良俗。更有甚者为了个人收益,罔顾法律,瞒天过海、偷税漏税,甚至为牟取高额利润,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这些人将错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置于众目睽睽之下,贻害世风。究其根源,对轻与重缺乏清醒认识,导致偏离了正确的人生航程。

  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更应明轻重、懂取舍,把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放在心上,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建设紧密结合,为家国,勇担当,从而实现真正的成功。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所有读者都能铭记:心系家国重担责,无愧本心轻得失!

  篇十五: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演讲稿

  业精于勤而成于实

  古人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而我要说“业精于勤而成于实”。做任何事,想到达到“精”,都必须勤;同时还必须“实”——实事求是的“实”。有了“勤”“实”,“精”才会水到渠成。

  “业精于勤而成于实”需要思想态度的勤与实,行动实践的勤与实。

  思想态度决定人的行动。对一个不勤思考或不切实际思考的人而言,一切都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其“业”怎么会精呢?这就像常言说的“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怎么能成就一番事业?勤于思考并且能与实际结合,那么就会想方设法去探讨、解决所思考的问题。在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才能达到目的。

  有的人虽然思考得很勤很实,但在行动的过程中可能会急功近利,结果“欲速而不达”。如当年的工农红军革命,前四次反围剿都获胜,而第五次反围剿却失利,为何?因为指挥者不顾实际,急功近利。而作为高中生,我们的学习也如此。碰到学习难题时,我们可能也思考得勤、实,但要是在解决问题时坐不住,总想走捷径,结果必然事倍功半;唯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了思想态度的勤与实和行动实践的勤与实,才可业精,才可事竟成。

  司马迁是在经历了博览群书韦编三绝的勤与实,对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深刻思考,历经十几年的辛苦编纂,才完成鸿篇巨制《史记》;曹雪芹在贫病交加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经典奇文《红楼梦》;马尔克斯呕心沥血数十载、倾家荡产才成就了《百年孤独》。倘若他们像如今一些所谓的“作家”那样,只想尽快炮制出可以拍影视剧、赚热钱的“作品”,又怎么能“业精”呢?

  业精于勤而成于实不仅需要态度和方法,还需要胸襟和格局。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几十年无怨言,与技术封锁和科技难题做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航天人,面对西方科技强国的技术封锁与打压,殚精竭虑、筚路蓝缕,实事求是地展开科研工作,终于有了“玉兔”徜徉月球,有了“祝融”远探火星,有了中国空间站翱翔太空——三位宇航员现正在那儿出差呢!业精于勤而成于实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脱胎换骨的苦痛。就像蝉为一个短暂夏天的鸣叫却需要在地下经历数年的黑暗一样,达到“业精”境界也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就像那些大国工匠,哪一个是“速成”的?哪一个不是兢兢业业、实事求是的?

  古往今来,凡达到“业精”的人,无一不是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实事求是的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没有理由躺平,我们需要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我们更应该相信业精于勤而成于实。

  以上是摘抄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演讲稿精选15篇,仅供参考。